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2日上午,涪陵区中心医院门口,一辆挂着“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横幅的考斯特客车已经发动。
“乖乖,妈妈要去打怪兽了,在家要听爸爸的话哟。”站在客车前,陈露和2岁的女儿告别。
今年30岁的陈露在涪陵区中心医院急诊科工作了6年,之后又在重症医学科工作了5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露便一直关注着疫情的发展情况,在医院发出征集通知后,陈露在第一时间报了名。
“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重症医学科护师,我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应舍小家顾大家,不怕困难,迎难而上。”陈露说。
在一片告別声中,陈露同其他7名来自涪陵区中心医院、涪陵区中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起,奔赴湖北武汉最前线。
逆行而上,危难时刻共担当
2月26日凌晨1点,涪陵区中心医院,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经检测后,血氧饱和度仅为50%!
“患者呼吸困难,立马准备气管插管。”在查看了患者症状后,涪陵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廖秀清立马准备救治。
在实施了气管插管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得到维持,呼吸困难缓解后,血压也开始下降,情况逐渐平稳。
在这个春天,医务工作者承担了战士的责任。面对严峻的疫情,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最前沿,与疾病面对面。
“选择做医生,就是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奉献。”廖秀清说。
成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后,廖秀清走上前线,参与了包括涪陵区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在内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诊治指导工作。此外,还组织全科人员进行了两次新冠肺炎发病机理、诊断治疗、预防及防护等相关信息的专题学习。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廖秀清将全身心都投入到抗击疫情当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廖秀清更是冲在最前面。
“在生命的最前沿战斗,守护患者的生命,是我们永恒不变的初心。”隔着厚厚的口罩,涪陵区中心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朝永的话颇具感染力。
作为涪陵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医疗防控咨询专家组副组长、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及医疗救治工作组组长……王朝永身兼多职,责任重大。
疫情发生后,感染性疾病科原场地狭窄,不符合防治新冠肺炎的特殊要求。为保障全区所有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留观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治,王朝永牵头推进感染科病房(留观病区)紧急改造和南马山医院隔离治疗病区改造设计。
春节期间,施工人手紧张,物资调运困难,而工期完成时间又越来越近。王朝永为如期完成病房的分区改造,不分昼夜,一心扑在工程上,天黑了,就在值班室的沙发上躺一下,工地施工声将他吵醒,他又回到病房,回到指挥一线,监督工程质量。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王朝永如期完成了病房分区改造,对全区确诊、疑似病例做到了应收尽收。
此外,王朝永还牵头组建了4批共140余人的医疗队,并组织44场、940人次开展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以精准管控措施使得涪陵区病例数居全市较低水平。
人才领军,提产增效保供药
最近的这段时间,唐光文累得不轻。
作为全国药包材行业瓶盖企业中第一家“新三板”上市企业——重庆首键医药包装股份公司的创建者,在春节前几天,唐光文的公司就收到来自太极集团、葵花药业、修正集团等数十家药企的药用瓶盖紧急订单,数量多达上亿个。
唐光文敏锐地意识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深感责任重大,必须马上行动起来,他立即向员工发出召集令,马上申请大年初二复工。
原材料不够,物流不方便,司机人手短缺,生产一线工人人手不足……一系列的难题仿佛一座座大山压在唐光文心头。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唐光文的口头禅,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他花了大力气。
“原材料不够,我们就紧急协调供应商;物流不方便,我们就找专车送货,找顺丰快递发货;司机人手短缺,我们就增加费用想办法调配司机;生产一线工人不足,管理人员也下车间充当援军!”唐光文说道。
仅一周时间,公司就陆续发出药用瓶盖8000多万个,有效保障了众多药品企业的顺利生产。
在这场比拼速度、比硬功的战斗中,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市级技术中心团队也同步进行着转型生产攻坚。
“生产要紧急转型,我们必须尽快推出新型84消毒液。”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何卓斩钉截铁地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特别是防控一线对消毒液等物资的需求呈直线上升,为了尽快推出新型84消毒液,何卓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在生产一线。
“生产线不够怎么办?”“没有灌装线怎么办?”问题一个接一个出现在技术团队面前。
“问题很多,难度很大,最主要是人手不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进行技术攻关、生产组织、灌装线的设计制作,难度可想而知。”高级工程师封小洪说。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新产品84消毒液及时调配成功,消毒液生产线增加到2套,日产量由每天300吨增加到700多吨。灌装线经自主设计,灌装能力提高了6倍,实现了大包装和小包装分装同时进行。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天原化工已累计向1000多个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捐赠天原84消毒液1400余吨,向社会各界和市民提供各种包装消毒液44000余桶。”何卓说。
抗疫有我,用情服务克时艰
2月13日,涪陵区怡年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胡波来到养老中心查看情况。
“老人家,最近疫情严重,千万不要随意出去走动,有什么需要买的药品和生活用品,您知会我们一声,我们有志愿者会帮您送上门的。”坐在一位老人的家中,胡波亲切地说。
疫情发生后,涪陵全区每天都有15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在城区5个街道、近500个居民小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在开展“少出行、不聚餐、戴口罩、勤洗手、常开窗”等劝导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社区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人员隔离和追踪随访工作,成为出入口值守、开展巡逻劝导、发现隐患、化解矛盾、维护秩序的重要力量。
在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胡波便一直奔忙在防控一线, 为尽快完成外地返涪人员及接触疫情重点地区人员排查工作,胡波带领工作人员深入社区,累计排查756户、1000余人次。
“作为党员干部,关键时刻就是要能站出来,群众需要就是我们职责所在。”胡波说。
在胡波的带动下,怡年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封闭在家的老人及护工积极提供志愿服务,深入开展心理疏导和防疫知识科普宣传,为1200余名老人送暖问需,免费提供药品、水果、日常生活用品等代购服务,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赠送口罩150只。
“我们应该将心比心,为群众多考虑,做到隔离不隔情,服务暖人心。”胡波说。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涪陵区广大党员干部、专家人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勇挑重担、无私奉献,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防疫高墙。
“乖乖,妈妈要去打怪兽了,在家要听爸爸的话哟。”站在客车前,陈露和2岁的女儿告别。
今年30岁的陈露在涪陵区中心医院急诊科工作了6年,之后又在重症医学科工作了5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陈露便一直关注着疫情的发展情况,在医院发出征集通知后,陈露在第一时间报了名。
“作为一个工作多年的重症医学科护师,我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应舍小家顾大家,不怕困难,迎难而上。”陈露说。
在一片告別声中,陈露同其他7名来自涪陵区中心医院、涪陵区中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起,奔赴湖北武汉最前线。
逆行而上,危难时刻共担当
2月26日凌晨1点,涪陵区中心医院,一名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突发呼吸困难,经检测后,血氧饱和度仅为50%!
“患者呼吸困难,立马准备气管插管。”在查看了患者症状后,涪陵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廖秀清立马准备救治。
在实施了气管插管后,患者的生命体征终于得到维持,呼吸困难缓解后,血压也开始下降,情况逐渐平稳。
在这个春天,医务工作者承担了战士的责任。面对严峻的疫情,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向了抗击新冠肺炎的最前沿,与疾病面对面。
“选择做医生,就是选择了责任,选择了奉献。”廖秀清说。
成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后,廖秀清走上前线,参与了包括涪陵区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在内的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诊治指导工作。此外,还组织全科人员进行了两次新冠肺炎发病机理、诊断治疗、预防及防护等相关信息的专题学习。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廖秀清将全身心都投入到抗击疫情当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廖秀清更是冲在最前面。
“在生命的最前沿战斗,守护患者的生命,是我们永恒不变的初心。”隔着厚厚的口罩,涪陵区中心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王朝永的话颇具感染力。
作为涪陵区中心医院副院长、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医疗防控咨询专家组副组长、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及医疗救治工作组组长……王朝永身兼多职,责任重大。
疫情发生后,感染性疾病科原场地狭窄,不符合防治新冠肺炎的特殊要求。为保障全区所有新冠肺炎确诊、疑似、留观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治,王朝永牵头推进感染科病房(留观病区)紧急改造和南马山医院隔离治疗病区改造设计。
春节期间,施工人手紧张,物资调运困难,而工期完成时间又越来越近。王朝永为如期完成病房的分区改造,不分昼夜,一心扑在工程上,天黑了,就在值班室的沙发上躺一下,工地施工声将他吵醒,他又回到病房,回到指挥一线,监督工程质量。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王朝永如期完成了病房分区改造,对全区确诊、疑似病例做到了应收尽收。
此外,王朝永还牵头组建了4批共140余人的医疗队,并组织44场、940人次开展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以精准管控措施使得涪陵区病例数居全市较低水平。
人才领军,提产增效保供药
最近的这段时间,唐光文累得不轻。
作为全国药包材行业瓶盖企业中第一家“新三板”上市企业——重庆首键医药包装股份公司的创建者,在春节前几天,唐光文的公司就收到来自太极集团、葵花药业、修正集团等数十家药企的药用瓶盖紧急订单,数量多达上亿个。
唐光文敏锐地意识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深感责任重大,必须马上行动起来,他立即向员工发出召集令,马上申请大年初二复工。
原材料不够,物流不方便,司机人手短缺,生产一线工人人手不足……一系列的难题仿佛一座座大山压在唐光文心头。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唐光文的口头禅,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他花了大力气。
“原材料不够,我们就紧急协调供应商;物流不方便,我们就找专车送货,找顺丰快递发货;司机人手短缺,我们就增加费用想办法调配司机;生产一线工人不足,管理人员也下车间充当援军!”唐光文说道。
仅一周时间,公司就陆续发出药用瓶盖8000多万个,有效保障了众多药品企业的顺利生产。
在这场比拼速度、比硬功的战斗中,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市级技术中心团队也同步进行着转型生产攻坚。
“生产要紧急转型,我们必须尽快推出新型84消毒液。”重庆天原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何卓斩钉截铁地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特别是防控一线对消毒液等物资的需求呈直线上升,为了尽快推出新型84消毒液,何卓带领团队日夜奋战在生产一线。
“生产线不够怎么办?”“没有灌装线怎么办?”问题一个接一个出现在技术团队面前。
“问题很多,难度很大,最主要是人手不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进行技术攻关、生产组织、灌装线的设计制作,难度可想而知。”高级工程师封小洪说。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大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新产品84消毒液及时调配成功,消毒液生产线增加到2套,日产量由每天300吨增加到700多吨。灌装线经自主设计,灌装能力提高了6倍,实现了大包装和小包装分装同时进行。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天原化工已累计向1000多个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捐赠天原84消毒液1400余吨,向社会各界和市民提供各种包装消毒液44000余桶。”何卓说。
抗疫有我,用情服务克时艰
2月13日,涪陵区怡年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胡波来到养老中心查看情况。
“老人家,最近疫情严重,千万不要随意出去走动,有什么需要买的药品和生活用品,您知会我们一声,我们有志愿者会帮您送上门的。”坐在一位老人的家中,胡波亲切地说。
疫情发生后,涪陵全区每天都有15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在城区5个街道、近500个居民小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在开展“少出行、不聚餐、戴口罩、勤洗手、常开窗”等劝导工作的同时,积极协助社区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报告、人员隔离和追踪随访工作,成为出入口值守、开展巡逻劝导、发现隐患、化解矛盾、维护秩序的重要力量。
在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胡波便一直奔忙在防控一线, 为尽快完成外地返涪人员及接触疫情重点地区人员排查工作,胡波带领工作人员深入社区,累计排查756户、1000余人次。
“作为党员干部,关键时刻就是要能站出来,群众需要就是我们职责所在。”胡波说。
在胡波的带动下,怡年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对封闭在家的老人及护工积极提供志愿服务,深入开展心理疏导和防疫知识科普宣传,为1200余名老人送暖问需,免费提供药品、水果、日常生活用品等代购服务,为空巢老人、留守老人赠送口罩150只。
“我们应该将心比心,为群众多考虑,做到隔离不隔情,服务暖人心。”胡波说。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涪陵区广大党员干部、专家人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小家为大家,勇挑重担、无私奉献,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防疫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