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6月12至14日,“北美精算学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隆重的授证仪式,为2012年通过考试的140位来自美国、加拿大、中国、泰国、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精英颁发“北美精算师资格证书”,140人中有16位中国大陆籍专业人士,其中一位年轻人格外引人注目,因为他不仅是16人中唯一一位在美国工作的,而且就职于美国一家跨国公司。
精算师是金融投资、保险等商业金融领域中的核心精英,由于这一职业具有高挑战性、高风险性、收入可观,因此在世界各国均属“金领”职业,甚至有“金领中的金领”之称。也正因为如此,精算师资格考试,尤其世界上最权威的“北美精算师资格”考试异常严格,通过者屈指可数,目前我国国内具有北美精算师资格的仅几十人。
这位在美国工作的年轻人叫——沈童。
未雨绸缪,尖子生走出国门
沈童1981年出生在海滨城市大连,父亲常年奔波在外,他是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的。母亲很重视他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他独立意识的培养。1997年,沈童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省级重点高中,并当选为学生会的体育部长,发展很全面,按照他的情况,考一所国内的名牌大学一点没问题。转眼间到了2000年,沈童迎来了高考,这是中国大学扩招的第二年,而且有消息表明,今后几年将连续扩招。面对这种情况,沈童意识到,这预示着中国的大学教育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过渡,他认为,随着扩招的进行,几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必定非常激烈,于是产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他认为:随着扩招的不断进行,未来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用人单位看重的不仅是你的文凭,更重要的是你的综合素质。同时,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走向世界,今后将越来越需要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性人才,而通过留学,恰恰可以在这些方面锻炼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储备。沈童和父母谈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他们的支持,父母根据家庭情况,建议他留学加拿大。
沈童拿到留学签证后,马上奔赴北京进行英语强化学习,准备参加年底前的托福考试。他觉得,这样,一可以为自己节约时间;二能够为父母节省一大笔到国外语言班学习的费用。最终经过几个月努力拼搏,沈童托福考出了560分的好成绩,达到了直接申请加拿大一些好大学的分数。拿到成绩后,沈童与母亲一起,根据自己数学好的特点和国内外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专业的就业情况,选择了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精算专业。
2001年沈童漂洋过海,正式开始了留学生活。
留学打工,“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高中生出国留学,最重要的事不外乎学习和打工。在学习问题上,大家的想法基本一致,一定要好好学习。但在打工问题上,想法就不尽相同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不乏单纯为了赚钱者。在这个问题上沈童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他认为,留学打工,决不能单纯把挣钱多少放在第一位,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立足于为未来的发展做铺垫。国外有些工作虽然好找,挣钱也不少,比如到餐馆洗盘子、到工地当小工等,但这种工作经历以后在应聘工作时是很难填写到简历或工作申请中的,即便写了进去往往也会被看不起。相反有些打工的工作就不一样,虽然挣钱不多,如大公司的普通员工、学校的助教等等,但这种公司或工作一般都被社会认可,有了这样的工作经历,应聘时填到简历中,就容易被接纳。留学,凡事要从长计议,决不能被眼前可以挣到的较多的“小钱”迷惑,一切都要为将来用专业知识和脑子赚钱做准备,否则留学就失去了意义。对于自己的这个观点,他套用国内一则广告语做了概括——这叫留学打工“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沈童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进入大学后,他首先注重学习,投入全部精力提高成绩,整个大一考试,门门都是优秀。这样,刚一上大二,就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被学校看好,要聘他当助教,虽然薪水不高,但他愉快地接受了聘用。后来他从报纸上看到一家当地比较有名的公司招聘临时工,就积极报名应试,谋了一份工作,并坚持干了很长一段时间。金钱的诱惑其实是很大的,打这些工时,沈童也曾有过激烈思想波动,看到许多留学生刷盘子、当油漆工等挣钱多,特别是当一些打这些工的同学在自己面前炫耀收入,潇洒的花销时,也产生过动摇,不过每当这时,他都会想起自己的那句话——留学打工,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抵御住诱惑。
大四上学期时,沈童的观点得到了印证。一家加拿大公司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要招4名精算专业大四学生做兼职,给出的薪水很高。沈童和一位平时非常要好的辽宁籍同学得知后一起参加了应聘。论学习,他俩不分伯仲,成绩在班级里都非常优秀;论外貌,都是一米八几的个头、仪表堂堂;论口才,俩人美式英语都相当纯正,很多加拿大老师说,如果闭着眼睛听他俩讲话,很难想象他们是中国人。他们两个在20多个应聘者中,一路过关斩将,先后进入了最后的面试。然而最终结果却出人意料,这家公司聘用了沈童,他那位同学则未能如愿。后来沈童经过打探得知,自己之所以胜出,是因为这家公司看好了自己的打工经历,而那位同学几年来一直在中餐馆里洗洗涮涮、搬搬运运,而且是非法打工。
放眼世界寻找职业位置
2005年沈童即将毕业时,和同届留学生们一样,开始提前找工作,但与众不同的是,别人关注的都是加拿大的招聘信息,他却各个发达国家精算业的招聘信息都关注,很多同学不理解,他告诉大家:“我既然出国留学,学业有成后就要放开视野,到世界大坐标系中寻找自己的职业位置”。一天沈童浏览一家美国金融网站,看到美国跨国企业——华信惠悦管理咨询公司芝加哥分公司要招精算专业本科生。沈童深知,美国是全世界精算业最发达的国家,于是赶紧对照招聘条件,感到自己完全符合要求,于是便决定报名应聘。没想到他这个决定一做出,一帮非常要好的加拿大同学和中国留学生知道后,做出了惊人的一致的反映——你小子真是异想天开。
沈童则认为:凡是没做过的事情,没去试,怎么知道就做不成呢!而且他认为:机会是需要把握的,任何机会都不会平白无故的恩赐给某一个人。是抓住每一次机会,哪怕是十分微小的机会,还是坐等“良机”,往往会使人的一生有天壤之别。退一步说,即便应聘不成,对自己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下定决心后,沈童说干就干。他首先在简历制作上摒弃了很多留学生面面俱到的写法,除了自然情况外,着重写了担当过卡尔加里大学精算学会主席和已经通过了北美精算师资格考试8门课程中的4门两项内容。他认为:一所知名高校的精算学会主席,足以说明自己的综合能力;而北美精算师资格考试是世界4大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中最权威、最难通过的考试,自己大四就通过了4门,足以说明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然后沈童集中时间、精力,查找资料、认真思考,用1000多字写了他对这家公司的了解;用2000多字写了他对精算这个职业的认识,由此组成了简历材料。
准备就绪,沈童立即将简历等对方所要的材料全部用快递寄了去。5天、10天,他忐忑不安的等着,心想“这个单位不用我不要紧,给我回个信儿说说原因自己也就知足了!”15天、20天,还没有回音,这时他那些同学们的风凉话又来了: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你小子就是不信,怎么样——瞎子点灯,白费蜡!然而就在这些同学为自己的断言得意时,他们“挨了一巴掌”,第22天,美国公司给沈童打来电话,就一些问题进行沟通,并进行了一番测试后,通知他:“半个月后到芝加哥面试,签证、往返机票、宾馆全部由我们出面、出费用办理、安排。”
半个月后沈童如约来到华信惠悦管理咨询公司芝加哥分公司,在接待人员的引领下走进了面试现场。一进门沈童“吓了一跳”,只见屋里齐刷刷坐着6位“考官”,经介绍他才知道,这几位都是部门经理级人物。沈童很快使自己平静下来,礼貌的问候和自我介绍后,大大方方的坐下等待提问。人力资源部的一位女经理首先开腔:“你为什么要来我们公司应聘?”由于这是回答第一个提问,沈童马上在心中告诉自己:“一定要沉着!尽量放慢语速,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对方听清自己的话,二来能够给自己回答问题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提醒完自己,沈童语速平缓的开了口:“据我所知,华信惠悦公司是一家享誉全球的管理咨询公司,目前在世界30多个国家拥有6000余名专业顾问,为各地企业提供一流的咨询服务……如果能加入这样一个公司,我会感到非常荣幸,同时我认为,在贵公司这样的企业提供的平台上,一个专业人员能接触、掌握到本行业最前沿的东西……”沈童边回答,边仔细观察“考官”的表情,随时准备刹车。见“考官”听得一直很专注,他知道自己的表达没什么大问题,于是就把自己认为该说的话都说了才收住话题。这个问题刚答完,另一位“考官”紧接着问沈童:“你对报酬有何期待?”“只要和与我同等条件的人一样,我就非常满意了!”沈童回答的不卑不亢。此后,几位“考官”轮番“轰炸”,提出了“你考大学时为什么选择了精算专业?”“请你举例说一件在大学期间遇到的最棘手的事,告诉我你当时是如何解决的?”等一系列问题,从职业认识、人生哲学到专业知识、处世方法等,不仅包罗万象,而且跳跃性很大。面试从8点开始,整整进行一上午。临分手时,“考官”们热情地与沈童相拥道别,沈童从“考官”们的神情中看到了希望!
令沈童没想到的是,他面试回到加拿大的第三天,就接到了华信惠悦公司的电话通知:“你被录用了,年薪5.5万美金,毕业后就来报到,其他待遇合同里都有,随后寄给你,如果没异议请尽快签字”。答复之快,出乎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的意料。
2005年10月10日,沈童来到芝加哥,成为了美国华信惠悦管理咨询公司芝加哥分公司300多名员工中唯一一名中国人。
2010年,沈童转入另一家美国著名咨询公司,如今不仅成为公司里最年轻的精算师,而且提了职,现在他正在努力工作,积累经验,希望将来有机会报效祖国。
精算师是金融投资、保险等商业金融领域中的核心精英,由于这一职业具有高挑战性、高风险性、收入可观,因此在世界各国均属“金领”职业,甚至有“金领中的金领”之称。也正因为如此,精算师资格考试,尤其世界上最权威的“北美精算师资格”考试异常严格,通过者屈指可数,目前我国国内具有北美精算师资格的仅几十人。
这位在美国工作的年轻人叫——沈童。
未雨绸缪,尖子生走出国门
沈童1981年出生在海滨城市大连,父亲常年奔波在外,他是在母亲的教育下长大的。母亲很重视他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他独立意识的培养。1997年,沈童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省级重点高中,并当选为学生会的体育部长,发展很全面,按照他的情况,考一所国内的名牌大学一点没问题。转眼间到了2000年,沈童迎来了高考,这是中国大学扩招的第二年,而且有消息表明,今后几年将连续扩招。面对这种情况,沈童意识到,这预示着中国的大学教育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普及教育”过渡,他认为,随着扩招的进行,几年后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必定非常激烈,于是产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他认为:随着扩招的不断进行,未来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用人单位看重的不仅是你的文凭,更重要的是你的综合素质。同时,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走向世界,今后将越来越需要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性人才,而通过留学,恰恰可以在这些方面锻炼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储备。沈童和父母谈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他们的支持,父母根据家庭情况,建议他留学加拿大。
沈童拿到留学签证后,马上奔赴北京进行英语强化学习,准备参加年底前的托福考试。他觉得,这样,一可以为自己节约时间;二能够为父母节省一大笔到国外语言班学习的费用。最终经过几个月努力拼搏,沈童托福考出了560分的好成绩,达到了直接申请加拿大一些好大学的分数。拿到成绩后,沈童与母亲一起,根据自己数学好的特点和国内外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专业的就业情况,选择了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精算专业。
2001年沈童漂洋过海,正式开始了留学生活。
留学打工,“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高中生出国留学,最重要的事不外乎学习和打工。在学习问题上,大家的想法基本一致,一定要好好学习。但在打工问题上,想法就不尽相同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不乏单纯为了赚钱者。在这个问题上沈童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他认为,留学打工,决不能单纯把挣钱多少放在第一位,一定要把眼光放长远一些,立足于为未来的发展做铺垫。国外有些工作虽然好找,挣钱也不少,比如到餐馆洗盘子、到工地当小工等,但这种工作经历以后在应聘工作时是很难填写到简历或工作申请中的,即便写了进去往往也会被看不起。相反有些打工的工作就不一样,虽然挣钱不多,如大公司的普通员工、学校的助教等等,但这种公司或工作一般都被社会认可,有了这样的工作经历,应聘时填到简历中,就容易被接纳。留学,凡事要从长计议,决不能被眼前可以挣到的较多的“小钱”迷惑,一切都要为将来用专业知识和脑子赚钱做准备,否则留学就失去了意义。对于自己的这个观点,他套用国内一则广告语做了概括——这叫留学打工“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沈童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进入大学后,他首先注重学习,投入全部精力提高成绩,整个大一考试,门门都是优秀。这样,刚一上大二,就因为学习成绩优异被学校看好,要聘他当助教,虽然薪水不高,但他愉快地接受了聘用。后来他从报纸上看到一家当地比较有名的公司招聘临时工,就积极报名应试,谋了一份工作,并坚持干了很长一段时间。金钱的诱惑其实是很大的,打这些工时,沈童也曾有过激烈思想波动,看到许多留学生刷盘子、当油漆工等挣钱多,特别是当一些打这些工的同学在自己面前炫耀收入,潇洒的花销时,也产生过动摇,不过每当这时,他都会想起自己的那句话——留学打工,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抵御住诱惑。
大四上学期时,沈童的观点得到了印证。一家加拿大公司为了完成一个项目,要招4名精算专业大四学生做兼职,给出的薪水很高。沈童和一位平时非常要好的辽宁籍同学得知后一起参加了应聘。论学习,他俩不分伯仲,成绩在班级里都非常优秀;论外貌,都是一米八几的个头、仪表堂堂;论口才,俩人美式英语都相当纯正,很多加拿大老师说,如果闭着眼睛听他俩讲话,很难想象他们是中国人。他们两个在20多个应聘者中,一路过关斩将,先后进入了最后的面试。然而最终结果却出人意料,这家公司聘用了沈童,他那位同学则未能如愿。后来沈童经过打探得知,自己之所以胜出,是因为这家公司看好了自己的打工经历,而那位同学几年来一直在中餐馆里洗洗涮涮、搬搬运运,而且是非法打工。
放眼世界寻找职业位置
2005年沈童即将毕业时,和同届留学生们一样,开始提前找工作,但与众不同的是,别人关注的都是加拿大的招聘信息,他却各个发达国家精算业的招聘信息都关注,很多同学不理解,他告诉大家:“我既然出国留学,学业有成后就要放开视野,到世界大坐标系中寻找自己的职业位置”。一天沈童浏览一家美国金融网站,看到美国跨国企业——华信惠悦管理咨询公司芝加哥分公司要招精算专业本科生。沈童深知,美国是全世界精算业最发达的国家,于是赶紧对照招聘条件,感到自己完全符合要求,于是便决定报名应聘。没想到他这个决定一做出,一帮非常要好的加拿大同学和中国留学生知道后,做出了惊人的一致的反映——你小子真是异想天开。
沈童则认为:凡是没做过的事情,没去试,怎么知道就做不成呢!而且他认为:机会是需要把握的,任何机会都不会平白无故的恩赐给某一个人。是抓住每一次机会,哪怕是十分微小的机会,还是坐等“良机”,往往会使人的一生有天壤之别。退一步说,即便应聘不成,对自己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下定决心后,沈童说干就干。他首先在简历制作上摒弃了很多留学生面面俱到的写法,除了自然情况外,着重写了担当过卡尔加里大学精算学会主席和已经通过了北美精算师资格考试8门课程中的4门两项内容。他认为:一所知名高校的精算学会主席,足以说明自己的综合能力;而北美精算师资格考试是世界4大精算师资格考试体系中最权威、最难通过的考试,自己大四就通过了4门,足以说明专业知识的学习情况。然后沈童集中时间、精力,查找资料、认真思考,用1000多字写了他对这家公司的了解;用2000多字写了他对精算这个职业的认识,由此组成了简历材料。
准备就绪,沈童立即将简历等对方所要的材料全部用快递寄了去。5天、10天,他忐忑不安的等着,心想“这个单位不用我不要紧,给我回个信儿说说原因自己也就知足了!”15天、20天,还没有回音,这时他那些同学们的风凉话又来了:说这是不可能的事,你小子就是不信,怎么样——瞎子点灯,白费蜡!然而就在这些同学为自己的断言得意时,他们“挨了一巴掌”,第22天,美国公司给沈童打来电话,就一些问题进行沟通,并进行了一番测试后,通知他:“半个月后到芝加哥面试,签证、往返机票、宾馆全部由我们出面、出费用办理、安排。”
半个月后沈童如约来到华信惠悦管理咨询公司芝加哥分公司,在接待人员的引领下走进了面试现场。一进门沈童“吓了一跳”,只见屋里齐刷刷坐着6位“考官”,经介绍他才知道,这几位都是部门经理级人物。沈童很快使自己平静下来,礼貌的问候和自我介绍后,大大方方的坐下等待提问。人力资源部的一位女经理首先开腔:“你为什么要来我们公司应聘?”由于这是回答第一个提问,沈童马上在心中告诉自己:“一定要沉着!尽量放慢语速,这样一来可以保证对方听清自己的话,二来能够给自己回答问题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提醒完自己,沈童语速平缓的开了口:“据我所知,华信惠悦公司是一家享誉全球的管理咨询公司,目前在世界30多个国家拥有6000余名专业顾问,为各地企业提供一流的咨询服务……如果能加入这样一个公司,我会感到非常荣幸,同时我认为,在贵公司这样的企业提供的平台上,一个专业人员能接触、掌握到本行业最前沿的东西……”沈童边回答,边仔细观察“考官”的表情,随时准备刹车。见“考官”听得一直很专注,他知道自己的表达没什么大问题,于是就把自己认为该说的话都说了才收住话题。这个问题刚答完,另一位“考官”紧接着问沈童:“你对报酬有何期待?”“只要和与我同等条件的人一样,我就非常满意了!”沈童回答的不卑不亢。此后,几位“考官”轮番“轰炸”,提出了“你考大学时为什么选择了精算专业?”“请你举例说一件在大学期间遇到的最棘手的事,告诉我你当时是如何解决的?”等一系列问题,从职业认识、人生哲学到专业知识、处世方法等,不仅包罗万象,而且跳跃性很大。面试从8点开始,整整进行一上午。临分手时,“考官”们热情地与沈童相拥道别,沈童从“考官”们的神情中看到了希望!
令沈童没想到的是,他面试回到加拿大的第三天,就接到了华信惠悦公司的电话通知:“你被录用了,年薪5.5万美金,毕业后就来报到,其他待遇合同里都有,随后寄给你,如果没异议请尽快签字”。答复之快,出乎所有知道这件事的人的意料。
2005年10月10日,沈童来到芝加哥,成为了美国华信惠悦管理咨询公司芝加哥分公司300多名员工中唯一一名中国人。
2010年,沈童转入另一家美国著名咨询公司,如今不仅成为公司里最年轻的精算师,而且提了职,现在他正在努力工作,积累经验,希望将来有机会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