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从外科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中抽调60例,给予其采用院前急救以及临床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抢救成功率为86.7%,放弃治疗率为5.0%,死亡率为8.3%。结论:给予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必要的院前急救以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效果显著。
关键词:外科急危重症;院前急救;临床护理
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表现为发病急,病情危重,若治疗不及时,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为了有效挽救患者生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院前急救以及护理是相当重要的[1]。本次研究中,分析我院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以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外科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中选取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为10-80岁,其中10例入院时已处于昏迷状态,20例患者处于急性病患,30例为慢性病的突发患者。
1.2外科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方法
因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多是突发,且病情危急,因此实施院前急救以及护理,必须保证急救活动的效率。即指医院在接到患者家属电话时,要最快提供院前救治护理服务。其次应保证院前急救实施人员以及护理队伍具有一定的素质水平。同时在实施院前急救以及护理过程中,患者家属的担忧焦虑心理会影响治疗,而诱发各种纠纷事件发生,因此需要给予患者医疗服务。最后整体控制外科急危重症治疗,优先治疗病情严重患者,早期及时抢救,构建一个和谐的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高治疗效果。
2结果
6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抢救成功52例(86.7%),放弃治疗3例(5.0%),死亡5例(8.3%)。
3院前急救以及护理
3.1院前急救
急救护理人员顺利到达现场后,先对患者进行护理体检,通过实施望、触、叩、听,侧重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意识,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护理体检时,应注意尽量保持患者身体不动,尤其是固定头部[2]。
3.2急救护理实施
首先取舒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顺畅,吸入氧气治疗。取平卧体位,并将患者头部向一侧偏,有利于及时排出口腔分泌物以及呕吐物;建立静脉通路,采用静脉留置针,因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套管柔软,且套管可在静脉内长时间留置,且不容易伤及血管壁。减少对其他血管造成的损伤以及患者的疼痛,提供了一个新的救治危重患者的方法,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3-4]。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实施心电监护,注意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变化。重点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频率、节律以及幅度,以及呼吸深浅情况,是否有齁声。同时也应注意观察昏迷患者的呼吸气味,不同疾病患者的的气味不同。
3.3观察转运以及途中病情变化
在搬运以及转送过程尽量保持平稳,平行搬动患者到担架上,且下楼时注意保持头高脚底,将患者放入车上时,应注意头部朝向车头,做好防震处理,保证患者输氧、输液的顺畅。在转运过程中,需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在车厢陪同,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便于及时应对处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转运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瞳孔、脉压差、呼吸节律、心率以及脉搏强弱变化,并根据这些情况判断患者病情。胸部损伤患者需注意观察引流物情况,并注意保持闭式引流管以及呼吸道顺畅,防止管道发生阻塞[5]。
3.4院内救治人员的准备工作
一般情况下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抢救仅由一名出诊护理人员负责,不能在短期内及时有效做好各方面的处理以及救治工作。因此,有必要提前告知指挥中心,将患者的具体情况告知医院,便于医院提前做好抢救药品、人员、设备、物品等方面的准备。在实施抢救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尽量做到合理分工,挑选急救业务熟练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明确抢救所需物品、设备应放置的位置,妥善安排抢救室以及处置室,让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到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以及治疗过程中,辅助医师进行静脉穿刺、吸痰、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等[6-7]。
3.5开通绿色通道
一般情况下,非创伤性患者平均在急诊室留置时间为40min左右,创伤性患者在急诊室的留置时间为56min左右,因此急救时,应注意抢救治疗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建立生命救治通道,有利于提高抢救治疗效果。在急诊救治中,时间就等于生命,减少急诊停留时间,则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
综上所述,通过给予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大大减少病残率以及死亡率。且在整个救治过程中,设置有专人陪同,保证了交接工作的顺利,有效避免交接不清、互相推诿等医疗隐患发生,提高医疗治疗的安全性[8]。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出诊护理人员以及急诊科医护人员均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对出诊护理人员以及急诊科医护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不仅需要掌握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核心,同时还应学习借鉴一些先进的护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医院的院前急救以及护理服务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林花.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2014,(4):383-384.
[2]马文静.急危重症183例的院前急救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6003-6004.
[3]詹利红.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7):95-96.
[4]朱建辉,黎兰芳,吴政庚,等.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心肌酶与其预后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26-27.
[5]李红峰,徐军礼.急诊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要点及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21(3):237-237.
[6]徐萌艳,郭智东.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6542-6543.
[7]阳文彬,邓丽娟.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人转运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23):2171-2172.
[8]孙瑞民,韦蓉.急危重症新生儿院前急救转运818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2(10):1088-1089.
关键词:外科急危重症;院前急救;临床护理
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表现为发病急,病情危重,若治疗不及时,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为了有效挽救患者生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院前急救以及护理是相当重要的[1]。本次研究中,分析我院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以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外科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中选取60例,男45例,女15例,年龄为10-80岁,其中10例入院时已处于昏迷状态,20例患者处于急性病患,30例为慢性病的突发患者。
1.2外科急危重症患者护理方法
因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多是突发,且病情危急,因此实施院前急救以及护理,必须保证急救活动的效率。即指医院在接到患者家属电话时,要最快提供院前救治护理服务。其次应保证院前急救实施人员以及护理队伍具有一定的素质水平。同时在实施院前急救以及护理过程中,患者家属的担忧焦虑心理会影响治疗,而诱发各种纠纷事件发生,因此需要给予患者医疗服务。最后整体控制外科急危重症治疗,优先治疗病情严重患者,早期及时抢救,构建一个和谐的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提高治疗效果。
2结果
6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抢救成功52例(86.7%),放弃治疗3例(5.0%),死亡5例(8.3%)。
3院前急救以及护理
3.1院前急救
急救护理人员顺利到达现场后,先对患者进行护理体检,通过实施望、触、叩、听,侧重于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意识,及时发现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护理体检时,应注意尽量保持患者身体不动,尤其是固定头部[2]。
3.2急救护理实施
首先取舒适体位,保持呼吸道顺畅,吸入氧气治疗。取平卧体位,并将患者头部向一侧偏,有利于及时排出口腔分泌物以及呕吐物;建立静脉通路,采用静脉留置针,因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方便简单、套管柔软,且套管可在静脉内长时间留置,且不容易伤及血管壁。减少对其他血管造成的损伤以及患者的疼痛,提供了一个新的救治危重患者的方法,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3-4]。仔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实施心电监护,注意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以及血氧饱和度变化。重点观察患者的呼吸状态、频率、节律以及幅度,以及呼吸深浅情况,是否有齁声。同时也应注意观察昏迷患者的呼吸气味,不同疾病患者的的气味不同。
3.3观察转运以及途中病情变化
在搬运以及转送过程尽量保持平稳,平行搬动患者到担架上,且下楼时注意保持头高脚底,将患者放入车上时,应注意头部朝向车头,做好防震处理,保证患者输氧、输液的顺畅。在转运过程中,需由专业的医护人员在车厢陪同,并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便于及时应对处理。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在转运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瞳孔、脉压差、呼吸节律、心率以及脉搏强弱变化,并根据这些情况判断患者病情。胸部损伤患者需注意观察引流物情况,并注意保持闭式引流管以及呼吸道顺畅,防止管道发生阻塞[5]。
3.4院内救治人员的准备工作
一般情况下急危重症患者院前抢救仅由一名出诊护理人员负责,不能在短期内及时有效做好各方面的处理以及救治工作。因此,有必要提前告知指挥中心,将患者的具体情况告知医院,便于医院提前做好抢救药品、人员、设备、物品等方面的准备。在实施抢救治疗时,医护人员应尽量做到合理分工,挑选急救业务熟练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明确抢救所需物品、设备应放置的位置,妥善安排抢救室以及处置室,让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到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以及治疗过程中,辅助医师进行静脉穿刺、吸痰、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等[6-7]。
3.5开通绿色通道
一般情况下,非创伤性患者平均在急诊室留置时间为40min左右,创伤性患者在急诊室的留置时间为56min左右,因此急救时,应注意抢救治疗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建立生命救治通道,有利于提高抢救治疗效果。在急诊救治中,时间就等于生命,减少急诊停留时间,则有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
综上所述,通过给予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大大减少病残率以及死亡率。且在整个救治过程中,设置有专人陪同,保证了交接工作的顺利,有效避免交接不清、互相推诿等医疗隐患发生,提高医疗治疗的安全性[8]。在抢救治疗过程中,出诊护理人员以及急诊科医护人员均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重视对出诊护理人员以及急诊科医护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不仅需要掌握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核心,同时还应学习借鉴一些先进的护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医院的院前急救以及护理服务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林花.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院前急救与护理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2014,(4):383-384.
[2]马文静.急危重症183例的院前急救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6003-6004.
[3]詹利红.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7):95-96.
[4]朱建辉,黎兰芳,吴政庚,等.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心肌酶与其预后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1):26-27.
[5]李红峰,徐军礼.急诊严重复合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要点及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4,21(3):237-237.
[6]徐萌艳,郭智东.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6542-6543.
[7]阳文彬,邓丽娟.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人转运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23):2171-2172.
[8]孙瑞民,韦蓉.急危重症新生儿院前急救转运818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09,2(10):1088-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