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才高消费现象在我国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对企业、社会和求职者自身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通过分析我国的人才高消费现状及其成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引起社会及有关部门的关注,并进一步实现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人才高消费;成因;对策
一、引言
所谓“人才高消费”,是指企业过分依照求职者学历进行选拔人才的一种情况,是一种盲目攀比的非理性消费,主要是指在人才使用中不能实现人尽其才,进而造成工作岗位与人才素质不相匹配的高才低用现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增长趋势,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问题。伴随着中国各大高校的扩招,“毕业即失业”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现阶段我国有一大部分学历较低人员处于闲置状态,人才高消费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并且对社会、企业和个人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人才高消费成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增长,高等教育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所面临就业难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等等再看,大专生靠边站,中专生不要进门槛。”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的人才高消费现状。
1.客观原因:人才供求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的人才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这是人才高消费产生的客观背景。一方面我国高校的数量有了一定的增长,且各大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扩招,最终致使高校每年毕业生数量在大幅增多;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概念逐步深入人心,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各企业都加快了整改步伐,且各用人单位都开始注重高效率,整体对人力资源需求不大,甚至部分企业还在进行机构裁并,造成了部分员工下岗现象。
此外,我国人才供给情况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平衡现象,在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才供应远远大于需求量,而在中西部等地区却产生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据人事部全国人才交流中心统计,北上广深仍然是每年毕业生的重点求职城市,每年有大量人才流向原本人才济济的一线城市,加上就业数量的有限性,必然会导致当地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2.主观原因:畸形用人观,不当择业观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企业和用人单位为了扩大规模,提升知名度、知识水平和形象档次,其用人评判标准也越来越倾向于高学历者。其次,国家在相当一部分城市都设有优惠政策,但对企业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企业员工的平均学历水平便是其中一个要求,这也是众多企业设有高学历人才引进的原因之一。
另外,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也在发生巨大变化。现在人才在毕业时更偏重物质利益,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区域时,比较青睐收入高的北上广深等沿海发达城市,这样又进一步地加重了这些区域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三、人才高消费后果
有专家表示我国的人才高消费是一种畸形现状,其误导了人们对于高学历的盲目追求,不仅造成了低学历人才的闲置,以及人才本身应有的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严重高投入低回报现象。在用人单位方面,主要表现为就业者的频繁跳槽和人力成本的增加现象,当工作内容与学历、能力不相符时,许多大学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就得不到充分发挥,其工作意愿和工作效率也不会太高,甚至部分人才会选择跳槽,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用人单位的人才流失,且存在着商业机密被泄漏的风险,大大提高了用人单位的人力成本。人才高消费对于人才本身,主要表现为求职受限和入职后大材小用的心理落差现象,一些有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大中专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学历关卡压力,而一些高学历人才也面临着专业才能被淹没,学非所用的心理落差。
四、如何应对人才高消费现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又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因此,避免我国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对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宏观方面,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方针,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中西部地区,并且要根据国家的产业结构对教育体制、人才就业市场进行适时地调整和改善,一方面要加大高校的教改力度,在专业设置上,要结合培养周期、就业范围以及未来需求量做适当调整;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明确用人成本的差异性,形成合理的用人梯度和层次。在微观方面,企业和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改善用人体制,另外,求职者个人要树立良好的择业观,从自身长远发展出发,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结合,做到清晰定位自己。总之,应对我国的人才高消费现象,需要国家、社会和求职者自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苗天慧, 俞智慧. 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人才高消费”现象[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6): 103-104.
[2] 刘洁, 李荃辉. 人才高消费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对策[J]. 经济师. 2007(9): 19-20.
[3] 任扬. 试论我国就业市场的“人才高消费”现象[J]. 人才开发. 2005(5): 38-41.
【关键词】人才高消费;成因;对策
一、引言
所谓“人才高消费”,是指企业过分依照求职者学历进行选拔人才的一种情况,是一种盲目攀比的非理性消费,主要是指在人才使用中不能实现人尽其才,进而造成工作岗位与人才素质不相匹配的高才低用现象。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保持着持续快速的增长趋势,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问题。伴随着中国各大高校的扩招,“毕业即失业”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现阶段我国有一大部分学历较低人员处于闲置状态,人才高消费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并且对社会、企业和个人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人才高消费成因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增长,高等教育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人才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所面临就业难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研究生多多益善,本科生等等再看,大专生靠边站,中专生不要进门槛。”这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我国的人才高消费现状。
1.客观原因:人才供求不平衡
现阶段我国的人才供给远远大于需求,这是人才高消费产生的客观背景。一方面我国高校的数量有了一定的增长,且各大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扩招,最终致使高校每年毕业生数量在大幅增多;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概念逐步深入人心,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各企业都加快了整改步伐,且各用人单位都开始注重高效率,整体对人力资源需求不大,甚至部分企业还在进行机构裁并,造成了部分员工下岗现象。
此外,我国人才供给情况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平衡现象,在发达的大城市和沿海地区,人才供应远远大于需求量,而在中西部等地区却产生了供不应求的情况。据人事部全国人才交流中心统计,北上广深仍然是每年毕业生的重点求职城市,每年有大量人才流向原本人才济济的一线城市,加上就业数量的有限性,必然会导致当地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2.主观原因:畸形用人观,不当择业观
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企业和用人单位为了扩大规模,提升知名度、知识水平和形象档次,其用人评判标准也越来越倾向于高学历者。其次,国家在相当一部分城市都设有优惠政策,但对企业本身也有一定的要求,企业员工的平均学历水平便是其中一个要求,这也是众多企业设有高学历人才引进的原因之一。
另外,我国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也在发生巨大变化。现在人才在毕业时更偏重物质利益,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区域时,比较青睐收入高的北上广深等沿海发达城市,这样又进一步地加重了这些区域的人才高消费现象。
三、人才高消费后果
有专家表示我国的人才高消费是一种畸形现状,其误导了人们对于高学历的盲目追求,不仅造成了低学历人才的闲置,以及人才本身应有的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家教育资源的严重高投入低回报现象。在用人单位方面,主要表现为就业者的频繁跳槽和人力成本的增加现象,当工作内容与学历、能力不相符时,许多大学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就得不到充分发挥,其工作意愿和工作效率也不会太高,甚至部分人才会选择跳槽,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用人单位的人才流失,且存在着商业机密被泄漏的风险,大大提高了用人单位的人力成本。人才高消费对于人才本身,主要表现为求职受限和入职后大材小用的心理落差现象,一些有技能和实践经验的大中专毕业生面临着较大的学历关卡压力,而一些高学历人才也面临着专业才能被淹没,学非所用的心理落差。
四、如何应对人才高消费现象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又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因此,避免我国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对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宏观方面,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方针,鼓励高校毕业生投身中西部地区,并且要根据国家的产业结构对教育体制、人才就业市场进行适时地调整和改善,一方面要加大高校的教改力度,在专业设置上,要结合培养周期、就业范围以及未来需求量做适当调整;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明确用人成本的差异性,形成合理的用人梯度和层次。在微观方面,企业和用人单位要转变用人观念,改善用人体制,另外,求职者个人要树立良好的择业观,从自身长远发展出发,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结合,做到清晰定位自己。总之,应对我国的人才高消费现象,需要国家、社会和求职者自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苗天慧, 俞智慧. 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人才高消费”现象[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6): 103-104.
[2] 刘洁, 李荃辉. 人才高消费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对策[J]. 经济师. 2007(9): 19-20.
[3] 任扬. 试论我国就业市场的“人才高消费”现象[J]. 人才开发. 2005(5):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