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调动大学生成人、成才、成长的道德自觉与内在动力,是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核心问题。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开展的亲情教育的经济学意义及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 亲情教育 经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8-086-02
一、问题的提出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任何高等教育活动都要进行投入和产出比较。如果产出大于投入,即为获取了教育效益,这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产出。大学生成长、成才主动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教育的成败。但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是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核心问题。
高校德育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目的是使大学生成为于社会有用的人,德育以其方向性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当中,起着主导作用,其方法的创新与否是实现教育效益的关键。{1}
面对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考试作弊、失去奋斗目标、缺乏责任感、忠诚度与诚信等缺点,面对教育者灌输式和约束式的日常教育与管理效果以及师生之间存在的“隔阂”,面对高校德育教育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的“高、重、偏、硬”的问题,如何提升学生自觉成才、成人、成长的自觉性与内在动力,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2}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创造效率和效益的主体。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内在动力的释放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亲情是各种精神动力的源泉,是德育教育的范畴。如果通过一些教育载体,使学生深切地感受父母亲情、师生恩情、同窗友情等亲情,并将感悟亲情所产生的巨大张力内化为激励学生自觉向上的动力,通过亲情产生感恩,通过师情形成敬重,通过友情增强乐群,通过校情促进融通,发挥亲情教育“明理、解惑、顺气、鼓劲、凝心、聚力”的作用,从而使教育者的教育导向与学生的成才动机趋于“和谐一致”并“上下同欲”的知行境界。{2}若此,学生成才的自觉性、动力和欲望得到了满足,又怎能不怦然心动?
二、亲情教育遵从了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本性
个人效用最大化是“经济人”假设的灵魂,是西方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假设,它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理性选择假设是指个人在选定目标后对达成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这种“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在德育工作中同样适用。因为德育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而且是一种崇高的感情体验,更是人们在合理的制度条件下,实现自己满足程度最大化的行为方式。{3}这就是说,德育在本质上不仅符合社会的利益,而且符合当事人自己的利益,与经济有一致性。{2}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现代高校德育必须以“现实的大学生”为基点,其任务不是简单地传授一些剥离了人性内涵的空洞的道德规范,而是结合现在大学生的现实行为与思想表现,促进其人格的健康生长。然而,从大学生人性的现实具体表现,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总是在追求最大化的效用中实现着自己的发展。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必须顺着人性的这个特点加以妥善引导、教育。
亲情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人是道德教育的基点,也是德育教育的回归点。过去的德育教育的定位就在使人适应社会,过分强调道德的规范作用,把教育定位在附属于政治或经济的“工具”层面,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忽视了道德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性。由于人们在本性上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往往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不一致的倾向。随着“自我成长”意识的觉醒,为了维护自己的直接利益和长远利益,大学生们一定会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作为有唤醒人的道德存在与“自我成长”意识功效的亲情教育,顺应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才能使道德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才能使“成才”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最终走出知行不一的困境。
三、亲情教育可以激发人力资本释放的有效量
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的理论,拓展了经济学资本问题的研究视野,其积极意义在于它承认劳动力在生产系统中的地位,而且强调了它是一种资本。人力资本是对劳动力(或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性投资形成的,属于劳动力个人所有,因此释放多少、怎样释放,在一定条件下取决于劳动者个人的主观能动性。{4}
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就包括教育投资,其中,德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部分。亲情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范畴,对于人力资本具有意志、责任感、意志力、社会性格等“情商”因素开发的作用,这些因素往往会影响人力资本的精神存量和潜能释放,进而影响教育效益。
通过开展亲情教育,能够提高人的道德水准、意志力、责任感,可以完善人的社会性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水平,进而激发人力资本的释放量。在实际劳动过程中,人力资本释放出来的能量是一个非限定性的量,它以人力资本具有的潜能为极限。实际发挥量与潜能之间的差距,除了很小一部分受制于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外,绝大部分受制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人的“情商”水平对于潜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一个情商高的人,在劳动过程中会自觉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在能力,缩小实际发挥出来的能力和潜在能力的差距,实现人力资本效能最大化。
四、亲情教育实现了边际效用的递增
传统经济学认为,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单位商品或服务给人们带来的满足程度会逐步下降,直至最后达到饱和状态,这就是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难发现,这种“边际”现象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也同样存在。当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投入的道德理念越多,人的道德存在被唤醒的程度未必就越高。反思一下我们以灌输教育为传统方式的德育教育,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我们总是用灌输的方式给学生讲大道理,第一次我们对他进行教育,或许他会听;第二次还是这样的教育,或许效果会小些,第三次再这样教育,学生表面认同,其实内心是反叛的;第四次再教育,学生在表面上会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如此,我们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总体而言可能有效果,但长期这样,效果会越来越小,最后甚至可适得其反。这就是德育教育中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那么,怎么才能实现边际效用递增呢?关键在于学生的内省、自我教育,而亲情教育恰恰是能实现这一教育功能的良好载体。通过具体情境的感悟和内化,才能产生受教育的心理相容性,更大程度地主动接受和吸纳有益于健康成长的理念、因素,从而产生“我要成才”的直接动力。
五、亲情教育培养了劳动组织所需要的价值观
对高等教育做一个经济学分析,可以得出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教育培养了劳动组织所需要的价值观。德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大学生能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最终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端正工作态度、正视利益得失,对社会作出贡献,这就是劳动组织所需要的价值观。
目前,高校对学生有三种教育功能: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情商”。前两者培养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一般将其称为认知技能,而所谓的“情商”是指学生经过教育后形成的影响其行为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包含忠诚守信、尊重别人、善于沟通、团结合作精神等等这样一些要素。在现实中,教育所培养的认知技能并没有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劳动组织最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佣到具有这样品格的劳动力——忠诚性高,自律性、自觉性强。相对于受教育者获得的知识、技能,劳动组织更看重的是他(她)们所具有的“情商”——价值观。具有这样价值观的劳动者经过劳动组织的培训后,往往能够自觉、高效率地工作,把劳动生产率发挥到极至,为劳动组织带来更高的产出。而这种价值观恰恰是可以通过亲情教育所培养的,教育层次越高,培养的这种价值观越强烈。这种价值观决定着劳动者的真实劳动生产率,所以雇主向具有这种价值观的劳动者支付高工资,因此,亲情教育的经济价值是——培养了劳动组织所需要的价值观,或者说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六、亲情教育可以提高教育投资的收益率
教育投资收益率是是教育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它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因增加其接受教育的数量而得到的未来净经济报酬的一种测度。作为一种测度,该收益率相当于存款利息或者投资于机器、房地产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需要长期投资的资产的收益率。有人甚至认为教育收益率是唯一决定人力资本投资量的最重要因素。{5}
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包括个人收益(包括家庭收益)和社会收益两个方面。其收益主要是指经济、政治收益、文化收益等等。高等教育的“产出”主要是其培养出来的高素质劳动力,人力素质提高可以创造出比先前更多的物质财富,但物质财富的增量不可能被受教育者独得,社会无疑也是重要受益者。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和国家对教育费用实行成本分担,学校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从当前所处的时代来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合作营谋,随着社会、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社会、家庭作为“大学生成才”的“渴望经营者”的身份已毋庸置疑。因此,教育投资收益率不仅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学生个人、家庭、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其效能的高低取决于方法运用的得当与否。{2}通过开展亲情教育,可以形成浓浓家庭亲情、和谐师生关系、友善的同窗情谊以及延伸意义上的爱母校、爱国家的情结,激发学生回报社会、家庭、老师的上进心和能力素质,促进社会、学校、家庭与学生个人共同“营谋”,共同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力,提高教育投资的收益率。
注释:
{1}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N].光明日报
{2}王晓东,山东省“首届慈孝文化论坛”[R].2007
{3}胡海鸥.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黄东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学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Z2)
{5}崔卫国,教育的经济学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青岛 266510)(责编:若佳)
关键词:高校 亲情教育 经济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8-086-02
一、问题的提出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任何高等教育活动都要进行投入和产出比较。如果产出大于投入,即为获取了教育效益,这是一切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大学生成长、成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产出。大学生成长、成才主动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教育的成败。但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是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核心问题。
高校德育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目的是使大学生成为于社会有用的人,德育以其方向性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当中,起着主导作用,其方法的创新与否是实现教育效益的关键。{1}
面对部分大学生沉迷网络、考试作弊、失去奋斗目标、缺乏责任感、忠诚度与诚信等缺点,面对教育者灌输式和约束式的日常教育与管理效果以及师生之间存在的“隔阂”,面对高校德育教育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的“高、重、偏、硬”的问题,如何提升学生自觉成才、成人、成长的自觉性与内在动力,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2}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创造效率和效益的主体。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内在动力的释放是实现经济效益的关键。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亲情是各种精神动力的源泉,是德育教育的范畴。如果通过一些教育载体,使学生深切地感受父母亲情、师生恩情、同窗友情等亲情,并将感悟亲情所产生的巨大张力内化为激励学生自觉向上的动力,通过亲情产生感恩,通过师情形成敬重,通过友情增强乐群,通过校情促进融通,发挥亲情教育“明理、解惑、顺气、鼓劲、凝心、聚力”的作用,从而使教育者的教育导向与学生的成才动机趋于“和谐一致”并“上下同欲”的知行境界。{2}若此,学生成才的自觉性、动力和欲望得到了满足,又怎能不怦然心动?
二、亲情教育遵从了个人效用最大化的本性
个人效用最大化是“经济人”假设的灵魂,是西方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假设,它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理性选择假设是指个人在选定目标后对达成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这种“经济人”的人性假设在德育工作中同样适用。因为德育不仅是一种行为规范,而且是一种崇高的感情体验,更是人们在合理的制度条件下,实现自己满足程度最大化的行为方式。{3}这就是说,德育在本质上不仅符合社会的利益,而且符合当事人自己的利益,与经济有一致性。{2}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现代高校德育必须以“现实的大学生”为基点,其任务不是简单地传授一些剥离了人性内涵的空洞的道德规范,而是结合现在大学生的现实行为与思想表现,促进其人格的健康生长。然而,从大学生人性的现实具体表现,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总是在追求最大化的效用中实现着自己的发展。因此,高校德育教育必须顺着人性的这个特点加以妥善引导、教育。
亲情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人是道德教育的基点,也是德育教育的回归点。过去的德育教育的定位就在使人适应社会,过分强调道德的规范作用,把教育定位在附属于政治或经济的“工具”层面,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忽视了道德性是人之为人的本质特性。由于人们在本性上都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因此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往往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不一致的倾向。随着“自我成长”意识的觉醒,为了维护自己的直接利益和长远利益,大学生们一定会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因此,作为有唤醒人的道德存在与“自我成长”意识功效的亲情教育,顺应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性,才能使道德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才能使“成才”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最终走出知行不一的困境。
三、亲情教育可以激发人力资本释放的有效量
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的理论,拓展了经济学资本问题的研究视野,其积极意义在于它承认劳动力在生产系统中的地位,而且强调了它是一种资本。人力资本是对劳动力(或人力资源)进行开发性投资形成的,属于劳动力个人所有,因此释放多少、怎样释放,在一定条件下取决于劳动者个人的主观能动性。{4}
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就包括教育投资,其中,德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部分。亲情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范畴,对于人力资本具有意志、责任感、意志力、社会性格等“情商”因素开发的作用,这些因素往往会影响人力资本的精神存量和潜能释放,进而影响教育效益。
通过开展亲情教育,能够提高人的道德水准、意志力、责任感,可以完善人的社会性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水平,进而激发人力资本的释放量。在实际劳动过程中,人力资本释放出来的能量是一个非限定性的量,它以人力资本具有的潜能为极限。实际发挥量与潜能之间的差距,除了很小一部分受制于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外,绝大部分受制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人的“情商”水平对于潜能的发挥起决定作用。一个情商高的人,在劳动过程中会自觉地、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在能力,缩小实际发挥出来的能力和潜在能力的差距,实现人力资本效能最大化。
四、亲情教育实现了边际效用的递增
传统经济学认为,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单位商品或服务给人们带来的满足程度会逐步下降,直至最后达到饱和状态,这就是著名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难发现,这种“边际”现象在高校德育教育中也同样存在。当教育者向受教育者投入的道德理念越多,人的道德存在被唤醒的程度未必就越高。反思一下我们以灌输教育为传统方式的德育教育,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我们总是用灌输的方式给学生讲大道理,第一次我们对他进行教育,或许他会听;第二次还是这样的教育,或许效果会小些,第三次再这样教育,学生表面认同,其实内心是反叛的;第四次再教育,学生在表面上会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如此,我们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总体而言可能有效果,但长期这样,效果会越来越小,最后甚至可适得其反。这就是德育教育中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那么,怎么才能实现边际效用递增呢?关键在于学生的内省、自我教育,而亲情教育恰恰是能实现这一教育功能的良好载体。通过具体情境的感悟和内化,才能产生受教育的心理相容性,更大程度地主动接受和吸纳有益于健康成长的理念、因素,从而产生“我要成才”的直接动力。
五、亲情教育培养了劳动组织所需要的价值观
对高等教育做一个经济学分析,可以得出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教育培养了劳动组织所需要的价值观。德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大学生能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最终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端正工作态度、正视利益得失,对社会作出贡献,这就是劳动组织所需要的价值观。
目前,高校对学生有三种教育功能:传授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情商”。前两者培养了学生的动脑能力和动手能力,一般将其称为认知技能,而所谓的“情商”是指学生经过教育后形成的影响其行为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包含忠诚守信、尊重别人、善于沟通、团结合作精神等等这样一些要素。在现实中,教育所培养的认知技能并没有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劳动组织最想在劳动力市场上雇佣到具有这样品格的劳动力——忠诚性高,自律性、自觉性强。相对于受教育者获得的知识、技能,劳动组织更看重的是他(她)们所具有的“情商”——价值观。具有这样价值观的劳动者经过劳动组织的培训后,往往能够自觉、高效率地工作,把劳动生产率发挥到极至,为劳动组织带来更高的产出。而这种价值观恰恰是可以通过亲情教育所培养的,教育层次越高,培养的这种价值观越强烈。这种价值观决定着劳动者的真实劳动生产率,所以雇主向具有这种价值观的劳动者支付高工资,因此,亲情教育的经济价值是——培养了劳动组织所需要的价值观,或者说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六、亲情教育可以提高教育投资的收益率
教育投资收益率是是教育经济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它是对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因增加其接受教育的数量而得到的未来净经济报酬的一种测度。作为一种测度,该收益率相当于存款利息或者投资于机器、房地产或者任何其他形式的需要长期投资的资产的收益率。有人甚至认为教育收益率是唯一决定人力资本投资量的最重要因素。{5}
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包括个人收益(包括家庭收益)和社会收益两个方面。其收益主要是指经济、政治收益、文化收益等等。高等教育的“产出”主要是其培养出来的高素质劳动力,人力素质提高可以创造出比先前更多的物质财富,但物质财富的增量不可能被受教育者独得,社会无疑也是重要受益者。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和国家对教育费用实行成本分担,学校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从当前所处的时代来看,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合作营谋,随着社会、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社会、家庭作为“大学生成才”的“渴望经营者”的身份已毋庸置疑。因此,教育投资收益率不仅是教育经济学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学生个人、家庭、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其效能的高低取决于方法运用的得当与否。{2}通过开展亲情教育,可以形成浓浓家庭亲情、和谐师生关系、友善的同窗情谊以及延伸意义上的爱母校、爱国家的情结,激发学生回报社会、家庭、老师的上进心和能力素质,促进社会、学校、家庭与学生个人共同“营谋”,共同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力,提高教育投资的收益率。
注释:
{1}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N].光明日报
{2}王晓东,山东省“首届慈孝文化论坛”[R].2007
{3}胡海鸥.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黄东梅,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学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6(Z2)
{5}崔卫国,教育的经济学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青岛 266510)(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