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叠加:中国近古乡都制度的继承与演化

来源 :中国经济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y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帝制国家出于统治地方与征取赋役等目的,历代都十分重视对基层管理组织的建构。唐末以来,作为联户组织的乡里体系不断蜕化,经过北宋前期的乡管制,到熙宁年间逐渐形成以乡为税率核算单位、以保甲为基层管理组织的乡都制。与此同时,传统的"里"则基本蜕化成为了地名,其涵盖范围大者用以指称某一地域,范围小者则指称某一具体聚落,本人曾将这一历史过程归纳为地域化与聚落化。这一归纳的主要论据,出于存世宋元地方志记载"乡村",绝大多数仍作乡—里区划编排,而同时期乡村实际运作之中的基层管理体系,则为乡区之下保甲制,或简称乡都制。这已是学界共识。但随着制度蜕化,基层管理体系从联户组织走向地域组织,实属常规。及至南宋中后期,乡都组织也开始了地域化过程,到宋末元初,才基本完成。这是自唐末以来乡村基层组织的第二轮地域化,从宝祐《重修琴川志》到《至正金陵新志》,可以为我们提供这一轮演变的具体例证。此题的意义在于:存世宋元地方志关于"乡村"的记述极其复杂,区划名称有乡、里、村(邨)、社、都、保、管、坊、耆和团等等多种,它们相互之间的编排更令人眼花缭乱,其中不少为各地实际运行之中的基层管理组织,更多则属于经过从唐末到元末前后两轮地域化过程沉淀下来的、已经蜕化了的某种地域或聚落之名,今人唯有将这些复杂的文献记载梳理清楚,才有可能准确地重构关于近古时期乡里组织的史实。
其他文献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得到全社会的重视,如何从教师的专业认同角度来探讨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文章阐述的内容。丈章从教师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以及如何提高教师
湘籍近现代人物研究是一门结合地方特色的课程,其授课对象主要为研究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湘籍近现代人物研究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存在着诸如教师开发利用课程资
明清时期是黄河下游河道动荡剧烈、决溢高发的时期。通过对正史及相关方志资料的检索,可将黄淮平原的黄河水患分为两个时段,即明洪武至嘉靖间,决溢较少,多股并流多发;隆庆至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村级土地利用规划是基于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的空间规划,是实现空间重构、规划管控、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手段。论文指出应在尊重农民意
<正>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宁波各地在农村文明示范线创建过程中,不仅突出物质空间的布局与设计,更注重为沿线村落重建文化图谱、提炼文化内涵。通过非遗文化、历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