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线最丰富的北京马拉松
北京马拉松从1981年开始原名“迎春环城跑比赛”,比赛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周六举办,该季节也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国内外的旅游者云集北京。比赛期间;沿途40多公里,有近二百万国内外观众现场看比赛,有数以亿计的国内外观众通过电视的现场直播观看比赛。
首届比赛只设男子项目,赛跑路线从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东出发,经西单、五棵松至古城折返,经宣武门、和平门、前门,再回到天安门广场。整个路线基本上在长安街及延长线上,是历届马拉松赛最热闹的路线。1983年第3届赛事路线改为从工人体育场出发,经建国门等,最后回到工人体育场。1998年第18届赛事由于增加了半程和5公里小马拉松赛,赛跑路线变化比较大。出发地重新定在天安门广场,然后向西至复兴门,经钓鱼台等地,最后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田径场。1999年又将部分路线改到中国硅谷中关村,2000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路线又有变化,除起点仍为天安门广场外,终点改为朝阳公园,中间路程也有大的变化,这条路线持续了两年。2002年,路线西上万泉河路后北上直至八达岭高速辅路、规划中的奥运村,终点又回归到了北部的奥体中心,这条路线基本上沿用至今,据称其中的部分路程已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马拉松路线相吻合。
不过,这种不断变化的路线还是让比赛出现了纰漏,2005年为了弥补起跑时少去的800米,组委会在奥体西门的赛段上设置了一个折返线路,被称为“盲肠段”。就是这段“盲肠”惹出了麻烦,直接导致了北京国际马拉松赛20多年来最重大的一个失误。在选手本森以2小时06分55秒冲过终点,创造出奇好的成绩后,人们发现他少跑了那段“盲肠”。
历史最悠久的波士顿马拉松
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是在1896年首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启发下,于1897年开始举办的,其主办者是成立于1887年的波士顿田径协会。它的举办日期是每年美国的“爱国者日”,即4月的第三个星期一,这一点与世界上绝大多数马拉松赛安排在周日有所不同。
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以其新英格兰地区(即美国东北部,最早的北美殖民地)典型的丘陵起伏的地形,以及变化莫测的天气状况而闻名,但也正是这复杂多变的条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长跑运动员们。传统上,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是新英格兰地区居民眼中的一大盛事。每年比赛期间都会有约50万当地观众来到现场为选手们加油打气;在今年4月的比赛中,来自全世界的1100多家媒体进行了直播。目前,每年前来参赛的选手多达2万人,而创下最高纪录的1996年第100届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更是吸引了多达3.8万名运动员参赛!因此组委会不得不按先到先得的原则限制参赛人数。由于参赛者人数众多,赛会采用分批发令的方法组织比赛。
除奥运会比赛及选拔赛外,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是目前全世界唯一需要对参赛者进行报名资格审查的大型马拉松赛事。它对参赛者的性别、年龄和国籍等问题没有限制,但对参赛者的水平有要求:首先,参赛者必须在此前参加过至少一项由国际田联下属的田径协会所组织的马拉松赛事;其次,对于年龄在18-34岁之间的参赛者,男选手的最好成绩不得低于3小时10分59秒,女选手不得低于3小时40分59秒(这是一个相当宽松的标准),随着参赛者年龄的递增,这一标准也逐渐放宽。
按传统,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在中午开始,起点设在市郊的霍普金顿镇,途经波士顿公立图书馆,最终抵达设在科普利大学的终点。比赛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出现在威莱斯利学院每当比赛队伍路过学院门口时,女学生都会高声尖叫来欢迎他们,成为著名的“尖叫之路”。
规模最大的纽约马拉松
纽约城市马拉松赛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马拉松赛事,每年有近3.5万人参赛。不过和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相比,它的历史可要短得多.它是由纽约的公路长跑运动员俱乐部在1970年创办的,每年的举办时间是11月的第一个周日。
由于纽约城市马拉松赛举世闻名,每年都能吸引大批的职业和业余选手报名,因此赛会只得通过随机抽签的方法把每年的参赛人数限制在3.5万以下。这一抽签的原理和NBA选秀权的抽签有相似之处:报名时间越早.被抽中参赛的几率就越大。迄今,2003年的纽约城市马拉松赛是历史上参赛人数最多的:共计34729人。同时,由于纽约公路长跑运动员俱乐部是这项赛事的创始人,因此俱乐部会员只要达到赛会提出的某些资格要求,或是得到某个正式长跑俱乐部的指派,就可以不通过抽签而直接参赛。
纽约城市马拉松赛曾出现过一次著名的丑闻。1979年,一位名叫罗西·鲁伊兹的女选手在比赛中跑出了2小时56分29秒的成绩,这使她取得了参加1980年波士顿城市马拉松赛的资格。此后她在波士顿的比赛中跑出2小时31分56秒。两次比赛如此之大的成绩差别引起了人们的怀疑。调查结果表明,她在这两次比赛中都抄了近路。
同样在1979年,一位名叫斯科特·布莱克的9岁小男孩参加了纽约城市马拉松赛,并以4小时24分的成绩完成了比赛,成为历史上完成马拉松比赛的年龄最小者。从1980年起,纽约城市马拉松赛组织者规定:参赛者必须年满18周岁。
如果说有哪个马拉松赛可以毫不犹豫地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那一定是纽约马拉松。超过10万人的参赛者,通过纽约大吊桥时连桥身都震动,场面非常壮观。
多姿多彩的伦敦马拉松
自从1981年以来,伦敦每年都会有一次(通常在4月)马拉松赛的盛况。不过这一赛事的里程并不是传统的42公里195米,而是拉得更长。原因很简单:它并不完全是比赛,而是一次全民参与的节日,自然应该把举办规模扩得更大了。例如2005年的第25届比赛,参赛人数多达35680人,而每次的观众都会多达50万人。
在比赛中,职业选手们自然会为冠军锦标和高额的奖金全力以赴,但这项赛事更吸引人的却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另类”参赛者。例如,每次比赛期间都会有不少公益事业的热心人士身着狂欢节式的服装参赛,其目的是为慈善事业筹集资金。还有推着婴儿车来参赛的母亲甚至祖母们,身着警服来参赛的警察,身背消防器材出现在赛场的消防队员,驾着轮椅参赛的伤残人士……其中近几年最著名的一位参赛者是前拳击运动员迈克尔·沃特森。他早年曾在拳击赛中身负重伤,医生曾认为他将永远不能走路了,但在经过治疗之后,他凭借惊人的毅力出现在了2003年的伦敦国际马拉松赛场上,并用六天的时间完成了比赛,这也使他成为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在2002年,有一位名叫斯科特的参赛者身穿沉重的潜水服参赛,用六天的时间完成比赛,其目的是为了给抗癌慈善机构募集资金。六天里,他所经之处,人们从酒吧、办公室里跑出来,争相目睹他的创举。开车的人放慢车速,向他招手致意。最终他募集到8万英镑的善款,远远超出了他原定的1万英镑的目标。
伦敦马拉松曾经是历史上产生男女世界最好成绩最多的城市,但那是在早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受到了几个高奖金赛事的挑战,伦敦马拉松组织者急中生智,在比赛中增加了化妆队伍,使比赛别开生面,还常有新娘身穿婚纱和穿西服领带的新郎携手跑完全程。
伦敦马拉松从位于伦敦西南的布莱克希思格林尼治公园出发,经过国会大厦和白金汉宫,抵达靠近圣琼斯公园的终点,沿途可以欣赏到伦敦许多著名的历史名胜。虽然路线曲折、迂回,甚至某些地方可以说狭窄.但没有山坡。
穿越名胜的巴黎马拉松
首届巴黎马拉松赛于1896年举行,共有191名参赛者参加。不过当时的比赛里程被定在了40公里整,以与雅典奥运会的马拉松赛相区别。
真正意义上的巴黎国际马拉松赛从1976年开始举办的,时间一般是4月的第一个周日,并设定3.5万人的参赛人数上限。巴黎国际马拉松赛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穿越巴黎市中心无数著名建筑的比赛路线,而且沿途向观众供应葡萄酒、啤酒、苹果汁和牡蛎等法国特色食品。不过,巴黎人对马拉松赛事似乎不如对环法自行车赛,或像英美人对待马拉松那样热情。尤其是比赛最后阶段穿越布劳涅森林时,观众一般不多。
巴黎国际马拉松赛的起点定在著名的香榭里舍大街,途经协和广场、卢浮宫、艾菲尔铁塔等诸多耳熟能详的名胜,绕经巴士底广场,经过万塞纳森林之后,参赛选手们进入巴黎市中心,而比赛的半程点则设在夏朗唐大街。随后,比赛沿塞纳河行进,并在埃菲尔铁塔对面设有一个大型补给站,最终穿越布劳涅森林和林荫路完成比赛。
巴黎马拉松的路线不是很快,但有这样的美景可观,谁又会在意呢!
责编/马玉星
北京马拉松从1981年开始原名“迎春环城跑比赛”,比赛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周六举办,该季节也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国内外的旅游者云集北京。比赛期间;沿途40多公里,有近二百万国内外观众现场看比赛,有数以亿计的国内外观众通过电视的现场直播观看比赛。
首届比赛只设男子项目,赛跑路线从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东出发,经西单、五棵松至古城折返,经宣武门、和平门、前门,再回到天安门广场。整个路线基本上在长安街及延长线上,是历届马拉松赛最热闹的路线。1983年第3届赛事路线改为从工人体育场出发,经建国门等,最后回到工人体育场。1998年第18届赛事由于增加了半程和5公里小马拉松赛,赛跑路线变化比较大。出发地重新定在天安门广场,然后向西至复兴门,经钓鱼台等地,最后抵达终点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田径场。1999年又将部分路线改到中国硅谷中关村,2000年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路线又有变化,除起点仍为天安门广场外,终点改为朝阳公园,中间路程也有大的变化,这条路线持续了两年。2002年,路线西上万泉河路后北上直至八达岭高速辅路、规划中的奥运村,终点又回归到了北部的奥体中心,这条路线基本上沿用至今,据称其中的部分路程已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马拉松路线相吻合。
不过,这种不断变化的路线还是让比赛出现了纰漏,2005年为了弥补起跑时少去的800米,组委会在奥体西门的赛段上设置了一个折返线路,被称为“盲肠段”。就是这段“盲肠”惹出了麻烦,直接导致了北京国际马拉松赛20多年来最重大的一个失误。在选手本森以2小时06分55秒冲过终点,创造出奇好的成绩后,人们发现他少跑了那段“盲肠”。
历史最悠久的波士顿马拉松
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是在1896年首届奥运会马拉松比赛的启发下,于1897年开始举办的,其主办者是成立于1887年的波士顿田径协会。它的举办日期是每年美国的“爱国者日”,即4月的第三个星期一,这一点与世界上绝大多数马拉松赛安排在周日有所不同。
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以其新英格兰地区(即美国东北部,最早的北美殖民地)典型的丘陵起伏的地形,以及变化莫测的天气状况而闻名,但也正是这复杂多变的条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长跑运动员们。传统上,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是新英格兰地区居民眼中的一大盛事。每年比赛期间都会有约50万当地观众来到现场为选手们加油打气;在今年4月的比赛中,来自全世界的1100多家媒体进行了直播。目前,每年前来参赛的选手多达2万人,而创下最高纪录的1996年第100届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更是吸引了多达3.8万名运动员参赛!因此组委会不得不按先到先得的原则限制参赛人数。由于参赛者人数众多,赛会采用分批发令的方法组织比赛。
除奥运会比赛及选拔赛外,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是目前全世界唯一需要对参赛者进行报名资格审查的大型马拉松赛事。它对参赛者的性别、年龄和国籍等问题没有限制,但对参赛者的水平有要求:首先,参赛者必须在此前参加过至少一项由国际田联下属的田径协会所组织的马拉松赛事;其次,对于年龄在18-34岁之间的参赛者,男选手的最好成绩不得低于3小时10分59秒,女选手不得低于3小时40分59秒(这是一个相当宽松的标准),随着参赛者年龄的递增,这一标准也逐渐放宽。
按传统,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在中午开始,起点设在市郊的霍普金顿镇,途经波士顿公立图书馆,最终抵达设在科普利大学的终点。比赛中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出现在威莱斯利学院每当比赛队伍路过学院门口时,女学生都会高声尖叫来欢迎他们,成为著名的“尖叫之路”。
规模最大的纽约马拉松
纽约城市马拉松赛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马拉松赛事,每年有近3.5万人参赛。不过和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相比,它的历史可要短得多.它是由纽约的公路长跑运动员俱乐部在1970年创办的,每年的举办时间是11月的第一个周日。
由于纽约城市马拉松赛举世闻名,每年都能吸引大批的职业和业余选手报名,因此赛会只得通过随机抽签的方法把每年的参赛人数限制在3.5万以下。这一抽签的原理和NBA选秀权的抽签有相似之处:报名时间越早.被抽中参赛的几率就越大。迄今,2003年的纽约城市马拉松赛是历史上参赛人数最多的:共计34729人。同时,由于纽约公路长跑运动员俱乐部是这项赛事的创始人,因此俱乐部会员只要达到赛会提出的某些资格要求,或是得到某个正式长跑俱乐部的指派,就可以不通过抽签而直接参赛。
纽约城市马拉松赛曾出现过一次著名的丑闻。1979年,一位名叫罗西·鲁伊兹的女选手在比赛中跑出了2小时56分29秒的成绩,这使她取得了参加1980年波士顿城市马拉松赛的资格。此后她在波士顿的比赛中跑出2小时31分56秒。两次比赛如此之大的成绩差别引起了人们的怀疑。调查结果表明,她在这两次比赛中都抄了近路。
同样在1979年,一位名叫斯科特·布莱克的9岁小男孩参加了纽约城市马拉松赛,并以4小时24分的成绩完成了比赛,成为历史上完成马拉松比赛的年龄最小者。从1980年起,纽约城市马拉松赛组织者规定:参赛者必须年满18周岁。
如果说有哪个马拉松赛可以毫不犹豫地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那一定是纽约马拉松。超过10万人的参赛者,通过纽约大吊桥时连桥身都震动,场面非常壮观。
多姿多彩的伦敦马拉松
自从1981年以来,伦敦每年都会有一次(通常在4月)马拉松赛的盛况。不过这一赛事的里程并不是传统的42公里195米,而是拉得更长。原因很简单:它并不完全是比赛,而是一次全民参与的节日,自然应该把举办规模扩得更大了。例如2005年的第25届比赛,参赛人数多达35680人,而每次的观众都会多达50万人。
在比赛中,职业选手们自然会为冠军锦标和高额的奖金全力以赴,但这项赛事更吸引人的却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另类”参赛者。例如,每次比赛期间都会有不少公益事业的热心人士身着狂欢节式的服装参赛,其目的是为慈善事业筹集资金。还有推着婴儿车来参赛的母亲甚至祖母们,身着警服来参赛的警察,身背消防器材出现在赛场的消防队员,驾着轮椅参赛的伤残人士……其中近几年最著名的一位参赛者是前拳击运动员迈克尔·沃特森。他早年曾在拳击赛中身负重伤,医生曾认为他将永远不能走路了,但在经过治疗之后,他凭借惊人的毅力出现在了2003年的伦敦国际马拉松赛场上,并用六天的时间完成了比赛,这也使他成为英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在2002年,有一位名叫斯科特的参赛者身穿沉重的潜水服参赛,用六天的时间完成比赛,其目的是为了给抗癌慈善机构募集资金。六天里,他所经之处,人们从酒吧、办公室里跑出来,争相目睹他的创举。开车的人放慢车速,向他招手致意。最终他募集到8万英镑的善款,远远超出了他原定的1万英镑的目标。
伦敦马拉松曾经是历史上产生男女世界最好成绩最多的城市,但那是在早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它受到了几个高奖金赛事的挑战,伦敦马拉松组织者急中生智,在比赛中增加了化妆队伍,使比赛别开生面,还常有新娘身穿婚纱和穿西服领带的新郎携手跑完全程。
伦敦马拉松从位于伦敦西南的布莱克希思格林尼治公园出发,经过国会大厦和白金汉宫,抵达靠近圣琼斯公园的终点,沿途可以欣赏到伦敦许多著名的历史名胜。虽然路线曲折、迂回,甚至某些地方可以说狭窄.但没有山坡。
穿越名胜的巴黎马拉松
首届巴黎马拉松赛于1896年举行,共有191名参赛者参加。不过当时的比赛里程被定在了40公里整,以与雅典奥运会的马拉松赛相区别。
真正意义上的巴黎国际马拉松赛从1976年开始举办的,时间一般是4月的第一个周日,并设定3.5万人的参赛人数上限。巴黎国际马拉松赛最吸引人的一点就是穿越巴黎市中心无数著名建筑的比赛路线,而且沿途向观众供应葡萄酒、啤酒、苹果汁和牡蛎等法国特色食品。不过,巴黎人对马拉松赛事似乎不如对环法自行车赛,或像英美人对待马拉松那样热情。尤其是比赛最后阶段穿越布劳涅森林时,观众一般不多。
巴黎国际马拉松赛的起点定在著名的香榭里舍大街,途经协和广场、卢浮宫、艾菲尔铁塔等诸多耳熟能详的名胜,绕经巴士底广场,经过万塞纳森林之后,参赛选手们进入巴黎市中心,而比赛的半程点则设在夏朗唐大街。随后,比赛沿塞纳河行进,并在埃菲尔铁塔对面设有一个大型补给站,最终穿越布劳涅森林和林荫路完成比赛。
巴黎马拉松的路线不是很快,但有这样的美景可观,谁又会在意呢!
责编/马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