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朝士大夫之所以能考进士、中状元、当学士、点翰林,个个都是经历了寒窗苦读和残酷的比拼,然后过五关、斩六将,脱颖而出的。所以,他们五经六艺烂熟于胸,赋诗作文随手拈来,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不过,他们中的一些人,除了精通应试教育所要求的经文之外,还有很多与此并无必然联系的特殊才能,这是许多同时代士大夫无法比肩的。
宋太祖“黄袍加身”以后,确定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基本国策,实行科举制度,大力网罗人才。他求贤若渴,确定了殿试程序,亲自面试那些经过层层选拔上来的举子。不过,他制定了一个怪规矩,凡是参加殿试的举子,都要完成三个题目,谁完成最快谁为状元,这让那些读书人在苦读的过程中,不但追求学习质量,更追求写作速度,争当科场“快枪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开宝八年(975年)乙亥科的殿试中,宋太祖却同时遇到了两个“快枪手”,举子王嗣宗和陈识两人同时完成答题,同时交卷,让宋太祖颇觉为难,一场科考总不能出现两个状元吧?于是,武夫出身的宋太祖干脆以“文人武斗”的形式决定胜负,要求二人在朝堂之上打一架,谁赢即为状元。结果,王嗣宗打架厉害,三下五除二就摔倒了陈识,高中状元,王嗣宗因此被人戏称为“手搏状元”。
与王嗣宗善打不同的是,宋太宗时期的大臣王楚望以善于朗诵著称。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王楚望被宋太宗任命为知贡举,主持科举考试。每当殿试结束后,宋太宗便请王楚望为自己朗诵举人们的试卷。由于王楚望声音洪亮,咬字标准,吐音明畅,语调优美,试卷上的辞赋经他一读,立刻优美雅致起来,即便是那些文格不够高雅、语句不够流畅的文章,他也能避重就轻,抑扬顿挫地读出韵味来,让宋太宗等在场倾听的人百听不厌。凡经他朗诵过试卷的举子,从无在殿试中落榜的,不但必中进士,而且往往名列前茅。所以,举子们交卷时,都会默默祈祷:“但愿得到王楚望的朗诵啊!”
宋朝士大夫间肚量大、胃口好、最能吃的,非张齐贤莫属。欧阳修曾评价他:“体质丰大,饮啖过人。”年轻时,张齐贤曾经在一次饱饭之后,还吃下了整整一张煮熟的牛皮,可见肚量奇大无比。有一次,宋太祖视察西京洛阳,当时还是布衣之身的张齐贤把皇帝的大队人马拦住了,说要给皇帝献策,其实是贪吃。宋太祖倒也没有架子,让人把他带到行宫,问有什么对策。张齐贤先不说对策,却问有什么好吃的。皇帝让人把饭菜送来,张齐贤狼吞虎咽起来,边吃边说,一下子提了富民、举贤、慎刑、籍田等十个方面的建议,让宋太祖大为欣赏。回京后,宋太祖对其弟赵光义(后来继位的宋太宗)说:“这次西巡洛阳,见识了一位张齐贤,堪称宰相之才!”从此,张齐贤得到了两代帝王的关注与培养,从政后,出任过许多要职,单宰相就当了近二十年。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古文《卖油翁》,文中那位“善射,当世无双”的“陈康肃公”,便是宋真宗时期的大臣陈尧咨。陈尧咨好学上进,学富五车,在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科考中一举夺魁,高中状元。这位状元郎不仅喜欢舞文弄墨,而且喜欢舞枪弄棒,尤其精于射箭,他曾以铜钱做靶子,一箭就贯穿钱孔,人称“小由基”(由基,即战国楚人养由基,射箭百发百中)。当时,辽国使臣来宋朝,常以能骑善射而面露骄色,让宋真宗很没面子。宋真宗想在文臣中找一个武艺高超而又形像颇佳的人来接待辽使,为国争光,“小由基”陈尧咨恰好“善弓矢、美仪彩”,是绝好人选。于是,凡辽使来京,接待、考察、骑射,次次由陈尧咨作陪,几次下来,陈尧咨果然表现出色,辽使不再小觑宋朝无人了。后来,宋真宗让宰相晏殊找陈尧咨谈话,说如果他愿意出任武职,将提拔他为将帅职务。陈尧咨慎重考虑后,接受了皇帝的条件,果然被提拔为陕西缘边安抚使、武信军节度使等重要职务,当上了将军。
宋太祖“黄袍加身”以后,确定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基本国策,实行科举制度,大力网罗人才。他求贤若渴,确定了殿试程序,亲自面试那些经过层层选拔上来的举子。不过,他制定了一个怪规矩,凡是参加殿试的举子,都要完成三个题目,谁完成最快谁为状元,这让那些读书人在苦读的过程中,不但追求学习质量,更追求写作速度,争当科场“快枪手”。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开宝八年(975年)乙亥科的殿试中,宋太祖却同时遇到了两个“快枪手”,举子王嗣宗和陈识两人同时完成答题,同时交卷,让宋太祖颇觉为难,一场科考总不能出现两个状元吧?于是,武夫出身的宋太祖干脆以“文人武斗”的形式决定胜负,要求二人在朝堂之上打一架,谁赢即为状元。结果,王嗣宗打架厉害,三下五除二就摔倒了陈识,高中状元,王嗣宗因此被人戏称为“手搏状元”。
与王嗣宗善打不同的是,宋太宗时期的大臣王楚望以善于朗诵著称。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王楚望被宋太宗任命为知贡举,主持科举考试。每当殿试结束后,宋太宗便请王楚望为自己朗诵举人们的试卷。由于王楚望声音洪亮,咬字标准,吐音明畅,语调优美,试卷上的辞赋经他一读,立刻优美雅致起来,即便是那些文格不够高雅、语句不够流畅的文章,他也能避重就轻,抑扬顿挫地读出韵味来,让宋太宗等在场倾听的人百听不厌。凡经他朗诵过试卷的举子,从无在殿试中落榜的,不但必中进士,而且往往名列前茅。所以,举子们交卷时,都会默默祈祷:“但愿得到王楚望的朗诵啊!”
宋朝士大夫间肚量大、胃口好、最能吃的,非张齐贤莫属。欧阳修曾评价他:“体质丰大,饮啖过人。”年轻时,张齐贤曾经在一次饱饭之后,还吃下了整整一张煮熟的牛皮,可见肚量奇大无比。有一次,宋太祖视察西京洛阳,当时还是布衣之身的张齐贤把皇帝的大队人马拦住了,说要给皇帝献策,其实是贪吃。宋太祖倒也没有架子,让人把他带到行宫,问有什么对策。张齐贤先不说对策,却问有什么好吃的。皇帝让人把饭菜送来,张齐贤狼吞虎咽起来,边吃边说,一下子提了富民、举贤、慎刑、籍田等十个方面的建议,让宋太祖大为欣赏。回京后,宋太祖对其弟赵光义(后来继位的宋太宗)说:“这次西巡洛阳,见识了一位张齐贤,堪称宰相之才!”从此,张齐贤得到了两代帝王的关注与培养,从政后,出任过许多要职,单宰相就当了近二十年。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篇古文《卖油翁》,文中那位“善射,当世无双”的“陈康肃公”,便是宋真宗时期的大臣陈尧咨。陈尧咨好学上进,学富五车,在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科考中一举夺魁,高中状元。这位状元郎不仅喜欢舞文弄墨,而且喜欢舞枪弄棒,尤其精于射箭,他曾以铜钱做靶子,一箭就贯穿钱孔,人称“小由基”(由基,即战国楚人养由基,射箭百发百中)。当时,辽国使臣来宋朝,常以能骑善射而面露骄色,让宋真宗很没面子。宋真宗想在文臣中找一个武艺高超而又形像颇佳的人来接待辽使,为国争光,“小由基”陈尧咨恰好“善弓矢、美仪彩”,是绝好人选。于是,凡辽使来京,接待、考察、骑射,次次由陈尧咨作陪,几次下来,陈尧咨果然表现出色,辽使不再小觑宋朝无人了。后来,宋真宗让宰相晏殊找陈尧咨谈话,说如果他愿意出任武职,将提拔他为将帅职务。陈尧咨慎重考虑后,接受了皇帝的条件,果然被提拔为陕西缘边安抚使、武信军节度使等重要职务,当上了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