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历史教学如何转变思路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e5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愈演愈烈的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大背景下,中学历史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长期以来,中学历史被人当作“副”科,是“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往往只有在高中甚至直到高三才能唤起学生的重视,这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是非常令人费解的。而中学历史更是可怜,某些地区把它排除在中考科目之外,成为“门外汉”,因而往往被学生认为“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都无所谓”。我们认真反思导致中学历史目前“可怜”的处境的原因,认为没有学习兴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研究和实践证明:学生年龄还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认识事物。因此,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是走出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困境的契机。然而兴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一、上好起始课,诱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历史是副科”,不少学生尚未学习就有此认识,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学习怎么能有起色呢?所以说要使初中历史教学有一个好的起点和基础,上好起始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这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奠基性工作。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就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我上起始课时,往往用图片和录像把学生有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展示出来,让学生自由地讨论和评价,然后我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去伪存真,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因此,一节精彩的起始课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二、质疑设问,引发兴趣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
  例如在讲述《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的中法战争时,我先让学生回答:“镇南关一战的结果?”学生回答:“老将冯子材带领军民取得了胜利。”我再追问:“接下来战局如何?”当学生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并导致法国茹费理政府的倒台”后,我用沉重的语气说:“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同学们一片愕然,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看不懂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立即展开了积极的讨论,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最后大家在思考中认识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是清政府一味妥协求和卖国的结果。”这样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三、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
  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又很强的学科,它包括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人物的动态和事件的发展。因此,它是有情节、有过程的,是有善恶是非和喜怒哀乐的,历史本身就含有构成故事的各种因素。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一堂历史课尽是大一、二、三,小1、2、3,只有条条框框,不见情节和过程,那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的。初中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尤其感兴趣。根据这一兴趣特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揉入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这样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
  例如在讲授《春秋五霸》时,我插入了“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在讲《戊戌变法》时,我穿插了“康有为如何摆脱慈喜太后追捕的”那段惊险刺激的历史,学生兴趣相当浓厚,从而轻松地掌握了这些内容。
  四、搞好课外活动,提高兴趣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开拓视野、强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例如举办历史故事会、编演历史剧、知识竞赛、编辑历史小报、动手制作教具、举办历史文物展览、参观历史遗址等活动。
  我在授课时,就曾组织学生编演《戊戌变法》历史剧,让同学分别扮演各种历史人物,把当时那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变革表演出来。学生在活动中潜能被挖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再现“历史文物”和“历史场景”,使他们对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增强了学好历史的信心,从而提高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总之,组织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活动,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能稳定学习动机,是提高历史课堂学习效果的辅助手段。
  综上所述,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研究教学艺术,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点燃他们对历史探索的热情,改变当前中学历史教学尴尬的局面。
其他文献
课前预习作为学生学习常规之一,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和提高预习能力正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学知识是连续的、不间断的,新旧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是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可见课前预习是必不
期刊
很多人探索初中数学总复习的过程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总觉得总复习不如上新课有趣味,为此,我也曾有过同感。通过参加义务教育远程研修新课改培训,我深深地体会到:初中数学总复习是完成初中数学特定教学任务之后的一个系统、完善、深化所学内容的关键环节。重视并认真完成这个阶段的教学任务,不仅有利于升学学生巩固、消化、归纳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就业学生的实际运用,同时是学习基础较差学生
期刊
语文课堂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相互交流对话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将这三者有效结合,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文本给学生设计的问题。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是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教师将问题设得好、设得实、设得巧,而且所设的问题具有针对性,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又开拓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一节课的好坏往往取决于
期刊
摘 要: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皆灵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确保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有效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该有以下共性:科学准确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底线;有效、高效是教学的基本目标;快乐教学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较高追求。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
期刊
物理规律反应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理量间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整个中学物理是以为数不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为主干而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由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及其相互联系构成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其中,基本概念是基石,基本规律是中心,基本方法是纽带。要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必须使学生学好基本规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的智力和
期刊
随着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尽可能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这对于在新课改下进行高中教学的我来说,值得进行摸索。要教好高中数学,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首先要对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另外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  以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期刊
语法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不过,近年来尤其是实施新课改以来,语法教学已越来越被淡化,其主因是各级各类考试淡化了语法考试。笔者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已历二十余载,无论六三学制还是五四学制,无论旧教材还是新课程,都教过多年。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真切地体会到:语法教学不应淡化,而亟待加强;新课程语法知识(以鲁教版为例)编排不够科学,可重新调排;语法教学有捷径可走,有方法可循。本文即从这三个方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其教学方案中实验占了较大的比重,同时这也是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理念。重视化学实验不仅在于贯彻新课改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勇于探究发现以及交流创新的需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校教师已有了较好的理解,也寻找到了一些良好的教学方式,可对于实验教学这一模块,其动手操作的实验精髓还未深入课堂的学习中,因此,在新课改的教案中,接下来亟需突破的重点就应该放在
期刊
摘 要:小学教育中语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一个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所以必须尽可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尤其是在乡村,小学的学生只有学好语文,才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融进入更大的社会环境打好基础;乡村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有怎样的重要作用,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都是本文主要探讨的。  关键词:乡村小学 语文
期刊
大家都在做新课程,都在不断努力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也都认识到评价课堂的标准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参与程度、思维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浓厚的参与程度、活跃的思维活动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快速地、积极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去?显然,每堂课的情境创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着眼于学生学习潜能的唤醒,注意调动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