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步探讨我国新形势下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指出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推进科教兴农、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劳动力分流以及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等四个方面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民收入;经济结构;科教兴农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10402
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10%以上高速平稳增长,发展态势良好。2006年,国民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四位,比2002年上升了两个位次,直逼德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010美元,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与此同时,城乡差距加大、贫富两极分化、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就业难、农村发展缓慢滞后、农村返贫现象严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所谓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变现出不和谐的一面。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各级人民政府广泛关注和重视。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掀起新一轮的农村改革;2005年10月11日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全面加快农村发展;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确实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就业,提高待遇。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三农问题远远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依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十六大以来的农村改革,为我国全面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我国下一步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村生活水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十七大即将召开之际,充分认识当前形势,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顶多只能解决生存问题,要求发展必须实现农产品商品化。因此,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途径,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1)因地制宜,适当扩大经济作物、养殖畜牧业的产业规模。农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内的气候、土质、水源等自然资源,因此,充分认清自身自然资源状况,发挥自身优势,适当扩大经济作物、养殖畜牧业的产业规模,实现区域内资源自然经济价值是取得农业优势地位的关键。
(2)因时而变,大力发展原生态绿色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营养与健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原生态绿色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极大的优势,一方面既响应了“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3)顺应市场,推进农产品的产业化,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的统一。传统的农产品粗加工成本高、利润小,产业链与价值链严重脱节。因此,按照市场的要求,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保险、储运以及销售,实现产业化运作是充分获取农产品价值的关键。
(4)合理规划,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毫无疑问,三大产业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推动工业和服务业不仅能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能增加农民的额外收入来源。
2大力推进科教兴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农的方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1)以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为目的节本增效技术;(2)以提高质量为目的的优化动植物品质技术;(3)以扩大增值为目的的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4)以高效节约为目的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5)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环境保护技术。我们必须认识到,要大幅度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必须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农业科技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使科技成果尽快变成现实生产力,是农民从运用科技中得到实惠。要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技推广,引导企业对农民开展科技服务,扶持各类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充分发挥农民科技人才的作用。实践证明,办好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试验示范,培育优良品种,向农民现场展示、传授技术,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沟通连接农户的推广渠道,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而且可以使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劳动力分流
农民增收难,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民所受的教育水品普遍偏低,使得他们就业难或者只能从事低报酬的工作。要改变这一现状,最好的办法是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提升素质,从而实现劳动力分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具体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开办技校,教授一技之长;(2)举办农技培训,传授种植养殖技术;(3)聘请农技人员,深入农户指导;(4)组织考察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5)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丰富闲时文化娱乐生活;(6)引进人才,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城市的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服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总的思想是既要育才、输才,又要引才、留才,实现农村人才素质结构的合理配置。
4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
虽然,传统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几千年的农业历史,但由于现代化进程慢、水品低,我国农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表现得极为脆弱。鉴于这种情况,我国要振兴农业,发展农村,惠泽农民,必须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1)资金支持,包括信贷支持、基础设施投入和财政补贴;(2)技术支持,包括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传授;(3)人才支持,包括人才培育的支持和高素质人才的引入;(4)信息支持,包括气候预测、市场供需变化、政府政策走向等方面的信息;(5)法律支持,包括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维权,确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6)制度支持,健全农村保障体制,增强农民风险抵御能力;(7)政策支持,包括各种优惠政策和农产品的保护政策,减少农业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差距。
总之,增加农民收入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需要把它置于三农这个整体中,放在全国这个大局中加以考虑,予以解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付志方.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对策思考[J].理论前沿,2001,(1).
[2]李晓超.农民收入增长为何变慢[J].经济月刊,2000,(4).
[3]牛若峰.中国农业现代化走什么道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1,(1).
[4]课题组.正视现实,反思差距[J].调研世界,2000,(10).
[5]盛来运.中低收入农户负担依然沉重[J].中国国情国力,2001,(2).
关键词:农民收入;经济结构;科教兴农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10402
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10%以上高速平稳增长,发展态势良好。2006年,国民经济总量跃升到世界第四位,比2002年上升了两个位次,直逼德国;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010美元,比2002年翻了近一番,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与此同时,城乡差距加大、贫富两极分化、农民增产不增收、农民就业难、农村发展缓慢滞后、农村返贫现象严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所谓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变现出不和谐的一面。这一系列的问题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受到党和国家以及各级人民政府广泛关注和重视。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掀起新一轮的农村改革;2005年10月11日中共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全面加快农村发展;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第122次常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确实保障农民权益,增进就业,提高待遇。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三农问题远远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依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十六大以来的农村改革,为我国全面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为我国下一步继续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村生活水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十七大即将召开之际,充分认识当前形势,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农民增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顶多只能解决生存问题,要求发展必须实现农产品商品化。因此,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途径,是当前农村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1)因地制宜,适当扩大经济作物、养殖畜牧业的产业规模。农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内的气候、土质、水源等自然资源,因此,充分认清自身自然资源状况,发挥自身优势,适当扩大经济作物、养殖畜牧业的产业规模,实现区域内资源自然经济价值是取得农业优势地位的关键。
(2)因时而变,大力发展原生态绿色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品的提高,营养与健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原生态绿色产品在这种情况下表现出极大的优势,一方面既响应了“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另一方面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3)顺应市场,推进农产品的产业化,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的统一。传统的农产品粗加工成本高、利润小,产业链与价值链严重脱节。因此,按照市场的要求,积极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保险、储运以及销售,实现产业化运作是充分获取农产品价值的关键。
(4)合理规划,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毫无疑问,三大产业之间是息息相关的,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推动工业和服务业不仅能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还能增加农民的额外收入来源。
2大力推进科教兴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科教兴农的方针,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应用:(1)以提高投入产出水平为目的节本增效技术;(2)以提高质量为目的的优化动植物品质技术;(3)以扩大增值为目的的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运技术;(4)以高效节约为目的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5)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环境保护技术。我们必须认识到,要大幅度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必须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创新机制。农业科技工作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使科技成果尽快变成现实生产力,是农民从运用科技中得到实惠。要鼓励、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技推广,引导企业对农民开展科技服务,扶持各类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充分发挥农民科技人才的作用。实践证明,办好农业科技实验示范基地是推广农业实用技术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试验示范,培育优良品种,向农民现场展示、传授技术,这不仅可以有效地沟通连接农户的推广渠道,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而且可以使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3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劳动力分流
农民增收难,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农民所受的教育水品普遍偏低,使得他们就业难或者只能从事低报酬的工作。要改变这一现状,最好的办法是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提升素质,从而实现劳动力分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具体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开办技校,教授一技之长;(2)举办农技培训,传授种植养殖技术;(3)聘请农技人员,深入农户指导;(4)组织考察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5)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丰富闲时文化娱乐生活;(6)引进人才,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和城市的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服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总的思想是既要育才、输才,又要引才、留才,实现农村人才素质结构的合理配置。
4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
虽然,传统上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几千年的农业历史,但由于现代化进程慢、水品低,我国农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表现得极为脆弱。鉴于这种情况,我国要振兴农业,发展农村,惠泽农民,必须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1)资金支持,包括信贷支持、基础设施投入和财政补贴;(2)技术支持,包括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传授;(3)人才支持,包括人才培育的支持和高素质人才的引入;(4)信息支持,包括气候预测、市场供需变化、政府政策走向等方面的信息;(5)法律支持,包括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维权,确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6)制度支持,健全农村保障体制,增强农民风险抵御能力;(7)政策支持,包括各种优惠政策和农产品的保护政策,减少农业产品与工业产品价格差距。
总之,增加农民收入不是一个单一的问题,需要把它置于三农这个整体中,放在全国这个大局中加以考虑,予以解决。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付志方.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对策思考[J].理论前沿,2001,(1).
[2]李晓超.农民收入增长为何变慢[J].经济月刊,2000,(4).
[3]牛若峰.中国农业现代化走什么道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1,(1).
[4]课题组.正视现实,反思差距[J].调研世界,2000,(10).
[5]盛来运.中低收入农户负担依然沉重[J].中国国情国力,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