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非政府组织在我国迅猛发展,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相比,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通过对中西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比较,分析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炼出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差异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中西方非政府组织的比较分析
(一)中西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共性。
第一,非政府组织活动范围相同。中西方非政府组织都是为公众和政府提供各类信息,并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它主要表现在:与学校合作。通过利用各种印刷品,为在校师生提供宣传教育材料;与媒体合作,利用报刊专栏和名人反弹节目警醒宣传;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公民的广泛的关注和参与,为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非政府组织组织中坚力量相同。知识分子、媒体记者、明星人物是中西方非政府组织成员的主要构成来源。他们对非政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三大人群在所属行业领域中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从而做出准确地判断,推动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第三,非政府组织作用效果相似。中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通过参与讨论和制定公共政策,促进政府官员在不同程度、不同领域方面提高意识,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为敦促政府出台各种政策法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非政府组织有效地参政议政活动可以发挥监督作用,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和民主观念的深化。
(二)中西方非正政府组织发展的个性。
第一,与政府关系方面的差异。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长期受到社会契约论、民主与法制等意识的熏陶。大部分非政府组织是在与政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他们在维护组织权益、表达公众需求时有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现实土壤。在我国,非政府组织大多是依靠官方支持或者直接由传统官办社团转型而来,其独立自主意识不强。西方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只要是在法律框架规定之内,政府不得对其活动进行干预。我国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由政府牵头组成的,它和政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非政府组织要得到长远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的资助、政策的支持。因而有些非政府组织不但不想脱离政府的管理,反而更加依赖于政府。
第二,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差异。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特别注意自身的公众形象。它一般会通过募捐、赈灾、义卖等各种筹款活动,加强与公众的广泛联系和接触,并且获得公民的认可和青睐。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亲民性。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分散、活动较少,特别是近段时间对"郭美美事件"的揭露和批判,更让中国公民对非政府组织的功能、作用和宗旨产生怀疑,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不断下降。
第三,管理制度方面的差异。西方国家的NGO从开始建立到组织的顺利运行有着一套清晰的财务制度、完善的激励制度、合理的薪酬制度等。另外,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也有着明确的组织使命、目标、宗旨。由于中国学者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研究和实践才刚刚起步,因此出现了诸如管理制度不全、随意性大、监督体系不完善、资金运作不透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第四,对非政府组织认识上的差异。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一直推崇社会契约论。他们认为,通过社会契约的约束,人们可以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给精英分子,并形成国家。因此,国家的权利是有限的、受监督的。如果人们自己能够行使好一定的权利,维护组织与自身的发展,那么就不需要国家来行使权利。这种治国理念和思维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育、社会团体的成长。古代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国家是君权神授的国家,人们更加愿意接受国家统治和管理。因此,国家也不允许组织权利的下放以及管理重心的下移。长期处于这种治国理念下,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不可能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活动中来。
二、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内部困境。
第一是财政压力。我国大部分非政府组织都面临着财政危机。因为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各项费用开支绝大部分来自于会费收入和公益捐款。组织自身筹款能力不强,从而制约着组织的发展。第二,各项组织制度不完善。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内部缺乏独立的审计制度和多元主体的监督制度。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也缺少人员的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第三十人才匮乏。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从业人员一般是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待业青年等。这些人群中难免会掺杂一些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和创新精神的工作者。这些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非政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二)外部困境。
第一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政府执法不规范。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统一的、官方的有关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律。对于社团和民间组织的管理仅仅依赖于一些零散的管理条例和细则。而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仅限于登记注册和年检,组织具体该如何发展,政府并没有给予适当的引导的扶持。第二,对于非政府组织的注册管理也不是很规范。地方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出现职能混淆、走形式主义,以至于出现了懒于管理、疏于管理等问题。更有甚者,有的非政府组织知识为了装点门面,而没有实际功效。
三、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对策
(一)非政府组织内部效能的提升。
我国非政府组织要获得社会认可,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非政府组织要完善各项财务审计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监督机制等内部管理机制。其次,非政府组织要注重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制定与组织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引进机制。这样才能招揽到德才兼备的活动成员,共同促使成员的进步。另外还要加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针对医疗、失业、意外伤害等不确定的风险方面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保障标准。再次,非政府组织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和合作,甚至借助国外非政府组织成功运作的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使我国非政府组织不断获得进步和提高。
(二)非政府组织外部环境的改善。
首先,要建立健全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律体系。虽然我国制定了一些与非政府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条例,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等,但是这些条例是行政管理方面的内容,对于非政府组织的资产管理,资金的筹措与使用,经营范围,评价标准,社会监督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模糊和空白之处。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在遵循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下,及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此明确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经费来源,财产关系,内部制度,人员保障,登记管理,权利与义务,使非政府组织参与各项活动有法可依。其次,非政府组织也要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来倡导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不断提高社会公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才能使自身的社会现象和功能被大众所认可、接受。
(三)非营利组织转变观念、提高自创收入比例。
虽然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但这并不代表非营利组织不能营利。非营利组织通过营利性经营获得利润,并利用这些筹措资金来完成组织的使命,而不是将其利润分给组织成员。因此,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收取服务费用、从事经营活动、进行商业投资等途径来获取自创收入。首先,要教育潜在的支持者和同情者理解和认识自主创收对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同时促使政府官员、国际援助组织、公众改变他们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创收经营的偏见。其次,非营利组织要与知名企业、咨询公司合作,学习有关从商的实践做法和原则。第三,非营利组织可以从分利用拨款、贷款、捐款来进行风险投资,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和获利能力。
(作者: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莱斯特·M·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詹姆斯·P·盖拉特. 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 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3.
[2]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关键词 非政府组织 差异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一、中西方非政府组织的比较分析
(一)中西方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共性。
第一,非政府组织活动范围相同。中西方非政府组织都是为公众和政府提供各类信息,并进行大规模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它主要表现在:与学校合作。通过利用各种印刷品,为在校师生提供宣传教育材料;与媒体合作,利用报刊专栏和名人反弹节目警醒宣传;利用各种纪念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公民的广泛的关注和参与,为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非政府组织组织中坚力量相同。知识分子、媒体记者、明星人物是中西方非政府组织成员的主要构成来源。他们对非政府组织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三大人群在所属行业领域中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行业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从而做出准确地判断,推动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第三,非政府组织作用效果相似。中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通过参与讨论和制定公共政策,促进政府官员在不同程度、不同领域方面提高意识,承担相应的责任,并且为敦促政府出台各种政策法规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非政府组织有效地参政议政活动可以发挥监督作用,促进公民社会的发育和民主观念的深化。
(二)中西方非正政府组织发展的个性。
第一,与政府关系方面的差异。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长期受到社会契约论、民主与法制等意识的熏陶。大部分非政府组织是在与政府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因此,他们在维护组织权益、表达公众需求时有更加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现实土壤。在我国,非政府组织大多是依靠官方支持或者直接由传统官办社团转型而来,其独立自主意识不强。西方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只要是在法律框架规定之内,政府不得对其活动进行干预。我国非政府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由政府牵头组成的,它和政府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非政府组织要得到长远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的资助、政策的支持。因而有些非政府组织不但不想脱离政府的管理,反而更加依赖于政府。
第二,与社会关系方面的差异。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特别注意自身的公众形象。它一般会通过募捐、赈灾、义卖等各种筹款活动,加强与公众的广泛联系和接触,并且获得公民的认可和青睐。因此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亲民性。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分散、活动较少,特别是近段时间对"郭美美事件"的揭露和批判,更让中国公民对非政府组织的功能、作用和宗旨产生怀疑,公众对非政府组织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不断下降。
第三,管理制度方面的差异。西方国家的NGO从开始建立到组织的顺利运行有着一套清晰的财务制度、完善的激励制度、合理的薪酬制度等。另外,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也有着明确的组织使命、目标、宗旨。由于中国学者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研究和实践才刚刚起步,因此出现了诸如管理制度不全、随意性大、监督体系不完善、资金运作不透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第四,对非政府组织认识上的差异。西方国家的非政府组织一直推崇社会契约论。他们认为,通过社会契约的约束,人们可以让渡自己的部分权利给精英分子,并形成国家。因此,国家的权利是有限的、受监督的。如果人们自己能够行使好一定的权利,维护组织与自身的发展,那么就不需要国家来行使权利。这种治国理念和思维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育、社会团体的成长。古代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国家。国家是君权神授的国家,人们更加愿意接受国家统治和管理。因此,国家也不允许组织权利的下放以及管理重心的下移。长期处于这种治国理念下,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不可能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和国家治理活动中来。
二、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一)内部困境。
第一是财政压力。我国大部分非政府组织都面临着财政危机。因为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各项费用开支绝大部分来自于会费收入和公益捐款。组织自身筹款能力不强,从而制约着组织的发展。第二,各项组织制度不完善。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内部缺乏独立的审计制度和多元主体的监督制度。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也缺少人员的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第三十人才匮乏。目前,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从业人员一般是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待业青年等。这些人群中难免会掺杂一些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术知识和创新精神的工作者。这些工作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非政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二)外部困境。
第一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政府执法不规范。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统一的、官方的有关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律。对于社团和民间组织的管理仅仅依赖于一些零散的管理条例和细则。而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仅限于登记注册和年检,组织具体该如何发展,政府并没有给予适当的引导的扶持。第二,对于非政府组织的注册管理也不是很规范。地方对于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出现职能混淆、走形式主义,以至于出现了懒于管理、疏于管理等问题。更有甚者,有的非政府组织知识为了装点门面,而没有实际功效。
三、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对策
(一)非政府组织内部效能的提升。
我国非政府组织要获得社会认可,良好的内部管理机制是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首先,非政府组织要完善各项财务审计机制、绩效评估机制、监督机制等内部管理机制。其次,非政府组织要注重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制定与组织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引进机制。这样才能招揽到德才兼备的活动成员,共同促使成员的进步。另外还要加强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针对医疗、失业、意外伤害等不确定的风险方面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保障标准。再次,非政府组织之间可以加强交流和合作,甚至借助国外非政府组织成功运作的经验,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使我国非政府组织不断获得进步和提高。
(二)非政府组织外部环境的改善。
首先,要建立健全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律体系。虽然我国制定了一些与非政府组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条例,如《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等,但是这些条例是行政管理方面的内容,对于非政府组织的资产管理,资金的筹措与使用,经营范围,评价标准,社会监督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模糊和空白之处。因此,有关部门应该在遵循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下,及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以此明确非政府组织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经费来源,财产关系,内部制度,人员保障,登记管理,权利与义务,使非政府组织参与各项活动有法可依。其次,非政府组织也要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来倡导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不断提高社会公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才能使自身的社会现象和功能被大众所认可、接受。
(三)非营利组织转变观念、提高自创收入比例。
虽然非营利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但这并不代表非营利组织不能营利。非营利组织通过营利性经营获得利润,并利用这些筹措资金来完成组织的使命,而不是将其利润分给组织成员。因此,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收取服务费用、从事经营活动、进行商业投资等途径来获取自创收入。首先,要教育潜在的支持者和同情者理解和认识自主创收对非营利组织的重要性,同时促使政府官员、国际援助组织、公众改变他们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创收经营的偏见。其次,非营利组织要与知名企业、咨询公司合作,学习有关从商的实践做法和原则。第三,非营利组织可以从分利用拨款、贷款、捐款来进行风险投资,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和获利能力。
(作者: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莱斯特·M·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詹姆斯·P·盖拉特. 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 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2003.
[2]德鲁克.非营利组织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