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新闻标题怎样制作才能生动、活泼?一位老编辑告诉我:"标题要想做得活,动词一定不可缺。"他还给我举出两个例子:一是《参考消息》报曾经登过一则标题,叫《中国鞋在德国"踩"住意大利》。你看,他不说中国鞋在德国多么畅销,已经超过意大利了。而是用了一个动词"踩"字,既形象,又贴切,对比鲜明,把意大利"踩"在下面了,映衬出中国鞋的畅销。二是《北京晚报》有过这样的标题:《记者盯上了中国入世》,一个"盯"字把记者们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关注程度充分显现出来,"盯"住不放了。老编辑的经验对我很有启发,我便留意收集标题中有动词的例子。
请看以下标题,都很巧妙地使用了动词:
1.引题:5850吨身躯挪动14个日夜
主题:音乐厅"走"完66米路(2003年6月18日上海《文汇报》)
不说把上海音乐厅移动搬家了,而用一个动词"走"字,使全题活跃了起来;一个"走"字人格化了,"音乐厅"好像会走路一样,"走"完66米。简洁而生动。
2.引题:昔日围着子孙转而今再当"领头雁"
主题:宜城农村党员"抖"起来了(1995年8月12日《农民日报》)
说党员带领群众走在前面,当了"领头雁",被群众信任,真"抖"起来了。这个"抖"字何等的提神,党员多么自豪啊!
3.答卷被小偷"钓"走了(主标题)
90多名MBA研究生无奈重考(副题)
(2001年10月16日《楚天都市报》)
一个"钓"字表明了事情的因果关系,因为小偷"钓"(盗)走了答卷,研究生无奈只得重考。简练、明白、又风趣。
4.十堰菜篮子"拎上"西部快车(2000年3月3日《湖北日报》)
一个"拎"多么形象,动作性极强,显示出一幅真切的画面,生活味很浓。
5.算盘珠上"拨"人生(1995年8月20日《随州日报》)
6.一封信"走"了三年(2001年1月8日《中国青年报》)
5、6例句中的动词"拨"、"走"用得很巧妙,如同看到"手在拨"、"迈步走"的动作,非常恰当地表达了各自的含义。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它的"本事"很大,语法书说它有行为他动(看、写、改等),行为自动(笑、睡、咳等),心理活动(爱、恨、喜等),使令动词(使、令、叫、教、让等),还有趋向动词(来、去、上、下等),助动词(能、应、愿等)等十大功能。希望经常制作标题的报刊编辑、通讯员朋友们,不妨看看语法书上的动词一节,能自己动手练习练习,制作几个带动词的标题,体会体会是不是生动而有文采。
请看以下标题,都很巧妙地使用了动词:
1.引题:5850吨身躯挪动14个日夜
主题:音乐厅"走"完66米路(2003年6月18日上海《文汇报》)
不说把上海音乐厅移动搬家了,而用一个动词"走"字,使全题活跃了起来;一个"走"字人格化了,"音乐厅"好像会走路一样,"走"完66米。简洁而生动。
2.引题:昔日围着子孙转而今再当"领头雁"
主题:宜城农村党员"抖"起来了(1995年8月12日《农民日报》)
说党员带领群众走在前面,当了"领头雁",被群众信任,真"抖"起来了。这个"抖"字何等的提神,党员多么自豪啊!
3.答卷被小偷"钓"走了(主标题)
90多名MBA研究生无奈重考(副题)
(2001年10月16日《楚天都市报》)
一个"钓"字表明了事情的因果关系,因为小偷"钓"(盗)走了答卷,研究生无奈只得重考。简练、明白、又风趣。
4.十堰菜篮子"拎上"西部快车(2000年3月3日《湖北日报》)
一个"拎"多么形象,动作性极强,显示出一幅真切的画面,生活味很浓。
5.算盘珠上"拨"人生(1995年8月20日《随州日报》)
6.一封信"走"了三年(2001年1月8日《中国青年报》)
5、6例句中的动词"拨"、"走"用得很巧妙,如同看到"手在拨"、"迈步走"的动作,非常恰当地表达了各自的含义。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在、变化的词,它的"本事"很大,语法书说它有行为他动(看、写、改等),行为自动(笑、睡、咳等),心理活动(爱、恨、喜等),使令动词(使、令、叫、教、让等),还有趋向动词(来、去、上、下等),助动词(能、应、愿等)等十大功能。希望经常制作标题的报刊编辑、通讯员朋友们,不妨看看语法书上的动词一节,能自己动手练习练习,制作几个带动词的标题,体会体会是不是生动而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