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语文教学负有语言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双重任务,两者应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打开语文教学通向素质教育的大门。为此,关注语文教学中德育的现状、特征和途径,成了语文教育者必修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因种种原因被淡化的德育 在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虽极力倡导素质教育,可由于高考的指挥作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价值往往只流于形式,成了语文教学的附属品。这种现状不能不引人深思。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是对某种政治任务、政治见解和具体道德信条的简单图解和灌输。实际上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心灵人格的塑造,情操美感的陶冶,文化心理结构的完善。只要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有利于促进或唤起学生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思想行为都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一些人认为,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似乎都有某种现实的寓意,而它们之所以优秀就因为其中的寓意是正确的,而语文教师的职责也似乎就在于把它解读出来,作为政治教育的素材,以为这便是一种德育教育。可文学毕竟不是政治,正像托尔斯泰所说的:“如果有人告诉我可以写一篇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疑问地断定一种我以为是正确的对一切社会问题的看法,那么,这样的小说我还用不了两个小时的劳动。”假如说文学作品只是现实政治的图解,那么,全部语文课加在一起所包含的政治内容远不如几堂政治课来得系统,那语文课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而在一些课文中也确实看不出有什么政治性,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舒婷的《致橡树》等。教师如果带领学生进入这样的境界,领略其中的美妙,倾听动人的歌声,这难道对学生的心灵、情感、生命没有丝毫的启迪吗?也许这才是一种高境界的德育。
2. 德育就隐藏在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语文学科教育中 语言对于人的作用并非只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的一切活动密切相关。语言不仅是人的思想情感的直接反应,同时还对人的思想感情、道德观、人生观、审美观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就隐藏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爱因斯坦说过,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通过语言获得的,没有语言,人的智力就会同高等动物不相上下,头脑中保留的原始性和兽性就会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海伦?凯勒的成功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凯勒是一个盲、聋、哑、智力低下集于一身的残疾人,但最终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著名女作家、教育家。她的成功奥秘,正如她自己所说“是活生生的字唤醒了我的灵魂,给了我光明、希望和快乐,获得解放。”因此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也不能脱离语言教学活动。古人云“言,心声也。”此言就是民族之言,渗透着民族的灵魂和心声。在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对学生们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不难看出,他们对民族语言的爱中凝结着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充满了对光明前途的希望。因而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应该从中吮吸民族精神生活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心。假如没有对勤劳、淳朴、善良的旧中国劳动妇女的赞颂和同情之心,怎么能读好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样感人肺腑的诗篇;没有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深切的爱,又怎能读出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呢?……这种读的活动虽是语言活动,但其本身不也渗透着对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情感、行为规范的感化吗?
3. 语文教学的德育就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便是进行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和深层思考,用心领会和体悟,通过语感的培养和训练,达到由文向情质变的目的。《祝福》中祥林嫂有段独白,“真的,我真傻!我单知道……”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去感悟这段语言的深层意蕴,去体验祥林嫂复杂的内心情感:她的追求与希望、她的挣扎与痛苦、她的绝望与悲哀……使得学生的语言感知变得更加细腻和灵敏、深沉和博大,完成由文向情的质变,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文学作品虽不能扭转乾坤,但可感化、净化人的心灵,特别对于青少年,更像一把钳子,能牢牢钳住他们的心灵,难怪鲁它迅把她比作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给人间的圣火。这圣火能点起人们对真、善、美的火花,燃起对假、恶、丑的怒焰。然而这都需要通过感悟才能达到。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诗人从眼前苍凉、萧瑟的深秋之景,油然而生对世事、人生、世界命运、人类社会深沉的探询和求索。解读这段诗,就需要学生通过对诗歌所蕴含的深意的感悟,才能进入诗中所创设的美的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激荡和美的享受。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而语感能够直觉、准确把握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就可以通过雕琢一个人的语感来塑造一个人的心灵思想、道德情操。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是在培养学生整个人;语感培养和训练过程就是施以德育教育的过程,这样语言教学与德育教育才能达到相互结合之目的。尤其对当今的学生,他们知识体系比教师还要多、还要新,如果教育者在语文教学中仍然只是抓住抽象的论断喋喋不休,那么不但没有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讨厌语文课,使得语文课失去原有的魅力。我们只有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中所具有的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发挥优势,运用真、善、美的语言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新的精神境界、美的殿堂,从而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其成为一个日趋完善的社会文化人。从这个角度看,如演讲、朗诵、辩论、讲故事、口头作文等活动无疑既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感的好形式,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然,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更应该注重“受之于心”、“感之于情”。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中施以德育,既不是外加的,也有别于政治教育,这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独具特色的途径。
1. 因种种原因被淡化的德育 在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虽极力倡导素质教育,可由于高考的指挥作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价值往往只流于形式,成了语文教学的附属品。这种现状不能不引人深思。因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不是对某种政治任务、政治见解和具体道德信条的简单图解和灌输。实际上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心灵人格的塑造,情操美感的陶冶,文化心理结构的完善。只要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有利于促进或唤起学生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思想行为都属于德育教育的范畴。一些人认为,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似乎都有某种现实的寓意,而它们之所以优秀就因为其中的寓意是正确的,而语文教师的职责也似乎就在于把它解读出来,作为政治教育的素材,以为这便是一种德育教育。可文学毕竟不是政治,正像托尔斯泰所说的:“如果有人告诉我可以写一篇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疑问地断定一种我以为是正确的对一切社会问题的看法,那么,这样的小说我还用不了两个小时的劳动。”假如说文学作品只是现实政治的图解,那么,全部语文课加在一起所包含的政治内容远不如几堂政治课来得系统,那语文课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而在一些课文中也确实看不出有什么政治性,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舒婷的《致橡树》等。教师如果带领学生进入这样的境界,领略其中的美妙,倾听动人的歌声,这难道对学生的心灵、情感、生命没有丝毫的启迪吗?也许这才是一种高境界的德育。
2. 德育就隐藏在以语言教学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的语文学科教育中 语言对于人的作用并非只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它与人的一切活动密切相关。语言不仅是人的思想情感的直接反应,同时还对人的思想感情、道德观、人生观、审美观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就隐藏在语言教学活动中。爱因斯坦说过,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通过语言获得的,没有语言,人的智力就会同高等动物不相上下,头脑中保留的原始性和兽性就会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海伦?凯勒的成功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凯勒是一个盲、聋、哑、智力低下集于一身的残疾人,但最终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著名女作家、教育家。她的成功奥秘,正如她自己所说“是活生生的字唤醒了我的灵魂,给了我光明、希望和快乐,获得解放。”因此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也不能脱离语言教学活动。古人云“言,心声也。”此言就是民族之言,渗透着民族的灵魂和心声。在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对学生们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不难看出,他们对民族语言的爱中凝结着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充满了对光明前途的希望。因而语言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更应该从中吮吸民族精神生活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尊心。假如没有对勤劳、淳朴、善良的旧中国劳动妇女的赞颂和同情之心,怎么能读好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样感人肺腑的诗篇;没有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深切的爱,又怎能读出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呢?……这种读的活动虽是语言活动,但其本身不也渗透着对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情感、行为规范的感化吗?
3. 语文教学的德育就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培养、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语感便是进行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 语感就是对语言的敏锐感觉和深层思考,用心领会和体悟,通过语感的培养和训练,达到由文向情质变的目的。《祝福》中祥林嫂有段独白,“真的,我真傻!我单知道……”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去感悟这段语言的深层意蕴,去体验祥林嫂复杂的内心情感:她的追求与希望、她的挣扎与痛苦、她的绝望与悲哀……使得学生的语言感知变得更加细腻和灵敏、深沉和博大,完成由文向情的质变,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文学作品虽不能扭转乾坤,但可感化、净化人的心灵,特别对于青少年,更像一把钳子,能牢牢钳住他们的心灵,难怪鲁它迅把她比作普罗米修斯从天庭盗给人间的圣火。这圣火能点起人们对真、善、美的火花,燃起对假、恶、丑的怒焰。然而这都需要通过感悟才能达到。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诗人从眼前苍凉、萧瑟的深秋之景,油然而生对世事、人生、世界命运、人类社会深沉的探询和求索。解读这段诗,就需要学生通过对诗歌所蕴含的深意的感悟,才能进入诗中所创设的美的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心灵的激荡和美的享受。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而语感能够直觉、准确把握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此语文教学的德育教育就可以通过雕琢一个人的语感来塑造一个人的心灵思想、道德情操。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就是在培养学生整个人;语感培养和训练过程就是施以德育教育的过程,这样语言教学与德育教育才能达到相互结合之目的。尤其对当今的学生,他们知识体系比教师还要多、还要新,如果教育者在语文教学中仍然只是抓住抽象的论断喋喋不休,那么不但没有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讨厌语文课,使得语文课失去原有的魅力。我们只有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中所具有的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发挥优势,运用真、善、美的语言带领学生进入一个新的精神境界、美的殿堂,从而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其成为一个日趋完善的社会文化人。从这个角度看,如演讲、朗诵、辩论、讲故事、口头作文等活动无疑既是培养和训练学生语感的好形式,也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当然,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更应该注重“受之于心”、“感之于情”。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中施以德育,既不是外加的,也有别于政治教育,这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独具特色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