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龙去了。
感觉上,像是少了一半,真正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少了一半,自此之后,和谁喝酒有那么痛快?和谁纵笑有那么尽兴?和谁谈心有那么多情?
为他写了“讣告”!
“我们的好朋友古龙,在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傍晚,离开尘世,返回本来,在人间逗留了四十八年。
“本名熊耀华的他,豪气干云,侠骨盖世,才华惊天,浪漫过人。他热爱朋友,酷嗜醇酒,迷恋美女,渴望快乐。三十年来,以他丰盛无比的创作力,写出了超过一百部精彩绝伦、风行天下的作品,开创武侠小说的新路,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一代巨匠。他是他笔下所有多姿多彩的英雄人物的综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今他摆脱了一切羁绊,自此人不欠人,一了百了,再无拘束,自由翱翔于我们无法了解的另一空间。他的作品则留在人世,让世人知道曾有那么出色的一个人,写下过那么多好看之极的小说。
“未能免俗,为他的遗体举行一个他会喜欢的葬礼。
“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请大家来参加。”
这样的讣告,很特别,是不是?但古龙本来就是一个特别之极的人,应该十分适宜的。
关于古龙,以后自然要写许多许多,但那自然也要在失去了一半的大创伤不再滴血的时候,现在,怎么写呢?只好这样子了。
唉,古龙!古龙!
附注:传统一点的悼挽方式,是应该有一副挽联的:
近五十年人间率性纵情惬意江湖不枉此一生
将三百本小说千变万化 载藉浩瀚当可传千秋
岁月如摧,往事如宝剑出鞘不归。午夜人犹未醉,谁来跟我干杯?
——古龙
Tips:以随笔看古龙
《笑红尘》
作者:古龙
编者: 陈舜仪
出版社:磨铁出版社
这并不是古龙的第一个文集,却是历来篇数最齐全的一个,也是惟一逐篇注解的文集。
根据龚鹏程先生《人在江湖》中的访谈,古龙在中学的时候先写新诗,然后写散文,最后才涉足小说这个领域。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后期,古龙将近三十岁时,文章已经写得非常好了。但上世纪70年代才是古龙散文的辉煌岁月,非但篇数激增,更不时推出气势磅礴的伟论。这段璀璨的日子可以称为“大成”时期,这是因为古龙在香港《大成》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而且经常和梁实秋、唐鲁孙等散文名家并列。抒情短文如《城里城外》、《朋友》,浩荡长篇如《关于武侠》、《我不教人写武侠小说,我不敢》,都是至情至性的好文字。
虽然如此,最为人熟知的不是上世纪70年代,而是上世纪80年代,也就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五年。粗估篇目有八十篇左右,将近采集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过半是《民生报》上的《不是集》和《台北的小吃》这两个专栏(所以在陈舜仪的编排中,也特别把这两个专栏给独立出来)。
感觉上,像是少了一半,真正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少了一半,自此之后,和谁喝酒有那么痛快?和谁纵笑有那么尽兴?和谁谈心有那么多情?
为他写了“讣告”!
“我们的好朋友古龙,在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一日傍晚,离开尘世,返回本来,在人间逗留了四十八年。
“本名熊耀华的他,豪气干云,侠骨盖世,才华惊天,浪漫过人。他热爱朋友,酷嗜醇酒,迷恋美女,渴望快乐。三十年来,以他丰盛无比的创作力,写出了超过一百部精彩绝伦、风行天下的作品,开创武侠小说的新路,是中国武侠小说的一代巨匠。他是他笔下所有多姿多彩的英雄人物的综合。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如今他摆脱了一切羁绊,自此人不欠人,一了百了,再无拘束,自由翱翔于我们无法了解的另一空间。他的作品则留在人世,让世人知道曾有那么出色的一个人,写下过那么多好看之极的小说。
“未能免俗,为他的遗体举行一个他会喜欢的葬礼。
“人间无古龙,心中有古龙,请大家来参加。”
这样的讣告,很特别,是不是?但古龙本来就是一个特别之极的人,应该十分适宜的。
关于古龙,以后自然要写许多许多,但那自然也要在失去了一半的大创伤不再滴血的时候,现在,怎么写呢?只好这样子了。
唉,古龙!古龙!
附注:传统一点的悼挽方式,是应该有一副挽联的:
近五十年人间率性纵情惬意江湖不枉此一生
将三百本小说千变万化 载藉浩瀚当可传千秋
岁月如摧,往事如宝剑出鞘不归。午夜人犹未醉,谁来跟我干杯?
——古龙
Tips:以随笔看古龙
《笑红尘》
作者:古龙
编者: 陈舜仪
出版社:磨铁出版社
这并不是古龙的第一个文集,却是历来篇数最齐全的一个,也是惟一逐篇注解的文集。
根据龚鹏程先生《人在江湖》中的访谈,古龙在中学的时候先写新诗,然后写散文,最后才涉足小说这个领域。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后期,古龙将近三十岁时,文章已经写得非常好了。但上世纪70年代才是古龙散文的辉煌岁月,非但篇数激增,更不时推出气势磅礴的伟论。这段璀璨的日子可以称为“大成”时期,这是因为古龙在香港《大成》杂志上发表了不少文章,而且经常和梁实秋、唐鲁孙等散文名家并列。抒情短文如《城里城外》、《朋友》,浩荡长篇如《关于武侠》、《我不教人写武侠小说,我不敢》,都是至情至性的好文字。
虽然如此,最为人熟知的不是上世纪70年代,而是上世纪80年代,也就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五年。粗估篇目有八十篇左右,将近采集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过半是《民生报》上的《不是集》和《台北的小吃》这两个专栏(所以在陈舜仪的编排中,也特别把这两个专栏给独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