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研究表明,心理是人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因而,如何消除这些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几年来,笔者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对这一课题进行纵向研究和探索实践。
关键词:学生 心理素质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54-02
由于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特别是农村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存在的问题较多,家教严厉型、溺爱型、放任型的居多,使这些家庭的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加上外出打工农民的上千万个留守孩子,因缺少父爱、母爱,而产生心理问题;再加上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巨大压力的影响,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由于上述原因,使处在儿童少年时期的学生本该富有的好奇、好胜、求索等心理受到压抑,甚至泯灭;而使许多中学生产生的依赖心理、畏难心理、抑郁心理、厌学心理等心理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探索、发现和创造性等能力的培养提高。科学研究表明,心理是人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因而,如何消除这些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几年来,笔者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对这一课题进行纵向研究和探索实践,现简述如下:
1.要使学生消除依赖、畏难等心理问题。就要重视意志力的培养
意志力是一个人的自信心和求索精神的集中体现。初中学生可塑性大,要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年龄和个性特征来施教。对于绝大多数人的成长,非智力因素起主要作用。因而要通过树立这些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来培养他们的意志力。
1.1 注重正面教育引导作用。经常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困难,正确对待自己,树立正确人生观和学习自信心,逐渐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通过讲述大量中外名人,如华罗庚、张海迪、爱迪生等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来教育鼓励他们,使他们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从而树立自信心。
1.2 注意及时激励作用。关注每个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闪光点,每当他们取得一点进步或成功时,就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感受进步与成功的喜悦,感觉老师是自己的朋友和知心人(这是教师人格“师爱”产生的良好效应)。坚持不懈地激发他们的意志力,就能使他们开启求索心理、好胜心理。
1.3 注意发挥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目前,存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缺少合力问题,存在家访大多是“告状”的现象,因而也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笔者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每当学生有一点进步或取得某点成功时,就及时通报给家长,请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多做引导教育,注意予以表扬鼓励方式,促进孩子自信心的树立和健康成长。通过上述努力,并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如有的孩子不喜欢当众表扬,就采取个别表扬的方式进行鼓励,终于使这些孩子中的绝大多数,逐渐消除了依赖心理、畏难心理、压抑心理等心理障碍,成为心理健康的学生。
2.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与能力,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
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因而优化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笔者为优化课堂教学,对每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都精心设计。教育家鲁宾斯坦指出:“对于形成任何一种重要能力,都必须首先引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需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在多方面心理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我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得当地运用师生间的情感作用外,还注意运用学生中的典型事例对学生的教育激励作用。这种有形的激励作用具有较强的正向驱动力。
2.1 为了培养探索发现能力,必须激发求索心理与好奇心理。好奇心人皆有之,特别是少年儿童好奇心更为强烈,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把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到对问题与学习的探索上来。求索心理许多人在孩提时期就有强烈表现,一些中学生的求索心理为什么泯灭呢?应该说是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和不良的家庭教育造成的。所以,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来复苏和培养他们的这一良好心理素质。如笔者在教学有理数加法运算时,为了使学生发现小学自然数的运算律对有理数运算同样适用,设计了如下引例:同学们都知道,求l到100的和可以根据加法交换率、结合律进行简算。下面两道有理数加法计算题可否简算?怎样简算?请大家试一试。
两道练习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通过练习发现了几种简算方法,我都予以肯定,并对发现最简算法的同学倍加赞许和鼓励。
又如单元测验时,许多同学对方程2•4x2x2-1-2•x2-14x=3是依照“移项平方法”来解,结果因太繁杂产生解答错误。但有三位同学经观察分析,发现题中的第二个被开方数通分后是第一个被开方数的倒数,可用换元法来解,即通分后设4x2x2-1=y,将原方程化为2y-2y=3来解,既简捷又利于计算。试卷讲评时,我不仅表扬了这三位同学的求索精神与发现能力,并请其中一位同学介绍他的探索发现过程与简解方法。激励同学们学习他们的积极探索发现与独创精神。
从上述例子可看出,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索心理与好胜心理,无疑是培养提高学生探索发现能力的有效途径。
2.2 要提高探索、发现和创造能力:必须开启好胜与独创心理。争强好胜是许多少年儿童的本性,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使他们开启这一心理,并引导到对学习锲而不舍上来。由儿童期到少年期,孩子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不少少年儿童都有不愿受固有思维框框束缚,希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志的独创心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和培养这一良好的素质。
例如在复习分式方程解法时,我先给出两道题让同学们练习,并指定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板解。在练习过程中发现:板解解方程x2-42x=x+2x-3的同学,采取先化分子相等,然后推出两分母相等,即2x=x2-5x+6,再求出原方程的根的独创简解。我请他讲述解题思路,他说:“去分母会使X升幂,就根据等式性质考虑先化分子相等来解是否可行,经观察分析可以。”我肯定地指出:“你的解题方法就是运用所学知识的再创造”予以鼓励。同学们对他避繁就简的探索发现精神和简捷解法留下深刻印象,并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又如,一次第二课堂时,我给出这样一道应用题:一水池有A、B、C、D四根进水管。同时打开A、B、C三管,12分钟可注满水池。同开B、C、D三管,15分钟可注满水池。同开A、D两管,20分钟可注满水池。问,如果四管同开,多少分钟可注满水池?
一位学生在解答时,原想用列方程组的方法来解,当方程组列出后发现解法十分繁琐,于是就想另辟蹊径。经过认真观察、分析,他发现:三次注水,各管实际只开两次。进而发现当四管同开2分钟时,注入的水量等于112+115+120=15。于是他设四管同开需要X分钟注满水池,根据题意列方程得2x=112+115+120,解得x=10(分钟)。
我请他向同学们讲述了上面独创解法的探索发现过程,大家都被他的好胜心和勇于探索发现的独创能力深深感动和鼓舞,无不表示钦佩。他的探索精神和独创性在同学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的身心潜能的开发和社会文化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程度,都取决于其心理素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程度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或独创性都应予以充分肯定,即使是一个闪光点或一点的成功,也要热情鼓励。这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和培养学生意志力,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索心理、好胜心理与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现和创造能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学生 心理素质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2-0054-02
由于目前我国家庭教育,特别是农村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存在的问题较多,家教严厉型、溺爱型、放任型的居多,使这些家庭的孩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加上外出打工农民的上千万个留守孩子,因缺少父爱、母爱,而产生心理问题;再加上应试教育和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生巨大压力的影响,使许多学生产生了心理障碍。由于上述原因,使处在儿童少年时期的学生本该富有的好奇、好胜、求索等心理受到压抑,甚至泯灭;而使许多中学生产生的依赖心理、畏难心理、抑郁心理、厌学心理等心理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探索、发现和创造性等能力的培养提高。科学研究表明,心理是人一切行为活动的基础。因而,如何消除这些心理障碍,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几年来,笔者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对这一课题进行纵向研究和探索实践,现简述如下:
1.要使学生消除依赖、畏难等心理问题。就要重视意志力的培养
意志力是一个人的自信心和求索精神的集中体现。初中学生可塑性大,要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就必须根据他们的年龄和个性特征来施教。对于绝大多数人的成长,非智力因素起主要作用。因而要通过树立这些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来培养他们的意志力。
1.1 注重正面教育引导作用。经常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困难,正确对待自己,树立正确人生观和学习自信心,逐渐培养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通过讲述大量中外名人,如华罗庚、张海迪、爱迪生等不怕困难,勇于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来教育鼓励他们,使他们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从而树立自信心。
1.2 注意及时激励作用。关注每个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闪光点,每当他们取得一点进步或成功时,就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感受进步与成功的喜悦,感觉老师是自己的朋友和知心人(这是教师人格“师爱”产生的良好效应)。坚持不懈地激发他们的意志力,就能使他们开启求索心理、好胜心理。
1.3 注意发挥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目前,存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缺少合力问题,存在家访大多是“告状”的现象,因而也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笔者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每当学生有一点进步或取得某点成功时,就及时通报给家长,请家长配合学校对孩子多做引导教育,注意予以表扬鼓励方式,促进孩子自信心的树立和健康成长。通过上述努力,并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鼓励方式,如有的孩子不喜欢当众表扬,就采取个别表扬的方式进行鼓励,终于使这些孩子中的绝大多数,逐渐消除了依赖心理、畏难心理、压抑心理等心理障碍,成为心理健康的学生。
2.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与能力,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
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因而优化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笔者为优化课堂教学,对每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都精心设计。教育家鲁宾斯坦指出:“对于形成任何一种重要能力,都必须首先引起对某种类型活动的十分强烈的需要。”需要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在多方面心理因素作用下产生的。我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得当地运用师生间的情感作用外,还注意运用学生中的典型事例对学生的教育激励作用。这种有形的激励作用具有较强的正向驱动力。
2.1 为了培养探索发现能力,必须激发求索心理与好奇心理。好奇心人皆有之,特别是少年儿童好奇心更为强烈,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把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到对问题与学习的探索上来。求索心理许多人在孩提时期就有强烈表现,一些中学生的求索心理为什么泯灭呢?应该说是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和不良的家庭教育造成的。所以,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来复苏和培养他们的这一良好心理素质。如笔者在教学有理数加法运算时,为了使学生发现小学自然数的运算律对有理数运算同样适用,设计了如下引例:同学们都知道,求l到100的和可以根据加法交换率、结合律进行简算。下面两道有理数加法计算题可否简算?怎样简算?请大家试一试。
两道练习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通过练习发现了几种简算方法,我都予以肯定,并对发现最简算法的同学倍加赞许和鼓励。
又如单元测验时,许多同学对方程2•4x2x2-1-2•x2-14x=3是依照“移项平方法”来解,结果因太繁杂产生解答错误。但有三位同学经观察分析,发现题中的第二个被开方数通分后是第一个被开方数的倒数,可用换元法来解,即通分后设4x2x2-1=y,将原方程化为2y-2y=3来解,既简捷又利于计算。试卷讲评时,我不仅表扬了这三位同学的求索精神与发现能力,并请其中一位同学介绍他的探索发现过程与简解方法。激励同学们学习他们的积极探索发现与独创精神。
从上述例子可看出,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索心理与好胜心理,无疑是培养提高学生探索发现能力的有效途径。
2.2 要提高探索、发现和创造能力:必须开启好胜与独创心理。争强好胜是许多少年儿童的本性,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使他们开启这一心理,并引导到对学习锲而不舍上来。由儿童期到少年期,孩子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不少少年儿童都有不愿受固有思维框框束缚,希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志的独创心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和培养这一良好的素质。
例如在复习分式方程解法时,我先给出两道题让同学们练习,并指定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板解。在练习过程中发现:板解解方程x2-42x=x+2x-3的同学,采取先化分子相等,然后推出两分母相等,即2x=x2-5x+6,再求出原方程的根的独创简解。我请他讲述解题思路,他说:“去分母会使X升幂,就根据等式性质考虑先化分子相等来解是否可行,经观察分析可以。”我肯定地指出:“你的解题方法就是运用所学知识的再创造”予以鼓励。同学们对他避繁就简的探索发现精神和简捷解法留下深刻印象,并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又如,一次第二课堂时,我给出这样一道应用题:一水池有A、B、C、D四根进水管。同时打开A、B、C三管,12分钟可注满水池。同开B、C、D三管,15分钟可注满水池。同开A、D两管,20分钟可注满水池。问,如果四管同开,多少分钟可注满水池?
一位学生在解答时,原想用列方程组的方法来解,当方程组列出后发现解法十分繁琐,于是就想另辟蹊径。经过认真观察、分析,他发现:三次注水,各管实际只开两次。进而发现当四管同开2分钟时,注入的水量等于112+115+120=15。于是他设四管同开需要X分钟注满水池,根据题意列方程得2x=112+115+120,解得x=10(分钟)。
我请他向同学们讲述了上面独创解法的探索发现过程,大家都被他的好胜心和勇于探索发现的独创能力深深感动和鼓舞,无不表示钦佩。他的探索精神和独创性在同学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人的身心潜能的开发和社会文化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程度,都取决于其心理素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程度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所以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发现或独创性都应予以充分肯定,即使是一个闪光点或一点的成功,也要热情鼓励。这对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和培养学生意志力,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索心理、好胜心理与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现和创造能力。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