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法在《砌体结构》课程中的应用①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jie99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在探索、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在《砌体结构》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采用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砌体结构教学改革任务驱动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5(a)-0172-01
  在当前我国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学生在探索、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的是培养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是这项计划的基础,砌体结构课程的教学如同其它课程一样也需要进行改革。从运用现代教学方法,结合实际,整合教学内容等方面入手,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运用任务驱动法的一点心得。
  1 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传统的老师为主动施教者,学生为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主线为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1]。它包括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等几个主要环节。“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
  2 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设计环节
  过去课堂50分钟大部分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往往是被动接收者,而50分钟之间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完全集中,大约在25~30分钟左右时很多同学会走神。如果把教学模式稍作转变,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课堂教学效果和气氛。因为此时学生已经从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参与分析讨论问题,在兴趣驱动、目标引导、问题导向下,完成知识的学习。在砌体结构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以下的实施方法。
  2.1 明确任务目的
  每一堂课老师布置一个或多个学习任务,整堂课围绕解决这几个任务展开。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认真地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才能准确、科学的设计一个任务。同时,每堂课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观愿望,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2]。以砌体局部受压的教学为例,首先引出实际房屋结构中砌体局部受压的例子,然后设问局部受压分为几种?为什么砌体局部受压范围内砌体强度会有所提高?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明确完成学习任务后达到的目标。
  2.2 任务驱动法的实施
  任务提出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实施。老师提出问题后,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搜集和思考,然后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作答。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交流,明确问题的核心点。例如在2.1中提到砌体局部受压的几个问题,听懂老师对于砌体局部受压应力状态分析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套箍强化”和“应力扩散”两种作用导致局压提高的原理。在讲完梁端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之后,布置1道课堂习题,让学生在课堂完成,学生将综合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点解题,点名将个别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当场点评,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完成习题的解析。
  2.3 任务驱动法的效果评价
  通过实施这种师生互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每堂课都要完成预定的任务,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学们在解决同一问题时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防止思维的单一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也会大胆质疑、判断,并逐步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每堂课建立相应量化的学生表现分,这个成绩和期末成绩挂钩,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起到激励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很适合砌体结构这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特点。
  3 总结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是围绕如何完成具体的任务进行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实践作为载体,以任务为线索,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思路清晰,容易使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顺理成章;学生目的明确,更加容易掌握学习内容;授课顺序就是完成任务的顺序,有针对性地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由于教学内容都蕴涵在任务之中,学生必须学会自己思考问题的答案。对学生的要求也不求一个标准,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可以有多解,这必然有助于学生的自信心的建立。从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之间的观点、方法得以交流,大家利用集体的智慧一起去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团队协作的精神,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新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也会遇到新的问题,在今后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要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的“卓越工程师”而奋斗。
  参考文献
  [1] 付山明.任务驱动法在《建筑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1,21:239,287.
  [2] 冯毅.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17(7):27~28.
其他文献
以磁热弹性理论为工具,讨论与地热有关的三维准静态问题:载热流体侵入竖直或水平裂隙的情况和存在静态局部高温区的情况,在求得其近似解后,着重讨论其扰动磁场的时空分布。最后指
[目的]筛选适宜延安市安塞区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为当地马铃薯深加工产业提供优质的原材料。[方法]以陇薯7号、黑美人、陇薯13、紫花白、春薯9号5个品种作为供试材料,采取随机区
分析消费者对餐厅用纺织品的需求和消费热点,总结当前餐厅用纺织品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餐厅用纺织品设计的理论要点和消费者新的消费观念,运用餐厅用纺织品的新理念,为
本文分析了紫金县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问题,就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保护乡村景观完整性和特色性,挖掘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村
通过对2002年1月河北省三河市某采石场人工爆破资料的分析,总结了影响该台网定位精度的几个主要因素。其中,针对台站及震相数目的变化和与之相应的实时与交互处理的对比结果,展
摘要;图书馆是高职和高专院校师生进行自我学习的重要场所,对学校师生的共同连步起到积极的促连作用。随着。和谐校团的建设成果不断突显出来,高职和高专院校应该在构建和谐技园的基础上,实再对图书馆的和谐管理。本文就针对离职和高专院校图书馆如何实现和谐管理进行浅显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和高专院校 图书馆 和谐管理  才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
水轮机检修平台搭设在尾水管锥管段,其搭设过程需要桥机配合,是一个伴有高空作业的高强度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总结,不断的改变检修平台的形式和搭设的方法,使得其搭设过程
研究了土布的发展史及现状,总结出土布发展的趋势,指出在服装用土布面料的开发中只有充分融入传统民族文化,才能设计出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织物。
Blade算法的产生是根据地震点的分布寻找地震断层,其优势在于能从较稀疏的点分布中找出线型条带模式,但不足的是完全不考虑地震的震级属性。针对Blade算法的几个不足之处逐步改进,提出了震级加权四指标Blade算法。算法主要的改进体现在:①引入以震级为变量的权重函数,体现了高震级地震的控制作用,通过模拟与实例比较了三种权重函数的效果;②改进原方法中所挑出的Blade中心必须有地震点,引入四指标评价体
对1971年后中国大陆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进行了时空成组特征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7~2001年我国大陆5级以上地震时空成组数所占比例较高;在空间分布上,1997年后我国大陆105°以西地区5级以上地震的时空成组性较好。以上研究结果有助对于我国西部5级以上地震的中短期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