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多数独立学院物流专业的“产学研”实践教育模式几乎都是沿用母体学校或者仿照其他院校的模式,没有形成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模式,这使得这种以实践为主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问题更加突出,从而导致达不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文就目前独立学院物流类“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构建独立学院物流类“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五模块”的“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旨在促进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产学研;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0-0170-02
独立学院对学生在理论学习上的要求不同于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更迫切地需要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加强实践环节引导的要求。物流管理学科属于应用性学科,物流管理类专业所培养的本科人才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但一直以来,在我国独立学院物流管理类专业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的思想。由于实训、实践环节的不足,学生难以直接观摩、体会相应的物流理论和技术,影响了学生对物流类学科的学习。如果能在这个环节上加以强化,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将会更加趋于完善,独立学院也将能为社会、用人单位提供更多满足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1 目前独立学院物流类“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没有成立单独的运营中心
目前在独立院校物流类专业很多“产学研”的合作项目都没有单独的运营中心进行管理,更谈不上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运营,这样使得物流实践教学体系徒有其表、人浮于事,无法让学生、教师、企业真正地得到“实惠”。所以设立一个校企双方共同运营的“产学研”实践教学中心符合各方的利益。
1.2 物流实训室以及物流软件建设不力
大部分独立学院物流专业缺乏物流实训室以及相应的物流软件,导致学生和教师无法在学校里很好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学习和教学,仅仅依靠企业来解决学生的实践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长此以往将无法达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所以对于物流实践性这么强的一个学科,在校内建立相应的实训室和物流软件平台开放给学生和教师进行学习和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
1.3 缺乏具体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由于在“产学研”实践教学管理中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估,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当中没有明确的约束限制;如目前很多独立院校都引进了物流实训设备和软件,让学生操作、动手,但是却忽视了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和设计方面的能力,所以往往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只是实操能力有所锻炼,但是不知道里面的原理和相关知识的应用,从而导致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物流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一定要和独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一致,并且要求量化。
1.4 缺乏和实践教学相应的师资队伍
物流在中国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和行业,所以在独立学院鲜有既掌握理论知识而又有物流经验的老师,造成了实践教学体系中合格指导老师的匮乏,直接影响到“产学研”实践教学的质量。
2 构建独立学院物流类“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
2.1 管理机构建设
“产学研”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由学校和企业两方共同组建,下设单独项目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整个项目的运作情况,由双方定期协调与沟通、学生管理、课程与培训、考核等工作。主要相关人员由物流专业、企业等共同组成。
学校负责人代表学校物流专业与企业联络,制定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的主要方针,具体的活动规划,如教学计划、实习考核方案、课程开发等。并提供给合作企业平台进行员工培训以及企业咨询。
企业联系人主要负责提供学生实践教学所需的研究项目,开放企业的生产车间、物流中心,安排企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课程体系的制定。为“产学研”合作以及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平台,按照建设方案与学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2.2 管理办法构建
(1)双方所有合作均应有相应指导文件作为依据。主要形式有协议、指导大纲、教学实践计划、课程标准、学生安全管理办法等。
(2)双方应确保投入匹配的人力、财力、物力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以维持基地的良好运转。
(3)对建设成果预设考核框架和标准,每一阶段均进行教学实践总结,形成书面总结材料。
2.3 人才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导师分为物流专业任课教师和企业的相关人员,原则上尽量挑选既懂理论又有物流经验的人员。校方提供的物流专业老师应为双师型教师,企业方提供的导师应为高学历的员工。总体来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应是一支具有综合素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队伍。
2.4 实践条件建设
基地实践条件建设:主要是物流管理的物流综合实训室和3D虚拟实训软件的建设以及企业相关的实践实施建设。校内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包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训(物流综合实训室)、物流企业业务流程3D虚拟实训(3D物流软件)。满足平时“产学研”实践教学活动在学校高质量的进行,主要是让老师能够指导和启发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利用物流综合实训室设施理解相应的一些物流设施、技术以及系统的原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物流知识解决和设计一些案例中的实际问题。
企业实习基地应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实践场所给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比如提供办公室给“产学研”物流实践运营中心作为在企业的研究、讨论的场所,提高整个小组的工作、学习效率。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遇到的问题建立研究项目,学生、老师、企业的员工共同组建项目研究小组进行实地的企业相关的部门走访,当然这就需要企业的高层来支持和推动。
2.5 实践形式和实践内容构建
实践教学采用以“实践研究项目”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形式,实践研究项目的制定由学院教师、企业教师以及学生三者共同完成。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实践研究项目”,学生在实施项目中参加了实践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评估结果。在实践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让學生掌握了实践知识,也锻炼了学生沟通、合作、协调、创新、解决问题等能力,并使得他们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3 结 论
对于独立学院物流类专业“产学研”实践教育模式探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不断探索,比如在和校外实践基地合作方面,我们缺乏与企业共同研究问题的长效机制;实践教学队伍的结构还不够优化,企业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产学研”实践教学获取政府资金支持机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王成林,邬跃,张旭凤.物流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2009(2):62-63.
[2]邓传德,孙超.关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4):86-87.
[3]吴义生.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J].物流科技,2008(4):75-77.
[4]燕珍,邓小瑜,蔡晓丽.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物流科技,2011(4):28-30.
[5]张兴燕,张静,李春燕.云南省独立学院物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分析[J].中国市场,2010(49).
[6]戴四新,金晓严,杨怡.物流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中国市场,2011(2).
[关键词]独立学院;产学研;实践教育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0-0170-02
独立学院对学生在理论学习上的要求不同于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更迫切地需要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加强实践环节引导的要求。物流管理学科属于应用性学科,物流管理类专业所培养的本科人才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但一直以来,在我国独立学院物流管理类专业的高等教育实践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的思想。由于实训、实践环节的不足,学生难以直接观摩、体会相应的物流理论和技术,影响了学生对物流类学科的学习。如果能在这个环节上加以强化,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将会更加趋于完善,独立学院也将能为社会、用人单位提供更多满足实际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1 目前独立学院物流类“产学研”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没有成立单独的运营中心
目前在独立院校物流类专业很多“产学研”的合作项目都没有单独的运营中心进行管理,更谈不上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进行运营,这样使得物流实践教学体系徒有其表、人浮于事,无法让学生、教师、企业真正地得到“实惠”。所以设立一个校企双方共同运营的“产学研”实践教学中心符合各方的利益。
1.2 物流实训室以及物流软件建设不力
大部分独立学院物流专业缺乏物流实训室以及相应的物流软件,导致学生和教师无法在学校里很好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学习和教学,仅仅依靠企业来解决学生的实践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长此以往将无法达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所以对于物流实践性这么强的一个学科,在校内建立相应的实训室和物流软件平台开放给学生和教师进行学习和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
1.3 缺乏具体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由于在“产学研”实践教学管理中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使得实践教学的水平难以评估,指导老师在指导学生当中没有明确的约束限制;如目前很多独立院校都引进了物流实训设备和软件,让学生操作、动手,但是却忽视了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和设计方面的能力,所以往往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只是实操能力有所锻炼,但是不知道里面的原理和相关知识的应用,从而导致实践教学的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物流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一定要和独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一致,并且要求量化。
1.4 缺乏和实践教学相应的师资队伍
物流在中国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和行业,所以在独立学院鲜有既掌握理论知识而又有物流经验的老师,造成了实践教学体系中合格指导老师的匮乏,直接影响到“产学研”实践教学的质量。
2 构建独立学院物流类“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
2.1 管理机构建设
“产学研”实践教学管理机构由学校和企业两方共同组建,下设单独项目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整个项目的运作情况,由双方定期协调与沟通、学生管理、课程与培训、考核等工作。主要相关人员由物流专业、企业等共同组成。
学校负责人代表学校物流专业与企业联络,制定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的主要方针,具体的活动规划,如教学计划、实习考核方案、课程开发等。并提供给合作企业平台进行员工培训以及企业咨询。
企业联系人主要负责提供学生实践教学所需的研究项目,开放企业的生产车间、物流中心,安排企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课程体系的制定。为“产学研”合作以及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提供平台,按照建设方案与学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
2.2 管理办法构建
(1)双方所有合作均应有相应指导文件作为依据。主要形式有协议、指导大纲、教学实践计划、课程标准、学生安全管理办法等。
(2)双方应确保投入匹配的人力、财力、物力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以维持基地的良好运转。
(3)对建设成果预设考核框架和标准,每一阶段均进行教学实践总结,形成书面总结材料。
2.3 人才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的导师分为物流专业任课教师和企业的相关人员,原则上尽量挑选既懂理论又有物流经验的人员。校方提供的物流专业老师应为双师型教师,企业方提供的导师应为高学历的员工。总体来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应是一支具有综合素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队伍。
2.4 实践条件建设
基地实践条件建设:主要是物流管理的物流综合实训室和3D虚拟实训软件的建设以及企业相关的实践实施建设。校内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包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训(物流综合实训室)、物流企业业务流程3D虚拟实训(3D物流软件)。满足平时“产学研”实践教学活动在学校高质量的进行,主要是让老师能够指导和启发学生在学校里能够利用物流综合实训室设施理解相应的一些物流设施、技术以及系统的原理,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物流知识解决和设计一些案例中的实际问题。
企业实习基地应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实践场所给学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活动。比如提供办公室给“产学研”物流实践运营中心作为在企业的研究、讨论的场所,提高整个小组的工作、学习效率。同时根据企业的实际遇到的问题建立研究项目,学生、老师、企业的员工共同组建项目研究小组进行实地的企业相关的部门走访,当然这就需要企业的高层来支持和推动。
2.5 实践形式和实践内容构建
实践教学采用以“实践研究项目”为载体的实践教学形式,实践研究项目的制定由学院教师、企业教师以及学生三者共同完成。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实践研究项目”,学生在实施项目中参加了实践教学全过程:收集信息、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实施计划、评估结果。在实践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让學生掌握了实践知识,也锻炼了学生沟通、合作、协调、创新、解决问题等能力,并使得他们能够有效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3 结 论
对于独立学院物流类专业“产学研”实践教育模式探究,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不断探索,比如在和校外实践基地合作方面,我们缺乏与企业共同研究问题的长效机制;实践教学队伍的结构还不够优化,企业指导教师的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产学研”实践教学获取政府资金支持机制的建立。
参考文献:
[1]王成林,邬跃,张旭凤.物流实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2009(2):62-63.
[2]邓传德,孙超.关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4):86-87.
[3]吴义生.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探索[J].物流科技,2008(4):75-77.
[4]燕珍,邓小瑜,蔡晓丽.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物流科技,2011(4):28-30.
[5]张兴燕,张静,李春燕.云南省独立学院物流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分析[J].中国市场,2010(49).
[6]戴四新,金晓严,杨怡.物流产学研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中国市场,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