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文字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特征和社会功能。语文教学无疑对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情感、心理品质等诸方面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与熏陶。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就是促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能读会写,能言善辩,能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有较高的表述能力。如何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这些技能,并提高语文的素养呢?
一、激发兴趣,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兴趣是人们对未知或已知事物的探究欲望,是探索知识、了解自然与社会的动力。原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有赖于教师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及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同时教师还应具有诙谐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一些具有诱发性的问题,使学生有发现问题的机会,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兴趣得到有效的发挥,自然而然就会把思想与认识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例如,在讲授新课程中学七年级语文《风筝》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放风筝的经历,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提起浓厚的风筝情结后,再让学生翻开课本,阅读鲁迅先生写的《风筝》提出问题:过去的家长为何不让孩子放风筝?这篇文章作者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学生在已有的生活体验中,开始思考所提的问题,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在教读新教材七年级下册《黄河颂》一课时,我在课前为学生播放《黄河大合唱》,歌声激昂的乐曲和感人心肺的诗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了炮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使学生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
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与表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来把握语言文字和积累材料,并学已致用。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告诉我们“神韵之笔”的工夫来自于“读”的积累。怎样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呢?我认为:
1.看。在阅读课文时一定要看清字形、词语、句子。使学生注意积累语言材料。
2.听。让学生听朗读磁带,听老师、同学那抑扬顿挫、音韵合拍的具有美感的朗读。
3.读。读课文时要做到吐字清晰,流利通畅不掉字、不添字。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既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又理清课文的形式结构。
4.悟。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侧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质疑而读,在阅读的内容里发现新知,能思考并解决问题。质疑而读,是学习深入的重要标志。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忽视这一重要的思维能力的养成,造成食而不化的缺憾。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以培养辩证的思维能力。如果做到了上述要求,学生就会善于阅读并乐于阅读,这样以来就没有读不好的书了
三、培养理解文章重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主要意义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科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懂得语言的表达是受环境、条件的制约,有时话不便也不能直说,要透过字里行间去寻找其中隐含的信息,有的是双关意思,有的是正话反说,有的是明知故问,有的受条件限制不得不这样表达,有的是注重“文贵曲”的表达效果,这样就使得语言形式和表达意义不能统一,有的言在此而意在彼,有的是题旨大,言近意远,这就给阅读理解带来了困难。教师要结合具体语境,指导学生认真揣摩语意,组织实施课堂讨论、辩论或模拟情景描述人物语言对话,这样语言的隐含意义就会呼之而出,理解也就不很困难了。所以辨别和筛选文中信息和材料的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
如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最后一段中的“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要理解这句话就必需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旧中国的黑暗年代,作者无法也不能直抒胸臆,只能用隐含深意的文字来表达。而这些隐语和嘲讽语言的运用,正是为了当时战斗的需要。
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勇于创新的能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在的学生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几乎“不学”、“不思”,这样就很容易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所以要让学生在读书时多用脑。在思考中,剔除糟粕,吸收营养,增长知识。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这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由此可见,语文教学,重点在读中思考,难点在学后运用。只有读懂文意才能正确理解文章,才能运用已掌握的丰富词汇来表达自己需要表现的某种思想感情。毛泽东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名句就是借鉴了陆游的咏梅词。可见,读书不仅要懂得思考而且还要学会运用,善于创造,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化为己有。现在许多学生不懂得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这不仅说明了我们语文教师指导不够,更说明了我们学生练的少,因此,运用是重中之重。
五、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提高知识素养
陆游有诗云:“官身常欠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就是告诉我们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所以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材内容,還应拓展到课外读物,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去认识生活、了解世界,提高素养。
这样就要求教师推荐并指导学生多读一些有意义的书,如七年级下册的名著导读高尔基的自传体《童年》,在指导阅读这本书时,教师首先要与学生一起阅读,并挑选一些重要篇章进行诵读,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达到激发兴趣的作用。通过对小说的阅读指导要让学生了解主人公阿廖沙在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与痛苦,自强不息、努力奋斗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从而懂得了遭遇磨难应乐观面对并勇敢坚强。
学生通过听读和自己诵读赏析文章,不仅积累知识、提高分析理解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得到了熏陶感染、陶冶情操,学会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祖国优秀丰富的语言文字伴随着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思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影响学生,这是语文教师所担负的责任,做到这五点,语文教学的质量也就可以提高了。
一、激发兴趣,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兴趣是人们对未知或已知事物的探究欲望,是探索知识、了解自然与社会的动力。原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有赖于教师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及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同时教师还应具有诙谐幽默、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一些具有诱发性的问题,使学生有发现问题的机会,从而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兴趣得到有效的发挥,自然而然就会把思想与认识投入到学习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例如,在讲授新课程中学七年级语文《风筝》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放风筝的经历,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提起浓厚的风筝情结后,再让学生翻开课本,阅读鲁迅先生写的《风筝》提出问题:过去的家长为何不让孩子放风筝?这篇文章作者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学生在已有的生活体验中,开始思考所提的问题,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在教读新教材七年级下册《黄河颂》一课时,我在课前为学生播放《黄河大合唱》,歌声激昂的乐曲和感人心肺的诗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了炮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使学生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坚强”。
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思维与表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来把握语言文字和积累材料,并学已致用。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告诉我们“神韵之笔”的工夫来自于“读”的积累。怎样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呢?我认为:
1.看。在阅读课文时一定要看清字形、词语、句子。使学生注意积累语言材料。
2.听。让学生听朗读磁带,听老师、同学那抑扬顿挫、音韵合拍的具有美感的朗读。
3.读。读课文时要做到吐字清晰,流利通畅不掉字、不添字。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既掌握了课文的内容,又理清课文的形式结构。
4.悟。阅读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侧面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质疑而读,在阅读的内容里发现新知,能思考并解决问题。质疑而读,是学习深入的重要标志。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忽视这一重要的思维能力的养成,造成食而不化的缺憾。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以培养辩证的思维能力。如果做到了上述要求,学生就会善于阅读并乐于阅读,这样以来就没有读不好的书了
三、培养理解文章重点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主要意义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科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懂得语言的表达是受环境、条件的制约,有时话不便也不能直说,要透过字里行间去寻找其中隐含的信息,有的是双关意思,有的是正话反说,有的是明知故问,有的受条件限制不得不这样表达,有的是注重“文贵曲”的表达效果,这样就使得语言形式和表达意义不能统一,有的言在此而意在彼,有的是题旨大,言近意远,这就给阅读理解带来了困难。教师要结合具体语境,指导学生认真揣摩语意,组织实施课堂讨论、辩论或模拟情景描述人物语言对话,这样语言的隐含意义就会呼之而出,理解也就不很困难了。所以辨别和筛选文中信息和材料的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
如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最后一段中的“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要理解这句话就必需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在旧中国的黑暗年代,作者无法也不能直抒胸臆,只能用隐含深意的文字来表达。而这些隐语和嘲讽语言的运用,正是为了当时战斗的需要。
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勇于创新的能力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现在的学生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几乎“不学”、“不思”,这样就很容易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所以要让学生在读书时多用脑。在思考中,剔除糟粕,吸收营养,增长知识。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这门课,是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的”。由此可见,语文教学,重点在读中思考,难点在学后运用。只有读懂文意才能正确理解文章,才能运用已掌握的丰富词汇来表达自己需要表现的某种思想感情。毛泽东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名句就是借鉴了陆游的咏梅词。可见,读书不仅要懂得思考而且还要学会运用,善于创造,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化为己有。现在许多学生不懂得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这不仅说明了我们语文教师指导不够,更说明了我们学生练的少,因此,运用是重中之重。
五、指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提高知识素养
陆游有诗云:“官身常欠债,禄米不供沽酒资。剩喜今朝寂无事,焚香闲看玉溪诗。”就是告诉我们读书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所以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材内容,還应拓展到课外读物,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去认识生活、了解世界,提高素养。
这样就要求教师推荐并指导学生多读一些有意义的书,如七年级下册的名著导读高尔基的自传体《童年》,在指导阅读这本书时,教师首先要与学生一起阅读,并挑选一些重要篇章进行诵读,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达到激发兴趣的作用。通过对小说的阅读指导要让学生了解主人公阿廖沙在成长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磨难与痛苦,自强不息、努力奋斗最终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的人,从而懂得了遭遇磨难应乐观面对并勇敢坚强。
学生通过听读和自己诵读赏析文章,不仅积累知识、提高分析理解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语文的学习得到了熏陶感染、陶冶情操,学会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祖国优秀丰富的语言文字伴随着博大精深的人文情思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影响学生,这是语文教师所担负的责任,做到这五点,语文教学的质量也就可以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