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以2008—2016年A股信息技术企业为样本,研究融资效率与融资方式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表明:融资效率与研发投入显著正相关;不同融资方式对研发投入影响不同:债权融资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股权融资具有明显负向作用,而内源融资作用不明显。该结果有助于企业从融资效率及方式出发,提高研发投入。进一步从企业性质角度探究发现:融资效率和债权融资对国有企业研发投入促进作用更明显;股权融资对非国有企业有更明显的负向作用;内源融资与国有企业研发投入显著负相关,而与非国有企业显著正相关。该研究有助于企业根据自身性质,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提高融资效率,进而提高研发投入。
【关键词】 融资效率; 融资方式; 企业性质; 研发投入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8)17-0037-07
一、引言
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提升社会生产效率的强大动力。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信息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创新活动。企业进行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其投入比重的多少也将直接影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研发投入又受到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影响,因此,研究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研发投入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和内源融资。目前,我国有很多学者从融资方式角度展开了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探讨,但研究结果大相径庭。一方面,邓洁心[1]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和内源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段海艳[2]通过研究得出企业负债融资水平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抑制作用。喻青松等[3]通过研究表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均不显著。钟田丽等[4]从整个融资结构出发总结出融资结构的选择与创新投入要素存在相互影响的负相关关系。
已有研究从融资方式认识和理解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现有文献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研究仍有缺陷,尤其是从融资效率角度出发,分析与研发投入关系的文章几乎没有。信息技术企业为了筹集研发活动所需要的资金进行各种融资活动,企业融资效率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多少,影响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因此从融资效率角度研究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选取2008—2016年我国A股所有信息技术企业,展开信息技术企业融资效率对研发投入影响的探究。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融资效率与研发投入关系分析
目前学术界关于效率问题的研究主要从效用角度和成本收益角度展开[5]。帕累托效率理论与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理论从效用角度出发,主要利用规范性分析对效率进行定性分析。英国经济学家Farrell从成本收益角度出发引入生产函数,对效率进行定量分析,认为效率主要分为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相对其他类型的企业,信息技术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对提升整个企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又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所以,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资金融资效率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显得非常重要。企业研发费用的投入直接受限于融资的能力大小,即企业融资效率越高,对研发投入越高。信息技术企业融资效率与研发投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H1:信息技术企业融资效率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
(二)融资方式与研发投入关系分析
MM理论出现以来,学术界关于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探讨一直存在,国内外已形成很多关于企业融资结构的理论:MM理论、代理成本理论、融资优序理论等。李向东等[6]通过测算发现地方政府资助不能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对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消极作用。段晓华等[7]在研究中表示企业科技研发的融资渠道时使用了政府资金、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资金和其他来源资金。邬一羽等[8]在研究中将企业融资渠道分为了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信息技术企业渠道分为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以及内源融资三种方式展开讨论。信息技术企业进行研发活动所需资金来源不同,则不同融资方式融入的资金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也将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信息技术企业融资方式不同,对研发投入影响不同。
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使得交易活动双方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地位。企业进行研发活动时,由于保密原则使得外部人员无法完全掌握研发活动的风险性,外部投资者无法对研发活动进行准确评估,所以可能要求高额的回报率。债权融资是有偿使用企业外部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企业需按照约定还本付息,企业到期如果无法获得足够的现金流偿还债务或者通过盈利降低资产负债率,就会面临破产的可能,所以债权融资获得的资金对经营者与所有者都有一定的约束性,但是合理债务水平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目前我国企业进行债权融资方式主要是银行贷款,所以债权融资很容易受到银行和政府的监管,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水会莉等[9]通过实证发现债务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3。
H3:信息技术企业债权融资方式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由于目标不同,两者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所获得的资金无需还本付息,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只需按照企业的盈利情况对股东进行分红,因此股权融资是企业比较偏爱的一种融资方式。但是如果企业股权融资的比例过高,使得經营者的还债压力很小,具有较高自由现金流量,此时即使项目的风险性很大,经理人也会怀着侥幸心理进行投资,从而产生过度投资问题。而经理人的过度投资问题使得企业分给股东的股利减少,导致股东对企业投资持消极态度。而当具有一定风险投资背景的股东为企业提供研发活动的资金外,又为企业带来创新战略方面的调整等信息支持,此时股权融资会为研发投入带来更大推动力[2]。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4。
【关键词】 融资效率; 融资方式; 企业性质; 研发投入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8)17-0037-07
一、引言
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提升社会生产效率的强大动力。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信息技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创新活动。企业进行创新活动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其投入比重的多少也将直接影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研发投入又受到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影响,因此,研究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的影响因素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研发投入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和内源融资。目前,我国有很多学者从融资方式角度展开了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的探讨,但研究结果大相径庭。一方面,邓洁心[1]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和内源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一方面,段海艳[2]通过研究得出企业负债融资水平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抑制作用。喻青松等[3]通过研究表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均不显著。钟田丽等[4]从整个融资结构出发总结出融资结构的选择与创新投入要素存在相互影响的负相关关系。
已有研究从融资方式认识和理解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现有文献对企业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研究仍有缺陷,尤其是从融资效率角度出发,分析与研发投入关系的文章几乎没有。信息技术企业为了筹集研发活动所需要的资金进行各种融资活动,企业融资效率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多少,影响信息技术企业的发展。因此从融资效率角度研究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选取2008—2016年我国A股所有信息技术企业,展开信息技术企业融资效率对研发投入影响的探究。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融资效率与研发投入关系分析
目前学术界关于效率问题的研究主要从效用角度和成本收益角度展开[5]。帕累托效率理论与卡尔多希克斯效率理论从效用角度出发,主要利用规范性分析对效率进行定性分析。英国经济学家Farrell从成本收益角度出发引入生产函数,对效率进行定量分析,认为效率主要分为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相对其他类型的企业,信息技术企业进行研发活动对提升整个企业乃至国家的竞争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信息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又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所以,对信息技术企业研发活动的资金融资效率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显得非常重要。企业研发费用的投入直接受限于融资的能力大小,即企业融资效率越高,对研发投入越高。信息技术企业融资效率与研发投入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H1:信息技术企业融资效率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
(二)融资方式与研发投入关系分析
MM理论出现以来,学术界关于企业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探讨一直存在,国内外已形成很多关于企业融资结构的理论:MM理论、代理成本理论、融资优序理论等。李向东等[6]通过测算发现地方政府资助不能促进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的提高,金融机构支持对创新效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消极作用。段晓华等[7]在研究中表示企业科技研发的融资渠道时使用了政府资金、金融机构贷款、企业资金和其他来源资金。邬一羽等[8]在研究中将企业融资渠道分为了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信息技术企业渠道分为债权融资、股权融资以及内源融资三种方式展开讨论。信息技术企业进行研发活动所需资金来源不同,则不同融资方式融入的资金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也将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信息技术企业融资方式不同,对研发投入影响不同。
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使得交易活动双方处于一个不平等的地位。企业进行研发活动时,由于保密原则使得外部人员无法完全掌握研发活动的风险性,外部投资者无法对研发活动进行准确评估,所以可能要求高额的回报率。债权融资是有偿使用企业外部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企业需按照约定还本付息,企业到期如果无法获得足够的现金流偿还债务或者通过盈利降低资产负债率,就会面临破产的可能,所以债权融资获得的资金对经营者与所有者都有一定的约束性,但是合理债务水平会促进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目前我国企业进行债权融资方式主要是银行贷款,所以债权融资很容易受到银行和政府的监管,加快企业自主创新步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水会莉等[9]通过实证发现债务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3。
H3:信息技术企业债权融资方式与研发投入呈正相关关系。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委托代理理论认为股东和经营者之间由于目标不同,两者不可避免地存在冲突。企业通过发行股票所获得的资金无需还本付息,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只需按照企业的盈利情况对股东进行分红,因此股权融资是企业比较偏爱的一种融资方式。但是如果企业股权融资的比例过高,使得經营者的还债压力很小,具有较高自由现金流量,此时即使项目的风险性很大,经理人也会怀着侥幸心理进行投资,从而产生过度投资问题。而经理人的过度投资问题使得企业分给股东的股利减少,导致股东对企业投资持消极态度。而当具有一定风险投资背景的股东为企业提供研发活动的资金外,又为企业带来创新战略方面的调整等信息支持,此时股权融资会为研发投入带来更大推动力[2]。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