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175
本文应用回顾性分析法,探讨鼻内镜下寻找难治性鼻出血的部位及射频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4~73岁,均为单侧鼻出血。其中右侧15例,左侧17例,其中11例有高血压病史。所有患者入院前,均在乡镇卫生院或门诊经过2次以上前鼻孔和(或)后鼻孔填塞止血,其中5例已行微波或激光治疗。同时行抗感染、止血、补液、降压等治疗,均未能完全控制出血。入院时仍有间断鼻腔、口咽部渗血。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头抬高15°,行1%丁卡因和0.1%肾上腺素表面麻醉收缩双侧鼻腔,在鼻内镜直视下,拔出鼻腔填塞物,用吸引器吸尽鼻腔内血性分泌物,寻找出血部位。如果处于出血活动期,则沿出血方向边吸引边寻找,探明出血点。明确出血部位后,选用东莞高科射频止血探头,强度采用5档,在鼻内镜下直接凝固出血点,封闭血管。对于出血汹涌的动脉性出血者,采用带吸引管的特制止血探头,先于出血点周围放射状烧灼,刺激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再行血管断端烧灼封闭止血。否则会扩大血管破损面,引起更严重的出血,对于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术前行降压治疗,并监测血压变化。
结 果
32例患者经鼻内镜检查均有明确的出血点,其中鼻中隔中后部10例,嗅裂区6例,中鼻道外侧壁后上部7例,下鼻道顶部5例,鼻咽静脉丛2例。经鼻内镜下射频止血,术后观察2~3天,配合行抗炎、降压等处理,均一次性治愈,随访3个月均未见再次出血。
讨 论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又多为中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压或其他系统疾病,来势凶猛,出血量大,部位隐蔽,常规前鼻镜下前和(或)后鼻孔填塞不能有效控制出血。且填塞过程中患者痛苦大,填塞后引起头痛缺氧症状常妨碍正常呼吸和睡眠,甚至有的患者会在填塞的过程中出现脑血管意外。因此明确出血部位是治疗鼻出血的关键,近年来由于鼻内镜技术的发展,鼻内镜下寻找出血部位和治疗鼻出血,因其视野好,准确性高,患者痛苦小而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前和(或)后鼻孔填塞[1]。国内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有许多报道,在治疗难治性鼻出血过程中首选鼻内镜下射频止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鼻内镜下射频止血具有以下优点:①鼻内镜提供良好的照明获得清晰的术野,便于寻找出血点。②找到出血部位后,在直视下双极射频止血。③对于活动性出血,射频有特制带吸引管止血探头,可以边吸引边止血,提供了清洁的术野。④具有止血精确到位的特点。⑤强度调节和发射均由手柄控制,使用方便。
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传统观点认为鼻腔后部鼻咽静脉丛是主要出血部位[2],主要与该部位血管丰富且较易曲张有关。鼻内镜的广泛应用为人们对难治性鼻出血的仔细检查和准确发现出血部位提供了可能,而且进一步研究发现真正的鼻咽静脉丛出血很少见。根据我们临床观察难治性鼻出血多为动脉性出血,常阵发性发作,在前后鼻孔填塞的情况下,也常常间歇性发作。出血部位多位于鼻中隔嗅裂区,中鼻道后上、前上部。本资料鼻中隔中后部、嗅裂区、中鼻道外侧壁23例(71.9%),鼻咽静脉丛仅2例。
鼻内镜下射频止血,凝固温度40~80℃,使组织蛋白迅速凝固、血管收缩和封闭,治疗速度快,低温凝固无碳化、无烟雾、无辐射。与激光、双极电凝、微波等相比对正常组织热损伤小,使黏膜功能及正常结构得到保护,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无瘢痕、无需填塞,易为患者接受。因此鼻内镜下射频止血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广大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胜国,周本忠,孙敬武,等.鼻内镜在鼻腔深部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6,11(6):434-435.
2 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7-88.
本文应用回顾性分析法,探讨鼻内镜下寻找难治性鼻出血的部位及射频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24~73岁,均为单侧鼻出血。其中右侧15例,左侧17例,其中11例有高血压病史。所有患者入院前,均在乡镇卫生院或门诊经过2次以上前鼻孔和(或)后鼻孔填塞止血,其中5例已行微波或激光治疗。同时行抗感染、止血、补液、降压等治疗,均未能完全控制出血。入院时仍有间断鼻腔、口咽部渗血。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头抬高15°,行1%丁卡因和0.1%肾上腺素表面麻醉收缩双侧鼻腔,在鼻内镜直视下,拔出鼻腔填塞物,用吸引器吸尽鼻腔内血性分泌物,寻找出血部位。如果处于出血活动期,则沿出血方向边吸引边寻找,探明出血点。明确出血部位后,选用东莞高科射频止血探头,强度采用5档,在鼻内镜下直接凝固出血点,封闭血管。对于出血汹涌的动脉性出血者,采用带吸引管的特制止血探头,先于出血点周围放射状烧灼,刺激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再行血管断端烧灼封闭止血。否则会扩大血管破损面,引起更严重的出血,对于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术前行降压治疗,并监测血压变化。
结 果
32例患者经鼻内镜检查均有明确的出血点,其中鼻中隔中后部10例,嗅裂区6例,中鼻道外侧壁后上部7例,下鼻道顶部5例,鼻咽静脉丛2例。经鼻内镜下射频止血,术后观察2~3天,配合行抗炎、降压等处理,均一次性治愈,随访3个月均未见再次出血。
讨 论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又多为中老年人,多伴有高血压或其他系统疾病,来势凶猛,出血量大,部位隐蔽,常规前鼻镜下前和(或)后鼻孔填塞不能有效控制出血。且填塞过程中患者痛苦大,填塞后引起头痛缺氧症状常妨碍正常呼吸和睡眠,甚至有的患者会在填塞的过程中出现脑血管意外。因此明确出血部位是治疗鼻出血的关键,近年来由于鼻内镜技术的发展,鼻内镜下寻找出血部位和治疗鼻出血,因其视野好,准确性高,患者痛苦小而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前和(或)后鼻孔填塞[1]。国内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有许多报道,在治疗难治性鼻出血过程中首选鼻内镜下射频止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鼻内镜下射频止血具有以下优点:①鼻内镜提供良好的照明获得清晰的术野,便于寻找出血点。②找到出血部位后,在直视下双极射频止血。③对于活动性出血,射频有特制带吸引管止血探头,可以边吸引边止血,提供了清洁的术野。④具有止血精确到位的特点。⑤强度调节和发射均由手柄控制,使用方便。
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传统观点认为鼻腔后部鼻咽静脉丛是主要出血部位[2],主要与该部位血管丰富且较易曲张有关。鼻内镜的广泛应用为人们对难治性鼻出血的仔细检查和准确发现出血部位提供了可能,而且进一步研究发现真正的鼻咽静脉丛出血很少见。根据我们临床观察难治性鼻出血多为动脉性出血,常阵发性发作,在前后鼻孔填塞的情况下,也常常间歇性发作。出血部位多位于鼻中隔嗅裂区,中鼻道后上、前上部。本资料鼻中隔中后部、嗅裂区、中鼻道外侧壁23例(71.9%),鼻咽静脉丛仅2例。
鼻内镜下射频止血,凝固温度40~80℃,使组织蛋白迅速凝固、血管收缩和封闭,治疗速度快,低温凝固无碳化、无烟雾、无辐射。与激光、双极电凝、微波等相比对正常组织热损伤小,使黏膜功能及正常结构得到保护,术后反应轻、恢复快、无瘢痕、无需填塞,易为患者接受。因此鼻内镜下射频止血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广大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胜国,周本忠,孙敬武,等.鼻内镜在鼻腔深部出血中的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06,11(6):434-435.
2 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