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间习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也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西和乞巧节是西和人民长时间在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智慧,总结经验创造出来的一种在农忙结束后放松娱乐的艺术活动,是西和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多彩的陇南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
【关键词】
乞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
1 西和县乞巧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状
1.1政府强势介入,传承与保护工作取得效果明显
为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乞巧民俗文化,西和县政府及陇南市政府、甘肃省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西和乞巧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1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性政策
为了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申报、传承工作的有序进行,西和县政府出台了《西和县民间民俗保护工作十一五规划》、《西和县民间艺术创作规划》、《关于落实特色文化大县各项任务,加快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的意见》、《西和县优秀民间文化作品奖励办法》等政策性指导文件,制定了《西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规划方案》。
1.1.2组织人员对乞巧民俗进行收集、整理
通过不懈努力,西和县收集、整理了以乞巧为代表的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项被列为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西和卷》、《仇池乞巧风俗录》、《仇池风一陇南山歌集》和《西和县乞巧志》等珍贵的文史资料。
1.1.3重视对民间传承人的保护
西和县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想方设法投入专项经费10万元,保证非物质文化开发工作的正常开展。文化部门经常组织专家下乡,积极发现辅导培养民间艺人,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民间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1.1.4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努力营造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西和县主动邀请有关专家为西和乞巧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进行指导。以西北师大教授赵逵夫先生为首的一批热心研究、宣传西和“七夕”文化的专家学者,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北京社会科学》、《西北师大学报》、《文史知识》、《甘肃文艺》等刊物发表了有关西和县七夕文化与《牛郎织女传说》相关研究的论文,不断扩大了西和七夕文化的影响和知名度。
1.2西和乞巧民俗在传承与保护上面临的主要困境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到位,传承与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称为“民间文化”或“无形文化”,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体现着特定民族或群体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消亡意味着民族个性、民族特征的消亡,意味着民族文化基因和文化血脉的中断。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当地老百姓在乞巧民俗保护和传承的认识上还无法达到这个高度,可能更多的停留在自娱自乐的阶段,也就是“想唱就唱、唱的响亮,不想唱了,什么保护、传承与自己没任何关系”。另外,近年来,当地政府为保护和传承乞巧民俗做了大量工作,但也逃不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运作模式。虽然,笔者认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而且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文化的发展。但这里面的逻辑关系必须搞清楚,否则我们在乞巧民俗的保护和传承上会迷失方向。
2 对西和县乞巧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2.1在传承与保护的思路上要坚持在继承中发展
我们一方面要坚持西和乞巧民俗的核心因素,另一方面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也要不断创新那些非核心因素。否则,那种脱离人民现实生活的民俗活动会“窒息而亡”。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恰恰反映一个民族的发展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因此,我们还应该花大力气进一步挖掘和整理这些表现形式,这也是对乞巧民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方式。
2.2在传承与保护的手段上要形式多样、多管齐下
2.2.1政府要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是要加强有关法规建设,使乞巧民俗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坚决防止和纠正为追去经济利益而“毁遗”等短视行为。二是要综合运用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多种方式,对乞巧民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保护。三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参与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四是要加大投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性投入的体制机制。
2.2.2加强对民间传承人的保护力度
现在,西和各地都存在熟稔传统乞巧民俗的人要么过世,要么年事已高,即便自己心里明白也说不清楚的现象。唱传统乞巧歌的也少了,乞巧歌以前都是口口相传的,传承人断代的问题已经很严峻。因此,加强对民间传承人的保护是传承乞巧民俗的重要环节。为此,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乞巧民俗传承人认定政策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民间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努力改变目前民间传承人后继乏人的现状,为传承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2.3建立乞巧民俗博物馆,进行纯民俗表演
通过建立博物馆,开展“原生态”表演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较盛行,这点我们在保护乞巧民俗方面也可以借鉴。这个乞巧博物馆应该集生态性、开放性于一体。纯民俗表演是指一种原生态的,没有现代化信息掺杂的表演,这样可以进一步宣传、弘扬乞巧传统的民俗文化。
2.2.4传承与保护工作从下一代抓起
要想使非物质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那么最根本的还是从年轻一代抓起。在中小學、职业学校等开设非物质文化保护课程,培养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情感,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的认识。在我们的课本中,牛郎织女的传说要继续讲,女子对心灵手巧的追求也该大力弘扬。当然,现代女孩的“乞巧”并不是要去做针线活,而是可以表现为对艺术和文化知识的追求。
3 结束语
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的我们要加强对乞巧文化中那种勤劳进取、朴实无华的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加强对分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自从专家学者去西和采风、走访后,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注意,加强了对乞巧活动的投资和重视,在姜席晚霞湖那里硬件设施已具备相当规模。相信通过政府、当地群众、民间民俗保护组织多管齐下,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西和乞巧文化会展示出更加辉煌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冯莹莹,女,1993.9.9,广西桂平市人,怀化学院政法系12级学生;王跃超,男,1991.10.2,内蒙古开鲁县人,怀化学院政法系11级学生。
乞巧,是一个流传甚广,历史悠久的古老民间习俗,它源于汉文化中织女、牵牛、河汉三种天象。最早见于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也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是古文献中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西和乞巧节是西和人民长时间在生活中发挥自己的智慧,总结经验创造出来的一种在农忙结束后放松娱乐的艺术活动,是西和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多彩的陇南文化的一种具体体现。
【关键词】
乞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
1 西和县乞巧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现状
1.1政府强势介入,传承与保护工作取得效果明显
为抢救、保护、传承和弘扬乞巧民俗文化,西和县政府及陇南市政府、甘肃省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西和乞巧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1.1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性政策
为了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申报、传承工作的有序进行,西和县政府出台了《西和县民间民俗保护工作十一五规划》、《西和县民间艺术创作规划》、《关于落实特色文化大县各项任务,加快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的意见》、《西和县优秀民间文化作品奖励办法》等政策性指导文件,制定了《西和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规划方案》。
1.1.2组织人员对乞巧民俗进行收集、整理
通过不懈努力,西和县收集、整理了以乞巧为代表的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项被列为甘肃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版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西和卷》、《仇池乞巧风俗录》、《仇池风一陇南山歌集》和《西和县乞巧志》等珍贵的文史资料。
1.1.3重视对民间传承人的保护
西和县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都想方设法投入专项经费10万元,保证非物质文化开发工作的正常开展。文化部门经常组织专家下乡,积极发现辅导培养民间艺人,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民间文化传承人,为民间艺术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民间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1.1.4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努力营造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氛围
西和县主动邀请有关专家为西和乞巧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进行指导。以西北师大教授赵逵夫先生为首的一批热心研究、宣传西和“七夕”文化的专家学者,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北京社会科学》、《西北师大学报》、《文史知识》、《甘肃文艺》等刊物发表了有关西和县七夕文化与《牛郎织女传说》相关研究的论文,不断扩大了西和七夕文化的影响和知名度。
1.2西和乞巧民俗在传承与保护上面临的主要困境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到位,传承与保护工作任重道远。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称为“民间文化”或“无形文化”,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体现着特定民族或群体的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消亡意味着民族个性、民族特征的消亡,意味着民族文化基因和文化血脉的中断。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当地老百姓在乞巧民俗保护和传承的认识上还无法达到这个高度,可能更多的停留在自娱自乐的阶段,也就是“想唱就唱、唱的响亮,不想唱了,什么保护、传承与自己没任何关系”。另外,近年来,当地政府为保护和传承乞巧民俗做了大量工作,但也逃不出“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运作模式。虽然,笔者认为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而且经济的发展必然促进文化的发展。但这里面的逻辑关系必须搞清楚,否则我们在乞巧民俗的保护和传承上会迷失方向。
2 对西和县乞巧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2.1在传承与保护的思路上要坚持在继承中发展
我们一方面要坚持西和乞巧民俗的核心因素,另一方面要跟随时代的发展也要不断创新那些非核心因素。否则,那种脱离人民现实生活的民俗活动会“窒息而亡”。不同时代的表现形式恰恰反映一个民族的发展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因此,我们还应该花大力气进一步挖掘和整理这些表现形式,这也是对乞巧民俗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方式。
2.2在传承与保护的手段上要形式多样、多管齐下
2.2.1政府要继续发挥主导作用,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是要加强有关法规建设,使乞巧民俗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坚决防止和纠正为追去经济利益而“毁遗”等短视行为。二是要综合运用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等多种方式,对乞巧民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保护。三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参与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四是要加大投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性投入的体制机制。
2.2.2加强对民间传承人的保护力度
现在,西和各地都存在熟稔传统乞巧民俗的人要么过世,要么年事已高,即便自己心里明白也说不清楚的现象。唱传统乞巧歌的也少了,乞巧歌以前都是口口相传的,传承人断代的问题已经很严峻。因此,加强对民间传承人的保护是传承乞巧民俗的重要环节。为此,当地政府可以通过建立乞巧民俗传承人认定政策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民间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努力改变目前民间传承人后继乏人的现状,为传承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2.3建立乞巧民俗博物馆,进行纯民俗表演
通过建立博物馆,开展“原生态”表演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在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比较盛行,这点我们在保护乞巧民俗方面也可以借鉴。这个乞巧博物馆应该集生态性、开放性于一体。纯民俗表演是指一种原生态的,没有现代化信息掺杂的表演,这样可以进一步宣传、弘扬乞巧传统的民俗文化。
2.2.4传承与保护工作从下一代抓起
要想使非物质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那么最根本的还是从年轻一代抓起。在中小學、职业学校等开设非物质文化保护课程,培养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情感,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的认识。在我们的课本中,牛郎织女的传说要继续讲,女子对心灵手巧的追求也该大力弘扬。当然,现代女孩的“乞巧”并不是要去做针线活,而是可以表现为对艺术和文化知识的追求。
3 结束语
作为21世纪的新一代的我们要加强对乞巧文化中那种勤劳进取、朴实无华的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加强对分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自从专家学者去西和采风、走访后,引起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注意,加强了对乞巧活动的投资和重视,在姜席晚霞湖那里硬件设施已具备相当规模。相信通过政府、当地群众、民间民俗保护组织多管齐下,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西和乞巧文化会展示出更加辉煌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冯莹莹,女,1993.9.9,广西桂平市人,怀化学院政法系12级学生;王跃超,男,1991.10.2,内蒙古开鲁县人,怀化学院政法系11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