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技术的革新,改变了信息时代的传播方式,并逐渐出现了新媒体技术。其具有一系列的优势,被广泛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实践研究表明,在博物馆教育中运用新媒体技术,能够提升教育效果,增强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博物馆教育;应用
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后,人类开始普遍运用网络技术及移动技术,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变革,网络虚拟社会正在逐步替代大众现实社会;互联网传播速度较快,能够更好地聚集用户关注,且出现了新型搜索和推荐引擎,具有较大优势。渗透率较高是互联网的一大优势,那么新时期博物馆教育中,也需要积极运用新媒体途径。
一、新媒体概述
现阶段,还没有统一的新媒体概念,有人将其定义为新媒体是依据数字信息技术的,以互动传播作为优势的,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也有人把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社会已经逐步形成了统一意见。新媒体能够将传播内容同时提供给公众,而传播者与接受者处于对等地位。通过这个媒体渠道,交流人员的个性化交流需求能够得到同时满足。新媒体为了与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相较而言,将一系列先进技术给运用了过来,包括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借助于电脑、手机终端将信息及娱乐提供给用户。
二、新媒体技术带给博物馆的变化
新媒体传播手段的运用,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博物馆的日常运营和观众参观。首先是延长了空间与时间。过去观众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为了促使自身体验得到延长,会将宣传资料带回去,或者自己去购买一些书籍。而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后,观众通过借助于一系列的新媒体方式,包括下载手机二维码、网上数字展厅、微博、微信等,就可以继续接触博物馆,在较大程度上延长了接触博物馆的空间和时间;其次,丰富了受众层次,过去大多是青少年或者求知欲望较强的人群来参观博物馆,而新媒体的出现,则让更多处于不同地域的人群有机会体验博物馆的文化魅力,博物馆参观人群的层次也得到了有效丰富。
三、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
网络传播的出现,促使传播不仅从广度而且从深度上得到了有效地拓展,传播活动得到了丰富,且将大众传播与个人传播的信息传播需求有效融合起来,个人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得到了打破。
(一)基础网络平台
博物馆的基础网络平台主要内容为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门户网站是博物馆的名片,能够对文化资源有效推广,可以将博物馆各类相关信息及时公之于众,而一些互动类活动项目也可以在门户网站上开展。微博具有粉丝和转发两种传播渠道,具有十分惊人的传播速度,相较于其他媒介产品,无论从传播速度还是广度都是无可比拟的。而且,通过借助微博,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实时实现。用户除了浏览网站内容之外,还可以发布内容。现阶段,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通信方式为微信,且我国大部分博物馆也对这种传播方式充分重视,如将微信导览进行推广,就是在博物馆展陈和服务中运用新媒体技术,借助于将音频、图片和文字等进行输送,可以将更加贴心和周到的服务提供给公众。博物馆的观众只需要用手机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将博物馆的微信账号添加之后,导览平台就能够立即看到。之后将编号发送出去,就可以了解到展厅内的相应藏品。为了避免过多的消耗掉手机用户的流量,博物馆还提供了免费WIFI,将人性化服务理念充分体现了出来。
(二)拓展应用平台
将网上虚拟展厅、移动APP及RFID导览系统和手机二维码等拓展应用平台构建起来,博物馆能将场馆信息、馆藏资源以及展品内容等完整的提供出来。将展品二维码导览推广后,观众可借助手机对展品介绍牌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浏览网址,便可以对展品相关的图文介绍、音视频信息等现场获取。将网页保存下来,离开展厅,也能够对展品介绍反复阅读,还可以一键分享于微博微信中,向其他好友有效传播。网上虚拟展厅的出现,借助于照相技术,将展厅现场真实还原,相较于三维建模技术来讲,不需要较高的成本和较长的开发周期,具有较为真实的画面。用户借助于互联网,在家中就可以有效参观,通过展品图片对详细信息进行有效了解,借助于社交工具一键分享给其他好友。对展览现场观看之后,通过虚拟参观,能够对参观体验不断回味,促使展览生命力得到有效延续。而RFID导览系统则将个性化交互式的多媒体信息提供给观众,借助于无线电讯号,对特定目标有效识别,对数据低些,不需要将机械或者光学接触构建于识别系统和特定目标之间。通过便携式平板电脑(PAD),参观者将展品上的RFID标签读取之后,就可以立即显示出多样化的多媒体导览资讯,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且能够被很多人所应用。总之,参观者借助于RFID导览系统,能够对展品导览资料自然获取,对展品文化内涵更加深入的体验。此外,博物馆还需要将外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如对接共享公众网络平台,促使有更加强大的网络系统形成,将博物馆信息更大范围地传递给公众,促使公共文化资源被更多的受众所共享。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博物馆,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交流不再受到时间及空间因素的影响,增强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博物馆教育中,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在新时期,博物馆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运用先进技术,增强博物馆的整体渗透力。
参考文献:
[1]任丽.博物馆应用新媒体技术在宣传教育中的影响[J].中文信息,2015,6(10):123-125.
[2]谭慧君.博物馆应用新媒体技术在宣传教育中的影响[J].黑龙江史志,2014,5(11):55-57.
[3]李炜,桂榕.智能博览在博物馆非正式学习中的作用分析与展望[J].普洱学院学报,2015,6(11):345-346.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博物馆教育;应用
进入到信息化时代后,人类开始普遍运用网络技术及移动技术,在较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变革,网络虚拟社会正在逐步替代大众现实社会;互联网传播速度较快,能够更好地聚集用户关注,且出现了新型搜索和推荐引擎,具有较大优势。渗透率较高是互联网的一大优势,那么新时期博物馆教育中,也需要积极运用新媒体途径。
一、新媒体概述
现阶段,还没有统一的新媒体概念,有人将其定义为新媒体是依据数字信息技术的,以互动传播作为优势的,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也有人把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社会已经逐步形成了统一意见。新媒体能够将传播内容同时提供给公众,而传播者与接受者处于对等地位。通过这个媒体渠道,交流人员的个性化交流需求能够得到同时满足。新媒体为了与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相较而言,将一系列先进技术给运用了过来,包括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等,借助于电脑、手机终端将信息及娱乐提供给用户。
二、新媒体技术带给博物馆的变化
新媒体传播手段的运用,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博物馆的日常运营和观众参观。首先是延长了空间与时间。过去观众在博物馆参观过程中,为了促使自身体验得到延长,会将宣传资料带回去,或者自己去购买一些书籍。而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后,观众通过借助于一系列的新媒体方式,包括下载手机二维码、网上数字展厅、微博、微信等,就可以继续接触博物馆,在较大程度上延长了接触博物馆的空间和时间;其次,丰富了受众层次,过去大多是青少年或者求知欲望较强的人群来参观博物馆,而新媒体的出现,则让更多处于不同地域的人群有机会体验博物馆的文化魅力,博物馆参观人群的层次也得到了有效丰富。
三、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应用
网络传播的出现,促使传播不仅从广度而且从深度上得到了有效地拓展,传播活动得到了丰富,且将大众传播与个人传播的信息传播需求有效融合起来,个人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得到了打破。
(一)基础网络平台
博物馆的基础网络平台主要内容为门户网站、微博、微信等;门户网站是博物馆的名片,能够对文化资源有效推广,可以将博物馆各类相关信息及时公之于众,而一些互动类活动项目也可以在门户网站上开展。微博具有粉丝和转发两种传播渠道,具有十分惊人的传播速度,相较于其他媒介产品,无论从传播速度还是广度都是无可比拟的。而且,通过借助微博,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实时实现。用户除了浏览网站内容之外,还可以发布内容。现阶段,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通信方式为微信,且我国大部分博物馆也对这种传播方式充分重视,如将微信导览进行推广,就是在博物馆展陈和服务中运用新媒体技术,借助于将音频、图片和文字等进行输送,可以将更加贴心和周到的服务提供给公众。博物馆的观众只需要用手机对二维码进行扫描,将博物馆的微信账号添加之后,导览平台就能够立即看到。之后将编号发送出去,就可以了解到展厅内的相应藏品。为了避免过多的消耗掉手机用户的流量,博物馆还提供了免费WIFI,将人性化服务理念充分体现了出来。
(二)拓展应用平台
将网上虚拟展厅、移动APP及RFID导览系统和手机二维码等拓展应用平台构建起来,博物馆能将场馆信息、馆藏资源以及展品内容等完整的提供出来。将展品二维码导览推广后,观众可借助手机对展品介绍牌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浏览网址,便可以对展品相关的图文介绍、音视频信息等现场获取。将网页保存下来,离开展厅,也能够对展品介绍反复阅读,还可以一键分享于微博微信中,向其他好友有效传播。网上虚拟展厅的出现,借助于照相技术,将展厅现场真实还原,相较于三维建模技术来讲,不需要较高的成本和较长的开发周期,具有较为真实的画面。用户借助于互联网,在家中就可以有效参观,通过展品图片对详细信息进行有效了解,借助于社交工具一键分享给其他好友。对展览现场观看之后,通过虚拟参观,能够对参观体验不断回味,促使展览生命力得到有效延续。而RFID导览系统则将个性化交互式的多媒体信息提供给观众,借助于无线电讯号,对特定目标有效识别,对数据低些,不需要将机械或者光学接触构建于识别系统和特定目标之间。通过便携式平板电脑(PAD),参观者将展品上的RFID标签读取之后,就可以立即显示出多样化的多媒体导览资讯,包括图片、视频等资料,且能够被很多人所应用。总之,参观者借助于RFID导览系统,能够对展品导览资料自然获取,对展品文化内涵更加深入的体验。此外,博物馆还需要将外部网络资源充分利用,如对接共享公众网络平台,促使有更加强大的网络系统形成,将博物馆信息更大范围地传递给公众,促使公共文化资源被更多的受众所共享。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博物馆,博物馆与社会公众的交流不再受到时间及空间因素的影响,增强两者之间的关系。而将新媒体技术运用到博物馆教育中,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在新时期,博物馆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运用先进技术,增强博物馆的整体渗透力。
参考文献:
[1]任丽.博物馆应用新媒体技术在宣传教育中的影响[J].中文信息,2015,6(10):123-125.
[2]谭慧君.博物馆应用新媒体技术在宣传教育中的影响[J].黑龙江史志,2014,5(11):55-57.
[3]李炜,桂榕.智能博览在博物馆非正式学习中的作用分析与展望[J].普洱学院学报,2015,6(11):3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