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下游河段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自从进入尉犁县后,植被明显丰茂起来。我们的车开上生态堤坝,塔河就在眼前。没想到的是,干涸的河床里只有淤沙,最窄的河道不到10米宽,偶尔能看到的水也是色作深绿、浑浊不堪的回归水。回归水是在河床表面已经没水的情况下,地下水位高于河床的地方,就会慢慢回渗出来,其中盐碱含量固然高,却也成了无水河段老百姓们的救命水。
一个与塔河共衰荣的村落
喀尔曲尕,意为“盛产雄鹰的地方”,位于塔里木河干流中游的末端,正在塔河边上。我们从一位新华社记者70年代拍到的照片上看过这个村落,灰泥的房屋、胡杨红柳编成的篱笆,让人印象深刻的独木舟、烤鱼和宽阔的水面。
这次的造访是专程而行。塔河治理工程修建的两条防洪堤坝给我们提供了便利,堤坝上铺了砂石路,顺河道蜿蜒。不然的话不扔出一两天的工夫是到不了的。
“我今年83岁了,这个地方已经变得又不能种地又不能放牧,什么都做不了了……”
这位喀尔曲尕年龄第二大的老人无奈地告诉我们。这里原是个放牧,打渔为生的村落,兼或有些耕种的人家也只种点口粮而已,生活非常富裕。以前水多的时候一年四季塔河里都有水,还没修桥,来回过河只能用船。
原来在村里看到的人家门前的牲口槽,居然就是前几年还在用的独木舟!这里的独木舟在维语里称“卡盆”,是把胡杨木中间掏空制成的。
“本来有洪水的时候是非常好的,生活很富裕,水从河两边漫出来都能淹没农田。那时的胡杨林就像绿色的海洋,但是现在很多已经枯死,好多树的叶子让虫子吃光了,以前河水充足有洪峰的时候,胡杨从来没这样过。先是胡扬干了,然后牲畜数量也减少了,如今连耕种了四五十年的老地也干了,村里只有10%比较富裕的人,靠着打井还能种地,其他人家的地都已经撂荒了。”
从老人的叙述中我们渐渐了解了这个地方的变化。
这里原先是比较单纯的牧区,牧、渔、猎是主要生计方式,很少耕种农田,直到20多年前棉花进入后,耕地随之迅速扩大起来,这种扩大在2000年初达到顶峰。那时棉花价格好,只要种地就能稳赚不赔,棉花一下子成了这个地方的主要收入来源。
可好景不长,随着水的减少,70%的耕地难以为继,被撂荒了。喀尔曲尕虽是个乡,却地处偏僻,如果不是防洪堤坝上的砂石路,出去一趟都很困难。以前种地可以直接挖渠将塔河水引进来,现在塔河没水,要挖井浇地就必须抽水,没通电,只能出去花钱买桶装柴油进来。种地的门槛提高了,土地逐渐转包到外来人手里。
“听说上游有的老板都有上万亩地,他们在上面把水拦住了,所以我们这儿没水。”老人给我们分析。
这个牧业村经过20来年的发展渐渐转向农业,到今天农业无法继续,牧业也再难发展。好草场通常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平缓地,大多都被开成了田地,林子里也因为没水,植被长不起来,羊没得吃。
“羊的数量少了将近一半,个头儿小了很多,因为营养跟不上。现在羊喝的都是盐碱水,没办法,塔河里面水没有了,只能去喝臭水,就是洼地里面已经存了很长时间已经发臭的水。喝久了羊羔眼睛就会瞎,没办法吃草就死了。这种情况已经两年了,水越来越成,越来越苦。
我们这儿只有两口井是淡水,其他地方都是成水。每天早晚大家都要骑着摩托车去那两口井上排队打水。原来这儿没有人耕种之前,到处都是小洼地,塔河水漫过来就存在里面,里面的水都是甜的。现在有了防洪堤以后,塔河水不能想流哪儿就流哪儿了。河里每年只有一个月有水,而且连河堤都上不来。国家花了那么多钱搞了这个防洪堤,结果堤外边的植被少了,胡杨树也枯死了。我们现在只希望能多少有一点儿水,让塔河能流动起来,不是一个个死水泡子。”
喀尔曲尕从原先的水草丰美到遍地棉田,再到今天的耕种、放牧都不能为继,正在动议第三次搬迁,前两次虽然搬走了一些人但还只是少数,现在条件日渐残酷,看来这第三次搬迁是在所难免了。
离开喀尔曲尕的时候,我们在村口塔河边看到了家正在播种的农民。真的是一家人,有老有小,还有两个不满两岁的小娃娃就在地上爬来爬去。他们就是乡民们口中的“从外面来的包地的汉人”。这家人并非财大气粗,只是再平常不过、淳朴不过的普通农民。河道里没水,他们也没打井,只在干河床上挖了几个坑,河道的地下水位毕竟还是比较高,坑里慢慢渗出水来,他们就用这点水浇地。说起以后的生计,他们也只是盼着塔河来水。看来这些依然在种地的人们也只是苦苦支撑着。
被水套牢的地老板
渐渐的,视野中的棉田开始多起来,镶嵌在胡杨林地里。在几座废弃了的砖瓦房边,我们遇到了骑着小毛驴放羊的维族老人玉素浦·巴克。这是个有着诗意名字的地方,翻译过来是“生长胡杨的牧场”。
这里的胡杨格外茂密却依然是一片灰色。老人告诉我们,在他79年的生命里头一次见到这么大规模的干旱加虫害,原来防洪堤修起来之前,水都能漫过来,从来没有胡杨干枯的。
自从1998年修起防洪堤,洪水再也无法漫到林地里,到最近两三年更严重,河水已经常年断流,连以前四五月份就会有的“桃花汛”也见不到了。
一路走来,乡民们说起“地老板”,有无奈也有气愤,大多人认为水之所以没了都是因为那些包地的老板们大面积开荒造成的。然而地老板究竟又是怎样一番光景?
在靠近英巴扎镇的河边,我们找到了这个地方有名的一位老板的家。他的家是一片砖瓦房,就建在胡杨林掩映的一片空地上,除了自家住的屋子外,其他房子安置着他雇用的棉工。不远处延伸的是让他骄傲的大块条田。这些条田跟一般百姓们种的小块田地不同,没有那么多田埂道路,是大片平整的矩形,全部铺设了滴灌。
“我是1 942年生人,山东威海的。1959年支边到石河子,从兵团退休以后1993年就来了这儿,申请了8000亩耕地,目前开了6000多亩。刚来时这儿还没修起塔河大桥,不管是机械还是人都走浮桥过河,三四百米长,洪水来的时候河水最宽能达到五六百米。为了抽河水浇地我花了70多万元从油田那儿拉了电线,因为这里除了胡杨树就是红柳沙包,平整田地时用铲车搬了一个月的红柳沙包。
现在我的地都是大条田,最大的一块1980亩,这样做能节约土地20%左右,也能节约水,提高产量,因为渠道田埂道路等等都可以省了。美国最大的农庄一块地也就是1 600亩,还不如我的。
最初开地的时候这里还到处都是水,怎么也没想到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没想到这段河岸会出来1 00万亩耕地,搞得这么紧张。大概是从2005年开始,水越来越少了,去年因为怎么都等不来水,我只好打了11口井,搞滴灌,井深80米、40米都有,就在河边打的。现在不怕塔河没水了,总算能旱涝保收了,但是成本又提高了。
在这个地方种地,最重要的就是水。棉田每年冬天要 泡水两次春天一次,每次都要50-60厘米深的水慢慢渗下去,这样才能把地里的盐碱压住,才能耕种,一年下来一亩地要700方水,这还算是节省的。现在用了滴灌以后,一年一亩400方,省了好多。
但是电钱、水钱加起来,成本越来越高,棉花价钱去年又跌得厉害,去年一年我就赔了200多万,地块越大越赔钱,赔的就是成本。光抽水用电一年就是46万,再加上要给塔管局交水费,一亩地30块钱。我这儿有110个长工,拾(收)棉花的时候最多要雇800人,光工资这一年就要开销300万。这就像个坑,越陷越深,已经投了这么多下去了,真要说不干的话又拔不出来……
从2000年开始,国家说要治理塔河,搞了塔管局,可是他们管不了水,资源费、水费还是要交,不管你用的是河水还是井水,都按亩数来收费,今年是50块钱一亩地。我打算以后减少棉花面积改种果树了,这个地方还是适合果树,省水又能在林子里放牧,比较稳妥。”
人人羡慕的地老板原来也有这么多的无奈与困惑。如今他们宛如在股市被“套牢”的股民,欲罢不能。而他们被套牢的原因就是最初见到的洪水一来汪洋一片的水,这几年不见了。
继续沿河往上走,一路的棉田几乎都是靠打井维持,而打井是近两三年里下子发展起来的。而河道里稍微低洼积水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数条巨大的管子浸在里面抽水,沿岸不断有机井的小屋,更有甚者,干脆直接在河道中间打起了井。这样虽然能解燃眉之急,但据专家说,一般的水井其实是由地表水进行补充的,这种开采法又能持续多久?
塔河再不来水就只有打井了
在靠近沙雅县城的岔路口,我们离开公路进入树林,远远能听到拖拉机的突突声。这里的浮尘非常厉害,很细,一脚下去就是一股烟更别说一辆车冲进去。尘土飞在玻璃上就像瀑布一样簌簌滑下去,车的手刹里面开始冒出烟尘来,车内也有点乌烟瘴气了。
两块被胡杨包围的田里,几个维族小伙子开着拖拉机播种。
这是隶属沙雅县的“二牧场”,原是个以牧业为主的村庄。田地主人是兄弟俩,一共200来亩地,去年种了棉花今年打算换种哈密瓜。
“这儿离河的也就1.5公里,不用打井也不用浇水,只等每年七八月洪水来的时候漫灌。现在河里还有点水,可碱太大了不能用。
咱们脚下这个地方,以前一年里两三个月都在水里泡着的,都没人敢过来放牧,水也深,没人敢下水,像沼泽地一样。现在都没水了,是不是开地太多把水都用掉了?原来每年5月10号前后都要来桃花水的,最近五六年都没来过了,7月10号左右的大洪峰也不知道能不能下得来。
现在种地就跟赌博一样,种种看。如果今年一直来不了水的话,恐怕就只能打井浇水了……”
我们的旅程也已经走了一半多。至此,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塔里木河,除了干涸的河床就是沿河的机井。大规模对地下水的开发不禁让人内心惴惴,农民们一边苦苦支撑一边抱着赌博的心态等待着洪水下来,这条被称为养育了整个南疆的“脱缰野马”般的塔里木河,我们何时才能看到它真正的身姿?
探寻的旅程仍在继续。喀尔曲尕是塔河中游的一个村子,它见证了塔河的兴旺,也见证了它的衰落。老人们说起那些历史都无限感慨。塔河断流,喀尔曲尕村民不得不饮井水,但是这里只有两口井能打出甜水,其他的井盐碱都很重,人不能喝。每天早晚两次,大家都会到这两眼井上排队接水。
一个与塔河共衰荣的村落
喀尔曲尕,意为“盛产雄鹰的地方”,位于塔里木河干流中游的末端,正在塔河边上。我们从一位新华社记者70年代拍到的照片上看过这个村落,灰泥的房屋、胡杨红柳编成的篱笆,让人印象深刻的独木舟、烤鱼和宽阔的水面。
这次的造访是专程而行。塔河治理工程修建的两条防洪堤坝给我们提供了便利,堤坝上铺了砂石路,顺河道蜿蜒。不然的话不扔出一两天的工夫是到不了的。
“我今年83岁了,这个地方已经变得又不能种地又不能放牧,什么都做不了了……”
这位喀尔曲尕年龄第二大的老人无奈地告诉我们。这里原是个放牧,打渔为生的村落,兼或有些耕种的人家也只种点口粮而已,生活非常富裕。以前水多的时候一年四季塔河里都有水,还没修桥,来回过河只能用船。
原来在村里看到的人家门前的牲口槽,居然就是前几年还在用的独木舟!这里的独木舟在维语里称“卡盆”,是把胡杨木中间掏空制成的。
“本来有洪水的时候是非常好的,生活很富裕,水从河两边漫出来都能淹没农田。那时的胡杨林就像绿色的海洋,但是现在很多已经枯死,好多树的叶子让虫子吃光了,以前河水充足有洪峰的时候,胡杨从来没这样过。先是胡扬干了,然后牲畜数量也减少了,如今连耕种了四五十年的老地也干了,村里只有10%比较富裕的人,靠着打井还能种地,其他人家的地都已经撂荒了。”
从老人的叙述中我们渐渐了解了这个地方的变化。
这里原先是比较单纯的牧区,牧、渔、猎是主要生计方式,很少耕种农田,直到20多年前棉花进入后,耕地随之迅速扩大起来,这种扩大在2000年初达到顶峰。那时棉花价格好,只要种地就能稳赚不赔,棉花一下子成了这个地方的主要收入来源。
可好景不长,随着水的减少,70%的耕地难以为继,被撂荒了。喀尔曲尕虽是个乡,却地处偏僻,如果不是防洪堤坝上的砂石路,出去一趟都很困难。以前种地可以直接挖渠将塔河水引进来,现在塔河没水,要挖井浇地就必须抽水,没通电,只能出去花钱买桶装柴油进来。种地的门槛提高了,土地逐渐转包到外来人手里。
“听说上游有的老板都有上万亩地,他们在上面把水拦住了,所以我们这儿没水。”老人给我们分析。
这个牧业村经过20来年的发展渐渐转向农业,到今天农业无法继续,牧业也再难发展。好草场通常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平缓地,大多都被开成了田地,林子里也因为没水,植被长不起来,羊没得吃。
“羊的数量少了将近一半,个头儿小了很多,因为营养跟不上。现在羊喝的都是盐碱水,没办法,塔河里面水没有了,只能去喝臭水,就是洼地里面已经存了很长时间已经发臭的水。喝久了羊羔眼睛就会瞎,没办法吃草就死了。这种情况已经两年了,水越来越成,越来越苦。
我们这儿只有两口井是淡水,其他地方都是成水。每天早晚大家都要骑着摩托车去那两口井上排队打水。原来这儿没有人耕种之前,到处都是小洼地,塔河水漫过来就存在里面,里面的水都是甜的。现在有了防洪堤以后,塔河水不能想流哪儿就流哪儿了。河里每年只有一个月有水,而且连河堤都上不来。国家花了那么多钱搞了这个防洪堤,结果堤外边的植被少了,胡杨树也枯死了。我们现在只希望能多少有一点儿水,让塔河能流动起来,不是一个个死水泡子。”
喀尔曲尕从原先的水草丰美到遍地棉田,再到今天的耕种、放牧都不能为继,正在动议第三次搬迁,前两次虽然搬走了一些人但还只是少数,现在条件日渐残酷,看来这第三次搬迁是在所难免了。
离开喀尔曲尕的时候,我们在村口塔河边看到了家正在播种的农民。真的是一家人,有老有小,还有两个不满两岁的小娃娃就在地上爬来爬去。他们就是乡民们口中的“从外面来的包地的汉人”。这家人并非财大气粗,只是再平常不过、淳朴不过的普通农民。河道里没水,他们也没打井,只在干河床上挖了几个坑,河道的地下水位毕竟还是比较高,坑里慢慢渗出水来,他们就用这点水浇地。说起以后的生计,他们也只是盼着塔河来水。看来这些依然在种地的人们也只是苦苦支撑着。
被水套牢的地老板
渐渐的,视野中的棉田开始多起来,镶嵌在胡杨林地里。在几座废弃了的砖瓦房边,我们遇到了骑着小毛驴放羊的维族老人玉素浦·巴克。这是个有着诗意名字的地方,翻译过来是“生长胡杨的牧场”。
这里的胡杨格外茂密却依然是一片灰色。老人告诉我们,在他79年的生命里头一次见到这么大规模的干旱加虫害,原来防洪堤修起来之前,水都能漫过来,从来没有胡杨干枯的。
自从1998年修起防洪堤,洪水再也无法漫到林地里,到最近两三年更严重,河水已经常年断流,连以前四五月份就会有的“桃花汛”也见不到了。
一路走来,乡民们说起“地老板”,有无奈也有气愤,大多人认为水之所以没了都是因为那些包地的老板们大面积开荒造成的。然而地老板究竟又是怎样一番光景?
在靠近英巴扎镇的河边,我们找到了这个地方有名的一位老板的家。他的家是一片砖瓦房,就建在胡杨林掩映的一片空地上,除了自家住的屋子外,其他房子安置着他雇用的棉工。不远处延伸的是让他骄傲的大块条田。这些条田跟一般百姓们种的小块田地不同,没有那么多田埂道路,是大片平整的矩形,全部铺设了滴灌。
“我是1 942年生人,山东威海的。1959年支边到石河子,从兵团退休以后1993年就来了这儿,申请了8000亩耕地,目前开了6000多亩。刚来时这儿还没修起塔河大桥,不管是机械还是人都走浮桥过河,三四百米长,洪水来的时候河水最宽能达到五六百米。为了抽河水浇地我花了70多万元从油田那儿拉了电线,因为这里除了胡杨树就是红柳沙包,平整田地时用铲车搬了一个月的红柳沙包。
现在我的地都是大条田,最大的一块1980亩,这样做能节约土地20%左右,也能节约水,提高产量,因为渠道田埂道路等等都可以省了。美国最大的农庄一块地也就是1 600亩,还不如我的。
最初开地的时候这里还到处都是水,怎么也没想到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也没想到这段河岸会出来1 00万亩耕地,搞得这么紧张。大概是从2005年开始,水越来越少了,去年因为怎么都等不来水,我只好打了11口井,搞滴灌,井深80米、40米都有,就在河边打的。现在不怕塔河没水了,总算能旱涝保收了,但是成本又提高了。
在这个地方种地,最重要的就是水。棉田每年冬天要 泡水两次春天一次,每次都要50-60厘米深的水慢慢渗下去,这样才能把地里的盐碱压住,才能耕种,一年下来一亩地要700方水,这还算是节省的。现在用了滴灌以后,一年一亩400方,省了好多。
但是电钱、水钱加起来,成本越来越高,棉花价钱去年又跌得厉害,去年一年我就赔了200多万,地块越大越赔钱,赔的就是成本。光抽水用电一年就是46万,再加上要给塔管局交水费,一亩地30块钱。我这儿有110个长工,拾(收)棉花的时候最多要雇800人,光工资这一年就要开销300万。这就像个坑,越陷越深,已经投了这么多下去了,真要说不干的话又拔不出来……
从2000年开始,国家说要治理塔河,搞了塔管局,可是他们管不了水,资源费、水费还是要交,不管你用的是河水还是井水,都按亩数来收费,今年是50块钱一亩地。我打算以后减少棉花面积改种果树了,这个地方还是适合果树,省水又能在林子里放牧,比较稳妥。”
人人羡慕的地老板原来也有这么多的无奈与困惑。如今他们宛如在股市被“套牢”的股民,欲罢不能。而他们被套牢的原因就是最初见到的洪水一来汪洋一片的水,这几年不见了。
继续沿河往上走,一路的棉田几乎都是靠打井维持,而打井是近两三年里下子发展起来的。而河道里稍微低洼积水的地方几乎都能看到数条巨大的管子浸在里面抽水,沿岸不断有机井的小屋,更有甚者,干脆直接在河道中间打起了井。这样虽然能解燃眉之急,但据专家说,一般的水井其实是由地表水进行补充的,这种开采法又能持续多久?
塔河再不来水就只有打井了
在靠近沙雅县城的岔路口,我们离开公路进入树林,远远能听到拖拉机的突突声。这里的浮尘非常厉害,很细,一脚下去就是一股烟更别说一辆车冲进去。尘土飞在玻璃上就像瀑布一样簌簌滑下去,车的手刹里面开始冒出烟尘来,车内也有点乌烟瘴气了。
两块被胡杨包围的田里,几个维族小伙子开着拖拉机播种。
这是隶属沙雅县的“二牧场”,原是个以牧业为主的村庄。田地主人是兄弟俩,一共200来亩地,去年种了棉花今年打算换种哈密瓜。
“这儿离河的也就1.5公里,不用打井也不用浇水,只等每年七八月洪水来的时候漫灌。现在河里还有点水,可碱太大了不能用。
咱们脚下这个地方,以前一年里两三个月都在水里泡着的,都没人敢过来放牧,水也深,没人敢下水,像沼泽地一样。现在都没水了,是不是开地太多把水都用掉了?原来每年5月10号前后都要来桃花水的,最近五六年都没来过了,7月10号左右的大洪峰也不知道能不能下得来。
现在种地就跟赌博一样,种种看。如果今年一直来不了水的话,恐怕就只能打井浇水了……”
我们的旅程也已经走了一半多。至此,出现在我们视野中的塔里木河,除了干涸的河床就是沿河的机井。大规模对地下水的开发不禁让人内心惴惴,农民们一边苦苦支撑一边抱着赌博的心态等待着洪水下来,这条被称为养育了整个南疆的“脱缰野马”般的塔里木河,我们何时才能看到它真正的身姿?
探寻的旅程仍在继续。喀尔曲尕是塔河中游的一个村子,它见证了塔河的兴旺,也见证了它的衰落。老人们说起那些历史都无限感慨。塔河断流,喀尔曲尕村民不得不饮井水,但是这里只有两口井能打出甜水,其他的井盐碱都很重,人不能喝。每天早晚两次,大家都会到这两眼井上排队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