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解读
课文题目看上去平常无奇,其实可以从中大做文章。本教学设计试图“以题解文”,“卖白菜”的“卖”字,既是教师解读的切入点,也是教学设计的中心,更可以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读懂了这个“卖”字,教师便可“执一驭万”,形成有新意和有深度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信心,引导他们更好地走进莫言的文学世界。
根据《当代汉语词典》对“卖”字的解释,笔者归纳出“卖”的以下四个含义:
1.交换,用东西换钱;
2.卖力,不加保留地使出来;
3.出卖,即背叛;
4.卖点,有表现的意味。
而这篇具有小说风格的散文也蕴含着“卖”字的四个要义:
首先,记叙了在贫困和饥饿的年代,一次以失败而告终的“交换”经历;
其次,描写了母子俩精心侍弄白菜,与白菜生离死别般的“卖力”场面;
再次,展示了我为报复买白菜的老太太,做出有违诚信的“出卖”行为;
最后,以母亲的坚强和在人前失去诚信和自尊的悲痛作为“卖点”,把普通的故事表现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表达了作者对善良、坚强、诚实、自尊的母亲的感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教材解读,笔者设定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解读文中“卖”字的多重涵义;
②养成学生多角度挖掘课文内涵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开展小组讨论,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母亲穷不矢志的人格魅力和作者感念母亲的情思。
【教学方法】对话教学法
三、教学过程
(一)启:造“卖”之情境(6分钟)
提问:请大家看这个新闻标题:“吃馍也卖萌!林心如扎马尾扮清纯少女”。请您揣测一下故事中的“卖”字是什么意思?
明确:表现
提问:“卖字”还有什么意思?
明确:《当代汉语词典》中“卖”字的四个义项:
“交换”“卖力”“出卖”“卖点”
(二)承:探“卖”之意蕴(24分钟)
让我们走进莫言的文学世界,探寻“卖字”的多重意蕴。
1.梳理情节,述说“交换”(8分钟)
提问:童年的莫言为什么要卖白菜?
明确: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下的无奈之举。
提问:他是怎么“卖”的?
明确:
①卖白菜前——母亲迫于生计,痛下决心卖白菜;
②卖白菜时——我为报复老太太,多算她一毛钱;
③卖白菜后——白菜被老太太退回,“交换”失败。
2.再读细节,凸显“卖力”(8分钟)
提问:卖白菜前后母子俩表现如何?
明确:
①寻白菜时——母亲对白菜由不舍到痛下决心;
②送白菜时——我对白菜感情笃厚却迫于无奈;
③讨价还价时——母子俩费尽心思想卖个好价钱。
小结:表现为种种不懈努力下的“卖力”场面。
提问:你如何看待母子俩的卖力?
明确:卖力,即不加保留地使出来,散文中的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母子俩为生计做出的种种不懈努力。母子俩深陷卖白菜前生计与欲望,卖白菜时深厚感情与无奈悲伤的两难选择,就像西方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在无法挽救的两难选择中成就了让人扼腕的悲凉和令人肃敬的悲壮。
3.深入文本,审问“出卖”(8分钟)
提问:卖白菜前后母子俩还有何表现?
明确:我为报复买白菜的老太太,做出有违诚信的“出卖”举动:
①母子俩对白菜的忍痛“出卖”之情;
②我为了报复而“出卖”诚信多算一毛钱的泄愤之情;
③母亲因为我多算一毛钱却“出卖”了诚信一事的悲痛之情。
提问:你如何看待文中的出卖?
明确:出卖,即背叛。于“我”而言,这是对愿望(包饺子)和情感(“白菜情”)的被迫出卖;于母亲而言,“卖白菜”是一时生计的无奈之举,“白菜被退回”是对一生尊严的最大背叛。母子俩为了全家人的生计问题,却背离了母亲生存哲学中的诚信原则。
(三)转:悟“卖”之功用(8分钟)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在获奖感言中为什么再次讲述“卖白菜”的故事?
学生齐读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讲故事的人》选段: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小时候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一脸的惋惜,眼里流淌着深深的责备与痛心,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明确:莫言以母亲人穷志不短的坚强,和在人前失去诚信和自尊的悲痛为 “卖点”,把普通的故事表现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表达了对母亲的感念之情,也为有这样一位母亲而深感骄傲!
(四)合:评“人”之价值(2分钟)
教师总结陈词:人的价值,不在于金钱和地位,而在于其人格的魅力。“我”的母亲或许并不美丽,却自有一种动人的魅力,她的生存哲学不仅顽强有力地撑起了一个家庭,而且还持续不断地影响着家人。这种哲学或许不够华彩,却自有其堪称辉煌之处。那种顽强和悲悯,令人感动而又欣悦!
四、板书设计
五、设计亮点
(一)解读方法较新颖。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一个“卖”字,以“卖”字为文眼,既是解剖课文的手术刀,又是收束全文的点睛之笔;既迎合学生口味,又不失语文趣味。
(二)教学思路较清晰。用“童年时的莫言怎么卖白菜”“卖白菜时有何表现”“成年后的莫言又是如何写作卖白菜这一动人故事”“莫言为何要写这个故事”等个问题,概括地说,就是以“卖什么”“如何卖”两个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以“卖”字的四个义项为参照,深入解读课文内涵,从而养成学生深度挖掘课文内涵的习惯,培养学生以独特视角解读课文的意识。
六、教师感言
语文教师只有沉下心思解读文本,才能在变幻莫测的生成性课堂上“临危不惧”地面对学生旁逸斜出的奇思妙想,不至于被学生的节奏牵着走,心中无底,口中穷词,也不至于唯教参马首是瞻,人云亦云,机械复述。“以题解文”,不失为教师解读文本的一种好方法。
语文教师如能巧于设疑,有效地设计问题,就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沉入文本,并畅所欲言,以至教师和学生都能在生成性课堂中乐享其成。“执一驭万”,既是教师能深入解读文本的策略方法,也是教师能轻松驾驭课堂的能力体现。这里的“一”指代的就是“卖”字,还指代教师胸中有丘壑的教学自信。这里的“万”既指代“卖”字的多重涵义,也指代文本中“卖”字的多重涵义,还可指代生成性课堂中的一切变数。“以题解文”,如履薄冰般地钻研文本是语文教师傲立讲坛的前提;“执一驭万”,如沐春风般地驾驭课堂是语文教师的理想状态。
[作者通联:浙江龙泉市浙大求是中学]
课文题目看上去平常无奇,其实可以从中大做文章。本教学设计试图“以题解文”,“卖白菜”的“卖”字,既是教师解读的切入点,也是教学设计的中心,更可以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读懂了这个“卖”字,教师便可“执一驭万”,形成有新意和有深度的教学设计,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信心,引导他们更好地走进莫言的文学世界。
根据《当代汉语词典》对“卖”字的解释,笔者归纳出“卖”的以下四个含义:
1.交换,用东西换钱;
2.卖力,不加保留地使出来;
3.出卖,即背叛;
4.卖点,有表现的意味。
而这篇具有小说风格的散文也蕴含着“卖”字的四个要义:
首先,记叙了在贫困和饥饿的年代,一次以失败而告终的“交换”经历;
其次,描写了母子俩精心侍弄白菜,与白菜生离死别般的“卖力”场面;
再次,展示了我为报复买白菜的老太太,做出有违诚信的“出卖”行为;
最后,以母亲的坚强和在人前失去诚信和自尊的悲痛作为“卖点”,把普通的故事表现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表达了作者对善良、坚强、诚实、自尊的母亲的感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教材解读,笔者设定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解读文中“卖”字的多重涵义;
②养成学生多角度挖掘课文内涵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开展小组讨论,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母亲穷不矢志的人格魅力和作者感念母亲的情思。
【教学方法】对话教学法
三、教学过程
(一)启:造“卖”之情境(6分钟)
提问:请大家看这个新闻标题:“吃馍也卖萌!林心如扎马尾扮清纯少女”。请您揣测一下故事中的“卖”字是什么意思?
明确:表现
提问:“卖字”还有什么意思?
明确:《当代汉语词典》中“卖”字的四个义项:
“交换”“卖力”“出卖”“卖点”
(二)承:探“卖”之意蕴(24分钟)
让我们走进莫言的文学世界,探寻“卖字”的多重意蕴。
1.梳理情节,述说“交换”(8分钟)
提问:童年的莫言为什么要卖白菜?
明确: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下的无奈之举。
提问:他是怎么“卖”的?
明确:
①卖白菜前——母亲迫于生计,痛下决心卖白菜;
②卖白菜时——我为报复老太太,多算她一毛钱;
③卖白菜后——白菜被老太太退回,“交换”失败。
2.再读细节,凸显“卖力”(8分钟)
提问:卖白菜前后母子俩表现如何?
明确:
①寻白菜时——母亲对白菜由不舍到痛下决心;
②送白菜时——我对白菜感情笃厚却迫于无奈;
③讨价还价时——母子俩费尽心思想卖个好价钱。
小结:表现为种种不懈努力下的“卖力”场面。
提问:你如何看待母子俩的卖力?
明确:卖力,即不加保留地使出来,散文中的细节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母子俩为生计做出的种种不懈努力。母子俩深陷卖白菜前生计与欲望,卖白菜时深厚感情与无奈悲伤的两难选择,就像西方神话中的西西弗斯,在无法挽救的两难选择中成就了让人扼腕的悲凉和令人肃敬的悲壮。
3.深入文本,审问“出卖”(8分钟)
提问:卖白菜前后母子俩还有何表现?
明确:我为报复买白菜的老太太,做出有违诚信的“出卖”举动:
①母子俩对白菜的忍痛“出卖”之情;
②我为了报复而“出卖”诚信多算一毛钱的泄愤之情;
③母亲因为我多算一毛钱却“出卖”了诚信一事的悲痛之情。
提问:你如何看待文中的出卖?
明确:出卖,即背叛。于“我”而言,这是对愿望(包饺子)和情感(“白菜情”)的被迫出卖;于母亲而言,“卖白菜”是一时生计的无奈之举,“白菜被退回”是对一生尊严的最大背叛。母子俩为了全家人的生计问题,却背离了母亲生存哲学中的诚信原则。
(三)转:悟“卖”之功用(8分钟)
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后,在获奖感言中为什么再次讲述“卖白菜”的故事?
学生齐读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讲故事的人》选段: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小时候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一脸的惋惜,眼里流淌着深深的责备与痛心,轻轻地说:“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明确:莫言以母亲人穷志不短的坚强,和在人前失去诚信和自尊的悲痛为 “卖点”,把普通的故事表现得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表达了对母亲的感念之情,也为有这样一位母亲而深感骄傲!
(四)合:评“人”之价值(2分钟)
教师总结陈词:人的价值,不在于金钱和地位,而在于其人格的魅力。“我”的母亲或许并不美丽,却自有一种动人的魅力,她的生存哲学不仅顽强有力地撑起了一个家庭,而且还持续不断地影响着家人。这种哲学或许不够华彩,却自有其堪称辉煌之处。那种顽强和悲悯,令人感动而又欣悦!
四、板书设计
五、设计亮点
(一)解读方法较新颖。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一个“卖”字,以“卖”字为文眼,既是解剖课文的手术刀,又是收束全文的点睛之笔;既迎合学生口味,又不失语文趣味。
(二)教学思路较清晰。用“童年时的莫言怎么卖白菜”“卖白菜时有何表现”“成年后的莫言又是如何写作卖白菜这一动人故事”“莫言为何要写这个故事”等个问题,概括地说,就是以“卖什么”“如何卖”两个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以“卖”字的四个义项为参照,深入解读课文内涵,从而养成学生深度挖掘课文内涵的习惯,培养学生以独特视角解读课文的意识。
六、教师感言
语文教师只有沉下心思解读文本,才能在变幻莫测的生成性课堂上“临危不惧”地面对学生旁逸斜出的奇思妙想,不至于被学生的节奏牵着走,心中无底,口中穷词,也不至于唯教参马首是瞻,人云亦云,机械复述。“以题解文”,不失为教师解读文本的一种好方法。
语文教师如能巧于设疑,有效地设计问题,就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沉入文本,并畅所欲言,以至教师和学生都能在生成性课堂中乐享其成。“执一驭万”,既是教师能深入解读文本的策略方法,也是教师能轻松驾驭课堂的能力体现。这里的“一”指代的就是“卖”字,还指代教师胸中有丘壑的教学自信。这里的“万”既指代“卖”字的多重涵义,也指代文本中“卖”字的多重涵义,还可指代生成性课堂中的一切变数。“以题解文”,如履薄冰般地钻研文本是语文教师傲立讲坛的前提;“执一驭万”,如沐春风般地驾驭课堂是语文教师的理想状态。
[作者通联:浙江龙泉市浙大求是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