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30年间,中国与东盟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经历了初建睦邻互信的十年、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十年”和“钻石十年”,从而成为最大规模的贸易伙伴、亚太区域合作中最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區域合作范例。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受冷战影响,东盟成立后的十余年里与中国鲜有互动,直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尤其是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逐渐复交、建交,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才开始解冻。1991年,中国提议与东盟开展对话,得到东盟的积极响应。当年7月,时任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以贵宾身份首次参加东盟外长会议,中国与东盟正式开启对话关系,其动力来自于双方维护地区和平、加快经济发展的共识。
最初,中国与东盟对话磋商的重点议题是政治与安全,特别是南海问题。经过多年磋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2002年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这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体现了各方依照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互信的承诺。其间,东盟的“协商一致”理念和中国在坚持主权属我同时倡导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以及睦邻友好政策,为谈判磋商提供了重要保障,最终各方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东盟也学会了基于相互尊重的对话之道,东盟更加了解到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1996年7月,中国升格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
政治与安全对话有助于中国与东盟相互增信释疑,也为中国—东盟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1994年7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关于建立经贸合作联委会和科技合作联委会的协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尽最大努力,通过在国内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对外商谈货币互换安排等方式,真诚帮助东南亚国家渡过难关,发挥了亚洲经济和金融形势“稳定舵”的作用。同年12月中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首次召开,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将双边关系确定为“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0年,中国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构想。到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开启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程。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东盟贸易总额为547.67亿美元,与1991年的79.6亿美元相比,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在此期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经历了另一场颇为意外的考验,那就是发生在2002年的“非典”疫情。这场疫情严重冲击了东亚地区的国际交往和各国国内秩序,一度令部分东盟国家产生对华不满情绪。中国一方面努力控制国内疫情,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外抗疫合作并开诚布公地与东盟方面进行沟通。2003年4月,中国—东盟关于“非典”的特别峰会在泰国曼谷举行,双方决定在疫情信息通报、疾病控制、治疗和研究以及出入境管理等方面加强合作,双方化“危”为“机”,信任与合作不降反增。
2003至2013年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黄金十年”。2003年10月,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成为加入该条约的第一个域外国家,同时双方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成为东盟第一个战略伙伴。至此,中国和东盟关系进入全面合作的新阶段,并逐步发展成为最具实质性和活力的互利共赢关系。
“谋在前,做在实”。2004年和2010年,中国与东盟先后制定了2005~2010和2011~2015两份《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对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三大支柱领域的合作进行统筹安排。进而,中国与东盟在“10 1”框架内建立起涵盖领导人、部长、高官及工作层的区域合作机制,在外交、安全、贸易、投资、交通、生态环保、卫生、文化、打击犯罪、青年、通信、旅游、能源、教育等十几个领域建立起合作机制网络。2012年,中国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成为公开表示愿同东盟签署该协定的第一国。
在“黄金十年”,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加速推进,双方先后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到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短短十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增长了四倍,达到4436亿美元,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1200亿美元。
“计利当计天下利”。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东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伙伴,中国与东盟关系迈入提质升级的“钻石时期”。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进程中,中国与东盟确立了“2 7合作框架”,即在深化战略互信、聚焦经济发展这两点共识的基础上,推进政治、经贸、互联互通、金融、海上、安全、人文等七个领域的合作。2017年11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将“2 7”框架升级为“3 X”,构建以政治安全、经贸、人文交流三大支柱为主线、多领域合作为支撑的新框架。 2018年11月举行的第21届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通过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中国成为第一个与东盟制定中长期合作规划的对话伙伴。双方强调以此对接《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并且努力促进区域各互联互通战略的对接,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海盗和气候变化等挑战,共同促进“联合国2030年目标”,推动和平、稳定、融合、繁荣和充满关爱的东盟共同体的建设,打造“南南合作”典范。
在经济领域,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于2014年9月开始,到2015年11月正式结束,中國与东盟共同签署了《关于修订
从“冷眼相看”到睦邻互信的十年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成立于1967年。受冷战影响,东盟成立后的十余年里与中国鲜有互动,直到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尤其是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逐渐复交、建交,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才开始解冻。1991年,中国提议与东盟开展对话,得到东盟的积极响应。当年7月,时任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以贵宾身份首次参加东盟外长会议,中国与东盟正式开启对话关系,其动力来自于双方维护地区和平、加快经济发展的共识。
最初,中国与东盟对话磋商的重点议题是政治与安全,特别是南海问题。经过多年磋商,中国与东盟国家在2002年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DOC),这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体现了各方依照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促进地区和平、稳定与互信的承诺。其间,东盟的“协商一致”理念和中国在坚持主权属我同时倡导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以及睦邻友好政策,为谈判磋商提供了重要保障,最终各方求同存异,达成共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与东盟也学会了基于相互尊重的对话之道,东盟更加了解到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1996年7月,中国升格为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国”。
政治与安全对话有助于中国与东盟相互增信释疑,也为中国—东盟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1994年7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关于建立经贸合作联委会和科技合作联委会的协议。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尽最大努力,通过在国内坚持人民币不贬值、对外商谈货币互换安排等方式,真诚帮助东南亚国家渡过难关,发挥了亚洲经济和金融形势“稳定舵”的作用。同年12月中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首次召开,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将双边关系确定为“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2000年,中国首次提出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构想。到2002年,中国与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开启了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进程。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东盟贸易总额为547.67亿美元,与1991年的79.6亿美元相比,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在此期间,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经历了另一场颇为意外的考验,那就是发生在2002年的“非典”疫情。这场疫情严重冲击了东亚地区的国际交往和各国国内秩序,一度令部分东盟国家产生对华不满情绪。中国一方面努力控制国内疫情,一方面积极开展对外抗疫合作并开诚布公地与东盟方面进行沟通。2003年4月,中国—东盟关于“非典”的特别峰会在泰国曼谷举行,双方决定在疫情信息通报、疾病控制、治疗和研究以及出入境管理等方面加强合作,双方化“危”为“机”,信任与合作不降反增。
战略伙伴关系的“黄金十年”
2003至2013年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黄金十年”。2003年10月,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TAC),成为加入该条约的第一个域外国家,同时双方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成为东盟第一个战略伙伴。至此,中国和东盟关系进入全面合作的新阶段,并逐步发展成为最具实质性和活力的互利共赢关系。
“谋在前,做在实”。2004年和2010年,中国与东盟先后制定了2005~2010和2011~2015两份《落实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的行动计划》,对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三大支柱领域的合作进行统筹安排。进而,中国与东盟在“10 1”框架内建立起涵盖领导人、部长、高官及工作层的区域合作机制,在外交、安全、贸易、投资、交通、生态环保、卫生、文化、打击犯罪、青年、通信、旅游、能源、教育等十几个领域建立起合作机制网络。2012年,中国率先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议定书,成为公开表示愿同东盟签署该协定的第一国。
在“黄金十年”,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加速推进,双方先后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和《投资协议》,到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建成。短短十年,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增长了四倍,达到4436亿美元,双向投资额累计超过1200亿美元。
建设命运共同体的“钻石十年”
“计利当计天下利”。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东盟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伙伴,中国与东盟关系迈入提质升级的“钻石时期”。
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进程中,中国与东盟确立了“2 7合作框架”,即在深化战略互信、聚焦经济发展这两点共识的基础上,推进政治、经贸、互联互通、金融、海上、安全、人文等七个领域的合作。2017年11月,李克强总理提出将“2 7”框架升级为“3 X”,构建以政治安全、经贸、人文交流三大支柱为主线、多领域合作为支撑的新框架。 2018年11月举行的第21届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通过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中国成为第一个与东盟制定中长期合作规划的对话伙伴。双方强调以此对接《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并且努力促进区域各互联互通战略的对接,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海盗和气候变化等挑战,共同促进“联合国2030年目标”,推动和平、稳定、融合、繁荣和充满关爱的东盟共同体的建设,打造“南南合作”典范。
在经济领域,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于2014年9月开始,到2015年11月正式结束,中國与东盟共同签署了《关于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