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数学知识点,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景,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在乐学的情境中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教师学生情景激发求知欲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游戏中激发求知欲
有些概念题、计算题,老师感到难教,学生学起来情绪不高。这些课,老师必须多动脑,想办法巧妙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还要注意仅仅围绕教学目的有层次、有坡度的设计好教学环节,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在强烈求知欲的驱使下,更深层次的理解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尤其是借助于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欲望,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例如:我在讲混合运算时,是通过学生进行得小红花的游戏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程的。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每组学生按一定的次序,每人计算一步,最后一个学生把计算结果交给老师。我和几个学生代表根据学生的计算时间,做题的正确率定名次,奖给学生小红花。题目如下:
1、48÷24×3 57=()×3 57=() 57=()
2、23 21×32÷24=23 ()÷24=23 ()=()
比赛结束后我把正确结果写到黑板上,并改变题目的顺序,导入新课。题目如下:
57 48×3÷2421×32÷24 23
通过举行这个游戏,同学们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学习混合运算打下了基础。
二、乐学情境中激发求知欲
教师有意思的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发思考,这有助于驱动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有助于概括学生的思维。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往往会在好奇中产生乐学情绪。教师在授课时,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创设一种是学生好奇尝试心理的乐学情景,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中传授新知识。如:我在讲数学广角《搭配的学问》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我说:“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数学,我很高兴,想和同学们交个朋友,好吗?”“老师和每个同学握一次手(边说边和同学们握手),老师和几个同学握了手?握了多少次呢?已经记不清了,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好办法好吗?”(学生说办法)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说的办法说明了什么呀?(按一定的顺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类似握手的问题,在思考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这样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探索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然后出示课题:数学广角——《搭配的学问》,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就开了个好头。这节课学生听得很专心,学的就快,顺利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样,通过创设特定的情景,让学生处于教材所规定的环境,通过概况一些共同性质而抽象出新的概念,从而获取新的知识。教师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必须使学生学会思维。适时创设情景,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
三、实验中激发求知欲
数学中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爱凭空想象思考,往往会出现错误。采用适宜的方法,让学生亲手做实验、纠正错误,掌握新知识。例如:有一道思考题,题目要求是: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每对折一次打开,看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思考后,大部分同学写出了对折后分成的份数:2、4、6、8、10份,每份分别是这张纸的1/2、1/4、1/6、1/8、1/10。看后,我没有直接指出同学的错误,而是让同学们各拿出一张长方形纸,亲手对折,每次对折后,打开纸看看分成多少份。同学们通过操作练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具体化,很快得出了正确答案,是分成了2、4、8、16、32份,每份分别是这张纸的1/2、1/4、1/8、1/16、1/32。这样通过直接操作,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思维的开展,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获得知识和技能。
四、欣赏中激发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现代的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情景,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吸引学生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学生,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求知欲。在欣赏娱乐的形式中学习知识,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这节课时,课本上的图片是静止的。单依靠课本资料,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图片缺乏动感,学生理解没有欣赏性、趣味性,理解概念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寻找素材,就可轻而易举地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从互联网上下载了儿童在滑梯上的运动、火车的前进,电梯的下降等场景,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知识,总结出像儿童在滑梯上的运动、火车的运动、电梯的下降都是沿着直线运动,平平的不改变运动的方向,这样的运动是平移。接着我又给学生展示了摩天轮、风车、转椅的运动,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这部分的知识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这是非电教手段中任何教学法无法比拟的。
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还要以热烈的情感、真挚的感情、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包含着期待和信任启迪学生,感染学生,达到情感的交流,使课堂气氛变得热烈。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看成学生中的一员,参加到学生活动中去,让自己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也才能富于探索和创新,教学的效率才能明显提高。
欢愉的教学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学活动畅通无阻,愉快的情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所以老师一定要多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从多方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数学的情趣,达到掌握知识目的。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无论运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使学生在高兴中学会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只有学生有求知欲,并在心情愉快中的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愉快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师学生情景激发求知欲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采用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动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游戏中激发求知欲
有些概念题、计算题,老师感到难教,学生学起来情绪不高。这些课,老师必须多动脑,想办法巧妙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还要注意仅仅围绕教学目的有层次、有坡度的设计好教学环节,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在强烈求知欲的驱使下,更深层次的理解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尤其是借助于与课本内容有关的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欲望,在游戏活动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例如:我在讲混合运算时,是通过学生进行得小红花的游戏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程的。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每组学生按一定的次序,每人计算一步,最后一个学生把计算结果交给老师。我和几个学生代表根据学生的计算时间,做题的正确率定名次,奖给学生小红花。题目如下:
1、48÷24×3 57=()×3 57=() 57=()
2、23 21×32÷24=23 ()÷24=23 ()=()
比赛结束后我把正确结果写到黑板上,并改变题目的顺序,导入新课。题目如下:
57 48×3÷2421×32÷24 23
通过举行这个游戏,同学们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为学习混合运算打下了基础。
二、乐学情境中激发求知欲
教师有意思的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发思考,这有助于驱动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有助于概括学生的思维。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往往会在好奇中产生乐学情绪。教师在授课时,抓住了学生的这一心理,创设一种是学生好奇尝试心理的乐学情景,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中传授新知识。如:我在讲数学广角《搭配的学问》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我说:“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喜欢数学,我很高兴,想和同学们交个朋友,好吗?”“老师和每个同学握一次手(边说边和同学们握手),老师和几个同学握了手?握了多少次呢?已经记不清了,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个好办法好吗?”(学生说办法)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说的办法说明了什么呀?(按一定的顺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类似握手的问题,在思考的时候要按一定的顺序,这样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研究探索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然后出示课题:数学广角——《搭配的学问》,这样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就开了个好头。这节课学生听得很专心,学的就快,顺利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这样,通过创设特定的情景,让学生处于教材所规定的环境,通过概况一些共同性质而抽象出新的概念,从而获取新的知识。教师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必须使学生学会思维。适时创设情景,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
三、实验中激发求知欲
数学中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爱凭空想象思考,往往会出现错误。采用适宜的方法,让学生亲手做实验、纠正错误,掌握新知识。例如:有一道思考题,题目要求是: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每对折一次打开,看把这张纸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学生思考后,大部分同学写出了对折后分成的份数:2、4、6、8、10份,每份分别是这张纸的1/2、1/4、1/6、1/8、1/10。看后,我没有直接指出同学的错误,而是让同学们各拿出一张长方形纸,亲手对折,每次对折后,打开纸看看分成多少份。同学们通过操作练习,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具体化,很快得出了正确答案,是分成了2、4、8、16、32份,每份分别是这张纸的1/2、1/4、1/8、1/16、1/32。这样通过直接操作,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思维的开展,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获得知识和技能。
四、欣赏中激发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现代的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动的情景,形成一种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吸引学生学习数学,把数学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现给学生,增强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求知欲。在欣赏娱乐的形式中学习知识,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这节课时,课本上的图片是静止的。单依靠课本资料,感性材料的数量是绝对不够的,图片缺乏动感,学生理解没有欣赏性、趣味性,理解概念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网上寻找素材,就可轻而易举地解决上述问题。因此我从互联网上下载了儿童在滑梯上的运动、火车的前进,电梯的下降等场景,学生在欣赏中获得了知识,总结出像儿童在滑梯上的运动、火车的运动、电梯的下降都是沿着直线运动,平平的不改变运动的方向,这样的运动是平移。接着我又给学生展示了摩天轮、风车、转椅的运动,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这部分的知识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求知欲,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这是非电教手段中任何教学法无法比拟的。
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还要以热烈的情感、真挚的感情、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包含着期待和信任启迪学生,感染学生,达到情感的交流,使课堂气氛变得热烈。在教学活动中,把自己看成学生中的一员,参加到学生活动中去,让自己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近的亲密朋友。这样师生才能关系和谐,感情融洽,才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学习。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也才能富于探索和创新,教学的效率才能明显提高。
欢愉的教学环境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学活动畅通无阻,愉快的情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所以老师一定要多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从多方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数学的情趣,达到掌握知识目的。课堂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无论运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使学生在高兴中学会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只有学生有求知欲,并在心情愉快中的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愉快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