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地理是一门围绕地理环境、人地关系展开的学科,其教学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致性,对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学地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综合素质
一、生态文明意识对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中国发展的热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渗入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对生态环境建设尤为重要。地理学科研究的是地球表层的地理环境以及其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价值观上与以改善人地关系为目的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保持一致。因此,在地理学科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有极大的优势,反之,生态环境教育对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性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开展案例教学策略,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描述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中的信息,从而解答问题、获取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灵活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案例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呈现形式可分为文字材料性案例和图表型案例;根据内容可分为专题型案例和综合型案例;根据功能可分为例证型案例、分析型案例、讨论型案例等。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生态环境建设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有利于深入理解生態文明知识
地理案例中往往以具体的事件背景作为支撑,向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抽象的理论知识,从而深化学生的感性认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考及探讨。例如,教师在讲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时,往往从“厄尔尼诺现象”这一典型案例导入(如图1),案例如下。
【案例一】
1972年出现了十分强大的厄尔尼诺暖流,导致全球天气变化异常,我国发生了十分严重的全国性干旱;然而,一些地区却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洪水灾害。例如,秘鲁出现了4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1982年底的“厄尔尼诺”致使近赤道地区的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其范围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栖息在圣诞岛上的1700多只海鸟不知去向。1983年,“厄尔尼诺现象”又波及全球,非洲、亚洲、欧洲和美洲大规模地区持续发生异常天气。
2016年3月7日,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发布媒体声明称,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干旱造成埃塞俄比亚农作物连续歉收和牲畜大量死亡,让这个非洲之角国家面临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为应对厄尔尼诺造成的负面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正采取灌溉和收入多样化项目等农业援助措施,以积极应对危机。
笔者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天气的异常,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在相互作用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局部的变化可能导致整体的变化;通过自己查阅或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厄尔尼诺”带来的灾难,从而激发学生对其成因的好奇心,深刻体会到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明确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
2.有利于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近几十年来,人类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的环境问题,令人触目惊心的污染事件常有发生,如包含日本米糠油事件、马斯河谷事件等在内的世界十大公害事件,此外,还有许多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现象。教师应让学生关注并重视由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引发的灾难,使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其综合素养,从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案例二】
材料: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同时也是渔民眼中的“海上赤魔”,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发生频率非常低,而人为因素则能较高频率地引起赤潮现象。调查发现,海洋赤潮几乎都出现在人类活动频繁的沿海水域。一旦被赤潮覆盖的地方,必定蟹贝灭绝,鱼虾陈尸,藻类疯长,最终导致海洋一片死寂,渔民颗粒无收。在某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原生动物、浮游植物或细菌高度聚集、爆发性增殖而引起的水体变色,被称为赤潮。根据赤潮发生的原因、数量和种类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色、黄色、棕色、绿色等。由赤潮致死的生物尸体在其腐烂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如硫化氢等,或一些会毒死海洋动物的生物毒素,或将毒素残存于动物体内。而人们若误食含有这些生物毒素的海产品,则会造成中毒,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2003年,我国海域发现119次赤潮,总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海发生赤潮5次,渤海12次,南海16次,东海86次。2005年6月15日,渤海发现大面积有毒赤潮。
问题:人类活动与海洋赤潮的发生之间到底存在什么联系,应如何防止赤潮发生?
分析:本案例属于文字材料型案例,首先教师应带领学生从材料中找到产生赤潮现象的原理、现象、危害;接下来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赤潮的相关资料,分析赤潮发生的具体机制,从而独立思考或讨论防止赤潮发生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意识到人类行为带来的水域污染问题,从而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将建设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教师可多积累一些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导致的自然灾害案例,尤其是一些当地的现象,以引发学生的警醒,深化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切身感受,使学生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身边自然环境的变化,并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自我判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态环境建设属于高中地理教学的一部分,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还要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态度和价值观,这要求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地理案例教学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原理及地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学生养成绿色的行为习惯,并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交流网络的构建,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态环境问题的典型案例有许多,素材选取范围较广,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有效应用这一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张昱.中学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与途径[J].中学教学参考,2016(25):115.
仵芳.中学地理学科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构建[J].地理教学,2015(24):13-16.
【关键词】中学地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综合素质
一、生态文明意识对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中国发展的热点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渗入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对生态环境建设尤为重要。地理学科研究的是地球表层的地理环境以及其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价值观上与以改善人地关系为目的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保持一致。因此,在地理学科中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有极大的优势,反之,生态环境教育对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性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开展案例教学策略,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描述具体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案例中的信息,从而解答问题、获取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灵活选择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案例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按呈现形式可分为文字材料性案例和图表型案例;根据内容可分为专题型案例和综合型案例;根据功能可分为例证型案例、分析型案例、讨论型案例等。下面笔者将结合具体案例论述生态环境建设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1.有利于深入理解生態文明知识
地理案例中往往以具体的事件背景作为支撑,向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示抽象的理论知识,从而深化学生的感性认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考及探讨。例如,教师在讲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时,往往从“厄尔尼诺现象”这一典型案例导入(如图1),案例如下。
【案例一】
1972年出现了十分强大的厄尔尼诺暖流,导致全球天气变化异常,我国发生了十分严重的全国性干旱;然而,一些地区却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洪水灾害。例如,秘鲁出现了40年来最严重的水灾。1982年底的“厄尔尼诺”致使近赤道地区的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其范围逐渐扩大,最终导致栖息在圣诞岛上的1700多只海鸟不知去向。1983年,“厄尔尼诺现象”又波及全球,非洲、亚洲、欧洲和美洲大规模地区持续发生异常天气。
2016年3月7日,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发布媒体声明称,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干旱造成埃塞俄比亚农作物连续歉收和牲畜大量死亡,让这个非洲之角国家面临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为应对厄尔尼诺造成的负面影响,联合国粮农组织正采取灌溉和收入多样化项目等农业援助措施,以积极应对危机。
笔者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全球天气的异常,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在相互作用下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局部的变化可能导致整体的变化;通过自己查阅或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厄尔尼诺”带来的灾难,从而激发学生对其成因的好奇心,深刻体会到地理环境的内在规律,明确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联系。
2.有利于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近几十年来,人类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的环境问题,令人触目惊心的污染事件常有发生,如包含日本米糠油事件、马斯河谷事件等在内的世界十大公害事件,此外,还有许多由人类活动引起的自然现象。教师应让学生关注并重视由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引发的灾难,使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其综合素养,从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案例二】
材料:赤潮是一种自然现象,同时也是渔民眼中的“海上赤魔”,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发生频率非常低,而人为因素则能较高频率地引起赤潮现象。调查发现,海洋赤潮几乎都出现在人类活动频繁的沿海水域。一旦被赤潮覆盖的地方,必定蟹贝灭绝,鱼虾陈尸,藻类疯长,最终导致海洋一片死寂,渔民颗粒无收。在某些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原生动物、浮游植物或细菌高度聚集、爆发性增殖而引起的水体变色,被称为赤潮。根据赤潮发生的原因、数量和种类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色、黄色、棕色、绿色等。由赤潮致死的生物尸体在其腐烂的过程中会产生有害物质,如硫化氢等,或一些会毒死海洋动物的生物毒素,或将毒素残存于动物体内。而人们若误食含有这些生物毒素的海产品,则会造成中毒,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
2003年,我国海域发现119次赤潮,总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其中黄海发生赤潮5次,渤海12次,南海16次,东海86次。2005年6月15日,渤海发现大面积有毒赤潮。
问题:人类活动与海洋赤潮的发生之间到底存在什么联系,应如何防止赤潮发生?
分析:本案例属于文字材料型案例,首先教师应带领学生从材料中找到产生赤潮现象的原理、现象、危害;接下来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查找赤潮的相关资料,分析赤潮发生的具体机制,从而独立思考或讨论防止赤潮发生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意识到人类行为带来的水域污染问题,从而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将建设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教师可多积累一些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导致的自然灾害案例,尤其是一些当地的现象,以引发学生的警醒,深化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切身感受,使学生树立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身边自然环境的变化,并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自我判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态环境建设属于高中地理教学的一部分,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教师还要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态度和价值观,这要求教师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地理案例教学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加深学生对抽象的原理及地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学生养成绿色的行为习惯,并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交流网络的构建,同时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态环境问题的典型案例有许多,素材选取范围较广,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有效应用这一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张昱.中学地理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与途径[J].中学教学参考,2016(25):115.
仵芳.中学地理学科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体系构建[J].地理教学,2015(24):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