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城市的核心区即为中央商务区,这是商务集中的城市区域,而且交通处于高速集中的状态。中央商务区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点问题。本论文针对城市中央商务区的交通规划展开研究,进一步探讨大城市中央商务区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中央商务区;交通规划;交通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 A
本次工程项目为武昌滨江地区道路的专项规划,其目的在规划的区域范围内设计干道网系统,其中的一条为快捷路,七条为城市的主干道和次干道。道路都是沿着顺江和垂江的方向分布的。
一、中央商务区域内道路交通现状
(一)区域道路现状
目前现有干道及以上道路道路设施条件良好,基本按照规划形成。
快速(捷)路:包括长江隧道、武汉大道及二环线。
主干道:包括和平大道、友谊大道和中山北路,红线宽度50~60米,双向4~6车道,断面形式以3块板为主。
次干道:主要包括临江大道、秦园路、铁机路等,红线宽度主要为40~50米,双向4车道,1块板断面形式为主,路面情况较好。
支路:主要分布于积玉桥、秦园路、杨园等区域,红线宽度为15~25米,双向2车道,1块板断面形式。其中积玉桥片区支路情况较好,基本按规划形成。
(二)区域公共交通现状
区域内现状公共交通系统是以常规公交为主,公交设施较为完善。目前共设有58条城市公交线路途经该区域,主要的公交走廊为长江二桥、徐东大街、和平大道、友谊大道、中山北路、秦园路、临江大道、团结路以及才华街等道路。其中,长江二桥29条,徐东大街18条,和平大道16条,友谊大道8条,临江大道2条,中山路10条,团结路11条。据统计,区内公交线路总长约262公里,公交线网总长约35公里,公交重复系数为7.49,高于规范规定标准。
区域内公交站点共40余个,主要沿和平大道、友谊大道布置,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到63.1%,比规范的最低值要高出50%。研究范围内公交服务系统较为完善的区域有积玉桥片区、和平大道以东区域,铁机路周邊临江大道沿线公交服务相对薄弱。
二、中央商务区域内所存在的交通问题
(一)区域内的过江桥隧已形成三条,但集散能力不足
研究范围内已形成二七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长江隧道三条过江通道。其中二七长江大桥位于区域北部,仅建成和平大道衔接立交;长江二桥可通过和平大道和徐东大街衔接该区域,但衔接路口拥堵问题较为严峻;长江隧道仅与区域东部的友谊大道衔接。
(二)顺江三条干道虽已贯通,但道路功能较为混杂。
规划区为沿江狭长带,并位于城市中心,因此穿越性交通量较大。顺江三条干道的功能未明确划分,并缺乏有效的管理,现均承担了穿越性交通和到达性交通,不利于区域交通顺畅。
(三)城市腹地与滨江区联系通道较少,区域通江可达性较差。
研究区域沿江长为9公里,受现状仅有三条干道、四条支路衔接武昌江滩,城市腹地与滨江区的联系严重不足,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中央商务区交通发展战略方案
(一)交通发展目标
为了支撑武昌滨江地区可持续建设和发展,结合区域特征及交通发展的要求,本次规划确定武昌滨江地区交通发展的目标为建设“内外畅达、组织高效、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二)交通发展战略方案
1.立足区域现状及上位规划,实现区域建设卡与城市总体的融合
武昌滨江地区是武汉市主城区的中央活动区,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区内的干道网络系统已基本形成,且上位总体规划对区内交通系统的考虑也较为成熟。因此,本次规划充分尊重区域现状及城市总体规划,并未对区域交通体系进行较大调整,保障了区内交通建设与城市总体发展的统一与协调。
2.结合不同的地理区位和功能分区,采取差别化的交通发展政策
结合区内总体的交通格局以及不同地块的功能定位,区内大体可以划分为铁机路文化创意区、秦园路商务金融区、积玉桥生活风貌区。本次规划对不同的地块采取了差别化的交通政策。
3,完善区域支路网系统,重点提升商务核心区道路系统容量
在区域干道系统格局已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对区内的支路网系统进行调整完善成为本次规划的重点内容。结合区内现状批租用地情况,对原规划方案中存在的断头路、错位路口进行优化,对核心地区支路网进行加密,可以有效提升区内道路系统的容量。
本次规划结合用地规划调整,重点对铁机路片和秦园路片的核心商务区进行了支路网加密,不仅可以提升区域的道路系统服务水平,也为下一步细化地块规划要求提供了条件。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种负面的影响也暴露了出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促进城市健康运行的理念。作为城市的命脉,交通系统对于支撑整个城市运转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缓解城市交通的拥堵,降低由于交通污染源所造成的城市环境污染,就要对于城市交通实施合理规划,以建立科学化、多元化的城市交通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姗姗。于南.城市中央商务区规划初步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01).
[2]白璐,邹智军.中央商务区绿色交通系统规划研究[A].城市发展研究——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2009.
[3]赵国锋.关于构建大城市中央商务区综合交通体系的探讨[J].交通科技,2007(03).
关键词:中央商务区;交通规划;交通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 A
本次工程项目为武昌滨江地区道路的专项规划,其目的在规划的区域范围内设计干道网系统,其中的一条为快捷路,七条为城市的主干道和次干道。道路都是沿着顺江和垂江的方向分布的。
一、中央商务区域内道路交通现状
(一)区域道路现状
目前现有干道及以上道路道路设施条件良好,基本按照规划形成。
快速(捷)路:包括长江隧道、武汉大道及二环线。
主干道:包括和平大道、友谊大道和中山北路,红线宽度50~60米,双向4~6车道,断面形式以3块板为主。
次干道:主要包括临江大道、秦园路、铁机路等,红线宽度主要为40~50米,双向4车道,1块板断面形式为主,路面情况较好。
支路:主要分布于积玉桥、秦园路、杨园等区域,红线宽度为15~25米,双向2车道,1块板断面形式。其中积玉桥片区支路情况较好,基本按规划形成。
(二)区域公共交通现状
区域内现状公共交通系统是以常规公交为主,公交设施较为完善。目前共设有58条城市公交线路途经该区域,主要的公交走廊为长江二桥、徐东大街、和平大道、友谊大道、中山北路、秦园路、临江大道、团结路以及才华街等道路。其中,长江二桥29条,徐东大街18条,和平大道16条,友谊大道8条,临江大道2条,中山路10条,团结路11条。据统计,区内公交线路总长约262公里,公交线网总长约35公里,公交重复系数为7.49,高于规范规定标准。
区域内公交站点共40余个,主要沿和平大道、友谊大道布置,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到63.1%,比规范的最低值要高出50%。研究范围内公交服务系统较为完善的区域有积玉桥片区、和平大道以东区域,铁机路周邊临江大道沿线公交服务相对薄弱。
二、中央商务区域内所存在的交通问题
(一)区域内的过江桥隧已形成三条,但集散能力不足
研究范围内已形成二七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长江隧道三条过江通道。其中二七长江大桥位于区域北部,仅建成和平大道衔接立交;长江二桥可通过和平大道和徐东大街衔接该区域,但衔接路口拥堵问题较为严峻;长江隧道仅与区域东部的友谊大道衔接。
(二)顺江三条干道虽已贯通,但道路功能较为混杂。
规划区为沿江狭长带,并位于城市中心,因此穿越性交通量较大。顺江三条干道的功能未明确划分,并缺乏有效的管理,现均承担了穿越性交通和到达性交通,不利于区域交通顺畅。
(三)城市腹地与滨江区联系通道较少,区域通江可达性较差。
研究区域沿江长为9公里,受现状仅有三条干道、四条支路衔接武昌江滩,城市腹地与滨江区的联系严重不足,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中央商务区交通发展战略方案
(一)交通发展目标
为了支撑武昌滨江地区可持续建设和发展,结合区域特征及交通发展的要求,本次规划确定武昌滨江地区交通发展的目标为建设“内外畅达、组织高效、以人为本、绿色低碳”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二)交通发展战略方案
1.立足区域现状及上位规划,实现区域建设卡与城市总体的融合
武昌滨江地区是武汉市主城区的中央活动区,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区内的干道网络系统已基本形成,且上位总体规划对区内交通系统的考虑也较为成熟。因此,本次规划充分尊重区域现状及城市总体规划,并未对区域交通体系进行较大调整,保障了区内交通建设与城市总体发展的统一与协调。
2.结合不同的地理区位和功能分区,采取差别化的交通发展政策
结合区内总体的交通格局以及不同地块的功能定位,区内大体可以划分为铁机路文化创意区、秦园路商务金融区、积玉桥生活风貌区。本次规划对不同的地块采取了差别化的交通政策。
3,完善区域支路网系统,重点提升商务核心区道路系统容量
在区域干道系统格局已基本确定的前提下,对区内的支路网系统进行调整完善成为本次规划的重点内容。结合区内现状批租用地情况,对原规划方案中存在的断头路、错位路口进行优化,对核心地区支路网进行加密,可以有效提升区内道路系统的容量。
本次规划结合用地规划调整,重点对铁机路片和秦园路片的核心商务区进行了支路网加密,不仅可以提升区域的道路系统服务水平,也为下一步细化地块规划要求提供了条件。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种负面的影响也暴露了出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促进城市健康运行的理念。作为城市的命脉,交通系统对于支撑整个城市运转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缓解城市交通的拥堵,降低由于交通污染源所造成的城市环境污染,就要对于城市交通实施合理规划,以建立科学化、多元化的城市交通系统。
参考文献:
[1]刘姗姗。于南.城市中央商务区规划初步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01).
[2]白璐,邹智军.中央商务区绿色交通系统规划研究[A].城市发展研究——2009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2009.
[3]赵国锋.关于构建大城市中央商务区综合交通体系的探讨[J].交通科技,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