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V诸于X”形式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hw9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V诸于X”这种表述形式,有人认为有语病,也有人对它作了不同解释。文章从考察文言虚词“诸”的多义性入手,认为“诸”有“之”义,“V诸于X”义同“V之于X”,“诸于”连用没有语病。
  关键词:“V诸于X” 诸于 诸
  近读张宝先生《汉语“V诸于X”形式探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5年第9期)一文,有些想法,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V诸于X”是指“公诸于众”“存诸于心”“见诸于报端”“诉诸于法律”之类的表述形式。有人认为这种表述形式是错误的,因为“诸”是“之于”的合音词,“公诸于众”就成了“公之于于众”,“于”的意思叠床架屋,说不通。但是,这种表述形式古今都有,是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于是有人从另外角度解释“诸于”连用的现象,有的解释为对音节的追求[1];有的解释为语法上的累积式叠加[2];有的解释为一种“谬误的仿古”[3];而张宝先生则解释为合音词语义弱化后对介引语义的外在强化。也有学者认为,“诸”本身有“之”义,“诸于”连用符合规范[4]。
  我们赞同把“诸”释为“之”,“V诸于X”义同“V之于X”,没有语病。
  古汉语虚词的用法往往比较灵活,一词多义是普遍现象。如“诸”,用在句中多是“之于”的合音词,用在句末,则是“之乎”的合音词,此外,还有介词“于”的用法,语气词“乎”的用法,代词“之”的用法等。这些用法古今文言虚词著作及大型语文辞书都有详细分析和介绍。
  1.“诸”当“之于”讲,这是常用义
  (1)“一曰誓,用之于军旅;二曰诰,用之于会同;三曰禁,用诸田役;四曰纠,用诸国中;五曰宪,用诸都鄙。”(《周礼·秋官·士师》)
  前用“之于”,后用“诸”
  2.“诸”当“之乎”讲
  (2)“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诸,‘之乎’也。急言之曰‘诸’,徐言之曰‘之乎’。”(《孟子·梁惠王下》)
  3.“诸”当“于”讲
  (3)《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将杀昭子,伏诸道。”
  (4)《礼记·祭礼》:“孝弟发诸朝廷,行乎道路。”
  (5)《广雅·释言》:“诸,于也。”
  4.“诸”当“乎”讲
  (6)《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
  (7)《孟子·梁惠王下》:“齐宣王问曰:‘人皆谓我毁目堂,毁诸?已乎?’”
  (8)《小尔雅·广训》:“诸,乎也。”
  至于“诸”当“之”讲,王引之《经传释词》“诸”字条称为“常语”,宗福邦等编《故训汇纂》收录古注、字书、韵书中有关“诸,之也”的训释多达35条,杨树达《词诠》、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等均有收释。古书用例很多,兹举数例:
  (9)《左传·僖公十三年》:“冬,晋荐饥,使乞籴糴于秦。秦伯谓子桑:‘与诸乎?’”(《国语·晋语三》作“予之乎?”)
  (10)《左传·昭公三年》:“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古之制也。吾敢违诸乎?”
  (11)《吕氏春秋·审应》:“寡人之在东宫之时,闻先生之议曰‘为圣易’,有诸乎’”
  (12)《论语·学而》:“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來者。’”
  (13)《法言·君子》:“人必其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然后人敬诸。”
  (14)《说苑·贵德》:“吾闻诸,惜其腐余而欲以务施者,仁人之偶也。”
  例(9)至例(11)中的“诸”用在疑问句中,后面紧接疑问语气词“乎”,“诸”只能解释为“之”;例(12)至例(14)中的“诸”用在陈述句中,作动词的宾语,“诸”也只能解释为“之”。可见,《广雅·释言》等“诸,之也”的训释是有根有据、毋庸置疑的。
  既然“诸”有“之”义,“诸于”可以连用也就不奇怪了。“诸于”连用主要出现在近代汉语和今人作品中。例如:
  (15)明冯梦龙《情史·王琼奴》:“公言诸于朝,下礼部旌其冢曰:‘贤义妇之墓。’”
  (16)清无名氏《狄公案》第五十二回:“此皆臣等存诸于心,未敢明言之意。”
  (17)清无名氏《西巡回銮始末》卷四:“而傅相则以此为二十年前拘执之见,未可施诸于今日也。”
  (18)清末民初陆士谔《清朝秘史》第一百三十三回:“不意,国民中偏还有人跟他大大不答应,定要把他置诸于死地。”
  (19)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四十八回:“各言官无现财,皆出诸于民,搒掠敲剥,强令充足。”
  (20)老舍《四世同堂》57:“ 晓荷非常的得意,因为被太太称为活宝是好不容易的。他可是没有把得意形诸于色。”
  (21)钱钟书《围城》第七章:“本来他有计划,春假后举行个英文作文成绩展览会,借机把鸿渐改笔的疏漏公诸于众。”
  (22)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引子》:“他的事迹虽好,却一直未能见诸于报章。”
  “V诸于X”这种表述形式大家都这么说,这么用,总有它的合理性。现代汉语里,“诸”字许多虚词用法都消失了,一般人只知道它是“之于”的合音(如“付诸实施、诉诸武力”),而不知道它还有相当于“之”的用法,以致于引起争议和误解。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导师周志锋教授指导,谨致谢忱!
  注释:
  [1]李聿.V诸于N:一种典型的语病[J].阅读与写作,2001,(7).
  [2]详见张谊生.试论叠加、强化的方式、类型与后果[J].中国语
  文,2012,(2).
  [3]徐流.文言兼词“诸”与仿古句式“公诸于世(众)”[J].语文
  建设,1998,(8).
  [4]应利.“诸于”连用有语病吗?[J].语文学习,2006,(12).
  (吴小萱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
其他文献
采用非静力平衡、完全可压缩的大气动力学模式,对秦山核电厂址局地风场进行了数值预报,预报结果与风场实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从整体上看,在预报的最初6小时内,风场预
本文通过常州广播电台音乐频率主持人演出DJ版话剧,来探讨如何通过活动来创造和提升主持人品牌效应,提出在对户外活动的主持人品牌效应的管理的过程中,注重团队的整体性和活
辐射防护,也称辐射安全或保健物理,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随着人类生产、科技活动的发展而演变着。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公众对辐射和核能安全的可接受性和关注也成为影响其演变的重
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全面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成为必然。本文从原材料的选择、配比设计以及实施三方面如何提高路面施工质量问题加以探究。
这是一个关于信的故事。信,我们很熟悉,古有“千里送鸿毛”,今有“家书抵万金”,信总能诉说着不同的情义。
情感是歌唱之灵魂,歌唱艺术的情感来源于人性、文化和大自然的创意,是具有艺术气息的情感反应,是把自己感受到的真切体验通过歌唱传达给别人的能力。在人类生活的长河里,充满了各
词语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习惯表达,不能随意改变,否则,就有可能成为病句。但是,有一种辞格打破了用词方面的限制,已经“超脱了寻常文字,寻常文法,以至寻常逻辑”,这就是移就辞格。其
运用依附理论解读中国竞技体育自身的发展特点、探寻其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挖掘竞技体育本土文化、构建强有力的政府屏障、实现“依附”与“发展”相结合的中国竞技
本文用ADI(隐式方向交替)法计算出核电站液态排放时刻的潮流场和西大亚湾海水监测点位从排放时刻至采样时刻的平均流速。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大潮与小潮对^3H扩散有明显差异(即大潮
光谱核型分析(spectral karyotyping,sKY)技术可揭示G、R、Q带通常无法检测到的染色体结构上的细微变异,已成为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一种精确、灵敏和可靠的检测手段。它具有高度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