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地下室工程建设已然成为未来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伴随着城市建筑设计理念的革新,其更加趋向于高层化以及大型化,使得地下室结构設计更为复杂。在此,本文将针对地下室结构设计中所存在的疑难点问题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地下室;结构设计;难点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一般来说,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地下室工程本身具备较为特殊的环境特征,其隐蔽性相对较强,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种较多,条件甚为复杂,因此在具体的结构设计中,需严格遵循合理、安全以及适用的相关设计原则,不断探索,优化创新,结合设计难点问题,有效地展开设计工作,使得地下空间得以充分利用。
2.简述地下室结构设计的疑难点
由于地下室工程设计的专业甚为繁杂,因此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其的功能以及防火、设备用房、人防、通风、管道、排水以及采光、坑道等等各类型专业间的有效配合综合起来充分考虑。就地下室底盘相对较大的高层建筑群来说,在建筑的使用阶段塔楼部分通常不会出现抗浮问题,可是建筑裙房和纯地下室部分则容易出现抗浮难以达标的情况,加之实际的地下室抗浮设计一般只将正常使用之下的极限状态进行充分考虑,未能给予施工及洪水期更多重视,导致施工进程当中因为抗浮难以达标到造成局部遭到破坏。除此之外,地下室防水工程本身有着很强的系统性,会受到施工、材料以及设计等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得地下室结构设计存在有较多疑难点,概括来说包括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结构平面设计、抗震设计、地下室抗浮抗渗设计、外墙结构设计。
2.1地下室结构平面设计
一般来说,地下室施工的整个过程复杂程度较高,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时候应该将防火以及建筑的最终使用功能充分考虑在内,参照具体的人防要求,运用排水、采光以及管坑道、通风等等专业知识完成最终设计。相较于设计规定的长度,若是地下室的建设长度相对较长,则需在详细考虑专业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变形缝的合理设置,不过应尽量减少变形缝设计,乃至参考实际状况不实施变形缝设计,旨在规避由于需针对变形缝实施防水处理而导致工程复杂程度增加情况的出现。此外,相关设计者能够进行后浇带的合理设置以及有效运用混凝土外加剂材料来实现对地下平面的优化调整,基于分割地下室的方式,力求充分满足使用需求。与此同时,实施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进行采光通风井的合理设置,并将通长采光井附加安置在侧壁外部位置,并避免出现采光井外壁未能跟地下室顶板整体连接的弊端,保障地下室结构具有较为稳定的功能,使得上部风力与地震作用能够更为有效地向侧壁与地面位置进行传递。
2.2地下室抗震设计
对于地下室工程建设而言,其抗震性能必须具备有较强的稳定性,若是出现不恰当的设计情况,则会对整体的抗震性能造成很大影响,通常情况下,要求半地下室的埋深应大于地下室外部地面之上的高度,同时,地下室墙柱需跟上部结构墙柱保持统一,在地下室顶板室内外板面标高产生变化的位置,当标高出现的变化比梁高的范围还要大的时候则会存在错层问题,若是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则不可以被作为是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在相关规范中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上部结构嵌固位置的地下室楼层顶楼盖可以运用梁板结构,若是地下室没有设置梁板楼盖,则不能够将其当作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与此同时,需严格审查地下室结构设施施工图,针对地下室楼层或者是底板的固定要求展开合理有效的计算。
2.3地下室结构抗浮、抗渗设计
在进行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时候,地下水位与地下水位变幅可谓是其的重要参照依据。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来看,一般的地下室抗浮设计通常只考虑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由于没能重点关注施工过程以及洪水期,所以会导致地下室施工在抗浮不充分的情况下产生局部破坏问题。除此之外,在相同整体面积相对较大的地下室的上部一般会建有数量较多的低层与高层建筑,加之地下室面积较大及其形状不是非常规则,而且其上方局部位置可能为设有建筑,导致该类型抗浮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为此需实施认真分析后展开有效处理。
地下室抗渗设计的重要性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都是带裂缝实施工作的,为充分实现抗渗,则需采取如下有效措施,第一,针对收缩混凝土实施合理补偿,将微膨胀剂掺入到混凝土结构中,使得混凝土膨胀值能够将混凝土最终收缩值充分抵消掉,若其差值相较于混凝土极限拉伸相对较大时,则能够针对裂缝情况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第二,膨胀带,混凝土中膨胀剂的膨胀变形对于其早期收缩变形未能实现完全补偿,进行补偿收缩混凝土带的合理设置能够在连续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实现无缝施工;第三,后浇带,该种技术措施能够使混凝土早期在短时间内将约束力有效释放出来,其在长久性变形缝中获得广泛改进与应用;第四,实现钢筋混凝土抗拉能力的优化提升,需考虑将变形钢筋加之在混凝土中,比如说将水平温度筋安置在侧壁位置,强化混凝土面层,由于顶板跟侧壁底板间的约束力导致混凝土胀缩不一致,则能够将水平暗梁设置于墙体中部位置,起到良好的抵抗拉力效果。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若是采取上述措施,则需重点关注混凝土养护。
2.4地下室外墙结构设计
进行地下室外墙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结合水、土压力情况进行外墙抗裂系数的合理验算,同时需注重静止土压力系数以及荷载,展开地下室底板标高合理设计以及室外墙配筋精确计算。关注地下室外墙所承受的荷载,需要从室外墙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两个方面去考虑。地下室外墙结构的静止土压力系数是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因素,当静止土压力不具备试验条件时,就需要根据标准要求选取0.34~0.45 的砂土和0.5~0.7 的黏性土进行合理的操作。地下室外墙的配筋计算在实际设计中就要按照双向板的要求去计算带扶壁柱外墙的配筋,按地下室结构的整体电算去分析扶壁柱的配筋结果。在地下室底板标高的设计中,需要处理底板标高的变化,根据梁宽和梁内侧箍筋传递板的支座弯矩进行设计,在地面层的开洞位置设计外墙顶部的楼板支撑梁柱,并结合地下室外墙的实际情况以及车道底板的境况进行设计研究。
结语
综上可以知道,地下室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需求,伴随着经济的深化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地下室建筑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物质基础。纵观而言,地下室结构设计较为繁杂,则需在严格遵循适用、安全以及合理的原则基础上展开精细设计,综合考虑,力求将问题影响降至最低,使得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最大社会以及经济效益可实现最大发挥,获取高质量高标准的地下室结构设计成果。
参考文献:
[1]伊向森,王明莹,张文天.关于地下室结构设计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0(17).
[2]黄新刚.超长地下室结构设计若干技术问题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0(05).
[3]陈璋.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2).
[4]梁俊成.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5).
[5]慕孝忠.浅谈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科技资讯,2009(15).
[6]曹国辉.中兴通讯南京研发基地三期地下室结构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0(01).
关键词:地下室;结构设计;难点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一般来说,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地下室工程本身具备较为特殊的环境特征,其隐蔽性相对较强,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工种较多,条件甚为复杂,因此在具体的结构设计中,需严格遵循合理、安全以及适用的相关设计原则,不断探索,优化创新,结合设计难点问题,有效地展开设计工作,使得地下空间得以充分利用。
2.简述地下室结构设计的疑难点
由于地下室工程设计的专业甚为繁杂,因此在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时候,应该将其的功能以及防火、设备用房、人防、通风、管道、排水以及采光、坑道等等各类型专业间的有效配合综合起来充分考虑。就地下室底盘相对较大的高层建筑群来说,在建筑的使用阶段塔楼部分通常不会出现抗浮问题,可是建筑裙房和纯地下室部分则容易出现抗浮难以达标的情况,加之实际的地下室抗浮设计一般只将正常使用之下的极限状态进行充分考虑,未能给予施工及洪水期更多重视,导致施工进程当中因为抗浮难以达标到造成局部遭到破坏。除此之外,地下室防水工程本身有着很强的系统性,会受到施工、材料以及设计等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得地下室结构设计存在有较多疑难点,概括来说包括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结构平面设计、抗震设计、地下室抗浮抗渗设计、外墙结构设计。
2.1地下室结构平面设计
一般来说,地下室施工的整个过程复杂程度较高,进行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时候应该将防火以及建筑的最终使用功能充分考虑在内,参照具体的人防要求,运用排水、采光以及管坑道、通风等等专业知识完成最终设计。相较于设计规定的长度,若是地下室的建设长度相对较长,则需在详细考虑专业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变形缝的合理设置,不过应尽量减少变形缝设计,乃至参考实际状况不实施变形缝设计,旨在规避由于需针对变形缝实施防水处理而导致工程复杂程度增加情况的出现。此外,相关设计者能够进行后浇带的合理设置以及有效运用混凝土外加剂材料来实现对地下平面的优化调整,基于分割地下室的方式,力求充分满足使用需求。与此同时,实施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时候需进行采光通风井的合理设置,并将通长采光井附加安置在侧壁外部位置,并避免出现采光井外壁未能跟地下室顶板整体连接的弊端,保障地下室结构具有较为稳定的功能,使得上部风力与地震作用能够更为有效地向侧壁与地面位置进行传递。
2.2地下室抗震设计
对于地下室工程建设而言,其抗震性能必须具备有较强的稳定性,若是出现不恰当的设计情况,则会对整体的抗震性能造成很大影响,通常情况下,要求半地下室的埋深应大于地下室外部地面之上的高度,同时,地下室墙柱需跟上部结构墙柱保持统一,在地下室顶板室内外板面标高产生变化的位置,当标高出现的变化比梁高的范围还要大的时候则会存在错层问题,若是没有采取任何有效措施则不可以被作为是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在相关规范中有着较为明确的规定,上部结构嵌固位置的地下室楼层顶楼盖可以运用梁板结构,若是地下室没有设置梁板楼盖,则不能够将其当作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与此同时,需严格审查地下室结构设施施工图,针对地下室楼层或者是底板的固定要求展开合理有效的计算。
2.3地下室结构抗浮、抗渗设计
在进行地下室抗浮设计的时候,地下水位与地下水位变幅可谓是其的重要参照依据。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来看,一般的地下室抗浮设计通常只考虑正常使用的极限状态,由于没能重点关注施工过程以及洪水期,所以会导致地下室施工在抗浮不充分的情况下产生局部破坏问题。除此之外,在相同整体面积相对较大的地下室的上部一般会建有数量较多的低层与高层建筑,加之地下室面积较大及其形状不是非常规则,而且其上方局部位置可能为设有建筑,导致该类型抗浮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为此需实施认真分析后展开有效处理。
地下室抗渗设计的重要性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一般都是带裂缝实施工作的,为充分实现抗渗,则需采取如下有效措施,第一,针对收缩混凝土实施合理补偿,将微膨胀剂掺入到混凝土结构中,使得混凝土膨胀值能够将混凝土最终收缩值充分抵消掉,若其差值相较于混凝土极限拉伸相对较大时,则能够针对裂缝情况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第二,膨胀带,混凝土中膨胀剂的膨胀变形对于其早期收缩变形未能实现完全补偿,进行补偿收缩混凝土带的合理设置能够在连续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实现无缝施工;第三,后浇带,该种技术措施能够使混凝土早期在短时间内将约束力有效释放出来,其在长久性变形缝中获得广泛改进与应用;第四,实现钢筋混凝土抗拉能力的优化提升,需考虑将变形钢筋加之在混凝土中,比如说将水平温度筋安置在侧壁位置,强化混凝土面层,由于顶板跟侧壁底板间的约束力导致混凝土胀缩不一致,则能够将水平暗梁设置于墙体中部位置,起到良好的抵抗拉力效果。在此需要注意的是,若是采取上述措施,则需重点关注混凝土养护。
2.4地下室外墙结构设计
进行地下室外墙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结合水、土压力情况进行外墙抗裂系数的合理验算,同时需注重静止土压力系数以及荷载,展开地下室底板标高合理设计以及室外墙配筋精确计算。关注地下室外墙所承受的荷载,需要从室外墙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两个方面去考虑。地下室外墙结构的静止土压力系数是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因素,当静止土压力不具备试验条件时,就需要根据标准要求选取0.34~0.45 的砂土和0.5~0.7 的黏性土进行合理的操作。地下室外墙的配筋计算在实际设计中就要按照双向板的要求去计算带扶壁柱外墙的配筋,按地下室结构的整体电算去分析扶壁柱的配筋结果。在地下室底板标高的设计中,需要处理底板标高的变化,根据梁宽和梁内侧箍筋传递板的支座弯矩进行设计,在地面层的开洞位置设计外墙顶部的楼板支撑梁柱,并结合地下室外墙的实际情况以及车道底板的境况进行设计研究。
结语
综上可以知道,地下室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需求,伴随着经济的深化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为地下室建筑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物质基础。纵观而言,地下室结构设计较为繁杂,则需在严格遵循适用、安全以及合理的原则基础上展开精细设计,综合考虑,力求将问题影响降至最低,使得地下室结构设计的最大社会以及经济效益可实现最大发挥,获取高质量高标准的地下室结构设计成果。
参考文献:
[1]伊向森,王明莹,张文天.关于地下室结构设计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0(17).
[2]黄新刚.超长地下室结构设计若干技术问题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0(05).
[3]陈璋.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设计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2).
[4]梁俊成.地下室结构设计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5).
[5]慕孝忠.浅谈地下室结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科技资讯,2009(15).
[6]曹国辉.中兴通讯南京研发基地三期地下室结构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