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参与率变化:继续下降还是已经反弹

来源 :劳动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iwer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统计局并未正式公布全国的劳动参与率数据,但从汇总数据推算,近年来中国的劳动参与率呈现出上升趋势;而根据人口普查数据推算,2010年以来中国劳动参与率出现了显著的下降.本文使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三轮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计算并分析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2010年以来中国的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持续下降;城市的本地劳动年龄人口中,受教育程度等于或低于中学水平的劳动者,其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存在显著下降.本文辅助使用其他抽样调查数据,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由此推断,中国劳动力总量在减少,宏观经济会因劳动投入减少而削弱增长动力.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在信息时代“数字鸿沟”的背景下,农村居民互联网的使用与用途选择对其整体工资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工具变量回归结果显示,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具有显著的工资溢价效应.其次,平均对数离差、泰尔指数的群组分解结果显示,将互联网用于工作用途正逐渐成为加深整体农村居民工资不平等程度的潜在推动力.再次,在控制人口学特征、家庭特征和地区特征的情形下,基于基尼系数、平均对数离差和泰尔指数的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结果显示,将互联网用于工作用途能够推
跨越数字鸿沟和应对老龄化挑战都是当前中国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的严峻课题,迫切需要引起更多学者们的重点关注和深入探讨.基于此,数字乡村建设中的老年人参与是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尝试通过包容性治理方式化解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切实保障乡村老年人群体的合理权益,最终实现乡村社会的振兴发展.研究发现,当前老年人参与数字乡村建设受到自身特征因素、家庭经济因素、社会政策因素的影响,其实践机理是政府通过政治吸纳、社会通过培育引导和老年人通过自身能力提升来增强参与绩效.尽管如此,当前老年人参与数字乡村建设也面临着包容性治理
期刊
近年来,贸易与碳排放问题成为环境经济和国际贸易交叉领域的研究热点.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源,选取2005~2020年发表的贸易与碳排放相关研究的核心期刊文献1250篇,通过CiteSpace5.7制作我国对外贸易与碳排放关系的知识图谱,运用关键词共现分析、词频及中心性分析、聚类分析以及时区图谱分析,深入研究我国贸易与碳排放关系的动态变化与热点前沿.研究发现:一、碳排放、隐含碳排放、低碳经济与国际贸易是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二、学者们对于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问题研究正在逐步加强,贸易与碳排放相关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而生态环保教育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我国港澳地区的生态环保教育不仅关注在校教育,还关注家庭在生态环保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基于逆向社会化理论视角,选用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港澳地区共计9006名中学生家庭的样本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法探究家庭成员间环保知识、态度、行为的传递机制.结果发现青少年对家长环保知识、态度、行为有着正向影响,其中教育亲子互动是家庭内部环保知识、环保态度的重要影响通路,而日常亲子活动则是环保行为的关键承载路径.
田野发掘是考古工作的关键和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一个好的田野考古发掘领队就是项目组织实施的灵魂.田野考古发掘领队的专业素养、动手能力、学术视野以及工作经验等,直接决定着田野工作能否到达预期目标、野外资料信息是否能科学完备地提取、项目后续的研究是否有更为广阔的空间等.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考古领队?一个好的考古领队需要什么样的素养?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应从整个中国考古学发展的大历史中去理解.
期刊
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自主性武器带来军事利好的同时,也引发了人道主义危机.为此,“有意义的人类控制”这一理念被作为应对挑战的重要措施提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与支持,成为了自主性武器军控的指引性理念.然而,对该理念的既有界定尝试存在缺陷,国际社会必须转换思维.从法理和实践上来说,运用国际法来界定“有意义的人类控制”是务实且高效的.基于国际法作为法律规范的特殊性,应当对“有意义的人类控制”的主体、范围、目的做出符合国际法特色的安排,且通过在CCW框架下形成“有意义的人类控制”法律原则的方式对自主性武器实
汉水中游有多个遗址和地点采集到了大量的石叶技术石制品,包括石叶、石叶石核、修理石叶、刮削器、凹缺器、石镞、锯齿刃器、石刀、锥钻、矛头和磨制石叶石刀等多种,这套器物不同于目前已知的旧石器时代石叶技术产品.在淅川下王岗和邓州八里岗遗址发掘的仰韶文化早中期文化层、灰坑和墓葬中出土过百余件石叶石镞,无论从石料、石叶技术、修整和产品形态上看均与采集获得的石叶石镞一样,而其他采集石叶制品也多出于新石器时代堆积物中,因此可以证明汉水中游石叶技术制品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这说明欧亚大陆东部石叶技术同样延续到了新石器
1970年代东海峪和三里河遗址的发掘,初步解决了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的传承关系,表明两者系同一族群即东夷族创造的文化.由于东海峪遗址发现的大汶口晚期、过渡期和龙山文化早期的“三叠层”,发表的资料很少,文化内涵并不十分清楚,特别是对中上层遗存的认识存在较大偏差,所以对大汶口末期和龙山初期遗存的文化性质归属,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本文以资料发表较为全面的杭头遗址为例,对以往游离于大汶口与龙山文化之间的所谓“过渡期遗存”,进行系统地分析、比较和讨论,以彻底厘清两者之间的文化归属和分界,进而为大汶口和龙山文
我的祖籍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城,位于黄土高原的忻定盆地.古称秀容,后改名忻州.忻州除了有享誉世界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杨门女将镇守过的雁门关,还盛产高粱,被誉为杂粮之都.小城人把高粱称作红茭子,言谈中又往往把那个红字省略掉,久而久之就成了茭子,茭子磨成粉就叫茭子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