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经济学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大有裨益的,学习经济学让人乐观而平和。学习《經济学通识》让人觉得所有的事情总会有解决办法,而且解决办法不用煞费苦心地设计,只要承认人们追求利益的正当性,同时又善于引导人们逐利行为就行了。
关键词:《经济学通识》 学习经济学 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1-140-02
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人的天性,许多社会科学着重对现象的描述、对数据的积累、对细节的刻画,这些素材固然非常重要,但缺乏一条强有力的因果规律把它们串起来、立起来、融合起来,而这个因果链条就是经济学。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建立可以站在一个新的视角观察和认知人类经济现象。很多同学认为经济学是关于数学工具分析方法的学科,是关于无差异曲线、基尼系数、效用函数、劳动力与资本的增长模型之类的数学工具,跟自己的生活、工作、兴趣扯不上关系,对系统地学习经济学不感兴趣。在大学阶段建立地道的经济学思维,可以让学习者看见那些看不见的因子,了解那些事与愿违的规律,分辨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因果关系,正确建立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合作关系。《经济学通识》这本书不在于给学习者展示各种具体的经济数据,也不在于复述这门学科发展的历史,它的重点在于给学习者提供一套完整的经济学思维方式,让学习者原来知道的一切有了新的作用,新的关系,新的意义。
一、《经济学通识》的内容特点
第一,这本书不是经济学教科书的简化版。它详细的讲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比如成本、价格、权利、利率等概念,讲的深入、详细、实际而且有趣。它绕过一些数学函数工具,用真实案例、现象,分析经济学原理。它把制度安排中的内部运作机理进行解释,使学习者理解当中的经济逻辑,启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经济思维运用。第二,这本书讲的经济学是一套深刻而缜密的思维体系,必须经过主动、刻意地去学习,才能掌握和融会贯通。第三,这本书所涉及的经济学应用与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有人,人有需求,他们的需求是有差别的,那就会展开交易;只要有多个人的地方,信息就有不对称,这时候需要各种各样的制度安排,来降低交易必须支付的信息成本。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的地方,经济规律就会起作用。
二、《经济学通识》的经济学思维建立
本书根据人类活动规律面临着经济学的四大本原问题: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分成四部分阐释。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和制度安排,无一不是为了适应这四种基本约束而衍生出来。
第一部分怎么解决“东西不够”的约束。面对客观世界的东西不够,主观世界的需求无限,分析人类社会是如何作出选择的。提出四个核心概念,稀缺、成本、需求和价格。内容归纳为四句话,第一句“凡选择必有歧视”,这句话的含义是:(1)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稀缺为基本事实的社会里面。(2)凡是选择就要有选择的标准,选择的标准就是歧视,歧视就是区别对待。(3)人的偏好,人的不同品味也会造成歧视。第二句“凡竞争必有成本”,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社会如果让确权和维权的成本过高,人们就会把过多的资源用来争夺那些资源,而这时候那些资源本身所带有的经济价值就会抵消掉。所以一个成功的社会必须有明确的规则,这些规则的一个特点是要使得确权和维权的成本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有那些资源的价值。第三句“凡政策必遭遇对策”提出需求第二定律的核心概念弹性,弹性使人们对价格变化所做出的反应,当价格发生变化的时候,人们一开始不能做出太大的反应,但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做出反应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大。第四句“凡争夺必有妥协”。通过科斯定律来理解,谁能够把资源用的更好,在交易费用足够低的情况下资源就归谁使用。
第二部分怎么解决“时间有限”的问题。引入时间,在稀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每个人对风险不同的偏好,分析人类如何增进彼此的幸福。提出四个核心概念,权利、时间、耐心和分工。内容归纳为四句话:一是博弈产生权利,权利影响动机。权利必须是社会上大部分的其他人自愿给你的,人们由于权利的安排不同,采取的立场也就不同,做出的决策也就不同。二是耐心决定利率,利率影响价值。资产的现值是预期当中的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不耐指人们更喜欢今天确定的消费,而不喜欢明天不确定的消费,不耐程度决定利率高低,利率是人们推迟消费所要索取的一种补偿,所以未来越不确定利率就越高。三是消息影响价格,价格随机行走。只要有新的知识,预期就会发生改变,消息披露过程决定价格、变化节奏,具体交易形成价格四是分工提高产量,交易增进幸福。比较优势原理为全球范围内展开的分工和交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人与人之间怎么解决“相互依赖”所产生的问题。分析经济制度如何理顺人际关系。提出三个核心概念,信任、合作和竞争,这是人际关系当中紧密度递增的三个阶段。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相合作才能活下来,才能增加收入,才能创造财富;但人与人之间不完全可信,生活当中存在大量不靠谱的人和事。内容归纳为三句话,1.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要建立信任就是要减少意外,主动付出容易取信与人,恰当补偿可以激发忠诚。2.合作关系要比信任关系更复杂,提出汉德公式避免意外的成本越低担负的责任越大。3.竞争关系明确,有效才能做大,技术进步史就是一步捆绑的历史,垂直限制能够促进品牌之间的竞争。
第四部分人类如何改善群体运行的效率。主要讲的是宏观经济学、公共决策规律、一个社会走向国富民强的经验教训。主题更加宏达,研究的变量是加总的变量,而且加总的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很难确定。内容归纳为三句话:一是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都是内生的。这些因素包括市场、政府、需求、货币、政府的开支、私人的开支、人们的预期、人们的创新活动以及各种自然的冲击,它们互为因果,使得宏观经济规律很难把握。二是过度的反周期政策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波动。宏观经济现象和政府调控的经济政策之间,往往存在着时间的滞后,政府要微调经济是不可能的。三是谋求国富民强之路知易行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走向富强,是要有许多因素凑起来,不仅仅只经济因素,人文、历史、地理、自然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学习经济学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大有裨益的,学习经济学让人乐观而平和。学习《经济学通识》让人觉得所有的事情总会有解决办法,而且解决办法不用煞费苦心地设计,只要承认人们追求利益的正当性,同时又善于引导人们逐利行为就行了。
(作者单位:石河子广播电视大学 新疆石河子 832000)
(作者简介:赵云英,女,新疆石河子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经济学硕士。)(责编:若佳)
关键词:《经济学通识》 学习经济学 人生观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1)01-140-02
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人的天性,许多社会科学着重对现象的描述、对数据的积累、对细节的刻画,这些素材固然非常重要,但缺乏一条强有力的因果规律把它们串起来、立起来、融合起来,而这个因果链条就是经济学。经济学思维方式的建立可以站在一个新的视角观察和认知人类经济现象。很多同学认为经济学是关于数学工具分析方法的学科,是关于无差异曲线、基尼系数、效用函数、劳动力与资本的增长模型之类的数学工具,跟自己的生活、工作、兴趣扯不上关系,对系统地学习经济学不感兴趣。在大学阶段建立地道的经济学思维,可以让学习者看见那些看不见的因子,了解那些事与愿违的规律,分辨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因果关系,正确建立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合作关系。《经济学通识》这本书不在于给学习者展示各种具体的经济数据,也不在于复述这门学科发展的历史,它的重点在于给学习者提供一套完整的经济学思维方式,让学习者原来知道的一切有了新的作用,新的关系,新的意义。
一、《经济学通识》的内容特点
第一,这本书不是经济学教科书的简化版。它详细的讲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比如成本、价格、权利、利率等概念,讲的深入、详细、实际而且有趣。它绕过一些数学函数工具,用真实案例、现象,分析经济学原理。它把制度安排中的内部运作机理进行解释,使学习者理解当中的经济逻辑,启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经济思维运用。第二,这本书讲的经济学是一套深刻而缜密的思维体系,必须经过主动、刻意地去学习,才能掌握和融会贯通。第三,这本书所涉及的经济学应用与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有人,人有需求,他们的需求是有差别的,那就会展开交易;只要有多个人的地方,信息就有不对称,这时候需要各种各样的制度安排,来降低交易必须支付的信息成本。也就是说,只要有人的地方,经济规律就会起作用。
二、《经济学通识》的经济学思维建立
本书根据人类活动规律面临着经济学的四大本原问题: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分成四部分阐释。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和制度安排,无一不是为了适应这四种基本约束而衍生出来。
第一部分怎么解决“东西不够”的约束。面对客观世界的东西不够,主观世界的需求无限,分析人类社会是如何作出选择的。提出四个核心概念,稀缺、成本、需求和价格。内容归纳为四句话,第一句“凡选择必有歧视”,这句话的含义是:(1)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稀缺为基本事实的社会里面。(2)凡是选择就要有选择的标准,选择的标准就是歧视,歧视就是区别对待。(3)人的偏好,人的不同品味也会造成歧视。第二句“凡竞争必有成本”,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社会如果让确权和维权的成本过高,人们就会把过多的资源用来争夺那些资源,而这时候那些资源本身所带有的经济价值就会抵消掉。所以一个成功的社会必须有明确的规则,这些规则的一个特点是要使得确权和维权的成本降到最低,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有那些资源的价值。第三句“凡政策必遭遇对策”提出需求第二定律的核心概念弹性,弹性使人们对价格变化所做出的反应,当价格发生变化的时候,人们一开始不能做出太大的反应,但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做出反应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大。第四句“凡争夺必有妥协”。通过科斯定律来理解,谁能够把资源用的更好,在交易费用足够低的情况下资源就归谁使用。
第二部分怎么解决“时间有限”的问题。引入时间,在稀缺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每个人对风险不同的偏好,分析人类如何增进彼此的幸福。提出四个核心概念,权利、时间、耐心和分工。内容归纳为四句话:一是博弈产生权利,权利影响动机。权利必须是社会上大部分的其他人自愿给你的,人们由于权利的安排不同,采取的立场也就不同,做出的决策也就不同。二是耐心决定利率,利率影响价值。资产的现值是预期当中的未来收入流的折现和,不耐指人们更喜欢今天确定的消费,而不喜欢明天不确定的消费,不耐程度决定利率高低,利率是人们推迟消费所要索取的一种补偿,所以未来越不确定利率就越高。三是消息影响价格,价格随机行走。只要有新的知识,预期就会发生改变,消息披露过程决定价格、变化节奏,具体交易形成价格四是分工提高产量,交易增进幸福。比较优势原理为全球范围内展开的分工和交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人与人之间怎么解决“相互依赖”所产生的问题。分析经济制度如何理顺人际关系。提出三个核心概念,信任、合作和竞争,这是人际关系当中紧密度递增的三个阶段。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相合作才能活下来,才能增加收入,才能创造财富;但人与人之间不完全可信,生活当中存在大量不靠谱的人和事。内容归纳为三句话,1.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要建立信任就是要减少意外,主动付出容易取信与人,恰当补偿可以激发忠诚。2.合作关系要比信任关系更复杂,提出汉德公式避免意外的成本越低担负的责任越大。3.竞争关系明确,有效才能做大,技术进步史就是一步捆绑的历史,垂直限制能够促进品牌之间的竞争。
第四部分人类如何改善群体运行的效率。主要讲的是宏观经济学、公共决策规律、一个社会走向国富民强的经验教训。主题更加宏达,研究的变量是加总的变量,而且加总的变量之间因果关系很难确定。内容归纳为三句话:一是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都是内生的。这些因素包括市场、政府、需求、货币、政府的开支、私人的开支、人们的预期、人们的创新活动以及各种自然的冲击,它们互为因果,使得宏观经济规律很难把握。二是过度的反周期政策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波动。宏观经济现象和政府调控的经济政策之间,往往存在着时间的滞后,政府要微调经济是不可能的。三是谋求国富民强之路知易行难。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走向富强,是要有许多因素凑起来,不仅仅只经济因素,人文、历史、地理、自然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学习经济学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大有裨益的,学习经济学让人乐观而平和。学习《经济学通识》让人觉得所有的事情总会有解决办法,而且解决办法不用煞费苦心地设计,只要承认人们追求利益的正当性,同时又善于引导人们逐利行为就行了。
(作者单位:石河子广播电视大学 新疆石河子 832000)
(作者简介:赵云英,女,新疆石河子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经济学硕士。)(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