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思想政治课注重思想性、政治性,注重道德的内化,所以单纯的道德说教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在新课改理念下满堂灌的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但在当前高考成绩仍然是衡量学生的主要手段,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中仍然不能忽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兼顾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传授的。
1.抓住“社会热点”。
现在中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特别关注,喜欢探究。针对这一实际,我常常结合课文内容,不失时机地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在作简介后,积极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评析。
在评析时,我不急于定调子、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各抒己见,我从中给予适当点拨。此举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重要。与此同时,“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滋生、蔓延,有些人见利忘义,有些人做了金钱的奴隶,甚至一些高官也被铜臭所腐蚀。如何对待金钱,大家议论纷纷,众说不一。我及时将这一社会热点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之前,我让学生带着这样三个问题:“金钱是什么?”“金钱能否万能?”“‘一切向钱看,会带来什么后果?”去查资料去思考,我自己亦认真查阅资料、静心思索。由于准备充分,讨论会开得很成功。在讨论会上,我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让大家摆事实讲道理,从各个角度审视金钱。通过探讨,大家弄清了金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金钱并非万能,没有商品作保证的金钱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人们一切向钱看,崇尚金钱万能,势必沦为金钱的奴隶,那必将导致可怕的社会风气:一切都商品化了,一切都金钱化了,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物欲横流、利欲熏心、犯罪猖獗,这哪有什么美好生活、幸福人生可言?最后我告诫大家,要做金钱的主人,不可做金钱的奴隶,将来要靠劳动致富。这样做比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多了。
把社会热点适时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加以评析,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了他们的思维火花,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能力,深受广大学生欢迎。这样做也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效果不错。
2.与其他课程相联系。
教师要重视对史、地等相关学科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要涉猎理、化、生及语、数、外等学科知识。只有了解相关学科的内容,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为不同学科渗透、交叉和知识迁移创造条件。以政史地学科为例,三者关系俗称为“政史地分工不分家”、“文史哲相融又相通”。如:历史学科带有极强的时间性,地理学科则对空间概念有非常高的要求,而在时间、空间里所发生的一切事物,我们都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来加以认识、分析,这就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错综复杂的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
3.巧妙设疑,提问要有艺术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政治课有很多抽象、枯燥的理论观点,科学、艺术地运用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激将诱导法,激励一些好胜心强的学生发言;故意出错法,有意挑起“战火”,诱导学生抢答;分解递推法,把问题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由浅入深、层层递推,引导学生回答;温故知新法,适度提供旧知识,引起学生联想,顺利回答;定向指路法,教师提示思考的内容和方向,使学生由“疑无路”转为“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变更角度法,正面问和反面问相结合、直接提问和间接提问相结合,使学生尝试多种提问方法;创设情境法,充分利用图表、漫画、小故事、歌曲、小品、时事等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使提问充满情趣。
例如在教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时,我先播放宋祖英的歌曲《爱我中华》,然后设问:“我国的民族数量是多少?统称是什么?民族关系是什么样的?各民族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等,学生在听完歌曲后饶有兴趣地回答出来了。
4.教法灵活多变,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拘泥于一种教法,课堂气氛似死水一团,难于活跃,时间一久,学生必然感到兴味索然。为此,我们应该重视教法研究,努力改进教法。
改进教法,不是撇开所教内容和要求去摆花架子,玩新花样,为“法”而“法”,而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法,求得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同一教学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完成,而同一教学方法也可以为不同的教学内容服务。但是适合于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佳方法绝不会有多个。近些年来,我努力探索,提出因材因人而异、因时因势而异的教改原则。具体做法是:讲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一般采取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引出观点、深理浅讲,并使新旧知识巧妙衔接,如遇到重点、难点、社会热点或学生有思想疙瘩的教学内容,则采取点拨引导、讨论问答的教学方法,从而把学生引进积极思考的天地;要把理论知识进行纵横归类,使之系统化,往往采用知识结构图表法,以此帮助学生从中找出掌握知识的规律;许多教学中“顺着想”的问题,学生难以理解,我就引导学生“倒过来想想”,使学生恍然大悟……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潜力,朝不同的方向发展。
5.要加强综合题型的研究。
能力以知识为载体,知识又以题型来体现,新高考试题有一半是主观题。因此,我们应重视材料问答题的指导与训练,材料问答题把政治学科辨析问答题、地理学科的读图分析题、历史学科的材料解析题融为一体,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文科综合题型,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评价、论证等多项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一般分为四步。第一步,观察图表、阅读材料、了解命题意图,确定问题解答方向;第二步,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调动各种储备信息,打通知识联系的渠道;第三步,启动思维,推理论证,判断归纳,总结出解题思路与线索;第四步,组织答案,检查正误,做到逻辑严密、层次清楚,体现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
1.抓住“社会热点”。
现在中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特别关注,喜欢探究。针对这一实际,我常常结合课文内容,不失时机地把社会上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在作简介后,积极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评析。
在评析时,我不急于定调子、下结论,而是引导学生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各抒己见,我从中给予适当点拨。此举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金钱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重要。与此同时,“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滋生、蔓延,有些人见利忘义,有些人做了金钱的奴隶,甚至一些高官也被铜臭所腐蚀。如何对待金钱,大家议论纷纷,众说不一。我及时将这一社会热点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之前,我让学生带着这样三个问题:“金钱是什么?”“金钱能否万能?”“‘一切向钱看,会带来什么后果?”去查资料去思考,我自己亦认真查阅资料、静心思索。由于准备充分,讨论会开得很成功。在讨论会上,我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让大家摆事实讲道理,从各个角度审视金钱。通过探讨,大家弄清了金钱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金钱并非万能,没有商品作保证的金钱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如果人们一切向钱看,崇尚金钱万能,势必沦为金钱的奴隶,那必将导致可怕的社会风气:一切都商品化了,一切都金钱化了,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物欲横流、利欲熏心、犯罪猖獗,这哪有什么美好生活、幸福人生可言?最后我告诫大家,要做金钱的主人,不可做金钱的奴隶,将来要靠劳动致富。这样做比空洞的说教效果好多了。
把社会热点适时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加以评析,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了他们的思维火花,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能力,深受广大学生欢迎。这样做也大大提升了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效果不错。
2.与其他课程相联系。
教师要重视对史、地等相关学科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要涉猎理、化、生及语、数、外等学科知识。只有了解相关学科的内容,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为不同学科渗透、交叉和知识迁移创造条件。以政史地学科为例,三者关系俗称为“政史地分工不分家”、“文史哲相融又相通”。如:历史学科带有极强的时间性,地理学科则对空间概念有非常高的要求,而在时间、空间里所发生的一切事物,我们都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来加以认识、分析,这就需要我们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错综复杂的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
3.巧妙设疑,提问要有艺术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政治课有很多抽象、枯燥的理论观点,科学、艺术地运用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激将诱导法,激励一些好胜心强的学生发言;故意出错法,有意挑起“战火”,诱导学生抢答;分解递推法,把问题化大为小、化整为零,由浅入深、层层递推,引导学生回答;温故知新法,适度提供旧知识,引起学生联想,顺利回答;定向指路法,教师提示思考的内容和方向,使学生由“疑无路”转为“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变更角度法,正面问和反面问相结合、直接提问和间接提问相结合,使学生尝试多种提问方法;创设情境法,充分利用图表、漫画、小故事、歌曲、小品、时事等材料创设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使提问充满情趣。
例如在教学《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时,我先播放宋祖英的歌曲《爱我中华》,然后设问:“我国的民族数量是多少?统称是什么?民族关系是什么样的?各民族的共同目标是什么?”等,学生在听完歌曲后饶有兴趣地回答出来了。
4.教法灵活多变,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拘泥于一种教法,课堂气氛似死水一团,难于活跃,时间一久,学生必然感到兴味索然。为此,我们应该重视教法研究,努力改进教法。
改进教法,不是撇开所教内容和要求去摆花架子,玩新花样,为“法”而“法”,而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法,求得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同一教学内容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完成,而同一教学方法也可以为不同的教学内容服务。但是适合于某一教学内容的最佳方法绝不会有多个。近些年来,我努力探索,提出因材因人而异、因时因势而异的教改原则。具体做法是:讲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一般采取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引出观点、深理浅讲,并使新旧知识巧妙衔接,如遇到重点、难点、社会热点或学生有思想疙瘩的教学内容,则采取点拨引导、讨论问答的教学方法,从而把学生引进积极思考的天地;要把理论知识进行纵横归类,使之系统化,往往采用知识结构图表法,以此帮助学生从中找出掌握知识的规律;许多教学中“顺着想”的问题,学生难以理解,我就引导学生“倒过来想想”,使学生恍然大悟……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潜力,朝不同的方向发展。
5.要加强综合题型的研究。
能力以知识为载体,知识又以题型来体现,新高考试题有一半是主观题。因此,我们应重视材料问答题的指导与训练,材料问答题把政治学科辨析问答题、地理学科的读图分析题、历史学科的材料解析题融为一体,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文科综合题型,可以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评价、论证等多项能力。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这类试题的解题思路一般分为四步。第一步,观察图表、阅读材料、了解命题意图,确定问题解答方向;第二步,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调动各种储备信息,打通知识联系的渠道;第三步,启动思维,推理论证,判断归纳,总结出解题思路与线索;第四步,组织答案,检查正误,做到逻辑严密、层次清楚,体现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