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终结画报的时代?

来源 :对外大传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56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篇:挑战
  
  一、“读图时代”,“终结”画报的时代?
  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所带来的胶卷、传统相机及数码相机的普及,互联网的无限延伸和数码技术的日新月异,图片拍摄、处理、传输、存储手段的更新,图片获取渠道的多样与便捷,图片资源的极大丰富和广泛使用……凡此种种,使我们有幸见识了“读图时代”的到来。作为从业于画报的一名图片编辑,似乎有足够的理由为之欢欣鼓舞——画报这种媒介经过十数年的冬眠,或许会迎来它的第二个春天。而美国著名的《生活》画报于去年10月再度复刊,也为这种乐观的瞻望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持。
  但笔者却对这种前景不无怀疑和忧虑。在我看来,“读图时代”带给画报的,与其说是机会,毋宁说是更大的挑战。
  首先,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画报图片的独家性不复存在。在没有电视的时代,老百姓会围着《人民画报》,细细品味周总理会见外宾时穿什么衣服,皮鞋有多亮;在全中国会拍照的人似乎都集中在新华社和人民画报社的时代,《人民画报》上刊登的每一幅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都会让老百姓心驰神往。而现在,想看国家领导人,电视上天天看得到;想看风景,连20来岁的大学生都可以背着相机走遍中国。
  其次,有太多媒体纷纷侵入了原本只属于画报的“图”的领地。很多报纸的头版头条开始以“图片新闻”的形式出现,或配发大幅图片;很多过去以文字为主的杂志现在用起图来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大有赶超画报之意,比如被视为新闻杂志风向标的《时代周刊》,动辄就以三四个跨页照片作为一篇报道的开篇;还有不少“越位”的刊物——美国《国家地理》从未自称为画报,却被全世界摄影人奉为圭臬;报刊亭中林林总总的时尚刊物,无一不是视觉刊物,图片乃是它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它们相比,画报的图片优势又在何处?
  最后,图片的拍摄、制作、搜集、筛选比文字写作所受制约更多、耗时更久,同时画报的设计、印制比起文字杂志来也是流程更复杂,要求更高。因此,画报的周期一般比较长,不仅难以望电视、网络、报纸之项背,就是与大多数文字杂志相比也不得不自愧弗如。既然不得不经常做“明日黄花”,又怎能指望本性“喜新厌旧”的读者忠实于你?
  总之,正因为到处充斥着图片,以图为主的画报反而不像过去那么个性鲜明了。画报的图片优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削弱,画报的生存空间受到了空前的挤压,画报的发行量、影响力也就难免急剧下降了。于是,《生活》会在发行量860万份时感到难以为继;《人民画报》发行量120万份的辉煌也一去不复返;与《人民画报》并称“三大画报”的《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同样风光不再;而在20世纪50年代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的数十家省级地方画报,近几年无不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其中有个别画报已陷于严重脱期乃至停刊的绝境。
  如此说来,难道画报的美好时代竟然要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而终结?
  
  二、“读图”速度, 画报不能承受之快
  什么是画报?目前并无权威定义,但人们对“以图片为主,以文字为辅的期刊”这个约定俗成的说法多无疑义;图与文谁主谁次,是画报区别于一般期刊的分水岭,也是众所公认的。
  我国著名报人戈公振曾对图片有一番精辟的阐述:“图画为新闻之最真实者,不待思考研究,能直接印入脑筋,而引起其爱美之感,且无老幼,无中外,均能一目了然,无文字深浅、程度高下之障碍。”图片相对于文字,有其直观、易懂、视觉冲击力强、可超越语言阅读障碍的特点,因而在一个报纸或期刊的版面上,最容易形成视觉的中心,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这正是如今的报纸、杂志甚至书籍都大量使用图片的原因所在。
  美国韦伯州立大学的希尔·约瑟夫做过一项读者浏览版面时眼球运动轨迹的实验。她用两台微型摄像机固定在实验对象的头部,观察记录他们在阅读报纸时的视线运动的先后顺序。通过红色数字标志,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实验对象的视线从版面中心开始,“直奔”左上角的图片,看完了这张图片、图片周围及版面上的几个主要标题后,视线又转向右下角的图片。(如图)
  但是,这个实验同时得出了另一个令人吃惊的结果:读者浏览每张照片的平均时间不足0.71秒。
  按照这样的速度来“读图”,读者看一本画报需要多长时间?以2005年第5期《人民画报》为例:这一期画报共100页,从封面到封底,共使用图片207张(其中包括目录、导读页重复使用的6张)。
  0.71秒/张×207张=146.97秒
  也就是说,读者如果仅看图片,浏览一本《人民画报》用时只需不到两分半钟!难怪在读者调查中经常看到读者抱怨画报“内容太少”。
  由此亦可想见,画报如果不能“洗心革面”,在内容上向纵深开掘,在形式上大胆创新,就只能沦为谁都可以“随便翻翻”、谁都不会“认真看待”的肤浅媒体,最终被时代彻底抛弃。
  
  中篇:出路
  
  一、 以图为主:不求更多但求最好
  一份刊物必须要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风格,并且对这种特点和风格持之以恒,这也是期刊界人士所公认的。对画报而言,“以图为主”显然是其最主要的,不能改变的特点。但笔者认为,面对“读图时代”带来的种种挑战,有必要重新考虑“以图为主”的内涵,并认真探讨应如何保持这一特点,如何发挥它的优势。
  首先,在图片已非紧缺资源的今天,不能再将“以图为主”片面地简单地理解为数量上的优势。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图片,而是真正具有冲击力或耐人寻味的图片。因此画报的“以图为主”不应该表现在更“多”,而应该表现在更“好”。在一个重大事件之后,如果读者不满足于稍纵即逝的电视画面所带来的模糊印象,要通过平面媒体中的图片来“重温”事件,加深印象,画报的图片编辑有义务让他们看到最好的一张图片——相对于电视画面,它是静止的永恒的;相对于报纸图片,它是印刷精良、色彩精准的;相对于其他期刊,它有更具决定性的瞬间,更富冲击力的画面,更精心构思的构图,更完美的光影色彩效果。画报的图片编辑应该有能力选出更好的图片,并且,坚守宁缺勿滥的原则,只用最好的图片。
  反观目前的各家画报,在很多情况下,“以图为主”仍然停留在图片的数量占绝对优势。之所以用图如此之多,原因大概不外乎如下几点。1.在一组稿件中缺乏非常精彩、经得起放大的骨干图片,只好以很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平庸图片来填充版面;2.工作量和稿费是以数量为基础计算的,用更多的图就意味着更多的经济利益,以及与摄影师更好的关系;3.画报的文字量本来就少,如果再流于空泛,乏善可陈,版面就只能留给图片了;4.画报的图片和文字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但不少图片编辑对此并不充分理解,以为必须给文章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配上图,于是造成了图片的堆砌。结果,很可能是将一两张精彩照片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淹没在一大片平庸照片的匆匆浏览之中。
  其次,既然不能再以独家取胜,那就必须以先取胜。通过培养自己的摄影记者,以及和一些优秀摄影师签约,取得首发和一段时间之内独家使用的权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画报“以图为主”的特色和优势。
  最后,不能再将“以图为主”的“图”仅仅理解为单幅原创的照片,而要充分考虑版面设计的因素——不仅包括每个版面上图片的编排、标题的设计、色彩与线条的运用,而且包括刊物的整体包装,都要达到赏心悦目或者震撼人心的效果,令人过目难忘。
  
  二、 两翼齐飞,才能飞得更远
  但是,如前所述,一本刊物仅仅有好图片是不够的。图片具有直观、易懂,“一目了然”的特点,可以让它在传达戏剧性瞬间、人物姿态和表情、风景等视觉信息时一图胜过千言万语,但它毕竟不能代替千言万语的表达。对于思想、观点、经历、背景等深刻或复杂的信息,图片的表现力就远远不如文字。相对于文字,图片更易读,但却更不耐读。
  要让画报变得耐读,出路应该是,给以文字更多的重视和更大的空间,发挥文字的力量向纵深开掘,让文字和图片各展所长,互为补益。
  “图文并茂、两翼齐飞”是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观点,这一观点在90年代初的“银川会议”上成为中国报业的共识,其要旨是要用文字和摄影“两条腿走路”,改变以往重文字、轻摄影的现象。
  而在画报界,虽然大家做自我介绍时言必称“图文并茂”,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重图片、轻文字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形成自有其历史原因。比如,作为对外宣传刊物,于新中国成立次年创刊的《人民画报》,曾经将图片可以超越语言阅读障碍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新中国的对外宣传方面居功甚伟。基于这种定位,过去的《人民画报》中文版虽然面对的是中文读者,却一直是作为各种外文版的“底本”存在的,出于翻译、多文版套印、外国读者对中国了解非常有限等原因, 文字要求短、平实、浅显。这样的文字,照顾了外国读者,但中文读者读起来却难免觉得索然寡味。20世纪八九十年代,《人民画报》中文版的发行量随着电视的普及而直线下降,这也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
  1999年,《人民画报》中外文分版。面向中文读者的中文版得以独立采编,并实现了电脑图文混排,才终于有了“图文并茂”的可能。
  这里要格外强调的是,正如图片不是越多越好,文字同样不是越长越好。衡量与取舍文字的标准应该是,标题是否引人入胜?观点是否鲜明深刻?评论是否鞭辟入里?写人是否生动传神?叙事是否娓娓动人?用词是否精确凝练?是否做到了言之有物,“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文字构成的标题、图注、文章是否能合奏成强有力的“画外音”,将读者引向图片背后的东西——更广的空间、更深的意义、更高的境界,让读者体会到思想探险的愉悦?
  在图片精彩的同时,只有文字也经得起咀嚼,真正做到“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画报才能既吸引读者,又留得住读者。
  
  三、 选题为王,适者生存
  与“读图时代”携手而来的,是所谓“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身处“海量的信息”中,难免有将被溺毙的无力、恐慌感觉。所以,我们缺的不是信息,而是信息的梳理和筛选。而在时效性方面永远赶不上网络、电视、报纸的期刊,其职责正是要把一段时间内的信息加以梳理、选择,然后将最有价值的信息以最容易为读者所接受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就是期刊从业者所说的“选题”。
  一期刊物的“主打”选题,集中体现了这本刊物的定位、风格,体现了编辑的思想深度和他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同时体现了编辑对读者需求的预期。正因如此,人们常说,一本刊物是它的主编的延伸;主编能想多远,刊物就能走多远。
  画报作为一种期刊,决定它能走多远的也是选题。就《人民画报》而言,自1950年7月由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刊名创刊至今,它一直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因而成为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诸方面的生动见证。这个定位决定了它的综合性,决定了它必须“紧跟时代脚步”。但是,综合性并不一定意味着有闻必录,“紧跟时代脚步”也不等于跟在新闻后面亦步亦趋。
  面对“读图时代”带来的巨大挑战,画报必须选择能够吸引读者而又适于画报表现的选题——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感人的瞬间而不是以看似重大的题材取胜;以角度新颖的纵深切面而不是以高屋建瓴的面面俱到取胜;以具有欣赏价值和保留价值的画面而不是以耸人听闻惊世骇俗的猎奇取胜;以与读者平等交流的诚意而不是一副俯视众生的姿态取胜。
  
  四、市场、定位,不能不说的几句题外话
  众所周知,画报大多诞生于图片资源紧缺的时代,而现在则是图片甚至期刊本身都过剩的时代。且不说挟雄厚资金和丰富经验而来的跨国传媒集团,仅仅在国内,就有九千多家期刊在竞争。画报如果不向新的目标读者进行有效的品牌推广,随着老读者的渐次逝去和退出,发行量下降乃至于难以为继似乎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另外,《人民画报》等一系列以国家和各地形象宣传为宗旨的画报,在定位、选题等方面尚存在着一些市场因素之外的制约,如政策、机制、观念等等,由于超出了本文所探讨的技术层面,兹不赘述。
  
  下篇:未必“终结”
  
  综上所述,“读图时代”并不一定会终结画报这种媒体。新的媒体产生后对旧的媒体造成冲击是必然的,但不可能全部取代旧的媒体。生活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使人们静不下心来去阅读大部头的文字,所以才会乐于“读图”,这无疑给画报留下了不小的发展空间。但是,图无处不在,势必使“画报”失去“独门武器”,和其他纸媒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大家面临着相同的竞争和生存的压力,但也拥有相同的市场、机会。《生活》再度复刊,就是因为“时代公司发现了一个机不可失的新市场和一个全新的周末生活阅读环境”。在国内,《广东画报》原本属于数十家地方画报之一种,为扭转连年亏损的局面,于1999年成功改版为专门针对都市青年的时尚生活刊物——《城市画报》,主打生活方式、潮流变化等城市时尚话题,细数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购物、餐饮、夜生活信息。刊物成为时尚青年眼中的“新生活的传播者”,发行、广告也随之风生水起。
  可见,画报只要能找准自己的定位,选好自己的选题,在守住传统领地(图片优势)的基础上,再把自己看作竞争激烈的期刊市场上的普通一员,凡是能够屈人之兵的武器——不论图片,还是文字,不论版式设计,还是推广营销——都要拿起来,全副武装,全力维护和拓展自己的读者群落和生存空间,还是能够在期刊市场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避免“被终结”的命运的。
其他文献
While the incidence of toddlers’ diabetes is soaring,their mainstay insulins were withdrawn,namely the weak 10% or 20% insulin mixtures (WIM),which were inject
Exercise therapy is essential for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T2D).However,patients with T2D show lower physical activity and reduced cardiorespiratory fi
在有菌或带菌的条件下,细菌会随着干态有机或无机的微粒穿透防护或隔离用材料,对健康人体造成侵害。为检验防护用材料的阻干态微生物穿透能力,我们对阻隔微生物穿透试验方法
线性代数中,向量间线性关系的确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其中包括向量间的线性表示,极大无关组的确定等等.本文对文献[1]中给出的确定向量间的线性表示及用极大无关组表示的一
AIM To determin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diabete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Ghana.METHODS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clinical features of all children and ad
从领导责任与连带责任制度以及责任追究的角度探讨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问题,领导是落实责任制的关键.
平衡针法是王文远主任医师创立的一门以中医阴阳整体学说为理论基础,以西医神经调控学说为物质基础的针灸与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笔者以平衡针法为主
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是临床上致残率很高的疾病,虽然其病死率从20年代的50%左右降低到目前的6%,但神经损伤的恢复程度仍较差.脊髓损伤可分为原发性
记者从四川消委会官方网站七了解到,在该消委会组织的“家膈净水器商品比较试验”中,产品质鲢不甚理想,10组样品中就有7组样品不符合闷家相关标准要求,达标率仪为30%,包括安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