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创业是当前社会热议的话题,本文以“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从教育、社会以及个体三个角度阐释了其影响因素的具体表现,然后论述了如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望本文的论述,能使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以及辅导人员充分认识到各项因素在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自主创业;教育培训
大学作为广大青年由理论到社会实践的重要转折地,亦是当今社会无数创业理念以及创业精神的萌芽和发起的重要渠道。但是就当前广大高校已经开展或者正在从事的创业工作来看,真正对创业有所热忱、有所钻研的学生并不多,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又该如何基于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鼓励工作,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
传统创业需要四大基本要素,即动机、能力、想法和资源。而这四方面要素反映在大学生创业领域,主要是从教育、社会以及个人三个方面来对其创业意识产生影响。
(一)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院校以及专业的选择和开放程度上。据不完全调查数据显示,“211工程”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识要远高于非“211工程”大学毕业生,其中,技术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其创业率要远大于理论研究类专业;而从技能开发和应用的角度来说,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其创业概率也要高于其他学生;而学习成绩较弱、专业投入度较低的学生则不会出现较高的创业机率。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来说,其个人受教育程度的专业性、开放性与社会接轨性越高,其发生自主创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该方面的意识也会越鲜明。
(二)社会因素
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中的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社会择业环境、舆论形势、择业地区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环境等。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校创业或者毕业以后到社会上去选择更为广阔的环境来进行创业,不仅是其能力的体现,更是对思想和心理上的一种挑战。事实证明,当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足够开放、能够从政策上和行为上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时,大学生更能从精神上享用一种动力,从而投入到此项事业当中。
(三)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以及开明性,生源地的差异以及城乡差异等。据不完全调查数据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越强的家长,越能够支持孩子就创业问题展开尝试;而对于出身于农村,或者生源地并非大学就读地区的大学生而言,更容易为求毕业之后在一个全新的城市站稳脚跟、立足发展,而选择自主创业。
二、如何基于已经形成的影响因素,有效推动大学生展开创业
当代大学生主观创业意愿受制于各项因素,真正走出大学校门、依靠自身对于职业、对于社会的理解展开创业行为的青年并不多,或者说更多人愿意在家长的安排下选择长线、稳定的工作,或按部就班按照社会职业发展形势的普遍规律选择到人才市场去应聘,作为一个普通职业者,为其他企业和机构贡献价值。基于这样一种情况,笔者认为大学教育工作者以及院系辅导工作人员,更需要充分认知能够影响大学生创业激情的众多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推动和鼓励其自主创业。
(一)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首先,高校自身应加大有关自主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园广播、网站或其他自媒体形式的宣传,在校内形成广泛而充实的氛围。同时通过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高校内部教学体系当中,不断增加对其资金以及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上的投入,让更多大学生学习到有关创业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
其次,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大学生展开创业,但是鉴于当今社会以及产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政府需要从税收以及政策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和扶持,营造出宽松的创业氛围。
再次,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其需要依托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不断积累和学习正确的创业技能,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与必要的道德素养,当外在条件成熟时,即可投身到有关创业的实践活动当中。
(二)基于已经形成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和培训
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创业成功与否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是从根本上说还需要基于个人的思维、工作以及组织和创新能力。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专业院系、学习成绩、政治面貌以及学术研究和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已然成为左右其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时,高校层面更应当基于这些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促进更多的大学生愿意走上创业之路。比如拥有一定学习能力却在毕业实习阶段没有接触到适合自身的企业或单位,其就有可能被迫选择创业。针对这类学生,高校就需要在大学即将结束学业的阶段,对其展开有关创业的基础教育,培养其有关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其在创业过程中能够更加充分地应用其自身所学,将个人能力和价值发挥至极致。
三、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模糊与薄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形象,而之所以其会产生求安、求稳的从众心理,是自身的学习能力、素养水平,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其他有关创业政策和方针方面多重作用的结果。而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大学生更应该从思想上和工作上保持创造力和创造意识。大学教育则应该从多角度去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不仅要依托教育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氛围,还要从培训层面,有针对性的破解各类影响因素对其恐惧和压迫心理所造成的负面效果,让其拥有足够的自信开展创业、实现自身的理想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闫明,安俊学.大学生自主创业影响因素及促进体系探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3):311-314.
[2]叶映华.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09(04):73-74.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自主创业;教育培训
大学作为广大青年由理论到社会实践的重要转折地,亦是当今社会无数创业理念以及创业精神的萌芽和发起的重要渠道。但是就当前广大高校已经开展或者正在从事的创业工作来看,真正对创业有所热忱、有所钻研的学生并不多,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高校教育工作者又该如何基于这些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和鼓励工作,已成为当前大学教育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
传统创业需要四大基本要素,即动机、能力、想法和资源。而这四方面要素反映在大学生创业领域,主要是从教育、社会以及个人三个方面来对其创业意识产生影响。
(一)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院校以及专业的选择和开放程度上。据不完全调查数据显示,“211工程”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意识要远高于非“211工程”大学毕业生,其中,技术管理类专业的毕业生其创业率要远大于理论研究类专业;而从技能开发和应用的角度来说,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其创业概率也要高于其他学生;而学习成绩较弱、专业投入度较低的学生则不会出现较高的创业机率。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来说,其个人受教育程度的专业性、开放性与社会接轨性越高,其发生自主创业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该方面的意识也会越鲜明。
(二)社会因素
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中的社会因素主要是指社会择业环境、舆论形势、择业地区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环境等。对于大学生而言,在校创业或者毕业以后到社会上去选择更为广阔的环境来进行创业,不仅是其能力的体现,更是对思想和心理上的一种挑战。事实证明,当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足够开放、能够从政策上和行为上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时,大学生更能从精神上享用一种动力,从而投入到此项事业当中。
(三)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所接受的教育程度以及开明性,生源地的差异以及城乡差异等。据不完全调查数据显示,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越强的家长,越能够支持孩子就创业问题展开尝试;而对于出身于农村,或者生源地并非大学就读地区的大学生而言,更容易为求毕业之后在一个全新的城市站稳脚跟、立足发展,而选择自主创业。
二、如何基于已经形成的影响因素,有效推动大学生展开创业
当代大学生主观创业意愿受制于各项因素,真正走出大学校门、依靠自身对于职业、对于社会的理解展开创业行为的青年并不多,或者说更多人愿意在家长的安排下选择长线、稳定的工作,或按部就班按照社会职业发展形势的普遍规律选择到人才市场去应聘,作为一个普通职业者,为其他企业和机构贡献价值。基于这样一种情况,笔者认为大学教育工作者以及院系辅导工作人员,更需要充分认知能够影响大学生创业激情的众多因素,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有效推动和鼓励其自主创业。
(一)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首先,高校自身应加大有关自主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校园广播、网站或其他自媒体形式的宣传,在校内形成广泛而充实的氛围。同时通过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高校内部教学体系当中,不断增加对其资金以及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上的投入,让更多大学生学习到有关创业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要求。
其次,从政府层面来说,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大学生展开创业,但是鉴于当今社会以及产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政府需要从税收以及政策方面予以一定的优惠和扶持,营造出宽松的创业氛围。
再次,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说,其需要依托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不断积累和学习正确的创业技能,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与必要的道德素养,当外在条件成熟时,即可投身到有关创业的实践活动当中。
(二)基于已经形成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展开教育和培训
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创业成功与否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是从根本上说还需要基于个人的思维、工作以及组织和创新能力。当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专业院系、学习成绩、政治面貌以及学术研究和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已然成为左右其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时,高校层面更应当基于这些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促进更多的大学生愿意走上创业之路。比如拥有一定学习能力却在毕业实习阶段没有接触到适合自身的企业或单位,其就有可能被迫选择创业。针对这类学生,高校就需要在大学即将结束学业的阶段,对其展开有关创业的基础教育,培养其有关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其在创业过程中能够更加充分地应用其自身所学,将个人能力和价值发挥至极致。
三、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模糊与薄弱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形象,而之所以其会产生求安、求稳的从众心理,是自身的学习能力、素养水平,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其他有关创业政策和方针方面多重作用的结果。而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广大大学生更应该从思想上和工作上保持创造力和创造意识。大学教育则应该从多角度去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不仅要依托教育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氛围,还要从培训层面,有针对性的破解各类影响因素对其恐惧和压迫心理所造成的负面效果,让其拥有足够的自信开展创业、实现自身的理想与价值。
参考文献:
[1]闫明,安俊学.大学生自主创业影响因素及促进体系探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3):311-314.
[2]叶映华.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09(04):73-74.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