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首都华盛顿(以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的名字命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专门为政府驻地而规划建设的城市。它的轮廓采用的是放射状干道加方格形街道网络。这一在1791年确定的规划思想直到今天仍在贯彻和完善,使之成为世界上最美的城市之一。
朗方的规划
美国在1776年宣布独立后首都起初设在费城,这在当时是一座与纽约并列的大城市。1790年美国政府决定另建一座新城作为首都,但北方和南方的代表对新都的选址意见不一。北方代表提出的方案是把首都选在特拉华河下游,因为这是个纪念地,独立战争中大陆军司令华盛顿曾在这里率军过河,大败英军。而南方代表则主张把首都定在波托马克河地区,也就是后来华盛顿城所在的位置。经过多次协商,最终选定了这块位于三个州交界处的平地作为新都的地点。这个地方选得不错,它处在群山环抱之中,紧靠两条河,依山傍水,离海也不远。另外它正好处在北方和南方的临界处,与各地联系比较方便。
1791年,法国工程师朗方被美国总统华盛顿邀请来为未来的美国首都制订城市规划方案,当时朗方37岁。朗方的父亲曾在法国王室当过宫廷画师,因而他幼年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年青时又在巴黎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过。1777年,朗方与一批法国志愿者来到北美,帮助北美人民抗击英军,并结识了华盛顿将军。当华盛顿请他规划新首都时,他以充沛的热情投入勘察设计,去满是杂树和沼泽的现场考察,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初步的规划设计。朗方有自己的城市规划理念,他认为,“首都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必须想到要留给子孙后代一个伟大的思想,这就是爱国主义思想”,要在城内的显要地点树立一些伟人像。这些计划中的伟人像后来都扩建成了华盛顿城内的地标性纪念建筑。
朗方做规划不是按惯例先规划道路网,而是先规划主要建筑物,然后在这些建筑之间设计“直接来往的大街”。他以国会大厦和总统府(后因被刷成白色称为白宫)为中心,把这两幢最重要的建筑安排在一条轴线上,即今天的宾夕法尼亚大街。国会大厦的地势居于中心位置,并位于华盛顿的最高处,高30米。他认为在山坡上建造国会大厦,“其默契程度就像纪念碑基座之于纪念碑一样”,可借地势体现立法权的优势地位。遥相呼应的总统府也是选在一个较高的地点。再以国会大厦和总统府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放射出若干条道路,通往一连串的纪念碑、纪念馆、重要建筑和广场。这些道路分别以美国独立时13个州的名称命名。在放射状的主干道之间,再填充次要的方格状道路系统。而且以国会大厦为起点的东西轴线和以总统府为端点的南北轴线的交汇点计划建华盛顿的骑马雕像。他还规划了一条400英尺(122米)宽、1英里(1.6公里)长的“林荫道”。根据他的设想,这块场地应该是“游憩胜地”,建造剧院、学术机构以及“各种各样可以吸引学者供人们休闲的地方”。
为体现美国宪法中三权分立的理念,朗方原先设想把国会大厦、总统府和最高法院分别安排在三个点上,形成一个三角区,遗憾的是他没能在规划中明确标明最高法院的位置,以致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才在国会大厦的东北建造了最高法院的大楼,没能实现朗方最初的构想。
在朗方着手规划之前,华盛顿总统就已与著名政治家杰斐逊一起为新都的建设忙碌。对城市规划很有兴趣的杰斐逊也画了张规划草图,并提供给朗方参考。朗方不喜欢杰斐逊设计的方格状道路系统,否定了这一方案。华盛顿还另派工程师埃利科特去实地测绘。后来建造新都的规划图纸不是朗方绘制的,而是由埃利科特来完成。原因是朗方在规划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与华盛顿和杰斐逊意见不合,竟拒绝交出图纸,被解聘后拂袖而去,就只好让埃利科特根据朗方的思路重新绘制了规划图,仍称之为“朗方规划”。朗方的规划有很好的前瞻性,他预估以后华盛顿的人口将达到80万,而当时美国全国只有400万人。在规划手法上,他采用的是巴洛克风格,注重公共建筑的布点,道路宽阔,布置轴线,并充分利用了地形地物。他在城市中心区的两条主轴线之间预留了大片草地和水池。整个市区为一南北、东西成对角线的正四边形,布局匀称。朗方为美国新首都做规划最初没有商定费用,在被解聘后他要求支付酬劳。多年后美国国会才付了一小笔费用,供朗方还债。1825年朗方在贫困中死去,留下的遗产仅值46美元,靠友人资助才得以下葬。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逐渐认识到朗方规划的巨大价值。
不断完善
按照朗方规划建造的华盛顿是个有着明确象征意义的政治都城,规模庞大却并不适合市民居住。1842年,英国小说家狄更斯来到华盛顿。他发现这座城市“大道非常宽广,但不知哪里是起讫点;街道有一英里长,却缺少住宅和居民;有公共建筑物,但缺少公众”。不过在汽车出现以后当初规划的宽广大道却显得很有先见之明。为保护环境,美国首都华盛顿一直不发展工业,也没有繁华的商业街区。这就使之主要体现的是城市的政治功能,再延伸出一些文化功能。
在朗方规划确定之后对华盛顿特区还做过一些具体规划。1871年,西普赫德受命主持华盛顿特区的建设。这一时期在沿波托马克河岸地区修筑了坡岸,还填平了一部分河滩,从而扩大了城市的范围,为以后修建杰斐逊纪念堂提供了用地。1900年,为纪念首都迁入华盛顿100周年,美国国会参议院邀请一些专家组建了“公园委员会”,负责进一步规划首都。1902年,“公园委员会”提出了首都建设方案。这一方案将城市中心东西向的“林荫道”规划为中间是草坪、两旁为橡树的广场,在“林荫道”两边安排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建筑。由国会大厦引出的东西向轴线经“林荫道”、华盛顿纪念碑(1884年建成,仿照古埃及方尖碑样式,朗方原设计为华盛顿骑马雕像)向西延伸至波托马克河边,在河边兴建林肯纪念堂(1922年落成,外形仿照雅典的帕特浓神庙),轴线直到河对岸的阿灵顿国家公墓结束。从白宫向南经华盛顿纪念碑,在与马里兰大街交汇的地方建一个纪念性建筑(1938年建成杰斐逊纪念堂,为罗马建筑样式)。这两座纪念堂的建造,与原有的国会大厦和白宫一起构成了一个四点支撑的内向空间结构,是这座城市的核心部分。 “公园委员会”的成员大多是建筑师、风景设计师和雕塑家。他们的设计理念主要受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影响,要求新建筑庄重典雅,带有纪念意义。因而林肯纪念堂、杰斐逊纪念堂都是古典风格的建筑。林肯纪念堂是座古希腊式样的建筑,长方形厅堂的四周是38根白色大理石质料的多利亚式巨柱,两根柱子作为入口处的标记,其余36根代表了林肯遇难时美国的36个州。上方的护墙上有48朵下垂的花饰,代表纪念堂落成时美国已有48个州。纪念堂内的大厅安放了一尊林肯雕像,由28块大理石拼接而成。雕塑家弗伦奇选择林肯担任战时总统时的形象,他坐在座椅上,面带愁容,颔首沉思,神情严肃。参观者站在像前回首东望,越过耸立的华盛顿纪念碑和辽阔的“林荫道”,视线自然会投射到白色穹顶的国会大厦,联想到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巨大贡献。杰斐逊纪念堂采用罗马建筑风格与杰斐逊本人的爱好有关。他精通建筑艺术,特别喜爱罗马万神庙的圆顶样式,所以建筑师约翰·波普在设计杰斐逊纪念堂时就采用了穹顶环状廊柱结构的庙堂形式。在纪念堂的门厅上方,刻有杰斐逊与其他美国开国元勋起草《独立宣言》的群雕,这是杰斐逊一生所经历的最重要的事件。圆形穹顶大厅是纪念堂的主体建筑,塑有白色大理石的杰斐逊立像,周围墙上衬以四块刻有杰斐逊著作的巨大青铜镶板。白色大理石塑像与青铜镶板并存,色彩和质感反差颇大,以此获得一种鲜明而又和谐的对比效果。
力求完美
为了保护华盛顿的纪念性格局,“公园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工作。20世纪初,火车站、国家博物馆和农业部大楼等建筑开始侵占国会大厦和华盛顿纪念碑之间的“林荫道”用地。为了保护朗方的规划方案,“公园委员会”先是迁走了火车站,使得“林荫道”和国会大厦之间没有视觉上的阻隔。为拆除农业部旧楼费了不少周折,后来靠总统干预才成功。博物馆则涉及到老建筑保护没有拆,在老博物馆周围还陆续新建了其他博物馆、美术馆,如国家美术馆、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历史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航天和航空博物馆等。这样安排后围合“林荫道”地块的建筑就比较整齐,虽然建筑式样不一,但高度大体一致,并且都保持了文化建筑的优雅性和纪念性,总体效果不错。而且这些建筑的高度被控制在国会大厦以下,也就能很好地衬托出国会大厦在城市空间中的主导地位。以后要想添加新建筑都不能破坏这一总体布局,比如1978年落成的国家美术馆东馆就建在一块三角形的地块上。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因地制宜将东馆设计成两个相互拼接的三角形,分别作展厅和办公用房,整幢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他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柱廊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
在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之间有个纪念广场,中间是一大片水池(映湖),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在这里面对20万听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广场两侧各有一个纪念碑,右侧是朝鲜战争纪念碑,实际是一群美国军人的塑像。左侧是由亚裔女建筑师林樱设计的越战纪念碑,这是一个将建筑元素和城市景观很好结合的建筑。林樱在设计竞赛中获头奖时还是耶鲁大学学生。她设计的不是实体建筑,而是两堵200英尺长的黑色花岗岩墙,上面刻着五万多在越南战争中阵亡的美国军人的名字。附近有大片绿地和林木,与都市的喧嚣隔开。尽管这一设计曾遭到越战老兵的反对,认为过于冷酷、抽象,缺乏英雄主义精神,后来还是被采用。呈钝角设计的两堵墙,一堵指向林肯纪念堂,一堵指向华盛顿纪念碑,成为引发人们冷静思考过去的场所。
在华盛顿城内几乎每块公共用地上都建造了有代表性的纪念建筑,并与众多的广场、公园、活动中心既连接起来又伸展开去,使华盛顿成为一个多向的、相互补充、景观深远交错,既追忆历史又向往未来的城市。这里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拥挤的人流,给人一种清新、宁静、庄重的感觉。在整洁宽敞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到处是大片绿地,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足以证明朗方当年的规划是成功的,而后来者恪守其规划初衷的努力也值得肯定。1909年,朗方的遗骨被安放在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内供人瞻仰,后又迁葬到阿灵顿国家公墓,以让人们永远缅怀他为建设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所做的杰出贡献。
朗方的规划
美国在1776年宣布独立后首都起初设在费城,这在当时是一座与纽约并列的大城市。1790年美国政府决定另建一座新城作为首都,但北方和南方的代表对新都的选址意见不一。北方代表提出的方案是把首都选在特拉华河下游,因为这是个纪念地,独立战争中大陆军司令华盛顿曾在这里率军过河,大败英军。而南方代表则主张把首都定在波托马克河地区,也就是后来华盛顿城所在的位置。经过多次协商,最终选定了这块位于三个州交界处的平地作为新都的地点。这个地方选得不错,它处在群山环抱之中,紧靠两条河,依山傍水,离海也不远。另外它正好处在北方和南方的临界处,与各地联系比较方便。
1791年,法国工程师朗方被美国总统华盛顿邀请来为未来的美国首都制订城市规划方案,当时朗方37岁。朗方的父亲曾在法国王室当过宫廷画师,因而他幼年受过良好的艺术教育,年青时又在巴黎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过。1777年,朗方与一批法国志愿者来到北美,帮助北美人民抗击英军,并结识了华盛顿将军。当华盛顿请他规划新首都时,他以充沛的热情投入勘察设计,去满是杂树和沼泽的现场考察,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初步的规划设计。朗方有自己的城市规划理念,他认为,“首都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必须想到要留给子孙后代一个伟大的思想,这就是爱国主义思想”,要在城内的显要地点树立一些伟人像。这些计划中的伟人像后来都扩建成了华盛顿城内的地标性纪念建筑。
朗方做规划不是按惯例先规划道路网,而是先规划主要建筑物,然后在这些建筑之间设计“直接来往的大街”。他以国会大厦和总统府(后因被刷成白色称为白宫)为中心,把这两幢最重要的建筑安排在一条轴线上,即今天的宾夕法尼亚大街。国会大厦的地势居于中心位置,并位于华盛顿的最高处,高30米。他认为在山坡上建造国会大厦,“其默契程度就像纪念碑基座之于纪念碑一样”,可借地势体现立法权的优势地位。遥相呼应的总统府也是选在一个较高的地点。再以国会大厦和总统府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放射出若干条道路,通往一连串的纪念碑、纪念馆、重要建筑和广场。这些道路分别以美国独立时13个州的名称命名。在放射状的主干道之间,再填充次要的方格状道路系统。而且以国会大厦为起点的东西轴线和以总统府为端点的南北轴线的交汇点计划建华盛顿的骑马雕像。他还规划了一条400英尺(122米)宽、1英里(1.6公里)长的“林荫道”。根据他的设想,这块场地应该是“游憩胜地”,建造剧院、学术机构以及“各种各样可以吸引学者供人们休闲的地方”。
为体现美国宪法中三权分立的理念,朗方原先设想把国会大厦、总统府和最高法院分别安排在三个点上,形成一个三角区,遗憾的是他没能在规划中明确标明最高法院的位置,以致直到上个世纪30年代才在国会大厦的东北建造了最高法院的大楼,没能实现朗方最初的构想。
在朗方着手规划之前,华盛顿总统就已与著名政治家杰斐逊一起为新都的建设忙碌。对城市规划很有兴趣的杰斐逊也画了张规划草图,并提供给朗方参考。朗方不喜欢杰斐逊设计的方格状道路系统,否定了这一方案。华盛顿还另派工程师埃利科特去实地测绘。后来建造新都的规划图纸不是朗方绘制的,而是由埃利科特来完成。原因是朗方在规划的一些具体问题上与华盛顿和杰斐逊意见不合,竟拒绝交出图纸,被解聘后拂袖而去,就只好让埃利科特根据朗方的思路重新绘制了规划图,仍称之为“朗方规划”。朗方的规划有很好的前瞻性,他预估以后华盛顿的人口将达到80万,而当时美国全国只有400万人。在规划手法上,他采用的是巴洛克风格,注重公共建筑的布点,道路宽阔,布置轴线,并充分利用了地形地物。他在城市中心区的两条主轴线之间预留了大片草地和水池。整个市区为一南北、东西成对角线的正四边形,布局匀称。朗方为美国新首都做规划最初没有商定费用,在被解聘后他要求支付酬劳。多年后美国国会才付了一小笔费用,供朗方还债。1825年朗方在贫困中死去,留下的遗产仅值46美元,靠友人资助才得以下葬。直到20世纪初,人们才逐渐认识到朗方规划的巨大价值。
不断完善
按照朗方规划建造的华盛顿是个有着明确象征意义的政治都城,规模庞大却并不适合市民居住。1842年,英国小说家狄更斯来到华盛顿。他发现这座城市“大道非常宽广,但不知哪里是起讫点;街道有一英里长,却缺少住宅和居民;有公共建筑物,但缺少公众”。不过在汽车出现以后当初规划的宽广大道却显得很有先见之明。为保护环境,美国首都华盛顿一直不发展工业,也没有繁华的商业街区。这就使之主要体现的是城市的政治功能,再延伸出一些文化功能。
在朗方规划确定之后对华盛顿特区还做过一些具体规划。1871年,西普赫德受命主持华盛顿特区的建设。这一时期在沿波托马克河岸地区修筑了坡岸,还填平了一部分河滩,从而扩大了城市的范围,为以后修建杰斐逊纪念堂提供了用地。1900年,为纪念首都迁入华盛顿100周年,美国国会参议院邀请一些专家组建了“公园委员会”,负责进一步规划首都。1902年,“公园委员会”提出了首都建设方案。这一方案将城市中心东西向的“林荫道”规划为中间是草坪、两旁为橡树的广场,在“林荫道”两边安排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建筑。由国会大厦引出的东西向轴线经“林荫道”、华盛顿纪念碑(1884年建成,仿照古埃及方尖碑样式,朗方原设计为华盛顿骑马雕像)向西延伸至波托马克河边,在河边兴建林肯纪念堂(1922年落成,外形仿照雅典的帕特浓神庙),轴线直到河对岸的阿灵顿国家公墓结束。从白宫向南经华盛顿纪念碑,在与马里兰大街交汇的地方建一个纪念性建筑(1938年建成杰斐逊纪念堂,为罗马建筑样式)。这两座纪念堂的建造,与原有的国会大厦和白宫一起构成了一个四点支撑的内向空间结构,是这座城市的核心部分。 “公园委员会”的成员大多是建筑师、风景设计师和雕塑家。他们的设计理念主要受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影响,要求新建筑庄重典雅,带有纪念意义。因而林肯纪念堂、杰斐逊纪念堂都是古典风格的建筑。林肯纪念堂是座古希腊式样的建筑,长方形厅堂的四周是38根白色大理石质料的多利亚式巨柱,两根柱子作为入口处的标记,其余36根代表了林肯遇难时美国的36个州。上方的护墙上有48朵下垂的花饰,代表纪念堂落成时美国已有48个州。纪念堂内的大厅安放了一尊林肯雕像,由28块大理石拼接而成。雕塑家弗伦奇选择林肯担任战时总统时的形象,他坐在座椅上,面带愁容,颔首沉思,神情严肃。参观者站在像前回首东望,越过耸立的华盛顿纪念碑和辽阔的“林荫道”,视线自然会投射到白色穹顶的国会大厦,联想到他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的巨大贡献。杰斐逊纪念堂采用罗马建筑风格与杰斐逊本人的爱好有关。他精通建筑艺术,特别喜爱罗马万神庙的圆顶样式,所以建筑师约翰·波普在设计杰斐逊纪念堂时就采用了穹顶环状廊柱结构的庙堂形式。在纪念堂的门厅上方,刻有杰斐逊与其他美国开国元勋起草《独立宣言》的群雕,这是杰斐逊一生所经历的最重要的事件。圆形穹顶大厅是纪念堂的主体建筑,塑有白色大理石的杰斐逊立像,周围墙上衬以四块刻有杰斐逊著作的巨大青铜镶板。白色大理石塑像与青铜镶板并存,色彩和质感反差颇大,以此获得一种鲜明而又和谐的对比效果。
力求完美
为了保护华盛顿的纪念性格局,“公园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工作。20世纪初,火车站、国家博物馆和农业部大楼等建筑开始侵占国会大厦和华盛顿纪念碑之间的“林荫道”用地。为了保护朗方的规划方案,“公园委员会”先是迁走了火车站,使得“林荫道”和国会大厦之间没有视觉上的阻隔。为拆除农业部旧楼费了不少周折,后来靠总统干预才成功。博物馆则涉及到老建筑保护没有拆,在老博物馆周围还陆续新建了其他博物馆、美术馆,如国家美术馆、现代艺术博物馆、美国历史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航天和航空博物馆等。这样安排后围合“林荫道”地块的建筑就比较整齐,虽然建筑式样不一,但高度大体一致,并且都保持了文化建筑的优雅性和纪念性,总体效果不错。而且这些建筑的高度被控制在国会大厦以下,也就能很好地衬托出国会大厦在城市空间中的主导地位。以后要想添加新建筑都不能破坏这一总体布局,比如1978年落成的国家美术馆东馆就建在一块三角形的地块上。华人建筑师贝聿铭因地制宜将东馆设计成两个相互拼接的三角形,分别作展厅和办公用房,整幢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他创造性地把不同高度、形状的平台、楼梯、斜坡和柱廊交错相连,给人以变幻莫测的感觉。
在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之间有个纪念广场,中间是一大片水池(映湖),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在这里面对20万听众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广场两侧各有一个纪念碑,右侧是朝鲜战争纪念碑,实际是一群美国军人的塑像。左侧是由亚裔女建筑师林樱设计的越战纪念碑,这是一个将建筑元素和城市景观很好结合的建筑。林樱在设计竞赛中获头奖时还是耶鲁大学学生。她设计的不是实体建筑,而是两堵200英尺长的黑色花岗岩墙,上面刻着五万多在越南战争中阵亡的美国军人的名字。附近有大片绿地和林木,与都市的喧嚣隔开。尽管这一设计曾遭到越战老兵的反对,认为过于冷酷、抽象,缺乏英雄主义精神,后来还是被采用。呈钝角设计的两堵墙,一堵指向林肯纪念堂,一堵指向华盛顿纪念碑,成为引发人们冷静思考过去的场所。
在华盛顿城内几乎每块公共用地上都建造了有代表性的纪念建筑,并与众多的广场、公园、活动中心既连接起来又伸展开去,使华盛顿成为一个多向的、相互补充、景观深远交错,既追忆历史又向往未来的城市。这里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拥挤的人流,给人一种清新、宁静、庄重的感觉。在整洁宽敞的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到处是大片绿地,使人感到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这足以证明朗方当年的规划是成功的,而后来者恪守其规划初衷的努力也值得肯定。1909年,朗方的遗骨被安放在国会大厦的圆形大厅内供人瞻仰,后又迁葬到阿灵顿国家公墓,以让人们永远缅怀他为建设美利坚合众国的首都所做的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