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一处很小的细节,我却偏偏记住了:电影《夜奔》中,在林冲比着心对徐少东说出“我这儿记得你”之前,向他要了一根烟。烟气给了林冲勇气。烟火点亮了他一贯沉静如水的双眸。一根烟牵起林冲的手,带他奔出心的牢笼——虽然这场“夜奔”只维持在烟头燃烧的一明一灭间。
生活中我是举双手赞同禁烟的,但也认同:电影的世界,如果缺少一根烟,会变得无趣。烟气是最有韵味的象征符号。而迷影人尤其需要一根烟来发声。
翻开张樯的随笔集《带我走吧》,扑面袭来“那一缕撩人的轻烟”:从基努·里维斯的《康斯坦丁》、凯文·科斯特纳的《未来水世界》到阿尔·帕西诺的《教父》到奥黛丽·赫本的《蒂芙尼的早餐》以及乌玛·瑟曼的《低俗小说》……张樯一一细数那些以香烟做主副线索的电影,好像粉丝找到了和偶像的同好,心中暗喜但却又小心翼翼地说他不是为香烟高唱赞歌,那种不敢言说的喜悦与压抑的矛盾,按也按不住地想要表达的措辞,让人看了忍俊不止,直想拍拍他的肩头说:走吧,抽根烟去。
能闻到电影中的“煙味儿”,是因为张樯嗜烟。在香港工作多年,他应该就像《志明与春娇》中的那些烟民一样,在香港的后街小巷里吸一支烟,也有一些各行各业的同好,在咖啡时间里聚在一起,聊些遍山洋紫荆的闲话?
而热爱香烟仅是张樯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
《带我走吧》一书中集结的并不是学术的、专业的影评,文章多是像以“香烟”这样的线索勾引出来的一串电影,这些电影首先是张樯的喜欢,是非常个人化的体验。然后他诚意地想用喜欢唤来同好之人,希望大家可以聚在好电影的后巷,共享一段美好时光。而张樯想与人分而享之的,不仅有香烟,还有诸如关于伞、云、火车、天堂、越狱等等内容的电影。
《带我走吧》的书名,来自书中的一篇文章“带我走吧,外星人”。内容源自张樯小时候与UFO相见的真实事件——那个越来越近的飞碟又越飞越远,并没有听到一个小男孩要求被带走的心声——与UFO的遇见,是张樯热爱外星科幻电影的始蛹,那个“被带走”的要求没有实现,却被电影捡了起来:《火星任务》《第三类接触》《魔茧》等科幻片相继进入他的视线。但张樯又似乎不是外星科幻片的搜集者,也许,这仅是他留给读者去发现更多此类电影空间的线索。
影评人评影的方式,多种多样。属于张樯的那一种是:更加关注故事、关注那些和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感觉。比如,希腊/土耳其合拍的电影《香料共和国》,我注意到的是肉桂味的明信片和凡尼斯无师自通的烧茄子,张樯关注的是香料、天文和哲学的落脚点;谈到电影《托斯卡纳艳阳下》,张樯说“女人都爱意大利”,我立即同意——电影里,女人一失恋就跑到意大利去疗伤。
还有一些被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渐渐遗忘的影片,也在张樯的笔下、在他的观影视觉里复活:比如1985年苏联拍的电影《自己去看》,1987年陈凯歌横空出世时所拍的《孩子王》,同期张暖忻拍的《青春祭》等等。
有读者问张樯看了多少部电影?张樯讲了一个故事,他曾经遇见台湾金马奖的一位评委,那位评委不无自豪地说自己看过的电影,加起来估计超过4000部。张樯听了不以为然,他说他看过的影片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从江南到深圳去闯荡。刚到深圳时住廉价的小招待所,却极为满足,因为那里的电视可以收看到930。930是香港明珠电视台的电影频道,几乎每晚都播放欧美片。然后是VCD、DVD泛滥时代,张樯开始疯狂地买、疯狂地看。为了买到《日瓦戈医生》几乎跑遍了全城的音像店。张樯说,“有时候看着泛滥成灾的战利品,我真有些发憷,估计这一世,不,再活一世也看不完。”
我也是从VCD看起,到蓝光结束了碟片时代。那些年看坏了三四个碟机,现在还有两个碟机被偶尔拿出来使用。开始买日本原装DVD,娇贵得要死,不是卡碟就是死机。后来买国产DVD,什么烂碟都能读出来,遇到实在不好的碟哼唧一会儿,也能跳过去继续播放。那些碟、那些碟店、那些年淘碟的往事都有着和张樯相似的经历,或者说张樯看碟的故事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观影人共同经历。
《带我走吧》一书融电影艺术与人生体验于一体,既有对电影镜头、语法、成像技术、发展历史的客观介绍,又有对电影内容的生动解读和由电影引发的对现实生活的感性思考,将艺术与生活无缝对接,引导读者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阅片无数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为了让流失的岁月使我安心。”看电影可能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但会让生活有趣一点。如果你不想费心去选片,可以跟着张樯的《带我走吧》来一场有趣的电影旅行。
生活中我是举双手赞同禁烟的,但也认同:电影的世界,如果缺少一根烟,会变得无趣。烟气是最有韵味的象征符号。而迷影人尤其需要一根烟来发声。
翻开张樯的随笔集《带我走吧》,扑面袭来“那一缕撩人的轻烟”:从基努·里维斯的《康斯坦丁》、凯文·科斯特纳的《未来水世界》到阿尔·帕西诺的《教父》到奥黛丽·赫本的《蒂芙尼的早餐》以及乌玛·瑟曼的《低俗小说》……张樯一一细数那些以香烟做主副线索的电影,好像粉丝找到了和偶像的同好,心中暗喜但却又小心翼翼地说他不是为香烟高唱赞歌,那种不敢言说的喜悦与压抑的矛盾,按也按不住地想要表达的措辞,让人看了忍俊不止,直想拍拍他的肩头说:走吧,抽根烟去。
能闻到电影中的“煙味儿”,是因为张樯嗜烟。在香港工作多年,他应该就像《志明与春娇》中的那些烟民一样,在香港的后街小巷里吸一支烟,也有一些各行各业的同好,在咖啡时间里聚在一起,聊些遍山洋紫荆的闲话?
而热爱香烟仅是张樯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
《带我走吧》一书中集结的并不是学术的、专业的影评,文章多是像以“香烟”这样的线索勾引出来的一串电影,这些电影首先是张樯的喜欢,是非常个人化的体验。然后他诚意地想用喜欢唤来同好之人,希望大家可以聚在好电影的后巷,共享一段美好时光。而张樯想与人分而享之的,不仅有香烟,还有诸如关于伞、云、火车、天堂、越狱等等内容的电影。
《带我走吧》的书名,来自书中的一篇文章“带我走吧,外星人”。内容源自张樯小时候与UFO相见的真实事件——那个越来越近的飞碟又越飞越远,并没有听到一个小男孩要求被带走的心声——与UFO的遇见,是张樯热爱外星科幻电影的始蛹,那个“被带走”的要求没有实现,却被电影捡了起来:《火星任务》《第三类接触》《魔茧》等科幻片相继进入他的视线。但张樯又似乎不是外星科幻片的搜集者,也许,这仅是他留给读者去发现更多此类电影空间的线索。
影评人评影的方式,多种多样。属于张樯的那一种是:更加关注故事、关注那些和他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感觉。比如,希腊/土耳其合拍的电影《香料共和国》,我注意到的是肉桂味的明信片和凡尼斯无师自通的烧茄子,张樯关注的是香料、天文和哲学的落脚点;谈到电影《托斯卡纳艳阳下》,张樯说“女人都爱意大利”,我立即同意——电影里,女人一失恋就跑到意大利去疗伤。
还有一些被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所渐渐遗忘的影片,也在张樯的笔下、在他的观影视觉里复活:比如1985年苏联拍的电影《自己去看》,1987年陈凯歌横空出世时所拍的《孩子王》,同期张暖忻拍的《青春祭》等等。
有读者问张樯看了多少部电影?张樯讲了一个故事,他曾经遇见台湾金马奖的一位评委,那位评委不无自豪地说自己看过的电影,加起来估计超过4000部。张樯听了不以为然,他说他看过的影片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从江南到深圳去闯荡。刚到深圳时住廉价的小招待所,却极为满足,因为那里的电视可以收看到930。930是香港明珠电视台的电影频道,几乎每晚都播放欧美片。然后是VCD、DVD泛滥时代,张樯开始疯狂地买、疯狂地看。为了买到《日瓦戈医生》几乎跑遍了全城的音像店。张樯说,“有时候看着泛滥成灾的战利品,我真有些发憷,估计这一世,不,再活一世也看不完。”
我也是从VCD看起,到蓝光结束了碟片时代。那些年看坏了三四个碟机,现在还有两个碟机被偶尔拿出来使用。开始买日本原装DVD,娇贵得要死,不是卡碟就是死机。后来买国产DVD,什么烂碟都能读出来,遇到实在不好的碟哼唧一会儿,也能跳过去继续播放。那些碟、那些碟店、那些年淘碟的往事都有着和张樯相似的经历,或者说张樯看碟的故事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观影人共同经历。
《带我走吧》一书融电影艺术与人生体验于一体,既有对电影镜头、语法、成像技术、发展历史的客观介绍,又有对电影内容的生动解读和由电影引发的对现实生活的感性思考,将艺术与生活无缝对接,引导读者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阅片无数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为了让流失的岁月使我安心。”看电影可能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但会让生活有趣一点。如果你不想费心去选片,可以跟着张樯的《带我走吧》来一场有趣的电影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