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1
摘 要 通过对体育考生心理状态的分析,体会到对考生进行心理调节的必要性,提出一些适用的调节方法,达到减轻考生的紧张心理状态,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 心理调节 状态 放松
一、体育考生心理状态的分析
体育考试是在高度激烈竞争条件下进行的,在考试中,考生身心会有极大的压力,处于非常紧张状态,很容易诱发焦虑心理。心理专家认为,考生焦虑情绪的产生主要是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情绪上的波动和生理上的变化。通常有以下四种状态:
(一)过分激动状态
通常表现为情绪紧张、心跳加快、状态不稳定,考生会呈现出:注意力失调、失控、无法调节自我。这种状态的产生与考生的能力水平、复习准备情况、临场经验、个性特点和意志品质有关。
(二)淡漠状态
这种状态与过分激动状态相反,表现为情绪低落,心不在焉、萎靡不振,全身无力。、意志消沉、缺乏信心、心境不佳,想要放弃考试。这种状态的产生是由于过度疲劳或考前体力透支而引起的。
(三)盲目自信状态
主要表现在对考试的竞争性估计不足,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盲目自信,处于这种状态的考生注意强度下降,严重影响自身水平的正常发挥。
(四)最佳竞技状态
通常表现为考生能正确对待考试,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有正确的认识,有全力以赴参加考试和争取成功的愿望。处于这种状态的考生,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具有稳定的心态。这种状态对考生能发挥自己最好成绩起到促进作用。
二、调节考生心理状态的措施
考试不仅要消耗考生很大的精神、体力,而且也要消耗很大的心理能量,如果考生考前不调节好自己的身心状态,即使作了充分的准备,也不可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因此,心理训练也随着考生心理品质的客观需要而产生了,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训练可分为一般的心理训练和考前的心理训练两类。
(一)一般的心理训练
一般的心理训练是为了提高考生的心理品质,形成有效参加考试的心理准备状态的训练。
1.认识上的调整。考生试前所表现出的焦虑情绪大多是出于对考试状况缺乏全面的分析判断所造成的,因此,消除不良情绪关键在于调整错误的认知,要认真分析产生心理冲突的主要原因。帮助考生重建对考试情景的一种新的思维。用积极语言激励考生。
2.明确目标,淡化结果。教练应该使考生明确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祖国,体现自我价值。从而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免得挑战,不断提高训练水平。淡化结果就是要教育学生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正确对待考试,教练和家长不要给考生施加压力,让考生在心理上淡化对考试结果的过度关注,放松心情迎接考试。
3.模拟心理训练。模拟心理训练是指教练员有意识地组织类似实战情境的训练,从而消除紧张焦虑状态,适应考试环境,让考生充满希望,能在这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潜能,提高成绩。
4.自信心培养。信心是考生对自己能否取得好运动成绩的能力的确信程度。对自己缺乏自信就会产生自卑和自我怀疑,就会自己击败自己。但考生也不可盲目自信,必须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自信心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能力基础之上,以形成期待。在训练的每一个阶段设置不同的目标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经验,起到对学生自信心强化的作用。
5.加强应变能力的训练。体育考试竞争紧张激烈,主客观情况不断变化,考前必须注重应变能力的训练。当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遇到意外状况发生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平常心对待,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考生独立训练独立参赛能力,让考生能在出现意外状况时做到不慌乱,从容面对。事实证明,通过加强应变能力训练,对提高考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确保水平的正常发挥起到重要作用。
(二)临考前的心理训练
临考前的心理训练,是考前以考生现有心理水平为基础,根据考试特点而安排的心理训练。目的是让考生学会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达到考前最适宜的应试状态或最佳心理状态,使其能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取得良好成绩。
1.自我暗示法。考生考前用简洁的暗示语默念动作要求,达到减少紧张感的目的。
2.转移练习法。为了减少考生紧张和兴奋状态,最好把考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事情上来,如听音乐,玩游戏,说笑话等。
3.放松练习。通过默念自我暗示的语言,考生还应该做深呼吸,调整好自己的呼吸节奏,使自己的肌肉放松,消除神经紧张感,平稳情绪,同时大脑里想象放松舒适的感觉和情景,排除其他的杂念。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提高供养能力,控制紧张的情绪达到放松目的。
三、小结
总之,由于运动项目的区别和考生个体的差异,所以教练在选择心理训练方法时要注意 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每个考生的心理特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考生能在考试过程中做到沉着、冷静、放松,超水平发挥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丁雪琴.运动心理训练与评价[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7.
[2] 邱宜均.运动心理诊断学[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3] 戴海崎.心理教育测量[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摘 要 通过对体育考生心理状态的分析,体会到对考生进行心理调节的必要性,提出一些适用的调节方法,达到减轻考生的紧张心理状态,提高考试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 心理调节 状态 放松
一、体育考生心理状态的分析
体育考试是在高度激烈竞争条件下进行的,在考试中,考生身心会有极大的压力,处于非常紧张状态,很容易诱发焦虑心理。心理专家认为,考生焦虑情绪的产生主要是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情绪上的波动和生理上的变化。通常有以下四种状态:
(一)过分激动状态
通常表现为情绪紧张、心跳加快、状态不稳定,考生会呈现出:注意力失调、失控、无法调节自我。这种状态的产生与考生的能力水平、复习准备情况、临场经验、个性特点和意志品质有关。
(二)淡漠状态
这种状态与过分激动状态相反,表现为情绪低落,心不在焉、萎靡不振,全身无力。、意志消沉、缺乏信心、心境不佳,想要放弃考试。这种状态的产生是由于过度疲劳或考前体力透支而引起的。
(三)盲目自信状态
主要表现在对考试的竞争性估计不足,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盲目自信,处于这种状态的考生注意强度下降,严重影响自身水平的正常发挥。
(四)最佳竞技状态
通常表现为考生能正确对待考试,对自己的能力水平有正确的认识,有全力以赴参加考试和争取成功的愿望。处于这种状态的考生,情绪饱满,精力充沛,具有稳定的心态。这种状态对考生能发挥自己最好成绩起到促进作用。
二、调节考生心理状态的措施
考试不仅要消耗考生很大的精神、体力,而且也要消耗很大的心理能量,如果考生考前不调节好自己的身心状态,即使作了充分的准备,也不可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因此,心理训练也随着考生心理品质的客观需要而产生了,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心理训练可分为一般的心理训练和考前的心理训练两类。
(一)一般的心理训练
一般的心理训练是为了提高考生的心理品质,形成有效参加考试的心理准备状态的训练。
1.认识上的调整。考生试前所表现出的焦虑情绪大多是出于对考试状况缺乏全面的分析判断所造成的,因此,消除不良情绪关键在于调整错误的认知,要认真分析产生心理冲突的主要原因。帮助考生重建对考试情景的一种新的思维。用积极语言激励考生。
2.明确目标,淡化结果。教练应该使考生明确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祖国,体现自我价值。从而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自己,免得挑战,不断提高训练水平。淡化结果就是要教育学生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正确对待考试,教练和家长不要给考生施加压力,让考生在心理上淡化对考试结果的过度关注,放松心情迎接考试。
3.模拟心理训练。模拟心理训练是指教练员有意识地组织类似实战情境的训练,从而消除紧张焦虑状态,适应考试环境,让考生充满希望,能在这过程中发现自己的潜能,提高成绩。
4.自信心培养。信心是考生对自己能否取得好运动成绩的能力的确信程度。对自己缺乏自信就会产生自卑和自我怀疑,就会自己击败自己。但考生也不可盲目自信,必须对自己的能力有正确的认识。自信心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能力基础之上,以形成期待。在训练的每一个阶段设置不同的目标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经验,起到对学生自信心强化的作用。
5.加强应变能力的训练。体育考试竞争紧张激烈,主客观情况不断变化,考前必须注重应变能力的训练。当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遇到意外状况发生时,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用平常心对待,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考生独立训练独立参赛能力,让考生能在出现意外状况时做到不慌乱,从容面对。事实证明,通过加强应变能力训练,对提高考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确保水平的正常发挥起到重要作用。
(二)临考前的心理训练
临考前的心理训练,是考前以考生现有心理水平为基础,根据考试特点而安排的心理训练。目的是让考生学会自我调节心理状态的方法,达到考前最适宜的应试状态或最佳心理状态,使其能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取得良好成绩。
1.自我暗示法。考生考前用简洁的暗示语默念动作要求,达到减少紧张感的目的。
2.转移练习法。为了减少考生紧张和兴奋状态,最好把考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事情上来,如听音乐,玩游戏,说笑话等。
3.放松练习。通过默念自我暗示的语言,考生还应该做深呼吸,调整好自己的呼吸节奏,使自己的肌肉放松,消除神经紧张感,平稳情绪,同时大脑里想象放松舒适的感觉和情景,排除其他的杂念。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提高供养能力,控制紧张的情绪达到放松目的。
三、小结
总之,由于运动项目的区别和考生个体的差异,所以教练在选择心理训练方法时要注意 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每个考生的心理特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考生能在考试过程中做到沉着、冷静、放松,超水平发挥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丁雪琴.运动心理训练与评价[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7.
[2] 邱宜均.运动心理诊断学[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0.
[3] 戴海崎.心理教育测量[M].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