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明代乐府诗对于后世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明代乐府诗的形成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政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无论是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还是揭露统治阶级的虚伪腐败,亦或是表达淡泊名利的出世性格,都有着深刻的价值,文章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明代乐府诗;价值;分析
明代的乐府诗在诗歌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中重要的一部分。明代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因为其皇帝的更迭造成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社会地位不同,乐府诗也就有着曲折的历史。在明初期,有过一段短暂的繁荣,这一时期非常短暂,是因为明太祖的严苛的政治制度,诗人不敢表达对现实的批判与不满,而明成祖对社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是诗人们已经没有了批判意识。成化年间,以李东阳为首的乐府诗人重新积极创作,乐府诗空前繁荣,七子派用乐府诗表达对魏晋时期乐府诗的发扬和继承,同时也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之情。公安派流行之后,对七子派的做法并不认同,反对他们拟古的写法。到了晚明时期,在深刻的国家危机与民族危机之下,拟古的热潮又开始重现辉煌,这一时期的人们开始用大量的拟古风格来表达当今世事,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内涵。
一、明代乐府诗的历史价值
明初时期,因为元朝末年的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很多青壮年被抓去当兵,这一时期的诗人主要以抨击这样的社会现实为主,意在表现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社会惨剧,这其中描绘的芸芸众生,正是真实社会情况的写照。政权刚建立时期,统治阶级又以高额的苛捐杂税开始向人民征税,给人民造成强大的徭役负担。高启的《猛虎行》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在描绘猛虎下山的情境之下,表达了“苛政猛于虎”的现实场景。
在明中期,比较著名的是以李梦阳为首的七子派,他们主要针对明武宗时期的朝廷政治的混乱和皇帝本身的昏庸做出讽刺和批判。明武宗是历史上有名的嬉戏皇帝,他自封为威武大将军,正在在皇宫中安排太监们分成两派,舞刀弄棒,甚至不告诉朝中大臣们,私自带着小太监去边疆打仗,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对于朝政,却弃而不顾。李梦阳在诗中影射这种情况皇威何在,军威何在,直接刻画了当权者及其附庸的丑恶嘴脸。
明嘉靖时期遭受倭寇入侵,在沿海地带烧杀抢掠,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这时候七子派的后七子的诗歌以歌颂抗倭的英雄行径为主,他们歌颂抗倭英雄,抨击怕死官员,对战事进行分析,这时候,以王世贞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后七子在乐府诗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明万历年间,公安派在诗坛占有重要地位,公安派对乐府诗的创作较少,但是这期间袁宏道创作了一些,主要是讽刺万历年间百姓苛捐杂税严酷,万历皇帝十五年不上朝,对民情一无所知,这样的朝廷,早晚要面临着被推翻的风险。这些诗歌的可贵之处在于,诗篇中揭露了农民起义的思想内涵,表达了明朝政坛风云变幻的场景,是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作品。
在明晚期,朝廷宦官当道,财政空虚,当时的乐府诗人痛骂魏忠贤一党,并且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用白描的手法表达了百姓正在生死的边缘上挣扎,虽然作为地主阶级的诗人不可能去颂扬农民起义的进步性,但是对于农民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仍然是有着赞扬态度的,这表达了对当时朝廷腐败的愤恨。
二、明代乐府诗的思想价值
无论在明朝的哪一个时期,对百姓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对苛捐杂税的批判一直是不绝于耳的,乐府诗人在整个明朝,都在表达这种同情百姓的情怀,也表现了诗人们对社会民生的关注。无论是皇帝专权还是不在庙堂,无论是权臣当道还是良将在朝,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在乐府诗中从未终止。
由于社会的变迁,明朝的一代代皇帝更迭下来,乐府诗对边塞的歌颂却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明初期的边塞诗歌都是积极向上的,以将军士兵奋勇杀敌的万丈豪情来表达,这时候表达了人民对新建政权的高度信心和对保家卫国的自豪感。但是到了明中期,由于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边塞诗的思想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歌颂奋勇杀敌变成了对军队腐败的辛辣讽刺,以及对朝廷的抨击和对良臣良将的呼唤,王世贞的《战城南》就是表达这样一种思想感情的诗歌,诗中表达了明明是主将指挥失误,造成了不可逆转的重大伤亡,就在士兵的家庭为亲人的牺牲无限悲伤的时候,主将却虚报事实,请来赫赫战功。诗人们甚至表达出想要做一匹战马或者是一株小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宁可不问世事,保持内心的一方宁静,也不愿意去面对统治者丑恶的嘴脸。
诗人诗歌思想情感表达的转变,就是诗人内心的转变,这种满怀报国之志的情怀,都渐渐被现实磨掉了,诗人们即使抨击现实的黑暗,但是仍然改变不了内心的苦闷和对国家人民未来的担忧,这代表了明代广大文人的统一思想。
三、结语
综上所述,明代乐府诗在社会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它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除了历史价值和思想价值之外,乐府诗作为主要诗歌形式的一种,还在文学史上占有较高的文学地位和拥有较大的文学价值。无论哪一种文学形式,题材都不会离开社会,所谓乱世出英雄,在平静稳定的社会背景下,往往不会出现文学价值较高的文学作品。而明代的乐府诗作为明中期真正走向繁荣的作品,慢慢有了重大的文学价值,无论是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还是揭露统治阶级的虚伪腐败,亦或是表达淡泊名利的出世性格,乐府诗的文学价值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而它的历史性、思想性和文学性,也会一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刘毓庆.“前后七子”的诗文复古与明代文化复古思潮[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
[2] 王辉斌.明初乐府诗的创作趋势与特点[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3] 司马周.因人命题缘事立义——论李东阳《拟古乐府》诗的主题取向[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4] 刘则鸣.上追汉魏 不染时风——鲍照拟古乐府诗述论[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6).
作者简介:吴隽,湖南省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
关键词:明代乐府诗;价值;分析
明代的乐府诗在诗歌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中重要的一部分。明代将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因为其皇帝的更迭造成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学的社会地位不同,乐府诗也就有着曲折的历史。在明初期,有过一段短暂的繁荣,这一时期非常短暂,是因为明太祖的严苛的政治制度,诗人不敢表达对现实的批判与不满,而明成祖对社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可是诗人们已经没有了批判意识。成化年间,以李东阳为首的乐府诗人重新积极创作,乐府诗空前繁荣,七子派用乐府诗表达对魏晋时期乐府诗的发扬和继承,同时也表达对社会的不满之情。公安派流行之后,对七子派的做法并不认同,反对他们拟古的写法。到了晚明时期,在深刻的国家危机与民族危机之下,拟古的热潮又开始重现辉煌,这一时期的人们开始用大量的拟古风格来表达当今世事,表达忧国忧民的思想内涵。
一、明代乐府诗的历史价值
明初时期,因为元朝末年的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很多青壮年被抓去当兵,这一时期的诗人主要以抨击这样的社会现实为主,意在表现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社会惨剧,这其中描绘的芸芸众生,正是真实社会情况的写照。政权刚建立时期,统治阶级又以高额的苛捐杂税开始向人民征税,给人民造成强大的徭役负担。高启的《猛虎行》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在描绘猛虎下山的情境之下,表达了“苛政猛于虎”的现实场景。
在明中期,比较著名的是以李梦阳为首的七子派,他们主要针对明武宗时期的朝廷政治的混乱和皇帝本身的昏庸做出讽刺和批判。明武宗是历史上有名的嬉戏皇帝,他自封为威武大将军,正在在皇宫中安排太监们分成两派,舞刀弄棒,甚至不告诉朝中大臣们,私自带着小太监去边疆打仗,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对于朝政,却弃而不顾。李梦阳在诗中影射这种情况皇威何在,军威何在,直接刻画了当权者及其附庸的丑恶嘴脸。
明嘉靖时期遭受倭寇入侵,在沿海地带烧杀抢掠,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这时候七子派的后七子的诗歌以歌颂抗倭的英雄行径为主,他们歌颂抗倭英雄,抨击怕死官员,对战事进行分析,这时候,以王世贞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后七子在乐府诗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明万历年间,公安派在诗坛占有重要地位,公安派对乐府诗的创作较少,但是这期间袁宏道创作了一些,主要是讽刺万历年间百姓苛捐杂税严酷,万历皇帝十五年不上朝,对民情一无所知,这样的朝廷,早晚要面临着被推翻的风险。这些诗歌的可贵之处在于,诗篇中揭露了农民起义的思想内涵,表达了明朝政坛风云变幻的场景,是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作品。
在明晚期,朝廷宦官当道,财政空虚,当时的乐府诗人痛骂魏忠贤一党,并且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担忧,用白描的手法表达了百姓正在生死的边缘上挣扎,虽然作为地主阶级的诗人不可能去颂扬农民起义的进步性,但是对于农民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仍然是有着赞扬态度的,这表达了对当时朝廷腐败的愤恨。
二、明代乐府诗的思想价值
无论在明朝的哪一个时期,对百姓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对苛捐杂税的批判一直是不绝于耳的,乐府诗人在整个明朝,都在表达这种同情百姓的情怀,也表现了诗人们对社会民生的关注。无论是皇帝专权还是不在庙堂,无论是权臣当道还是良将在朝,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在乐府诗中从未终止。
由于社会的变迁,明朝的一代代皇帝更迭下来,乐府诗对边塞的歌颂却出现了重大的变化。明初期的边塞诗歌都是积极向上的,以将军士兵奋勇杀敌的万丈豪情来表达,这时候表达了人民对新建政权的高度信心和对保家卫国的自豪感。但是到了明中期,由于朝廷腐败,民不聊生,边塞诗的思想内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歌颂奋勇杀敌变成了对军队腐败的辛辣讽刺,以及对朝廷的抨击和对良臣良将的呼唤,王世贞的《战城南》就是表达这样一种思想感情的诗歌,诗中表达了明明是主将指挥失误,造成了不可逆转的重大伤亡,就在士兵的家庭为亲人的牺牲无限悲伤的时候,主将却虚报事实,请来赫赫战功。诗人们甚至表达出想要做一匹战马或者是一株小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宁可不问世事,保持内心的一方宁静,也不愿意去面对统治者丑恶的嘴脸。
诗人诗歌思想情感表达的转变,就是诗人内心的转变,这种满怀报国之志的情怀,都渐渐被现实磨掉了,诗人们即使抨击现实的黑暗,但是仍然改变不了内心的苦闷和对国家人民未来的担忧,这代表了明代广大文人的统一思想。
三、结语
综上所述,明代乐府诗在社会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它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除了历史价值和思想价值之外,乐府诗作为主要诗歌形式的一种,还在文学史上占有较高的文学地位和拥有较大的文学价值。无论哪一种文学形式,题材都不会离开社会,所谓乱世出英雄,在平静稳定的社会背景下,往往不会出现文学价值较高的文学作品。而明代的乐府诗作为明中期真正走向繁荣的作品,慢慢有了重大的文学价值,无论是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还是揭露统治阶级的虚伪腐败,亦或是表达淡泊名利的出世性格,乐府诗的文学价值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而它的历史性、思想性和文学性,也会一直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刘毓庆.“前后七子”的诗文复古与明代文化复古思潮[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
[2] 王辉斌.明初乐府诗的创作趋势与特点[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3] 司马周.因人命题缘事立义——论李东阳《拟古乐府》诗的主题取向[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4] 刘则鸣.上追汉魏 不染时风——鲍照拟古乐府诗述论[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6).
作者简介:吴隽,湖南省宁乡县第一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