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提高脑卒中患者对疾病认识水平,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和训练信心,对生活质量起重要作用。方法:对偏瘫患者通过各种方式来宣传肢体功能锻炼的健康教育。结果:患者掌握有关疾病功能锻炼的要领,使肢体功能最大限度的恢复。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锻炼的健康宣教,预防脑卒中患者致残,帮助患者达到或保持最大程度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患者 肢体功能锻炼 康复
脑卒中是我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对于脑卒中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疾病造成的躯体性损害症状,而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关注的较少。肢体功能锻炼对患者减轻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①疾病早期,可保持关节功能和肌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软组织粘连、肌肉萎缩。②疾病中期,可松解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使肌力和耐力得到增强和恢复。③疾病晚期,改善ADL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残疾,但目前脑卒中患者大多对康复锻炼认识不够,依从性较差,造成高残疾的现状。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病例均经临床表现结合头颅CT或MRI检查,并以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過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为标准。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有明显的肢体瘫痪,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既往有精神病、肢体功能瘫痪病史;严重的四肢瘫痪;患者或其家属不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从我院选出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科住院的68例患者,男40例,女28例,年龄39—80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68例患者均有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障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只给予脑卒中的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即给予偏瘫肢体康复训炼和摆放良资位。选择工龄在5年以上的,责任心强的,善于沟通与交流的护士为责任护士,人员相对固定。首先对患者及家属应实施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教育内容方面涉及到脑卒中的基础知识、饮食原则、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功能锻炼的配合方法。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知识,并不断深入病房反复给患者讲解,利用给病人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反复强化。与此同时还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启发开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列举功能锻炼成功事例,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深刻领会并主动配合肢体训炼。
1.2.1 摆放良肢位
为使患者康复,各种治疗虽是关键,也应重视卧床姿势,这对预后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①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前臂置于胸前,头枕于枕上,躯干正面与床面保持9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足部也垫在软枕上。健侧髋关节伸展,健侧肢体在床上取舒适的体位,背后挤放一软枕,使躯干呈放松状态。②患侧卧位:患侧肢体处于下方,这样有助于刺激、牵拉患侧,减轻痉挛,减少压疮。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托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腕关节背伸,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③仰卧位:头部取舒适卧位,躯干平展,在患肢臀部至股下外侧垫一长枕,肩关节前伸,手指伸展,患侧肩胛下放一个软枕,防止患腿外旋,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以免足底感受器受刺激。
1.2.2 按摩
对肢体进行按摩,尤其要注意患侧手肩、下肢的按摩,按摩应轻柔缓慢进行,对肌张力低的肌群则予以擦摩和揉捏,对肌张力高的肌群采取安抚性质的推摩使其放松。上肢:沿着患者上肢桡侧、尺侧刺激线从上而下按摩,上肢屈曲内旋,上肢背侧按摩。下肢:沿着胫腓、胫内刺激线从上而下按摩,下肢内收、紧张,揉按大腿内侧肌群,膝反射紧张揉按腘窝部位,手法应先轻后重,每次15-30分钟,每日两次。
1.2.3 心理疏导
①急性期的患者意识一旦恢复,有60%的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他们预后不理想,生活自理能力差,更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变化。为此,护士应做好以下几点:a.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b.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c.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患者走向社会,多参加学习、娱乐等活动,与恢复好的患者进行交流,互相鼓励,共同战胜疾病。②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积极进行早期训练。
2 讨论
2.1 总的来说,任何中枢性偏瘫都都不能恢复到发病前的功能状态和程度,而中枢神经的可塑性与功能重组是其损伤后恢复的基础。部分神经元的损伤,可通过邻近完好部位神经元的功能重组或低级的中枢神经系统部分代偿,主要表
现为细胞轴突的再生、树突的发芽以及突触阈值的改变,即大脑具有可塑性,这是早期介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有效的理论依据。
2.2 通过指导观察组患者保持良肢位,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主动运动、抗屈肌痉挛、实用性步行训练等康复活动,从根本上减少了病态模式的产生及强化。尽管入院时患者全身功能普遍较差,但经过康复训练1个月后,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入院时相比明显改善,这就是肢体功能锻炼的结果。
2.3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与护士的临床工作有直接关系,只有给予患者正确的康复护理,还能有助于能使生活不能自理者恢复自理能力,使偏瘫肢体恢复最大限度的活动能力,可提高生活能力,增强患者的信心。
3 总结
文章通过对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分析发现,脑卒中偏瘫患者时间短者需三个月,长者六个月日常生活能达到自理。通过肢体锻炼,促使瘫痪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艳明《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康复效果》[J],《医学信息》2013年05期。
[2]曹凌《浅析康复护士对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J]《健康导报》2014年09期。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患者 肢体功能锻炼 康复
脑卒中是我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大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目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对于脑卒中患者,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疾病造成的躯体性损害症状,而对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关注的较少。肢体功能锻炼对患者减轻病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①疾病早期,可保持关节功能和肌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软组织粘连、肌肉萎缩。②疾病中期,可松解挛缩的关节囊和韧带,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使肌力和耐力得到增强和恢复。③疾病晚期,改善ADL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残疾,但目前脑卒中患者大多对康复锻炼认识不够,依从性较差,造成高残疾的现状。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病例均经临床表现结合头颅CT或MRI检查,并以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過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为标准。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有明显的肢体瘫痪,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既往有精神病、肢体功能瘫痪病史;严重的四肢瘫痪;患者或其家属不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从我院选出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科住院的68例患者,男40例,女28例,年龄39—80岁。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68例患者均有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障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只给予脑卒中的常规内科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即给予偏瘫肢体康复训炼和摆放良资位。选择工龄在5年以上的,责任心强的,善于沟通与交流的护士为责任护士,人员相对固定。首先对患者及家属应实施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教育内容方面涉及到脑卒中的基础知识、饮食原则、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及功能锻炼的配合方法。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讲解有关知识,并不断深入病房反复给患者讲解,利用给病人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反复强化。与此同时还要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启发开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列举功能锻炼成功事例,鼓励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深刻领会并主动配合肢体训炼。
1.2.1 摆放良肢位
为使患者康复,各种治疗虽是关键,也应重视卧床姿势,这对预后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①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前臂置于胸前,头枕于枕上,躯干正面与床面保持9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足部也垫在软枕上。健侧髋关节伸展,健侧肢体在床上取舒适的体位,背后挤放一软枕,使躯干呈放松状态。②患侧卧位:患侧肢体处于下方,这样有助于刺激、牵拉患侧,减轻痉挛,减少压疮。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托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腕关节背伸,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③仰卧位:头部取舒适卧位,躯干平展,在患肢臀部至股下外侧垫一长枕,肩关节前伸,手指伸展,患侧肩胛下放一个软枕,防止患腿外旋,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以免足底感受器受刺激。
1.2.2 按摩
对肢体进行按摩,尤其要注意患侧手肩、下肢的按摩,按摩应轻柔缓慢进行,对肌张力低的肌群则予以擦摩和揉捏,对肌张力高的肌群采取安抚性质的推摩使其放松。上肢:沿着患者上肢桡侧、尺侧刺激线从上而下按摩,上肢屈曲内旋,上肢背侧按摩。下肢:沿着胫腓、胫内刺激线从上而下按摩,下肢内收、紧张,揉按大腿内侧肌群,膝反射紧张揉按腘窝部位,手法应先轻后重,每次15-30分钟,每日两次。
1.2.3 心理疏导
①急性期的患者意识一旦恢复,有60%的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他们预后不理想,生活自理能力差,更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变化。为此,护士应做好以下几点:a.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b.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c.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患者走向社会,多参加学习、娱乐等活动,与恢复好的患者进行交流,互相鼓励,共同战胜疾病。②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积极进行早期训练。
2 讨论
2.1 总的来说,任何中枢性偏瘫都都不能恢复到发病前的功能状态和程度,而中枢神经的可塑性与功能重组是其损伤后恢复的基础。部分神经元的损伤,可通过邻近完好部位神经元的功能重组或低级的中枢神经系统部分代偿,主要表
现为细胞轴突的再生、树突的发芽以及突触阈值的改变,即大脑具有可塑性,这是早期介入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有效的理论依据。
2.2 通过指导观察组患者保持良肢位,进行被动关节活动、主动运动、抗屈肌痉挛、实用性步行训练等康复活动,从根本上减少了病态模式的产生及强化。尽管入院时患者全身功能普遍较差,但经过康复训练1个月后,患者瘫痪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入院时相比明显改善,这就是肢体功能锻炼的结果。
2.3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与护士的临床工作有直接关系,只有给予患者正确的康复护理,还能有助于能使生活不能自理者恢复自理能力,使偏瘫肢体恢复最大限度的活动能力,可提高生活能力,增强患者的信心。
3 总结
文章通过对6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分析发现,脑卒中偏瘫患者时间短者需三个月,长者六个月日常生活能达到自理。通过肢体锻炼,促使瘫痪肢体最大限度的恢复,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艳明《论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康复效果》[J],《医学信息》2013年05期。
[2]曹凌《浅析康复护士对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的作用》[J]《健康导报》2014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