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国著名汉学家汉斯-格奥尔格·梅勒(Hans-Georg Moeller)先生所著的《<道德经>的哲学》一书,抛弃了以西人视角解读中国哲学的一贯做法,运用中国古人“立象以尽意”的思维方式,从道家文本的语义资源出发,深刻揭示《道德经》文本的真实内涵,认为:网络结构是《老子》文本的特征,“谷”是《老子》的意象结点,“水”是《老子》的意象链接,由此向我们传达了《老子》关于“道”和“德”的重要主张。梅勒先生的新视角为现代读者打开了一条解读中国道家哲学的通道。
关键词:谷;水;《老子》;汉斯-格奥尔格·梅勒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道德经>的哲学》一书是汉斯-格奥尔格·梅勒先生于2006年用英文出版的著作,直至2010年,由刘增光先生翻译成汉语,并于当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一个德国人深厚的哲学素养和对中国道家哲学的透彻理解,抛弃了以西人视角解读中国哲学的一贯做法[1]1,用中国先人固有的思维方式,从原典出发,还文本真相,不但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言之凿凿,令人信服。尤其是紧紧抓住中国人“立象以尽意”的思维特点,通过挖掘意象的隐喻和象征意义以及意象之间的联系来揭示文本内涵的解释学方法,更加贴近老子原意。下面根据本书的论述,就《老子》的文本特征、意象结点、意象链接三个方面问题,并结合“谷”和“水”等意象,向读者作简要的介绍,以期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一、网络结构——《老子》的文本特征
梅勒先生认为,《老子》起初(公元前4世纪—3世纪)可以称作“政治哲学”,或者更具体来说是一篇关于如何建设社会秩序、维持宇宙法则的指导性文本。这些文本并不服务于普通大众,也不试图被人普遍接受,而仅仅是为一小部分人——那些有机会接受教育并手握重权的人所研究的对象。尽管《老子》是一本公认的哲学著作[2]269,但是风格和本质上与西方的哲学著作完全不同,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中国上古历史文化背景中,阐明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哲学学说。用当代解释学原则与方法理解《老子》,不但不会得到《老子》的精髓,甚至阻碍通向正确理解的坦途,无法前行,或者走向完全相反的境地。
《老子》是一本既吸引读者,又令读者感到麻烦不迭的书。许多人为它的“玄”所吸引或受到启迪。对有些人来说,这个“玄”幽冥晦暗,就像一个无法探底的深渊;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感到老子所使用的词汇与语句让人无法理解,因而成为通向明达思想的羁绊。读者在隐秘和玄妙之后找不到任何富有启迪性或者有趣的东西。《老子》的大部分内容,是在很久之前并不是写下来供人们阅读、而是靠口耳相授才流传下来的格言集;当初它并没有准备变成一本书,也没有准备为那些研究它的人所阅读。而今天的《老子》所面对的,是西方话语体系下的哲学尴尬。人们站在西方哲学立场看待《老子》,那个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活生生的话语文体便被淹没殆尽。人们如果不能将其复原成当时的面貌,而是进行僵化的所谓现代转型,那么,《老子》的语义学意义就会变得晦暗难明,这也正是现代读者为什么对《老子》感到“玄之又玄”的原因。很显然,《老子》不会有我们所期望的那些特点:
首先,《老子》没有明确固定的作者。文本中不存在一个传递信息的特定主角。文本中所提到的我,虽然使用的是第一人称,但是它更突出“我”作为一个代词的意义,而不是指我本人。也就是说,并不是我本人要读者传递自己的主张,而是让每一个认同道家哲学主张人都能嵌入文本,使这些文字成为道家人士的共同载体。这样的文本预留给解释学的空间,相对比较开放,具有非常广泛的包容性,但同时也要求阐释它的人与其保持一致,否则就难以找到正确语义的路径。
其次,《老子》没有系统阐述的专题。虽然哲学本身就是一个抽象而空洞的概念,但是从西方学术体系看,哲学毕竟是一个系统的学问。需要建立完整的话语体系,要有一个核心范畴,并围绕此范畴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最终得出一个符合自身逻辑的结论。在确立核心范畴这一点上,《老子》明确地指出“道”是宇宙的本根,并且在文本中反复强调“道”的重要性与普适性,同时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道”的存在方式和运行规律;但是,文本中没有逻辑推论,没有完整的体系,甚至前后语段存在着某些重复。这种碎片化的表述方法,与现代读者之间必然会产生某种隔阂。
第三,《老子》没有连续完整的顺序。它既没有明确的开始,也没有明确的结束,也不按照某种特定的路径来展开描述或推理。早期的文本仅仅向我们显示了这个文本是如何被“埋藏的”和“僵化的”。它们并没有向我们显示这个文本是如何在生活中真正被使用的——也即是說智慧以没有严格逻辑或者次序安排、而只以口传格言的形式被使用。
它不是写出来供人阅读的,那么,它如何能被阅读呢?有趣的是,《老子》与现代网络表达方式——超文本,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网络文本不必有特定作者,也没有明确的开始与结束,在通常情况下完全不必按照特定的线性进行描述或推理,也可以不为一个专门问题做出阐释。
与线性文本沿循着一条推论或情节展开相反,超文本是不能解开的复杂体——它从来没有想要被解开。网络之为网络,它从来就不是一条线。它没有真正的开始(我们可以在任何一点开始冲浪),也没有真正的终点(因为它的内容是连续更新和扩展的)。通过网络交流,正如实际的交流,社会建构了它的结论。网站,这块大广告牌的小通告,具有支离破碎的特性。它们包括分散的和往往极为凝练的信息,然而我们可以理解,因为我们已经对它的内容非常熟悉。我们熟悉在网站上发现东西,因为我们是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它的。而且网站也是极具复杂性的,网站成千上万而内容又彼此不同。我们被纷繁的网络链接和交接点所引导,从一个页面引向另一个页面,从一个站点引向另一个站点。有了它们的帮助,我们可以找到关于相同信息的不同版本。这些链接把我们从网络上一个结点引向另一个结点。
许多网络站点具有简洁性,是因为它预设了人们对网络的熟悉性。超文本并不先解释它们是关于什么的小册子的集合。超文本不是一本书,并不向读者介绍一个主题;而是假设人们有预备的知识。有经验的超文本“使用者”对于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的状况和冲浪是非常熟悉的,无须被驾驭、被指导或被导引。他们已经非常熟悉主题,知道可以从中期望什么。 就像许多网络站点一样,《老子》也是匿名地言说。在众多的真实承担者中不存在单一的声音或者个人化的作者。这些信息是相似的,但是传达者则是不在场的或者说是不重要的。与此类似,理解《老子》这样的文本,知道是谁负责某一个特定的章节,也是无关紧要的。正如因特网“更新者”的名字可以不为人所知,而更新却始终在进行一样,《老子》作为一个文本从来没有完成,文中的材料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次序,在不同时间被放入《老子》的“广告牌”上的,直到一个特定的时期,它们形成了一个与我们对“书”的概念相类似的“标准”形式。然而,这已经发生在《老子》文本历史的相对晚期,并不能代表文本产生期的本性。作为一个文本的格式塔,这是在不断构建和削减、增长和缩小的过程中变迁的。
像因特网上其它精简的文本一样,《老子》各章是复述同一主题的不同样本,而不对这个主题意味着什么做明确的解释。那些在《老子》中“冲浪”的中国古人对它的语义学是熟悉的。这种语义学不需要详细地解释,就可以被使用和再使用。
像从一个站点转向另一个站点要靠电子信号一样,《老子》从一章转向另一章、从一节转向另一节,靠的是修辞。沟通纷繁混乱的、杂然无序的文本章节和段落的桥梁,是一些重复使用的表述和词组、意象和象征,以及策略和格言。《老子》文本是一串无尽的修辞连接,是格言的网络,是相互联系的意象与教义的组合。当一个人遵循着这些连接,追寻这些复述与变化时,文本的晦暗性就会拨云雾而见青天。如果人们接受这种阅读策略,把《老子》看成一个超文本,作为非线性的组合并能紧密结合材料阅读,那么“玄之又玄”的《老子》就见亮了。这种网络链接式的阅读方法,就是打开《老子》的众妙之门。
二、谷——《老子》的意象结点
《老子》的任何一章都可能成为探讨问题的开始。任何一个章节,都可能是进入其它章节的切口,因为这个点正是一个网络所有结点的一个“目”,这“目”通过传导可以链接到整个网络的所有结点,进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问题在于,由于链接有无数个结点,而且与这无数个结点相连接的所有路径四通八达,所以随意找到一个切点进入,就容易让人陷入泥淖之中而迷失方向。由于《老子》的核心范畴是明确的,按照“立象以尽意”的中国式思维方式,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关键意象作为切入的结点,进而通向整个网络。据此,梅勒先生将《老子》第6章作为突破口: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几句话聚集了许多缺乏进一步阐明和解释的核心意象,但是,这些意象可以被看做指引一个人通向整个《老子》的隐喻和象征的“链接”。“谷神不死”的核心意象是“谷”,而“神”则是一种德,一种力量;二者相合,表示一种存在的精神,就像“民族精神”一样。谷神是一种意象组构的范式,虽然“谷”只是多个具有类似意象中的一个,但是,“谷神”却是具有类似意象的共同范式。
为了精准表达梅勒先生的意思,我们用他的原话来表达:“‘谷’具有一种特质。这个特质表达了一种出于它的功效,并与它的结构——不朽——相结合。这种关联,可以被证明是《老子》修辞中专有的、特定的意象具有类似的结构。因为结构相似,它们也具有相似的特征和功能。结构和功能这两个成分,可以一起被理解为一种或隐或现的指示或者是一个策略性的纲领:如果一个人与这些意象的结构相合而动,特定的特征和品质将必然与它相结合,因而这个人也将产生特定的功效,引发特定的功能。意象因而是行为和策略的意象化,它显示出如何可以实现某种結果。按照这种方式,第六章的第一句已经包含了《老子》修辞学的三种基本成分:意象——稳固结构——特定功能。意象和它的功能共同显示一种策略。”[3]
“谷”是何种意象呢?它的结构是什么呢?如果一个人认为这是连接《老子》中其他意象的“链接”,那么他就会很快发现“谷”的结构和意义。《老子》第15章写到: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王弼认为这三个意象的共同特征是:它们没有特殊的、积极的形式或形状。朴是尚未成形的、天然的、没有可分辨的形式。浊是尚未定型的一堆“混乱的”微粒。谷是一种中空的存在,是尚未充实的空间。正因为它是中空的,所以它是广大的、潜在的、等待物化的潜能,是一个现实化之前的空。
第28章再次被指涉为与“谷”相关: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谷在此被说成是“常德”,即永恒的生育力量。年年岁岁,周而复始,“谷”让万物生长,繁衍不息。谷也是自然的河谷,如第41章“上德若谷”。而第39章又回到生育河谷的品质,河谷成了我们远足的起点——空。
谷无以盈,将恐竭。
谷所具有的生育之德,是与它无形式的存在直接相关的,它自身没有形状,才允许其呈现任何形状,正如第30章所说,谷的中空性保证了它的不竭性。因为空的东西是不能被空掉的。中空、持续、生育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关联指引我们直接回归到第6章的起点:“谷神不死”。
“谷”的格式塔——一个消极的、仅仅是潜在的和不会消逝的空,可以把读者引向具有相同特征的其他类似的意象。第6章中“谷”的意象不仅是连接其他章中提到的谷和河谷的链接点,而且它也是指向与其他有相同结构的意象的链接点。这种具有相似结构的意象在第5章中表述如下: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籥”和“谷”一样,空是它们存在不竭性的前提,又孕育着某种不息的生育力。与“谷”和“橐籥”形成对照的还有: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第11章)
这里的“毂”、“器”、“室”的意象是与“谷”、“橐籥”所共有的品质相联系的,表现了不死的“谷神”的力量。因而在第6章中,“谷”的意象首先是连接其他章节的一个纽带,它同时也是连接同等作用意象的纽带。因为这些意象具有共同的结构,故而所有的意象都可以转而理解为是把读者引向对相同结构所做的更加抽象的描述。在第11章的结尾,相连的三种意象的结构是以这句话来作结的: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些意象都具有“神”的功用,而且“神”总是以空和盈、有和无、在场和不在场的结合为基础的。“谷”是“盈”的山脉所围成的空间,户是“有”的墙所围成的“无”的空间,这是不同事物可以从中获益的前提。
通过这种方式,便有了现在第三层“集结”。除了相似意义的意象反复使用之外,还有以此意象同质出来的结构。第6章中的“谷”,首先是指《老子》中的其他“谷”的意象,其次才是指涉相似意义的意象,再次是指涉所有这些意象的相同结构。如第40章,《老子》是于在场和不在场的抽象层面上来发表意见的,而不是使用意象来谈论问题。
遵循这种抽象的路径再向前进一步,就会发现第四层级的“纽结”。在场和不在场、虚与实是组成《老子》中无数具体意象的两个结构成分,这些成分有时并不以意象的方式表述,而是以抽象的象征形式来再现。这一点在第42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表述中变得十分清晰。
至此,我们认识到,“谷”意象不仅可以联结类似结构的语言或句子,还可以链接相关的章节和段落。比如说,由“谷”意象到“河”意象,再由“谷”与“河”之间的关系引向一个涉及更大论题的意象群;“谷”作为意象群中的一分子,只是整个网络的一个结点,但是这个结点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三、水——《老子》的意象链接
“谷”的生育性是由于流经它的水。“谷”和“水”不仅在本质上是直接相关的,而且在《老子》中具有直接关联。我们链接到第28章。这一章不仅说“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它还完全无憾地对应着: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谷”与“溪”是不同的,“溪”使“谷”具体化为生育性功能,给“谷”赋予了永恒的“德”。“谷”与“溪”又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如果一个人要成为天下之“谷”(也即天下繁荣昌盛的源泉),那么这个人就类似地应当是天下之“溪”。“谷”与“溪”(或其它水体)的意象显然是相关的,常常被结合起来使用。如第66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谷”再一次因为江海而变得完满,因为江海的“水”居于更下的位置。“水”的生育性起源于底部,從底部向上运行至于顶端。因此海洋与谷相比,更具有优越性,它是“王”。现在我们可以游历《老子》的旅程,以谷为起点,穿行所有的江海,以及其他各种水体。我们会发现与水的“善得万物”(第8章)相毗邻的是各种有效作用,例如它具有可以战胜刚强的持久性的柔弱等(第78章)。尽管第6章并没有直接提到“水”,但是“水”却隐含其中。在“谷神不死”之后继续讨论“谷神”和“玄牝”之间的联系就是明证,在第61章中做了强调: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水”与“牝”的认同基础,是它们共同具有能生育的特质。居于最下的水体孕育一切居于其上的东西,通过生养而最具生育能力,成为生殖环节的枢纽。所有赋予生命的能量都流向了居于最下位的水体。但是这个水体不为自身保持能量,而是把它转变为滋养万物生长的能量。在生命循环中位于同样枢纽位置的显然应该是“阴性”,因此,在自然界的生育过程中,“水”与“牝”就具有了同一性。
“牝”的结构特征与“水”完全相同。它处于生命过程的枢纽位置,是生与死之间的连接点和反转点。因此“谷”所具有的永久性与持续性,“牝”也具有。正如空和盈的结构构成了“谷”的持续不息的功能,与“牝”和“水”相关的下与高的结构就构成了生产的持久性样式。而且这个意象建立了一个与特定特征相联系的结构,作为策略性模型发挥作用。
阴性的结构还有另外一种特质就是“玄”,“玄”是幽暗而不易见的。这样,第6章与第51章就被链接起来:
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生育的中心和转折点并不呈现某种形式,它是“玄”的或隐匿的。“牝”象征了不在和尚未具有形式的转折点。生育之“玄”的、隐匿的中心使事物存在和生长,但是它并不在那些生长的东西中表现它自己。同样,“水”滋养万物,但是它在植物中并不可见。“反转”的地方是没有轮廓外形的;虽然它可能产生形状,但它本身并没有形状。它也不把任何具体的外表强加在它产生的事物上——它产生的任何事物都是不同的。这就是“玄德”。
第6章中还提到“玄牝之门”。“门”与“谷”的意象有着非常明显的关联。它们都是实物所包围起来的的空间结构,最后形成一个“德”的模式。与“水”和“牝”的意象相关,“门”不仅与实用性有关,而且和生育性、生物性生产都有关联。“牝”通过“门”进行生与死的过程。“谷”、“牝”、“门”具有相互包含的一体性。“玄牝之门”就是生死之门。这种相同意象也出现在第10章中:
天地开阖,能为雌乎?
《老子》中的“天”,不是某种超绝的东西,不是在世界之外或之后的东西,而是世界运动的中心。天是天体运行之道,因而是四时运行和时间流逝的过程。天也是生物经历的生命过程。在生长和凋谢的自然过程中,最关键的位置就是“门”,是空和不可见的雌性的位置。生育之门的开阖构成了生命的生与死、予和取、来和去的循环。
第6章在提到“玄牝之门”之外,又增加了又一个耐人寻味的意象:“是谓天地根。”“根”的意象又指链接到第16章: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根”作为植物的一部分,因隐匿在泥土里而不可见。根居于下位,可以接纳并产生生命,它是植物生命循环中的“玄德”。根被叫做“天地之根”,又与第10章的“天门”、第5章的“橐籥”联系,“根”、“门”、“橐籥”代表了生命的自然“开阖”,描述了自然或“宇宙”生育性的结构。
第6章的另一段话进一步对前边的意象做了评价,而且进一步提供了与《老子》其他章节的链接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和“门”的中心部位是空——一个绝非不存在而又不可把握的通道,这种不可把握的存在类型在第4章中也曾提及:“湛兮,似或存。”而这种存在的的实用性却绵绵不绝: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这足以说明,《老子》全书中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意象都与许多相似的句子和意象相关联,但是不能断定其中的任何一种意象比其他意象绝对优先。不存在一个在其他意象之前的意象。读者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可以从书中的任何一处开始。然而,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意象是如何相互阐释与相互联系的。因而,阅读文本是一次把看似“玄之又玄”的东西转变为“众妙之门”的经历。这是文本解释的一种大胆尝试,尤其是对核心概念“道”的解释的一种尝试。如果这种解释方法可行,那么 ,将《老子》文本中“德”的结构单元进行有机链接,那么“道”也许就是“德”的结构布局或网状秩序。
参考文献:
[1](美)安乐哲,郝大维.道不远人——比较哲学视域中的《老子》[M].何金俐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2]鲁惟一.中国古代典籍导读[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德)汉斯-格奥尔格·梅勒.《道德经》的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苏燕(1970—),女,湖北省枝江市人,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李德民(1965—),男,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石鸣)
关键词:谷;水;《老子》;汉斯-格奥尔格·梅勒
中图分类号:B2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道德经>的哲学》一书是汉斯-格奥尔格·梅勒先生于2006年用英文出版的著作,直至2010年,由刘增光先生翻译成汉语,并于当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一个德国人深厚的哲学素养和对中国道家哲学的透彻理解,抛弃了以西人视角解读中国哲学的一贯做法[1]1,用中国先人固有的思维方式,从原典出发,还文本真相,不但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言之凿凿,令人信服。尤其是紧紧抓住中国人“立象以尽意”的思维特点,通过挖掘意象的隐喻和象征意义以及意象之间的联系来揭示文本内涵的解释学方法,更加贴近老子原意。下面根据本书的论述,就《老子》的文本特征、意象结点、意象链接三个方面问题,并结合“谷”和“水”等意象,向读者作简要的介绍,以期引起研究者的注意。
一、网络结构——《老子》的文本特征
梅勒先生认为,《老子》起初(公元前4世纪—3世纪)可以称作“政治哲学”,或者更具体来说是一篇关于如何建设社会秩序、维持宇宙法则的指导性文本。这些文本并不服务于普通大众,也不试图被人普遍接受,而仅仅是为一小部分人——那些有机会接受教育并手握重权的人所研究的对象。尽管《老子》是一本公认的哲学著作[2]269,但是风格和本质上与西方的哲学著作完全不同,它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在中国上古历史文化背景中,阐明了独具特色的政治哲学学说。用当代解释学原则与方法理解《老子》,不但不会得到《老子》的精髓,甚至阻碍通向正确理解的坦途,无法前行,或者走向完全相反的境地。
《老子》是一本既吸引读者,又令读者感到麻烦不迭的书。许多人为它的“玄”所吸引或受到启迪。对有些人来说,这个“玄”幽冥晦暗,就像一个无法探底的深渊;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感到老子所使用的词汇与语句让人无法理解,因而成为通向明达思想的羁绊。读者在隐秘和玄妙之后找不到任何富有启迪性或者有趣的东西。《老子》的大部分内容,是在很久之前并不是写下来供人们阅读、而是靠口耳相授才流传下来的格言集;当初它并没有准备变成一本书,也没有准备为那些研究它的人所阅读。而今天的《老子》所面对的,是西方话语体系下的哲学尴尬。人们站在西方哲学立场看待《老子》,那个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活生生的话语文体便被淹没殆尽。人们如果不能将其复原成当时的面貌,而是进行僵化的所谓现代转型,那么,《老子》的语义学意义就会变得晦暗难明,这也正是现代读者为什么对《老子》感到“玄之又玄”的原因。很显然,《老子》不会有我们所期望的那些特点:
首先,《老子》没有明确固定的作者。文本中不存在一个传递信息的特定主角。文本中所提到的我,虽然使用的是第一人称,但是它更突出“我”作为一个代词的意义,而不是指我本人。也就是说,并不是我本人要读者传递自己的主张,而是让每一个认同道家哲学主张人都能嵌入文本,使这些文字成为道家人士的共同载体。这样的文本预留给解释学的空间,相对比较开放,具有非常广泛的包容性,但同时也要求阐释它的人与其保持一致,否则就难以找到正确语义的路径。
其次,《老子》没有系统阐述的专题。虽然哲学本身就是一个抽象而空洞的概念,但是从西方学术体系看,哲学毕竟是一个系统的学问。需要建立完整的话语体系,要有一个核心范畴,并围绕此范畴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最终得出一个符合自身逻辑的结论。在确立核心范畴这一点上,《老子》明确地指出“道”是宇宙的本根,并且在文本中反复强调“道”的重要性与普适性,同时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道”的存在方式和运行规律;但是,文本中没有逻辑推论,没有完整的体系,甚至前后语段存在着某些重复。这种碎片化的表述方法,与现代读者之间必然会产生某种隔阂。
第三,《老子》没有连续完整的顺序。它既没有明确的开始,也没有明确的结束,也不按照某种特定的路径来展开描述或推理。早期的文本仅仅向我们显示了这个文本是如何被“埋藏的”和“僵化的”。它们并没有向我们显示这个文本是如何在生活中真正被使用的——也即是說智慧以没有严格逻辑或者次序安排、而只以口传格言的形式被使用。
它不是写出来供人阅读的,那么,它如何能被阅读呢?有趣的是,《老子》与现代网络表达方式——超文本,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网络文本不必有特定作者,也没有明确的开始与结束,在通常情况下完全不必按照特定的线性进行描述或推理,也可以不为一个专门问题做出阐释。
与线性文本沿循着一条推论或情节展开相反,超文本是不能解开的复杂体——它从来没有想要被解开。网络之为网络,它从来就不是一条线。它没有真正的开始(我们可以在任何一点开始冲浪),也没有真正的终点(因为它的内容是连续更新和扩展的)。通过网络交流,正如实际的交流,社会建构了它的结论。网站,这块大广告牌的小通告,具有支离破碎的特性。它们包括分散的和往往极为凝练的信息,然而我们可以理解,因为我们已经对它的内容非常熟悉。我们熟悉在网站上发现东西,因为我们是在日常生活中知道它的。而且网站也是极具复杂性的,网站成千上万而内容又彼此不同。我们被纷繁的网络链接和交接点所引导,从一个页面引向另一个页面,从一个站点引向另一个站点。有了它们的帮助,我们可以找到关于相同信息的不同版本。这些链接把我们从网络上一个结点引向另一个结点。
许多网络站点具有简洁性,是因为它预设了人们对网络的熟悉性。超文本并不先解释它们是关于什么的小册子的集合。超文本不是一本书,并不向读者介绍一个主题;而是假设人们有预备的知识。有经验的超文本“使用者”对于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的状况和冲浪是非常熟悉的,无须被驾驭、被指导或被导引。他们已经非常熟悉主题,知道可以从中期望什么。 就像许多网络站点一样,《老子》也是匿名地言说。在众多的真实承担者中不存在单一的声音或者个人化的作者。这些信息是相似的,但是传达者则是不在场的或者说是不重要的。与此类似,理解《老子》这样的文本,知道是谁负责某一个特定的章节,也是无关紧要的。正如因特网“更新者”的名字可以不为人所知,而更新却始终在进行一样,《老子》作为一个文本从来没有完成,文中的材料是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次序,在不同时间被放入《老子》的“广告牌”上的,直到一个特定的时期,它们形成了一个与我们对“书”的概念相类似的“标准”形式。然而,这已经发生在《老子》文本历史的相对晚期,并不能代表文本产生期的本性。作为一个文本的格式塔,这是在不断构建和削减、增长和缩小的过程中变迁的。
像因特网上其它精简的文本一样,《老子》各章是复述同一主题的不同样本,而不对这个主题意味着什么做明确的解释。那些在《老子》中“冲浪”的中国古人对它的语义学是熟悉的。这种语义学不需要详细地解释,就可以被使用和再使用。
像从一个站点转向另一个站点要靠电子信号一样,《老子》从一章转向另一章、从一节转向另一节,靠的是修辞。沟通纷繁混乱的、杂然无序的文本章节和段落的桥梁,是一些重复使用的表述和词组、意象和象征,以及策略和格言。《老子》文本是一串无尽的修辞连接,是格言的网络,是相互联系的意象与教义的组合。当一个人遵循着这些连接,追寻这些复述与变化时,文本的晦暗性就会拨云雾而见青天。如果人们接受这种阅读策略,把《老子》看成一个超文本,作为非线性的组合并能紧密结合材料阅读,那么“玄之又玄”的《老子》就见亮了。这种网络链接式的阅读方法,就是打开《老子》的众妙之门。
二、谷——《老子》的意象结点
《老子》的任何一章都可能成为探讨问题的开始。任何一个章节,都可能是进入其它章节的切口,因为这个点正是一个网络所有结点的一个“目”,这“目”通过传导可以链接到整个网络的所有结点,进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问题在于,由于链接有无数个结点,而且与这无数个结点相连接的所有路径四通八达,所以随意找到一个切点进入,就容易让人陷入泥淖之中而迷失方向。由于《老子》的核心范畴是明确的,按照“立象以尽意”的中国式思维方式,我们完全可以找到一个关键意象作为切入的结点,进而通向整个网络。据此,梅勒先生将《老子》第6章作为突破口: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这几句话聚集了许多缺乏进一步阐明和解释的核心意象,但是,这些意象可以被看做指引一个人通向整个《老子》的隐喻和象征的“链接”。“谷神不死”的核心意象是“谷”,而“神”则是一种德,一种力量;二者相合,表示一种存在的精神,就像“民族精神”一样。谷神是一种意象组构的范式,虽然“谷”只是多个具有类似意象中的一个,但是,“谷神”却是具有类似意象的共同范式。
为了精准表达梅勒先生的意思,我们用他的原话来表达:“‘谷’具有一种特质。这个特质表达了一种出于它的功效,并与它的结构——不朽——相结合。这种关联,可以被证明是《老子》修辞中专有的、特定的意象具有类似的结构。因为结构相似,它们也具有相似的特征和功能。结构和功能这两个成分,可以一起被理解为一种或隐或现的指示或者是一个策略性的纲领:如果一个人与这些意象的结构相合而动,特定的特征和品质将必然与它相结合,因而这个人也将产生特定的功效,引发特定的功能。意象因而是行为和策略的意象化,它显示出如何可以实现某种結果。按照这种方式,第六章的第一句已经包含了《老子》修辞学的三种基本成分:意象——稳固结构——特定功能。意象和它的功能共同显示一种策略。”[3]
“谷”是何种意象呢?它的结构是什么呢?如果一个人认为这是连接《老子》中其他意象的“链接”,那么他就会很快发现“谷”的结构和意义。《老子》第15章写到:
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
王弼认为这三个意象的共同特征是:它们没有特殊的、积极的形式或形状。朴是尚未成形的、天然的、没有可分辨的形式。浊是尚未定型的一堆“混乱的”微粒。谷是一种中空的存在,是尚未充实的空间。正因为它是中空的,所以它是广大的、潜在的、等待物化的潜能,是一个现实化之前的空。
第28章再次被指涉为与“谷”相关: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谷在此被说成是“常德”,即永恒的生育力量。年年岁岁,周而复始,“谷”让万物生长,繁衍不息。谷也是自然的河谷,如第41章“上德若谷”。而第39章又回到生育河谷的品质,河谷成了我们远足的起点——空。
谷无以盈,将恐竭。
谷所具有的生育之德,是与它无形式的存在直接相关的,它自身没有形状,才允许其呈现任何形状,正如第30章所说,谷的中空性保证了它的不竭性。因为空的东西是不能被空掉的。中空、持续、生育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关联指引我们直接回归到第6章的起点:“谷神不死”。
“谷”的格式塔——一个消极的、仅仅是潜在的和不会消逝的空,可以把读者引向具有相同特征的其他类似的意象。第6章中“谷”的意象不仅是连接其他章中提到的谷和河谷的链接点,而且它也是指向与其他有相同结构的意象的链接点。这种具有相似结构的意象在第5章中表述如下: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橐籥”和“谷”一样,空是它们存在不竭性的前提,又孕育着某种不息的生育力。与“谷”和“橐籥”形成对照的还有: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老子》第11章)
这里的“毂”、“器”、“室”的意象是与“谷”、“橐籥”所共有的品质相联系的,表现了不死的“谷神”的力量。因而在第6章中,“谷”的意象首先是连接其他章节的一个纽带,它同时也是连接同等作用意象的纽带。因为这些意象具有共同的结构,故而所有的意象都可以转而理解为是把读者引向对相同结构所做的更加抽象的描述。在第11章的结尾,相连的三种意象的结构是以这句话来作结的: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些意象都具有“神”的功用,而且“神”总是以空和盈、有和无、在场和不在场的结合为基础的。“谷”是“盈”的山脉所围成的空间,户是“有”的墙所围成的“无”的空间,这是不同事物可以从中获益的前提。
通过这种方式,便有了现在第三层“集结”。除了相似意义的意象反复使用之外,还有以此意象同质出来的结构。第6章中的“谷”,首先是指《老子》中的其他“谷”的意象,其次才是指涉相似意义的意象,再次是指涉所有这些意象的相同结构。如第40章,《老子》是于在场和不在场的抽象层面上来发表意见的,而不是使用意象来谈论问题。
遵循这种抽象的路径再向前进一步,就会发现第四层级的“纽结”。在场和不在场、虚与实是组成《老子》中无数具体意象的两个结构成分,这些成分有时并不以意象的方式表述,而是以抽象的象征形式来再现。这一点在第42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表述中变得十分清晰。
至此,我们认识到,“谷”意象不仅可以联结类似结构的语言或句子,还可以链接相关的章节和段落。比如说,由“谷”意象到“河”意象,再由“谷”与“河”之间的关系引向一个涉及更大论题的意象群;“谷”作为意象群中的一分子,只是整个网络的一个结点,但是这个结点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三、水——《老子》的意象链接
“谷”的生育性是由于流经它的水。“谷”和“水”不仅在本质上是直接相关的,而且在《老子》中具有直接关联。我们链接到第28章。这一章不仅说“为天下谷,恒德乃足”,它还完全无憾地对应着: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
“谷”与“溪”是不同的,“溪”使“谷”具体化为生育性功能,给“谷”赋予了永恒的“德”。“谷”与“溪”又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如果一个人要成为天下之“谷”(也即天下繁荣昌盛的源泉),那么这个人就类似地应当是天下之“溪”。“谷”与“溪”(或其它水体)的意象显然是相关的,常常被结合起来使用。如第66章: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谷”再一次因为江海而变得完满,因为江海的“水”居于更下的位置。“水”的生育性起源于底部,從底部向上运行至于顶端。因此海洋与谷相比,更具有优越性,它是“王”。现在我们可以游历《老子》的旅程,以谷为起点,穿行所有的江海,以及其他各种水体。我们会发现与水的“善得万物”(第8章)相毗邻的是各种有效作用,例如它具有可以战胜刚强的持久性的柔弱等(第78章)。尽管第6章并没有直接提到“水”,但是“水”却隐含其中。在“谷神不死”之后继续讨论“谷神”和“玄牝”之间的联系就是明证,在第61章中做了强调: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
“水”与“牝”的认同基础,是它们共同具有能生育的特质。居于最下的水体孕育一切居于其上的东西,通过生养而最具生育能力,成为生殖环节的枢纽。所有赋予生命的能量都流向了居于最下位的水体。但是这个水体不为自身保持能量,而是把它转变为滋养万物生长的能量。在生命循环中位于同样枢纽位置的显然应该是“阴性”,因此,在自然界的生育过程中,“水”与“牝”就具有了同一性。
“牝”的结构特征与“水”完全相同。它处于生命过程的枢纽位置,是生与死之间的连接点和反转点。因此“谷”所具有的永久性与持续性,“牝”也具有。正如空和盈的结构构成了“谷”的持续不息的功能,与“牝”和“水”相关的下与高的结构就构成了生产的持久性样式。而且这个意象建立了一个与特定特征相联系的结构,作为策略性模型发挥作用。
阴性的结构还有另外一种特质就是“玄”,“玄”是幽暗而不易见的。这样,第6章与第51章就被链接起来:
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生育的中心和转折点并不呈现某种形式,它是“玄”的或隐匿的。“牝”象征了不在和尚未具有形式的转折点。生育之“玄”的、隐匿的中心使事物存在和生长,但是它并不在那些生长的东西中表现它自己。同样,“水”滋养万物,但是它在植物中并不可见。“反转”的地方是没有轮廓外形的;虽然它可能产生形状,但它本身并没有形状。它也不把任何具体的外表强加在它产生的事物上——它产生的任何事物都是不同的。这就是“玄德”。
第6章中还提到“玄牝之门”。“门”与“谷”的意象有着非常明显的关联。它们都是实物所包围起来的的空间结构,最后形成一个“德”的模式。与“水”和“牝”的意象相关,“门”不仅与实用性有关,而且和生育性、生物性生产都有关联。“牝”通过“门”进行生与死的过程。“谷”、“牝”、“门”具有相互包含的一体性。“玄牝之门”就是生死之门。这种相同意象也出现在第10章中:
天地开阖,能为雌乎?
《老子》中的“天”,不是某种超绝的东西,不是在世界之外或之后的东西,而是世界运动的中心。天是天体运行之道,因而是四时运行和时间流逝的过程。天也是生物经历的生命过程。在生长和凋谢的自然过程中,最关键的位置就是“门”,是空和不可见的雌性的位置。生育之门的开阖构成了生命的生与死、予和取、来和去的循环。
第6章在提到“玄牝之门”之外,又增加了又一个耐人寻味的意象:“是谓天地根。”“根”的意象又指链接到第16章: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
“根”作为植物的一部分,因隐匿在泥土里而不可见。根居于下位,可以接纳并产生生命,它是植物生命循环中的“玄德”。根被叫做“天地之根”,又与第10章的“天门”、第5章的“橐籥”联系,“根”、“门”、“橐籥”代表了生命的自然“开阖”,描述了自然或“宇宙”生育性的结构。
第6章的另一段话进一步对前边的意象做了评价,而且进一步提供了与《老子》其他章节的链接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和“门”的中心部位是空——一个绝非不存在而又不可把握的通道,这种不可把握的存在类型在第4章中也曾提及:“湛兮,似或存。”而这种存在的的实用性却绵绵不绝: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这足以说明,《老子》全书中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意象都与许多相似的句子和意象相关联,但是不能断定其中的任何一种意象比其他意象绝对优先。不存在一个在其他意象之前的意象。读者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可以从书中的任何一处开始。然而,重要的是要意识到意象是如何相互阐释与相互联系的。因而,阅读文本是一次把看似“玄之又玄”的东西转变为“众妙之门”的经历。这是文本解释的一种大胆尝试,尤其是对核心概念“道”的解释的一种尝试。如果这种解释方法可行,那么 ,将《老子》文本中“德”的结构单元进行有机链接,那么“道”也许就是“德”的结构布局或网状秩序。
参考文献:
[1](美)安乐哲,郝大维.道不远人——比较哲学视域中的《老子》[M].何金俐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2]鲁惟一.中国古代典籍导读[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3](德)汉斯-格奥尔格·梅勒.《道德经》的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苏燕(1970—),女,湖北省枝江市人,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李德民(1965—),男,黑龙江省大庆市人,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哲学研究。
(责任编辑: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