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k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创新教育渗透语文教学中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启迪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打开大门。
  二、改进方法,把创新渗透其中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教师教一篇课文往往是五大快: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一点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了。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教师说的头头是道,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1、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 鼓励学生创新。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与学生的学,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改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
  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疑难要设计的科学,严密但也要兴趣盎然,避免呆板枯燥。最后,还要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就是教师要设疑给学生解,让学生逾越。有疑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群情激昂地进行讨论,或者全神贯注地探索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课堂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3、搞好知识传授,为创新打好基础。
  首先,一个没有知识或者知识贫乏的人是很难进行创新活动的,放眼历史,所有的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 ,因此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提。其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只有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时候,才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勇气和耐心越好,更容易形成创新。最后,创新能力的体现离开的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的,知识的运用为创新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知识的运用过程,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
  以上三个方面的知识传授,最终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打好基础。
  三、发散思维,给创新插上翅膀
  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例如美学教育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另一方面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其他文献
近年来,人们对教育中的惩戒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一时间,教师这个群体被各大媒体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经受着一轮职业道德的拷问。教育需要不需要惩戒,怎样维护教师惩戒权。本文认为教育中实施必要的惩戒是非常重要的。  一、当前教育的误区  有教师说:“现在的学生不能体罚,包括罚站,不能对他使用刺激性的语言,所以我现在从不管他们,不是我不愿意管,是不能管,自己找麻烦。我每天只能站在讲台上认真的讲好自己
期刊
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各方面的知识接触较多,眼界比小学开阔得多,对什么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是各学科的基础,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摇篮,作为农村初中来说,由于条件的限制,学生往往只局限于课本,相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说,知识面窄得多,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如何利用现有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一、充分利用语文课堂,让学生大胆质疑
期刊
小说是以人物形象刻画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叙事作品。小说有三基本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我们在小说阅读教学中,应重点抓住三要素来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第一、抓住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指导  由于小说中的人物特点各不相同,性格差异很大,不仅有其共同之处,而且存在着鲜明的个性,而这种个性是某一人物独特的有别于他人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的个性特征。因此,对人物进
期刊
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教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微笑能够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老师灿烂的笑容,能给学生带来亲切感,能赢得学生的爱戴,也是一个学生的期望和需要。  刚接手初一、三班和四班时,发现大部分同学有很多不良习惯,如吃饭爱挑食、午休不入睡、同学间好斤斤计较、不会尊重老师等。看到同学们的种种不良习惯,我整日里难有一丝笑容。   然而,学生无意间的一件事却触动了我的心弦。那是在我请病假
期刊
我在一本书中看到了汉唐九诀的内容,觉得和我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不谋而合,今天我就具体的来阐述下:鸣、智、勇、技、奇、情、盟。  一、 鸣是指无形资产   我的理解是为了满足新教育理念的需要,使教育更适合当前的形势,也为了使学生的“身”“心”能健康、全面的发展,及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作为班主任应该大力提升服务意识,着力打造优质的、和谐的班级教育服务。班主任要组织各项实践活动,比如开展班级
期刊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之外对学生实施的多种多样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对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余生活有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为了认真贯彻国家教育部“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方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之余,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组织和开展了一些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方法。下面我以前不久开展的语文朗读竞赛
期刊
很多教师只注重了课内阅读指导,却忽视了课外阅读指导,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听之任之,因此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着不少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提高课外阅读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发展。  问题一:课外阅读缺乏目标性。初中生对读什么缺乏根本的认识;或者盲目去读所有的作品,或者依靠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读,或者只读几篇优秀作文之类,如果这样下去,怎能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呢?又怎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呢?  问题二:课外
期刊
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如今我们的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认为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   一、有情感   (一)可利用教材本身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
期刊
一、 目前多媒体课件存在的问题  (一) 封闭性  目前,多媒体课件的主要来源有:计算机公司推向市场的商品软件或教学素材库;教育部门组织力量开发设计的较为系统的多媒体课件;由学校教师和计算机教师合作,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开发的规模小、针对性强,非系统的,为解决教学中重点和难点而设计的。从课件的来源可看出,课件大部分是由专业人员编制好的,这样的课件一旦刻录成光盘,就具有了特定的封闭性。课件的这种封闭性就
期刊
每一个有时代感、责任感的语文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下面我就个性化阅读谈一些粗浅的意见。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阅读氛围,促进个性阅读   学生70%的时间都是在课堂上渡过的,因此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阅读氛围,促进个性化的阅读。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喜欢喋喋不休的讲述课文背景、作者介绍、分析课文等,教师应该营造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的时候要留有足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