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逛摊去

来源 :智族GQ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xiao88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市多为赋闲在家或退休的人而设,除了日常用品和杂货,主要是生鲜蔬果,以为一日的生计提供充足准备。各种各样的市集构成了市井的起居日常,而把时间回溯到城市的早期,不妨说城市的雏形就是由一个个的流动摊贩凑成的。这就是作为经济启蒙与万物开始的市集。

汉堡鱼市清晨的明朗与性感


  打开清晨的方式有很多种,飞鸟几声啼叫,曙光蹦出一道缝儿,草叶尖尖上的露水都能让我们感受到一天从此开启了,而在汉堡,德国人有更加青睐的方式。从宁静到喧闹,从黑夜到白昼,汉堡鱼市用三百年来的熙攘,沉淀着本土人的生活日常和精神风貌的同时,把交易变成感受,把买卖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和内容。在这里,遂打开清晨的苏醒。

  Guten Morgen!Fischmarkt
  TIPS
  地址:Gro?e Elbstra?e9,22767ham-burger,Germany
  《智族GQ》建议预留逛市时长:1小时30分钟
  汉堡鱼市只有周日早晨有,6点左右开始,9点半左右结束,所以去鱼市必须早起
  鱼市旁边有小码头(Altona),往来有公交船停靠,可坐船在易北河上走一圈欣赏码头风光
  如果有买当天汉堡市内交通天票,直接上船也是不错的交通选择,当然地铁也很方便,U3线至Hal-testelle Land-ungsbrücken站下车跟着人群走,大家都是去鱼市的
  如果你不知道买什么,鱼肉面包和腌鲱鱼卷是值得打卡的两道地道小食
  鱼市临近结束,部分商家会打折促销
  鱼市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乱七八糟的市場,其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叫卖声,难掩一股总也散不去的鱼腥味,画风是不太和谐的。但其实在海外,很多鱼市场都拥有长久的历史积淀,慢慢形成了当地颇具特色的市场文化,用非常市井的一面见证着都市吞吐繁华背面的四季轮回。汉堡鱼市与悉尼鱼市、东京筑地市场、卑尔根鱼市、西雅图派克街鱼市、釜山札嘎其鱼市场并称为全球六大鱼市。汉堡鱼市在圣保利区开市于1703年,多年来它成为了汉堡的一种标志。作为欧洲第二大港口城市,德国第二大城市,汉堡位于易北河的出海口,城内水系纵横,这赋予了鱼市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汉堡鱼市也许不是最古老的鱼市,但肯定是最热闹的之一。
  货车或房车打开门窗就是鱼贩们的一个个摊位,你经常会看到车前聚集着游客,摊主成为“脱口秀演员”,手上举着鱼喊出一个很低的价格,周围的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加价,就像拍卖会一样出价最高者可以完成交易,当然成交的最高价也还是很实惠,这种互动更像是主顾之间的自娱自乐,而非单纯赚钱“。你吃鳗鱼卷还是三明治?”商贩们朴实而卖力地叫喊着,食客们也积极回应着这种叫卖,这里不同年龄与职业的当地人都会与好奇的外来人打成一片。鱼肉面包和腌鲱鱼卷摊位在这里人气很高,炸鱼、腌鱼、鱼刺身应有尽有,在汉堡吃汉堡一定要吃鱼汉堡……而除此之外,你还可以在这里买到物美价廉的水果、蔬菜和鲜花,甚至还可以找到活蹦乱跳的小动物、跳蚤市场上出没的小玩意儿,如果你碰到喜欢搞怪的摊主,他会不停地往你的购物篮塞赠品直到塞满为止。逛市场的乐趣经常在于发现惊喜,实惠是惊喜、美味是惊喜,热情也是惊喜,当乐趣汇集在一起,就构成了这里蒸腾不断的热闹与生气。

  如果你看到几个人在大清早端着啤酒畅饮,别惊讶,他们也许是刚刚结束前一晚的酒局,来这里“续杯”而已,汉堡易北河沿岸的早起者和夜猫子都会选择来鱼市填饱肚子,无论是早餐还是夜宵,大家互问一声早安,鱼市的清晨便在此刻苏醒了。
  这里是轰趴早市
  Fischmarkt的特色当然不止于此,在鱼市的另一头是由仓库改建而成的鱼产拍卖厅,但你不要把它当成上文提及的拍卖换了地方而已,鱼市的热闹在这里才达到了高潮。大厅聚满了人群,里面传出节奏强劲的打击乐,乐队在台上忘我地唱着德语流行歌儿,一个古老的早市在你踏进大门的一瞬间似乎变成了表演现场,鼓点与吉他夹杂着歌手嘶哑的歌喉,音符与鱼的气味似乎融合在一起飘飘荡荡,门外市集的热闹在这里似乎更添了许多魔幻与性感。
  如果刚才的吃喝是鱼市的上半场,那么此时的玩乐就是鱼市的下半场。啤酒花纷飞,香肠的气味散发在空气中,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甚至会觉得奇怪,这到底是早晨8点,还是晚上8点?大厅一共有3层,往日的空旷会被周日的人群点燃,你可以坐在长椅上继续享用美食,也可以随着人群蹦迪起舞,当然喝一杯是再应景不过的了,你很难定义此时此地是市场、酒吧还是轰趴馆。还记得1960年夏天,约翰·列侬和他的伙伴们在绳索大街附近的Indra俱乐部_上演了自己的乐队首秀,汉堡似乎一直有着独特的音乐氛围,所以再看到早市中伴着音乐的“广场舞”也就不那么“诡异”了。   披头士首秀的绳索大街离鱼市很近,那里充满了汉堡的灯红酒绿。夜幕之下的绳索街,连同其附近的大自由街和赫伯特街合起来叫作“罪恶的深渊”。绳索二字源于码头用来拴船的缆绳,这里也是原来水手们抛锚休息的地方。港口与红灯区的关系不言而喻,这是水手们结束海上漂泊之后的消遣地,也充斥着许多留守与无业妇孺的心酸无奈。时至今日,很多“国家一级蹦迪运动员”和“酒后表演艺术家”们在结束夜生活中心的宿醉后都会来到旁边的“晨生活中心”,将周末的放浪形骸进行到底。
  鱼市中现场乐队的表演足以“嗨”翻汉堡的清晨,当人们借着微醺与酒力,伴着音乐纷纷起舞,你会发现严谨的德国人此时变得放松而性感,如果你很害羞,坐在旁边边吃边看热闹也不会显得违和。只是从夜晚到黎明的欢乐如此无缝衔接,不禁让人感叹——生活的狂欢一直也没有理由终结哪!淡去了宁静与拘谨“,轰趴早市”变成了另一个小世界,或者寻找惊喜、或者宣泄情绪、或者只是尝一口鱼肉卷,喝一杯果汁,给一周画上一个记忆深刻的句号,即使再孤单的灵魂,走在拥挤的人群中,也能融进四季的烟火中,暂时忘记忧虑吧。
  汉堡鱼市,是深夜送给黎明的一杯酒,打开清晨的清新与甘醇。

在中世纪 当摊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文艺复兴的13世纪末14世纪初,意大利的港口城市威尼斯、热那亚,交通便利,商人云集,商贸率先发展,早期成规模的“市集经济”便诞生于此。燕麦粥贩子Giorgio是众多意大利摊主中的一个,让我们追随他在中世纪的清晨迈出的脚步,一窥市集产业的清晨时代。
  Giorgio的梦想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面包房。房子最好别太潮湿,不会漏风。在他没能及时往炉灶续柴时,发酵篮里的面团还可以继续发酵。角落里如果有张床,哪怕是一个可以打地铺的角落就再好不过了。工作间隙实在忍不住了,可以躺下打个盹。要知道,为了能一早出炉新鲜的面包,面包师都是要半夜工作的。
  佛罗伦萨市中心中央市场的繁荣景象持续数百年,品类丰富的摊位散落在古色古香的名胜周围,别有一番风味。
  靠着现在摆的小摊子,他正离实现梦想越来越近——佛罗伦萨圣劳伦斯(San Lorenzo)大教堂广场商业街上的很多小店主,都是从摆摊起家的。如果一切顺利,最多再有3年,也许只要两年半,攒足12个弗罗林(Florin,当时的金币)就可以在那附近租间像样的房子开店了。不过在此之前,他还得打起精神打理好卖燕麦粥的小摊子“。留下口碑,搞好关系,他们也是会吃面包的。”他这样想着,使劲搅动了几下锅底,捞出一勺尝了尝味道,撒了一把粗盐,又加了些干芫荽,就关了火,把粥盛到独轮车上一个个陶罐子里。天还黑着,妻子和孩子们在睡觉,他没和谁打招呼,推上车出摊儿去了。
  Giorgio在佛罗伦萨摆摊卖的是燕麦粥。这种黏糊糊的東西就是现代欧美最流行的早餐前身。不过在13世纪末的欧洲,速食麦片还没问世,但花半枚铜币,就可以在Giorgio这种摊子买上一碗。为此,他需要天不亮就守在院子里的灶台前等到麦片软烂。除了支付房东水和柴的费用,还要额外留一陶罐的粥作为使用他炉灶的回报。房东先生则会把粥给帮工和佣人当早餐。
  为了不让燕麦粥路上洒出来,除了盖严盖子、在底下垫几层麻布,Giorgio还必须走得万分小心,同样的路他要花比别人多一倍的时间。圣劳伦斯大教堂一带的市场延伸极广,从阿诺河以北开始都是教堂的地盘,摊贩得服从教会定下的规矩。允许开市的时间在一年多以前刚刚从每周三天增加到四天,未来还有可能再加多一天。
  像当时其他的欧洲大城市一样,佛罗伦萨也掌握在教会手里,不同地方的规划布局完全由地区教会做主。他们要求商贩按划分的位置摆摊儿:每天最早开始交易的鱼贩需要就近卸货,所以邻近码头,然后是卖牛羊肉和家禽的。Giorgio总是希望快点儿走过这里,因为臭气熏天不说,搞不好还会有苍蝇飞到粥罐里。穿过蔬菜、鲜花、水果和调味料的区域,就到了Giorgio所在的餐饮区。
  听说广场另一边卖纺织品、皮革的市场马上就要盖起屋顶了,他们总抱怨冬天下雨会把货淋湿。不过Giorgio所在的区域恐怕一时半会儿还不行,他们只能靠每天自己动手支上简易的帆布棚顶遮挡风雨。这里的地面也还是坑坑洼洼的,一下雨就积水,到处都是泥巴“。如果你们和卖羊毛的交一样多的税,这里也会变成那样的。”每当有人抱怨,管理员就搬出这套说辞。可谁都知道,这年头卖羊毛和皮革赚钱更容易。
  市场里的饮食区域一共有不到20个摊位,在比较靠中间的位置,便于人们路过吃早餐。教会规定,相同的食物只能有一家卖,这样可以避免恶性竞争。广场周围也有些四处流窜的摊子,卖些烤饼或其他东西。他们总能躲过管理员,不用交税。不过这么干风险不小,抓到被罚个精光不说,说不定还要进监狱。
  管理员像是掐算好了时间,Giorgio刚把摊子摆好,他就到了。无论生意如何,固定6枚铜币每天的经营税都是要交的,就算一天都不开张也不例外。不过那样的事情不会在这里发生,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打算开餐饮摊儿的原因。以前,有钱人家都是不吃外面东西的,厨师会做好他们想吃的一切。餐饮的红火,要感谢越来越多这几年获得自由身从乡下跑来城市谋生的人。这些单身汉住在简陋的草棚里,根本不会生火做饭,干的又都是码头上的重体力活,开工之前的早上,必须得吃顿饱饭。
  今天有个商队路过,这意味着大买卖。随从来买了足够30人吃的早餐。他们的主人真是慷慨,他们买了Giorgio的燕麦粥,别的摊子上的蔬菜塔、红茶,还说要再去别的地方买更多的风干肉和面包带在路上。“面包店真是个稳当的生意。”想着自己的将来,Giorgio和左邻右舍羡慕地说。
  “我们要赶去香槟市集。”买早餐的其中一名随从告诉Giorgio。
  那些不识字的摊贩根本没听说过什么市集,也不知道香槟在哪里,除了Giorgio。他是从Riccardo先生那里知道这地方的。附近很多摊子上卖的羊毛制品用的材料,都是Riccardo先生从每年的香槟市集批发回来的。   Giorgio摆摊的市场(Market)和那个市集(Fair)可不是一回事。香槟市集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市集,一年只开一次,像过节一样热闹。事实上,市集的拉丁语“feria”正是节日的意思。去香槟市集做买卖的都是Riccardo先生这种有钱的大生意人。他每年都带着整马车整马车的铜器、腊肠、香料过去,卖掉再装满羊毛、皮革、染料什么的,回来卖给当地的零售商。一来一回两三个月,就能赚到一整年的钱。
  Riccardo先生这几天也正在准备出发,他从四处收来的火腿和从非洲人那里买来的香料快把家里的库房堆满了,现在正在发愁人手不够。前几天Riccardo先生想让Giorgio当随从一起去,还答应回来给他3个半弗罗林当酬劳,这可是Giorgio摆半年摊儿才能賺到的。不过他还是拒绝了。他从来没出过远门,不知道外面什么样子。听说马车要走上15天,路上还有强盗,去年就有人丧命。“只要过了都灵再走两天,进了香槟伯爵的领地,就会很安全。”Riccardo先生说香槟伯爵用市集上收来的税雇佣更多的士兵维护治安,以招揽更多商人去参加交易。他的钱就是这样越来越多的。
  今天的生意不错,还不到中午,陶罐里的燕麦粥就都空了。他让邻居帮他看着摊子,自己跑到杂货市场一带。那里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能看到各种新鲜玩意儿。和Giorgio想法一样的商户不在少数:那些早早出门的小贩此时很多结束了工作,车上的货换成了口袋里的铜币,他们摇身一变成了消费者,也像不久前还厌恶的客人一样斤斤计较地讨价还价。小贩们有的打算给妻子买一顶有羊毛衬里的帽子,有的来修理新马鞍,Giorgio让代笔人帮他给家里写封信。
  Giorgio觉得代笔人是市场里最轻松的工作,只要把别人说的写下来就能赚钱。如今,市场里不用靠卖力气的营生越来越多,除了代笔人,这附近还有画店铺招牌的、拟合同写诉状的、换钱借钱的。
  “只有手艺人才配拥有一间店铺。”Giorgio始终这么想。在他的年代,打官司、换钱、算命都不算手艺。染皮革、打铁,还有烤面包才算。在回家前,他又在面包店里观察了很久,并在关门前半价买了一个黑面包,多半包好留给孩子,三分之一给自己当午餐,这已经足够奢侈了。他细嚼慢咽地琢磨,等自己的面包店开张了,能做出比这更好吃的面包。
建于1894年的老巴刹,是维多利亚风格建筑,也是新加坡最大的美食中心。

新加坡的文化名片——小贩中心


  从清晨开始,到夜幕降临,置身新加坡的小贩中心,撩人的香气四溢,卤味、镬气、油香、辣椒香、烤炙气息……眼耳鼻舌身意震撼非常。这里是新加坡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柱,提供着各类数之不尽的、物美价廉的新加坡美食,也诞生了许多令全世界饕客趋之若鹜的平民米其林料理。
  Tan Pin Yen
  新加坡美食撰稿人
  了解当地美食的知音们,纷纷在摊位前排成人龙,仿佛宣告对摊贩及其料理的“死忠”——欢迎来到晚餐时段的红山熟食小贩中心。
  说时迟。一旁圆桌上,老伯伯徐徐将报纸摊开,一杯咖啡乌(新加坡黑咖啡)、奶茶或啤酒压着报纸的右上角。晚风迎面来,吹散了报纸,也吹起他斑白的发丝。
  老伯坐上一天了吧?他从早餐时段就来了,点了半熟鸡蛋、烤咖椰面包和一杯咖啡乌。吃法跟大多数人一样,半熟鸡蛋打在碟子里,撒点儿白胡椒粉和黑酱油,用小茶匙轻微搅了然后一口咽下,再灌入热饮。
  这是南洋一带老人家笃信的吃法,认为半熟鸡蛋最补,因此产生了这早餐“传统”。两粒鸡蛋温饱肚子,无论外面世界如何打转,管他的。他就在小贩中心的桌上翻阅报章,过日子。偶尔抬头,是为了和聊得来的同区居民话家常,讨论政策、交通、子女和孙子……有多少老一辈新加坡人就在小贩中心过这样的生活啊。
  许多新加坡人的早午晚餐,都是在遍布全岛的110家小贩中心里快速解决的。选张桌子,也别费神,反正让人醉生梦死的——炒粿条、菜头粿、福建面、虾面、粿汁、鸡饭、鸭饭、烧腊、烤鸡翅、老火汤、鱼汤、煮炒、沙嗲、叻沙、椰浆饭、印度煎饼、鱼头咖喱、黄姜饭、传统糕粿食品、甜品……统统盘点上桌,编排一场充满新加坡风情的地道料理。
  妙的是,这一桌齐了,可能用不着新币50元(约250元人民币)。小贩文化吸引人之处在于价格够贴心,味道够暖心,总以最动人的蒸炒炖煮,大气地肩负喂养人民的责任。
  事实上,每家小贩中心里都有好多小贩一代一代将烟火传下,食客从年轻吃到老,从顾客变成朋友。在这充满各种诱人滋味的共享美食空间,这吃不进肚子里的情谊也是小贩文化最触动人的地方。
  小贩文化的百年历史
  19世纪初,大大小小的街道巷弄间,孕育着新加坡作为美食之都的精彩未来。平民百姓沿街兜售各种各样的食品,小贩文化紧扣这个年轻的移民社会的形态和需要生根。
  从中国福建、广东等地下南洋的华人,或许怀抱梦想远渡重洋,千里迢迢来到这片新土地后,他们往往缺乏技艺在身,身上的积蓄也不多。于是,在怀念家乡之余,他们善用舌尖上残留的家乡美味,将之转化为快、准、香,能填饱肚子的平价美食,由此诞生了小贩文化。
  小贩文化是那个年代华人移民生存方式的记录。它因时因地扎根,恰恰反映了平民靠着仅有的资源,以小贩生计求存的灵巧与智慧。在自由不受管制的环境下,热闹的街道摊贩俨然人间的烟火,朴实的粥面糕点和小吃,给困苦的生活缀上美味亮点,温饱肚皮抚慰人心。
  到了1903年,街道小贩的杂乱无序和占道经营,似乎与当时蓬勃发展的新加坡格格不入,引起英国殖民政府的关注。1908年,殖民政府推行阻拦措施,限制了流动摊贩的场所,警察也有权取缔不守法的摊贩。直到1915年,街头摊贩们才领到可以合法经营的小贩经营牌照。   对新加坡小贩文化来说,1924年是重要的里程碑,当时市政卫生部大胆提出消灭街头小贩的建议。市政卫生部认为,街头小贩不卫生,造成交通拥堵。此外,街头小贩与持牌照、进行“光荣的交易”的食店和咖啡店竞争。这样的建议不被广大的群众接受,因而无疾而终。
  尽管如此,早在1932年,街头小贩在城市中扮演的角色已获得政府的肯定。那个时候,城市内并没有足够的餐室供应餐食,在码头或货舱干苦力的各族劳工,仰赖街头小贩供应的食品果腹。
小贩中心的档口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却诞生了许多平价的米其林美食。
许多老一辈新加坡人的清晨,是从小贩中心开始的。

  小贩文化是那个年代华人移民生存方式的记录。它因时因地扎根,恰恰反映了平民靠着仅有的资源,以小贩生计求存的灵巧与智慧。
  到了后期,为了在美化市容和给劳工三餐温饱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政府将街头流动摊贩总数限制在12000个牌照内,并积极建造设有顶棚的设施,将小贩更系统地组织起来。1968年开始,政府极力改造市容,散落在街道巷弄里的流动小贩有碍观瞻,政府宣布5年之内肃清街道流动摊贩。为了管控食物安全、改善卫生条件,建屋发展局开始兴建湿巴刹(菜市场),并在湿巴刹旁边建造熟食中心,让2万多名小贩在安全、卫生的环境下售卖各类美食。
  相对在街道经营摊位,熟食中心里食水、电流、卫生设备齐全完善;网罗到熟食中心的小贩,也都有一张政府发放的经营牌照。著名的纽顿熟食中心就是新加坡首个小贩中心,配合新加坡城市花园的形象,被设计成花园的格局。
  1986年,大规模的小贩迁移工作大致完成。新加坡政府整顿市容的整体城市重建规划中,有许多新镇,新镇组屋区里规划了湿巴刹及小贩中心。与此同时,工业区也安排在城市重建的计划内,这些工业区也有附属的小贩中心。整体的城市规划和布局完善,小贩不再聚集在市中心,转战政府组屋紧贴民生。时至今日,新加坡全岛114家小贩中心,预计到了2027年,新加坡小贩中心将再增加13家。
  传承、保留与求新求变
  新加坡小贩文化,不仅仅是价廉物美的美食选择,许多摊贩代代用心经营、守护、传承古早味(闽南语,旧时令人怀念的味道)和手艺,它如前所述的丰富历史,体现出一个年轻的移民社会里,来自不同国家的新移民在全新的环境下,善巧求存的意志和智慧。
  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欧亚人等多个种族的和谐共处,衍生出来的小贩美食精彩非常,丰富了新加坡人的生活和日常。到了后期摊贩经由政府规划,群聚小贩中心,小贩中心进而成为人民饭厅以及居民的感情联络站,构成新加坡一道温馨的美味风景线。
  作为新加坡的一张城市名片,小贩文化也受到新加坡政府的保护。2016年,新加坡政府旗下的“小贩中心3.0委员会”对小贩生计展开全面性探讨,深入了解小贩生涯及其挑战。委员会的目的是由此延伸出各种辅助计划,协助本地小贩维系生计、保留品牌,将手艺传承下去之时,也让新加坡独有的小贩文化源远流长。
  “小贩中心3.0委员会”提议,通过策略性培训计划,让有志于踏入小贩行业的人士,向资深小贩学习料理、生意管理等。官方的积极投入之外,时代的变迁也给小贩文化注入改变。许多小贩后代先后加入阵容,承接祖辈命脉,守护传统手艺之余,引进新概念和运作方式。深受小贩文化吸引,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也加入了小贩行列。
  “如记小厨”鱼圆面摊(红山巷第85座组屋巴刹和熟食中心)38岁的夫妻档李丹尼和黄杜秋便是一例,夫妇俩拥有生物医药科学学士,却选择每天清晨4时左右到小贩中心制作鱼丸、炸鱼饼。也因为小贩文化更有朝气了,小贩中心开始出现非传统选择如汉堡(HAMMEE’s,联邦弯小贩中心#02-93)、杯杯糕等。
  近20年,新一波的移民浪潮加剧了小贩文化的蜕变。许多来自中国大陆的新移民在小贩中心创业,将麻辣香锅、东北饺子、重庆火锅等各省市特色料理带入狮城,丰富小贩中心的美食选择。
  2012年成立的阿2老火汤(ABC砖厂巴刹与熟食中心#01-143),摊主陈华强在狮城落户20多年。擅长粤菜的他来自广西桂林,先后在多家高级中餐馆任职主厨。随他来新的妻子原是餐馆侍应,后跟随丈夫自立门户。阿2老火汤售卖的汤品有8款,获得米其林评审员的青睐,列入“必比登推介”。
  小贩料理深入民心,不时也有各种组织主办的美食节致力发扬小贩美食与文化,例如新加坡旅游局主办的“新加坡美食节”、新加坡慢食协会主办的“糕粿品尝日”,让人用吃的方式,感怀最亲切的小贩文化。
  去年,新加坡更是力推申请将新加坡小贩文化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借此保留和发扬新加坡这独特的文化。
  大厨,政客名流为之倾倒
  不管你职位高低,来自哪个社会阶层,只要你愿意,新加坡小贩文化里总有个位置留给你。在这个自由的共享空间里,不同种族的平民料理直达心扉,大厨也好、政客也罢,就是名流名人也为之倾倒。
  2016年,《米其林指南新加坡》登陆狮城时,米其林评审员也挖掘出了隐藏在小贩中心的了凡香港油鸡饭面和大华猪肉粿条面两个一星美味。
  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欧亚人等多个种族的和谐共处,衍生出来的小贩美食精彩非常,丰富了新加坡人的生活和日常。
  官方的积极投入之外,时代的變迁也给小贩文化注入改变。许多小贩后代先后加入阵容,承接祖辈命脉,守护传统手艺之余,引进新概念和运作方式。深受小贩文化吸引,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也加入了小贩行列。   了凡香港油鸡饭面摊主陈翰铭摘星后,吸引全球接连刊载这则新闻。陈翰铭名声大噪,事后与新加坡和兴餐饮集团在牛车水史密斯街、大巴窑等开设4家分店,品牌随后也走出新加坡,进军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菲律宾和台湾地区等地。
  说到新加坡的国民料理——海南鸡饭,共有7家获得米其林指南推荐。这道国民料理动人心魄,远近闻名的有文东记鸡饭、五星鸡饭,位于滨海湾金沙的米其林二星餐馆Waku Ghin的大厨和久田哲每次到新加坡,总爱到麦士威熟食中心,排队买天天海南鸡饭。
  大厨如他,有时等个半小时一小时,也甘心情愿。
  天天海南鸡饭由两名大厨带旺,其一是已故美国名厨登Anthony Bourdain。Bourdain觉得这里的鸡饭叫好叫座,鸡饭粒粒分明饱满,米饭鲜香可口,美味得不得了,他说,光是吃饭都叫他心满意足。
  知名主厨Gordon Ramsay2013年来新时向海南鸡饭摊主符慧莲拜师学艺,可见这道朴实无华的小贩美食也征服了世界名厨的胃。
  包括香港地区富商林建岳搭专机访问狮城时,也将米其林餐馆抛一边,带队专程到旧机场小贩中心绕一圈,这里有著名的多丽哥粿汁(#01-135)、南星福建炒虾面(#01-32),后者至今仍由73岁摊主黄福华亲自掌勺。黄福华炒虾面50多年,只要开档人龙不绝,客人有时候还要排队一小时。几年前米其林向他发出邀请遭拒。黄福华说,生意再增加,恐怕他自己也应付不来,失水准反而得不偿失。
  就连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无法抗拒小贩美食,曾为了炸鸡翅和经济米粉,到红山熟食小贩中心的焱(红山熟食小贩中心#01-19)排队半小时。这家经济米粉摊位的招牌是炸鸡翅(1.2新元),另有炸鱼饼、煎蛋、午餐肉、五香香肠。
  遭新冠重击,危机也是转机
  2020年新冠病毒暴发,重挫新加坡餐饮业生计,小贩无法幸免。然而这场疫情也加速了小贩的电商化,让许多传统小贩跟上时代的步伐,跃上社交媒体“开门”做生意。
  在牛车水大厦小贩中心经营金记潮州卤鸭摊位的周志伟,在新加坡政府宣布严格实行病毒阻断措施后,在脸书上开设群组“Hawkers United-Dabao 2020”。周志伟希望让全岛各地摊贩借用脸书群组更新资讯以招揽食客,该群组短短两周就吸引23万成员,至今获27万个脸书用户加入。
  周志伟说:“新冠疫情来袭时,很多大小餐馆都在为自己做行销。然而在小贩中心里,我看到的是很多小贩连生意都做不下去。喂养他们和家庭的饭碗,多年苦心经营的心血,就这么烟消云散。”
  4月3日,政府宣布只允许打包,堂食一概不被允许。那时候周志伟开始使用送餐服务,让食客在家中也能尝到他们的卤鸭。
  “但是在我们小贩的圈子里,有多少小贩衔接不上?老一辈的小贩怎么会懂得社交媒体?”周志伟于是“用手机开设群组,邀请朋友加入”。结果好友一个个转发,到了4月6日,就吸引了6万人加入,成为新加坡最受瞩目的脸书群组。
  这一点,不只周志伟想不到,或许新加坡政府也始料未及。
  说回麦士威熟食中心“。天天”之外,麦士威熟食中心里有一摊中国街花生汤(75花生汤:麦士威熟食中心#01-57),屹立70年,已经传承三代。
  让我牵肠挂肚的是摊主白清业的红豆汤,用汤匙舀起柔蜜的汤汁时,它先赏你糙米芬芳,夹带花生个性香气,红豆汤入口绵密轻柔。白清业说,这古早味红豆汤,和外面的红豆汤不太一样。为着古早味,他起早摸黑赶来麦士威,凌晨3时就开火煮,慢慢熬煮,“想到客人爱吃”,他根本舍不得睡下。
  他烹煮的甜品老老实实,切切恳恳,才是我每次专程跑麦士威的原因。再说多年前采访“神一般”的意大利大厨Massimo Bottura,当时未摘米其林三星的他,谈在自家餐厅目睹一对夫妇用餐时,边吃边拭泪。
  当时不太可以想象——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滋味?
  绕着地球寻味十多年以后,再回味Bottura的话,一对老夫妇边吃边拭泪的画面越加清晰。这件事通透了,感谢阅历的馈赠,尝到麦士威熟食中心这碗红豆汤,我内心最柔软的部位也愿意打开了。
  很多人说,小贩文化就像是一盘啰惹(豪华罗杂,90 Whampoa Dr#01-06),什么都掺在一块,但炒出来又好和谐。然而对我来说,新加坡小贩文化的体现全然汇聚在这碗古早味红豆汤中。有着先辈来新创业的精神,有着传承的气魄,有着煮好一碗甜汤的执着以及守护一份滋味的柔情和用心——柔软起来还居然好刚硬。
  对了,下回来到小贩中心,看到桌面上有包纸巾?那可是新加坡式暗号——意思是:这张桌子我占了。
  快找另一张吧!

最悉尼的市集是要赶早的


  姚思
  前媒体人,旅居澳大利亚悉尼3年
  在悉尼逛市集的最佳时间是刚开市不久后,买上一杯咖啡,便开始寻觅适合搭配的美食。享受在市集“用餐”的那种畅快感,是在餐厅和商场里所体会不到的。
  澳洲人所热衷的市集,跟我踏入澳洲之前想象的不太一样,第一次感受到这边真正的市集文化并由衷喜欢上它,是从Carriageworks开始,每周末探索悉尼的各种市集,便成为了初来乍到的我的乐趣。
  去市集是要赶早的。不过好像在澳洲,无论做什么大家都喜欢起早。所以,在悉尼逛市集的最佳时间是刚开市不久后,买上一杯咖啡,便开始寻觅适合搭配的美食。享受在市集“用餐”的暢快感,是在餐厅和商场里所体会不到的。无论在哪儿,市集环境总能营造出恰如其分的烟火气,伴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声、店主的吆喝声,捧在手中的美食似乎更加美味。   Carriageworks,前身是19世纪澳大利亚蒸汽时期的铁路车厢制造厂,带着原有旧厂房的砖石外墙和钢结构顶棚,Carriageworks至今在我心目中仍然是悉尼最有仪式感、最吸引我的市集。一到周六,整个开放的户外空间便会支起大大小小的摊位,售卖色泽饱满的有机蔬果、油润鲜美的肉食、娇艳欲滴的鲜花绿植,当然也少不了藤编篮子、大豆香熏蜡烛、手工陶器等各色工艺品。
  这里也是名副其实的美食联合国,刚出炉还冒着热气的牛角包、可任意试吃的意大利面、意式冰激淩、油渍橄榄、风干火腿、烟熏鲑鱼、抹有厚厚奶油奶酪的贝果......来这里喝咖啡,边走边吃,边吃边买,是独属于不睡懒觉的周六清晨的欢愉。当然,在离开之前不要忘记带走一捧鲜花,圣诞期间有红得发紫的大丽花和开得像鞭炮似的Christmas Bush,带回家用清水养着,花期超长,并且美得不像话。
  悉尼的市集,大多都开在每周六,但也有少数比较特殊的,比如仅在每月的第一个周六开放的Surry Hills Market和一年仅有三次的Round She Goes Market。Surry Hills能淘到很多古董家居用品,比如水晶玻璃杯、二手唱片、洛可可雕饰画框等很多没有实质用途,却能让生活变得很有情调的古老物品。而Round She Goes则仅限于二手古着、古董饰品以及澳洲当地的设计师品牌,是淘中古服饰的天堂。因为之前住在SurryHills,偶尔碰到市集开放就会进去逛一逛,翻翻古着,淘一两个手工陶土杯,如果碰上运气好,跟摊主攀谈甚欢的话,没准儿他还会邀请你去他的陶艺课上玩一下泥巴。
  另外两个中古市集Lunatiques和MRADC,比起传统的露天市集则稍微有点儿不一样。这两个地方可谓是大型的中古博物馆,迈入大门就有一种时空穿越的错觉,甚至可以说有点儿诡异,但光凭规模每年也会吸引不少中古爱好者前来一探究竟。单拿MRADC来说,2200平方米的空间容纳了超过60个摊位,商品種类从家具、灯饰、艺术品到服饰珠宝、唱片、杂志图书应有尽有。在灰尘和古旧气息中翻淘好物,若不是追求物美价廉或者执迷于对物品前任主人及其故事的想象,估计就仅剩期待淘到世间绝无仅有的孤品了,然而无论是哪种,这两个市集都能满足。
  此外,还有位于海德公园的Night Noodle Market,位于文艺区帕丁顿的Paddington Markets或是嬉皮天堂Newtown Market。总之在悉尼逛市集,每周逛一个的话,你要做好逛半年的打算。
  世界各地的流动摊贩车
  地摊,犹如人体的毛细血管般分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之中。手推车、自行车、厢式货车,甚至是船舶,各种方便移动、可迅速投入营业的摊贩车,在世界各地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特色。但这些占地小、成本低、运营地点灵活的摊贩车,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解决了大量的就业人口,活络了城市的经济,也让繁忙的都市里增添了一丝烟火气。

拉美神秘国度的市集之旅


  李博雅
  在读博士生,旅居秘鲁利马4年
  无论是面向游客的手工艺品市场,还是以服务本地人为主的综合性商品市场,都是游客们了解秘鲁的一扇窗户,在色彩斑斓的织物中,我们感受到了印加后代们对世界的绚丽想象。
  作为美洲三大古文明发源地和西班牙殖民南美时期的统治中心,秘鲁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关于这个南美洲国度的市集之旅,我从世界知名的印加帝国开始讲起。
  前往马丘比丘的游客都会对当地安第斯风情的纪念品感兴趣。在印加帝国古都库斯科和马丘比丘山下的热水镇,你可以看到很多售卖当地特色商品的印加市场。不过,当地价格最实惠、选择最丰富的手工艺品市场,要去位于圣谷(Sacred Valley)的皮萨克和钦切罗小镇上的周日市集。
  每周日的上午9点,商贩们会从各地带来各类手工艺制品来到广场,把广场变成彩色的海洋,颜色鲜艳浓烈的商品琳琅满目,等待游客的挑选。作为印加帝国的中心,圣谷的市集自然汇集了安第斯山区各地的特色手工艺品,但是品类最丰富也是最值得挑选的当数羊驼织物。在皮萨克的市集上,游客能找到厚实的成年羊驼毛披风,也能买到轻柔保暖还绣着羊驼图案的羊驼幼崽毛衣,再配上一顶羊毛帽子,背上一个安第斯山刺绣斜挎包,系上彩色手链,一身去马丘比丘拍照的行头就置办齐了。
  离开库斯科沿着安第斯山往东走就来到了秘鲁历史名城阿亚库乔。作为国际知名度较低的旅游目的地,阿亚库乔还保留有秘鲁本地市场的淳朴,游客能体验到没有被过度商业化破坏掉的当地原始风情。坐落于老城的卡洛斯·维万多市场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仅离阿亚库乔中心广场两个街区,是当地客流量最大的综合市场之一。除了日常所需的东西,阿亚库乔的特产都能在这里找到:羊驼奶酪,精致刺绣的民俗服饰,陶器、彩塑盒子、葫芦雕刻等特色手工艺品等。秘鲁所有的菜市场类似于国内购物中心,除了可以买买买,还能吃吃吃。卡洛斯·维万多市场也不例外,在食品区,商贩们遵循传统制作出售牛肉汤、牛蹄汤、牛羊杂汤、羊头汤等本地佳肴。只需要不到20块人民币,就能和当地人并坐一排大快朵颐。但是美味的东西并不是时刻等待着食客的光临,餐饮区只营业到中午。
  从南部安第斯山区往秘鲁东北方向走,我们就来到了亚马孙雨林小城伊基托斯——一个只能通过水路或者飞机到达的城市。贝伦市场是伊基托斯一个大型的市场,它临河而建,每到雨季水位上涨,淹没陆地,商贩们就得在水上搭起架子做生意,整个市场就像浮在亚马孙河上,因此得名“漂浮集市”。得益于雨林丰富又奇特的物产,贝伦市场上的商品多了几分不羁的野性。光是从河里抓来的就有牙齿锋利的食人鱼、外形硬朗的颊须拟锉鳞鲶、身长可达两米半的白鳄鱼和号称“活化石”的巨骨舌鱼,这些稀奇水产有的被直接作为食物售卖,有的则做成标本出售。除了水里游的,还有寄生在树里的。因为缺乏充足持续的蛋白质来源,热带雨林生存的居民把在赤湖果树上找到的蠕虫Suri也烹制成食物。贝伦市场不仅是当地人买卖商品的地方,也是社交场所。放学时分,少年们背着书包来到这里,进行民族舞比拼,不仅自己玩儿得高兴,看的人也心情愉快。   其实,秘鲁的奇妙远超于此。无论是面向游客的手工艺品市场,还是以服务本地人为主的综合性商品市场,都是游客们了解秘鲁的一扇窗户,在色彩斑斓的织物中,我们感受到了印加后代们对世界的绚丽想象;在市场简朴的饭馆里,我们尝到的是秘鲁融合欧亚非拉四地的烹饪艺术;在稀奇古怪的物产面前,我们窥到了一个遥远国度丰富又独特的物产。

欧洲气氛最好的圣诞集市在德国


  对德国人来说,冬天虽阴郁,但有圣诞市集可治愈。生活中不会真的有圣诞老人送快乐上门,但在圣诞市集,却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节日的温暖。
  圣诞市集在欧洲非常流行,但这一市集模式最早源于德国,距今已有八百年历史。德国人很早就有声有色地玩起了市集经济,之后德裔移民把这个传统带去了其他欧洲各国,圣诞市集才得以流传开来。所以当你在其他国家听到有人管圣诞市集叫德国市集时,不用过于惊奇。冬天的德国相当于一个大圣诞市集,里面汇聚了各个城市各具特色的圣诞市集。圣诞市集一般会在圣诞节前4周开市,在圣诞节那天结束。当地人会在这段时间去圣诞市集吃吃逛逛,那里不仅可以买到精致的圣诞饰品和手工艺品,还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喝杯热红酒,吃烤肠热狗和姜饼果脯。现在德国至少有150个圣诞市集。彩灯、音乐、美食、温酒,德国的圣诞市集比孩子的游乐园更芳香有趣。其中,德累斯顿的圣诞市集是整个欧洲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圣诞市集,里面有超过300个小木屋摊位。德累斯顿是果脯蛋糕的发源地,所以当地的圣诞市集也以好吃闻名。这里的欢庆活动也非常热闹,比如圣诞节前夕举行的圣诞果脯蛋糕节,人们会把一个巨型果脯蛋糕抬到市集中,切开后分给大家品尝。首都柏林除了传统圣诞市集,还有许多主题式的圣诞市集。像Holy Shit Shopping圣诞市集,主打的是極具创造性和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产品。每年会有300名精选的国际设计师和艺术家来这里展示他们的珠宝、家具、摄影等作品。而柏林第一素食圣诞市集走的则是素食路线,食物是100%纯素的,化妆品是纯天然的,圣诞装饰品是无塑料的,有的讲座也是与环保生活方式相关的。现场还会有丰富的舞台节目,逛完市集后也可以去周边小商店shopping。在德国,大大小小的城市都有专属的圣诞市集。比如斯图加特圣诞市集,以其环保美观的灯光出名;还有罗腾堡圣诞市集,因至今保留着中世纪城镇景观而吸引了很多游客。对德国人来说,冬天虽阴郁,但有圣诞市集可治愈。生活中不会真的有圣诞老人送快乐上门,但在圣诞市集,却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节日的温暖。

市场控不能错过的土耳其大巴扎


  “巴扎”在土耳其语中是“封闭市场”的意思。通常来说,大家提到土耳其大巴扎,默认的都是伊斯坦布尔大巴扎,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室内市集之一。伊斯坦布尔大巴扎是穆罕默德二世为刺激经济发展而修建的交易场所,已经人来人往了550多年,经历过几十次大火和地震,今天已然成为土耳其的一大象征,2014年的游客量达近1亿,为世界之最。伊斯坦布尔大巴扎构造和色彩都充满了浓郁的土耳其风情。大门是采用青色砖堆砌而成,阿拉伯式的门洞设计增加了历史气息。穹顶是拜占庭式建筑风格,两侧设有窗户,采光充分。伊斯坦布尔大巴扎共占地3.7万平方米,拥有22个入口、5000多家商铺、64条街道等,此外还有自己的邮局、清真寺、警察局和消防局,共超过2万名员工在这里工作。整个市场宛若一个大迷宫。伊斯坦布尔大巴扎不仅好看,还很好逛。几千家商铺提供着各式各样的商品,有金银首饰、手绘瓷碗、手工地毯、琉璃灯等工艺品。考虑到商品种类繁多,售卖同样物品的摊位会集中在一起经营,所以巴扎内根据商品种类设立有“黄金街”“珠宝街”“地毯街”“糖果街”等街道。此外,伊斯坦布尔的香料巴扎也很有名气,人们也叫它埃及市场。这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老市场也聚集着上百家商铺,但主要售卖的还是土耳其传统香料。走进市场,各种说不出名的香料气味就会扑鼻而来,不同颜色的香料堆积在一起,视觉上也很震撼。很多商铺售卖的是未经处理的原始香料,店主会根据买家需求来进行调整加工。巴扎是土耳其人购买生活品的必去之地,商品价格往往比超市中更实惠。如今,伊斯坦布尔已经不止一个大巴扎,很多街区也开设了小巴扎。商贩们会在每周固定的巴扎日里出来摆摊,卖水果、衣物、油脂、干果和香料等。当地人则结伴而行,推着小车前来购买。当然,游客还是要学会货比三家,讨价还价。

市集潮流中的新兴市集


  市集是全世界都喜欢并流行着的一种模式。结合城市建设,提供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再策划一些与主题相关的展览或活动,市集文化就形成了。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在这个模式上有所尝试,并开创了实用有趣的新型市集。
  东京丰洲市场
  在东京营业38年的筑地海鲜市场在2018年迁移至了丰洲,丰洲市场因而成为“日本新厨房”。开市当年便汇集了海鲜、蔬菜、水果等500多家店铺。与老牌筑地海鲜市场相比,丰洲市场在基础设施上更先进与完善。考虑到市场上出售的大多数是生鲜食品,所以新建时设计成了可以调节温度的封闭式市场,并配有冷链存储仓库。这样既可以减少高温和风雨对食物的影响,还可以更大限度地保持食物的新鲜度。此外,丰洲市场还考虑到顾客观光需求,设计了玻璃观光走廊。
  丰洲市场共有3个街区,分别是5街区、6街区和7街区。5街区是蔬果大楼,主要交易国内外的蔬菜水果。6街区是水产中介批发场地大楼,除了卖水产,顶楼还有个屋顶绿化广场,在这里可以看到东京塔和彩虹大桥。7街区是水产批发场地大楼,最有名的金枪鱼拍卖场就在这里,普通顾客可以隔着玻璃窗观看拍卖过程。
  纽伯里街快闪商店
  纽伯里街是波士顿最具人气的街道之一,风景好,相机一咔嚓就是Ins风。来这里即便不买商品,光是轧轧马路、欣赏橱窗中的商品也是一种乐趣。纽伯里街也是充满艺术的一条街。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街上就有很多新兴美术馆和艺术展览,之后又发展出了不同商品的零售店、咖啡馆和概念店。来自世界各地的品牌如Cartier、Lady M等都相继入驻。前几年,纽伯里街又玩起了各类快闪商店   (Pop-up Store),即通过使用纽伯里街上的临时店面来扩展市场。除了知名品牌的参与,很多名人也带着自创品牌前来。新英格兰爱国者队外接手朱利安·爱德曼就在社交网站上安利过他的快闪店。知名说唱歌手坎耶·韦斯特也在这里出售过个人品牌的系列产品,包括T恤、运动衫、帽子和夹克,虽然开店时间仅为3天。快闪店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一种玩法,最初共有21个城市参与其中。除波士顿外,还有纽约、柏林、伦敦、新加坡、悉尼等城市。
  魁北克Pavillon du Commerce大市场
  与卡尔弗城的公共花园相似的一点是,魁北克的Pavillon du Commerce也是一个以市集和社区为中心的场所。设计师们的初衷是,打造一个“独特、创新、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这是一个新型美食场所。首先是它的造型很有设计感。内部南面墙中大面积开敞窗户,主大厅因此可以吸收更多自然光。此外还有天窗上的光线来补充照明。摊位沿着南面墙一一布置,与农贸市场直接相连,明亮且协调。内部主要是一个向公众开放观赏购物的大空间,外部则有儿童活动场所和成年人享受阳光的露台。除创意外,Pavillon du Commerce大市场还特别强调活力。最初的图纸上,设计师在里面设置了20个永久性摊位、100个季节性摊位和30个商业空间,目的是提供多样性产品区间。摊主可以在这里卖新鲜果蔬、面包啤酒,也可以卖一些奇特产品。另外,市场内还有管理剩余食物的系统,可以将剩余食物收集后运往魁北克的生物甲烷化工厂当作资源。
  卡尔弗城公共花园
  在洛杉矶的卡尔弗城内,一块高架铁路下的废墟空地经过改造后形成了一个公共花园。它既是售卖食物的市集,也是人们周末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如何巧妙地利用高架铁路下的空间是打造一个浪漫市集的关键。设计师们先是通过高低不同的植物来规划出一块块空间,同时也借此营造出了独特的环境氛围。之后,在这里堆叠上木台,摆上用树干制作成的座椅,构建成人们的休息空间。为了美观,再给公园旁边的墙面喷上彩绘,艺术感迎面而来。在彩绘墙旁边,摊子可以摆起来了。商贩们开着餐车或新搭建一个商铺,过来卖热狗、卖咖啡、卖零食。夜晚也无妨,高架铁路两旁原本就有路灯,设计师们也增加了好看的挂灯。在这里,人们不仅为了消费,还为了享受一段惬意的时光。


  在英国,对于环保的坚持和食材品质的要求被视为市场的标准,在“爱尔兰美食之都”科克尤甚,优质的鱼蛋肉奶蔬果供应商足以把“英国市场”打造成一个景点;在德国,资源回收执行得彻底,垃圾分类繁复,就连跳蚤市场的细分也非常成熟,而许多人乐意在公园的跳蚤市场间度过周末时光。世界各地的市集文化发展至今,不乏一些如日中天的,而它们之所以呈现出现在的样子,国民性格占了很大一部分。这就是倒映着民族精神和城市风貌的市集。

属于科克人心和胃的骄傲地英国市场


  想去英国市场却要先去趟爱尔兰,不要觉得这是个笑话。晨起来到这个古董级菜市场,逛的不只是科克人的日常,也是一座城市的缩略史。
  历史上,“英国市场”曾经专为英国军队供应补给而不允许爱尔兰人进入,今天它作为当地最大的市场为每个人提供食材与美味,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上午8点开门的市场,10点前多是附近居民光临,中午时分才会热闹起来。很多摊铺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几代人苦心经营,店家与老熟客打着招呼,拉着家常“。十個鸡翅只要2欧,boy”“今天的姜和大蒜是新到的,boy。”没错,当地人好像尤其喜欢在话里加一个类似“boy(伙计)”的称呼,并且科克人讲英语比爱尔兰其他地区的人升高了八度,听起来振奋有韵律。人们穿梭在鱼肉蛋奶蔬果中,听到的是熙熙攘攘招揽生意的欢快声,满眼是令人胃口大开的新鲜水果、手工巧克力、各种奶酪、腌制贝类、香肠、糕点,甚至猪手,颇散发出一些东方人熟悉的邻里友爱与菜场烟火气。
  市场有两层,屠夫、鱼贩主要集中在楼下。逛到海鲜档口和老板帕特攀谈,他一定会热情介绍他的野生鲑鱼生长在科克郡中部的利河,明虾、滨螺等六十余种海鲜来自附近的卡斯顿贝尔镇。他还会递上自己的名片,上面是女王来参观时与他的留影。帕特的母亲1962年就在此开了鱼档,目前由他和兄弟接手经营。他随后便竹筒倒豆子般说起自己如何向女王介绍尖尖头的鲂鱼,菲利普亲王当时如何询问起他的鮟鱇鱼,他又是如何开玩笑暗喻威廉王子大婚。聊到鮟鱇鱼,他又马上拎一条来解释说它虽然很丑,但是味道鲜美好处理——翻过来看一下,这里可以取下完美的鱼背肉……是的,这就是地道的爱尔兰人了,他们热衷于和陌生人聊天,爱讲笑话,并且一开口就停不下来。高晓松曾在节目里说过,他这样一个能说会道的北京土著来了爱尔兰,简直成了“哑巴”。在跟当地人聊天的时候,他总是想在对方口若悬河的缝隙里插进去话,但都没有成功,只有被逗得哈哈乐的份儿。
  在这里,很多摊位的价签上凶巴巴地写着“You touch you buy”,好像很嫌弃。其实问过摊主才知道,他们都非常乐意帮忙挑选推荐。想尝试一款当地特产的牛奶半软奶酪,老板一定会问是否需要烟熏,他还会推荐用质地易碎的生奶做成的山羊奶酪,或者口感更加柔滑的绵羊奶酪。如果是来为传统爱尔兰炖肉购买食材,菜铺伙计会马上拿土豆、胡萝卜、西芹、洋葱装进购物袋里,并顺便推荐隔壁的牛肉铺。甚至,只是顾客在牛羊肉铺里随口聊了聊如何巧用肉汁,老板就忍不住“透露”:今天会提前打烊,市场有音乐活动不要错过。   如果真的打烊后来赴约,会惊讶地发现整洁有序的档口被拥挤的人群塞满,人们推着婴儿车、举着啤酒,簇拥在一起大声畅聊。刚才不怎么起眼的两家咖啡店Café Anraith和Café Marius前都在排队,同样火爆的还有卖手工鲜榨醋栗果汁的。音乐响起,乐队拉着琴打着鼓,卖力演出的地点竟然是打烊的肉铺。站在切肉机前面、冷藏柜后面的演奏者们陶醉着,市场门厅走廊上,也有一些爷爷奶奶们在自弹自唱,围观的人们还会随着音乐跳起舞来,卖货改卖艺无缝衔接。这个情景令人不由得联想到贝尔法斯特的圣乔治市场,人们也是在新鲜的甘蓝菜、喷香的面包摊旁边,弹唱表演。音乐与美食的搭配才是爱尔兰生活的最强音。
  实际上,走在科克城里,似乎总能碰见街头艺术家,有的一展歌喉,有的变戏法讲笑话,也不乏有观众捧场投币的,热热闹闹。但如果想随便在街角卖点儿美食恐怕就没那么方便和容易了。通常,需要登录当地政府网站填写申请表提交,注册出摊时间并且缴纳摊位费,还要自己购买价格不菲的公共责任保险和产品责任保险。无论谁想成为“英国市场”的摊主,额外的考核还包括:货品低碳足迹以及足够短的食品供应链;本地、季节性、有机产品优先;可堆肥、可回收的包装及废物回收责任等项目,门槛不低。也别小看购物袋,爱尔兰作为全球限塑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塑料袋的价格甚至会超过菜肉。
  对于环保的坚持和食材品质的要求被视为“英国市场”的精神象征。科克作为仅次于首都都柏林的爱尔兰第二大城市,依利河河畔而建,现代化城市的周围环绕着静谧的小镇和乡村,拥有很多优质的鱼蛋肉奶及蔬果供应商。科克境内拥有37万头奶牛,占全国奶牛总数的26%;牧牛每年在天然牧场放牧时间最长可达300天,出产风味独特的草饲牛肉;此外科克还是尊美醇威士忌和爱尔兰喜力啤酒的原材料供应地,无愧于“爱尔兰美食之都”的名号。历史上,“英国市场”曾经专为英国军队供应补给而不允许爱尔兰人进入,今天它作为当地最大的市场为每个人提供食材与美味,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优质食材取自天然,但别以为科克人靠海吃海,仗着港口优势只爱吃大生蚝、蓝龙虾或者著名的鱼和薯条,早在一百多年前他们的菜单就十分考究“。泰坦尼克号”就是从科克市的科夫港驶向大西洋的,据传从幸存者的口袋里找到了3个船上的菜单:头等舱的藏红花醋汁烤乳鸽,二等舱的蔓越莓烤火鸡,三等舱的烤牛肉、蔬菜、肉汤、李子酱布丁,都是华丽的最后的晚餐了。
  如今,最快体验到科克传统美食的方法就是吃一顿丰盛的爱尔兰早餐,一般包括香肠、培根、黑布丁、芝士、煎荷包蛋、煎咸肉、煎土豆饼,伴着番茄酱汁的黄豆、软煎西红柿、烤面包片或司康饼,以及英式奶茶——热量与口味齐飞。其中不可或缺的香肠和黑布丁是什么呢?传统黑布丁的制法是燕麦片、板油、切块洋葱、腌制过的培根碎与新鲜羊血混合搅拌均匀,再灌入洗净的羊肚,用绳子系好,放到大锅里煮3到3个半小时即可。过程听起来血腥诡异,成品却扎实可口。再说颜色略浅的羊肉香肠,羊肉来自吃着牧草和石楠花长大的当地黑面山羊,羊肉馅与迷迭香、大蒜、薄荷、百里香、姜、胡椒粉、盐、芥末、杜松混合灌入肠衣,熏制6小时做成。这些道地食材在“英国市场”都可以轻松买到,令你大快朵颐。当然啦,这样隆重的早餐可能会从上午吃到临近中午,比早午餐还满足。
  无论谁想成为“英国市场”的摊主,额外的考核还包括:货品低碳足迹以及足够短的食品供应链;本地、季节性、有机产品优先;可堆肥、可回收的包装及废物回收责任等项目,门槛不低。
  你可能想知道
  “英国市场”对于爱尔兰南部城市科克来说,不仅是当地人买菜买杂货的好去处,更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旅游景点。这个1788年就已经存在的古董级菜市场以提供爱尔兰最好的食材为骄傲。2011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破冰之旅专程造访了科克老城里的“英国市场”,更为其增添美誉。

二手货里的德意志


  柏林的Muehlenmarkt跳蚤市场,堪称跳蚤市场界的标杆,居民和游客都乐意在此消磨周末。在周末走进这公园,琳琅满目的是服饰、器皿、汽车配件等等庞雜旧物,它们彼此不存在任何冲突,而年代感自成滤镜,把全部物品笼罩在同种怀旧复古的氛围之中。

  1永不消逝的电波
  Henry的地摊儿上,都是自己收藏多年的复古电话机。这些电话机曲线不同,颜色各异,有些自带按键,有些还需要自己手动去转动才能拨号,这些曾经以传达信息为首要功能的通信器材,如今已经成了装点家庭的道具。“不管你放在哪儿,都会是家里的亮点。”摊主Henry说。
  Henry四十出头,有个微微凸起的啤酒肚,笑起来时就像是你会在欧洲遇见的那种邻家大叔。收藏电话机这件事情,最开始只是儿时的兴趣——他从小就喜欢琢磨自己家里的电话,去身边朋友家也会爱不释手地观察。时至今日,他每天都要和这些电话打交道。受他的影响,家人也成了电话迷,在出国旅游的时候,大家也会为所在国家的复古电话机专门留个心思。
  随着逐渐积累,电话机也就像集邮,成了一个壮观的收藏,在他的设想中,年老之后,会在家里设置一个房间,专门用来摆放心爱的复古电话机。
  摆摊售卖二手电话机是从爱好发展出来的,因此初衷也并不是希望从中获利。收藏多了,也想要与更多人分享这份爱好,想要大家在智能手机之外还能找回“嘟嘟”的电话声,对于Henry来说,这是最重要的。
  2时间机器
  时间不是一个私人的东西,但钟表是。而古董怀表本身就记录着时间,又承载着时间的历史。经过跳蚤市场之后,它可以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再去陪伴新主人一起承载时间的厚度。
  摊主是个穿着朴素的中年男子,在人群中根本不显眼。偶有人在把玩这个怀表,他就会笑眯眯地过来搭讪。他的摊位有着你在二手集市上能见到的最有代表性的造型,除了怀表外,还有诸多有点儿年代的摆件,停产了的铅笔、上个世纪的家具、复古的瓷盘。摊主说:
  “我从小就很喜欢旧的东西,别的小朋友可能喜欢新玩具新衣服,我根本不同。当然,我的父母也很支持我去欣赏它们。长大了之后,我的爱好更加一发不可收拾,索性做起了这个。在众多古董器具间,我最喜欢的东西,还是怀表,喜欢它们精巧的机械和游走在时间内外的属性。当你去仔细凝望它古老的机芯时,你仿佛也能思考出自己的人生意义。”
  16世纪怀表的发明,实际是把人从钟楼间解放了出来,作为腕表出现之前的重要计时工具,最初它也是旧世纪尊贵身份的象征。也许现在更多收藏家会把眼光瞄向保值的精品腕表,但怀表背后的文化和收藏意义不会消逝。3
  旧钱夹
  走进Mauerparkmarkt市场深处,就会发现更多小巧的摊位。摊位们大多不会特别精致,甚至看起来稍微有些凌乱,一切都像柏林这座城市一般富有棱角,也难怪在柏林总能收割这么多优秀的跳蚤摊位。在这个杂货铺,你可以淘到欧洲旧杂物、不知道来自南欧哪个国家的二手钱夹,以及复古的眼镜。它们大多被乱糟糟地丢在这个筐子里,等着你自己去淘。售价也非常友好,大多从几欧到20欧不等的价格令大众都很好接受。
  随便打开一个钱夹,有些里面还留着旧主人的票据和纸条。摊主介绍说这个钱夹是90年代生产的,想想离现在已经有近30年,当时在使用这个钱夹的人也已步入不同的人生阶段“。我选择去售卖这些vintage的钱夹、眼镜,并不是因为它们价格低廉,很多人可能会为了时尚搭配来选择购买,但其实在这些产品被推出的时代,它们有着非常好的品质。即使几十年过去,到了现在,你还能在它身上看到当年的光泽,你现在去买快时尚品牌是完全没有的。”摊主如是说,他个人着装非常考究,大概就是行走着的一座博物馆。他叼着韵味十足的烟斗,兴高采烈地说完了这一番话之后,打量了一番自己的摊位,又开始心满意足地继续和周边的顾客搭话了。4
  记录过旧时光的二手相机
  打开程序扫一扫付款,拍段视频上传社交网络,摄影技术诞生了快两百年,我们已经离不开摄像头了,演变出的摄影器具也数不胜数,每年都在迭代。历史上第一张照片曝光要8小时,为了看到作品还要冲洗胶卷,而如今只靠手机就足以拍摄大片。
  但对不少爱好者而言,胶片机仍是标配。
  这个专攻相机的摊主Dylan有着花臂,嬉皮穿着,与摊位上手缝的桌布和毛毡坐垫浑然一体“。我是荷兰人,一直都喜欢拍照,给自己拍,给别人也拍,走在路上都会停不下来地一直瞎拍。有一天我朋友说,你这么喜欢相机又喜欢自己收藏,可以试一试淘货再卖出去啊。就这样,我开始了这个摊位。可能是因为我们‘海上商人’的基因优势吧,做这一行之后非常顺利,索性就辞去了工作专门做这行。我在我的家乡已经展出过了自己的一些胶片摄影作品,家里也到处都贴满了我拍摄的照片。拍摄是一件很亲密的事情,我总觉得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和眼前的人、事物都已經没有距离了。”
  提起柏林这座城市,他眼中闪着光,“柏林真是太棒了,这里根本不会有人觉得你奇怪,你总会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我也希望,能和我的相机一起,多去记录柏林的日常和点点滴滴,不知道今后我会去哪里生活,但这一切都已在我相机里了。”5
  无关品牌与价格的首饰
  Cici是个年轻的英国女孩,初来乍到德国时,Cici身上带着些身为首饰商人的父母做生意时富余出来的首饰,有天心血来潮放在跳蚤市场上售卖,结果和柏林的年轻人们一拍即合,生意忙到不可开交。
  “只买你自己喜欢的首饰,这样就是最好看的,与品牌无关,与价格无关。”Cici跟每个顾客传达着这样的信息。
  赚钱从来不是Cici摆地摊的首要原因。父母是首饰商人,她从小就与大量首饰朝夕相伴,再加上平日崇尚手工、画画,也喜欢创作,对于首饰,她向来有独特的审美,并对摆地摊卖首饰乐在其中。从英国家中带过来的首饰早就卖完了,Cici开始全世界淘货,在东南亚的小镇、在拉美的街道、在欧洲各地的跳蚤市场,而每次收藏都更巩固了她对于美学的信仰。
  “我厌倦了像大多数人一样去上班的日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永远在格子间里敲击键盘。选择来柏林也是因为我想换一个居住环境,也有一段时间我很困惑不知道在新的国家可以继续做什么,现在我从事这一行已经三四年了,旅行中遇到的新鲜事物,包括各式的首饰,让我保持着对世界的惊奇。我想,我会继续做下去,直到我精力不够了。”说完这些话,她开始赞美起站在摊位前的德国女生当天穿的裙子,真诚地推荐了一番适合她个人风格的首饰。和Cici聊天时她所显现的那种热情和神采,最直观地告诉了往来的客人们,跳蚤市场与传统售卖的区别。6
  二手“艺术殿堂”
  沿着跳蚤市场一直往外沿走,各种艺术作品开始映入眼帘,柏林真是从来不缺少惊喜。靠着背后的铁丝架,摊主把画作、陶瓷器皿、织物等摆在这里,日光下这些作品就像是在外面自己遛了个弯一样惬意。很难界定这个摊位的作品风格,充斥在眼前的是混搭和元素碰撞,但相遇到一起,却又是异常的流畅。一旁还有小摊小贩在卖啤酒,老板笑道“我也可以在happy hour卖我的画”。
  摊主是德国当地人,英语沟通流畅,如果问他是否是艺术从业者,老板就会回答: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去欣赏你觉得美的东西,去发现艺术,去创作,这样就是艺术家了。
  提及自己的摊位,他的眼中流露出自豪:这个摊位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所有的摆设和布置都是我手工做的,很多也是用废品改造的。所以我觉得我这个摊位和市场就是完全一致的野蛮生产。他提及自己收藏兴趣源于早年Gap Year的一些旅游经历,沿途去看展去美术馆,去当地淘一些小而精美的画作,不知不觉就收集了一箩筐,直到家中再也摆放不下。回到德国之后,他也按部就班地工作了几年,但还是按捺不住时不时周末会出来摆摊“。我在这个市场有很多自己的朋友,来摆摊也是和我的老朋友们一起叙叙旧,天气好的时候再喝喝啤酒,有时候还会唱歌,看着眼前这么多人还喜欢古董器物,我们就心满意足啦。怎么样,你看中了哪幅画?”7   被敲击无数次的打字机
  写作和阅读是件自由的事,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风格和方式。如果你对文字保有特别的情感,一定会享受在琳琅满目的跳蚤市场中走动时看到老式打字机的惊喜。摊主没有其他人试图售卖的半点儿热络,即使顾客在摊位前,他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言不语。多半时候他正在翻看一本泛黄的旧书,读得津津有味。直到有人询问价格,他才猛然惊醒,开始和人交谈。
  摊主Chris非常爱读书,对于柏林所有的二手书店一清二楚,哪一家书店有你最青睐的作家的全集,哪一家书店还会顺带售卖啤酒。柏林人对于书的热爱,似乎是在骨子里的。尽管现在真正还会用打字机去敲打文字的人少之又少,这样一个已经微微生锈的打字机则更是无法入主流的眼。但Chris说:现在的快时尚、智能手机和电脑太多了,而令人失望的点是这些新品已经很难再惊艳到你了。流水线的生产,每年名牌精品的争奇斗艳,背后只是消费主义的无意义竞争。逛跳蚤市场的时候,很多买家会用心寻求自己喜欢的某个时代背景下的物品,并买回家组建,例如找寻到属于自己的80年代。对我来说,这就是跳蚤市场的魅力,它像一个时空穿梭机一样,能带你平静愉悦地欣赏到过去的美、之前的光景。8
  在柏林阅读越南
  行走在柏林街道,你会发现这座城市的包罗万象。东欧移民、土耳其阿拉伯人、亚洲面孔比比皆是,例如在两德还未统一时期,大批同为社会主义同胞的越南劳工涌向东德,同时也将自己的家人带到柏林安营扎寨。当你走到这个不同寻常的书摊面前,会发现大部分书都是越南语为主。摊主是一位看起来腼腆的越南女士,名叫Ngoc。Ngoc已经在德国生活多年,有了德国当地的身份。但因为小时候在越南长大,至今在欧洲生活的她还是眷恋家乡的文化和饮食。
  “刚来柏林的时候,因为那时候特别年轻,所以很想家。还好这里的越南人非常多,也有许多的越南餐厅可供选择。但阅读是我一直以来的习惯,于是我开始到处找有没有越南语的书籍可以让我看。有很多越南家庭生活在这里之后会搬去别的国家居住,这种时候他们的书我都会淘过来,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来找我借书看。我就想,那我干脆摆摊卖书好了,除了自己的同胞之外也许还会有对越南文化感兴趣的其他人想买呢。”就这样,Ngoc开始了自己的摆摊之旅。虽然她笑称大部分顾客还是自己的老乡,但还是时不时会有德国人走过来认真地翻看挑选,并向她询问越南当地的文化习俗,顺带问问柏林哪家越南餐厅最地道。
  “每当这种时候,我就觉得我离家乡又近了一点儿。”Ngoc如是说。

  海鲜市场,鲜活的中转站
  鱼市场拥有戏剧性的物种相遇,人跨越江河湖海只为一口极鲜,深海、湖泊、河流,地理的跨度不能阻止人们对美食的追寻,采集、捡拾、捕捞,四季更迭,鱼贝虾蟹是生动的符号,是市场鲜美的标志。
  菜场的烟火情绪
  最是人间烟火的那一种情绪,像色彩一样汇集在菜场的缤纷与嘈杂中。吃是味蕾的加减乘除,风味成为最终算法,算法让蔬菜间产生化学反应,菜色也成了“美色”,我们怀着对食材的理解,不断寻找成为下一餐风味的最佳主角。
  果香是执念
  水果是季节带给大地的甜味剂,果香在四季流转中兜兜转转,总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而在水果摊位的“光芒”最后都会化作酸甜在味蕾的相逢一刻,那是人群热闹中的清甜,是摊位两边拥挤的酸爽,无论烈日当空还是风雪交加,每当汁水四溢满口留香,我们对水果的执念才稍稍得以放下。
  生活方式的佐味料
  留住记忆的从来不是大快朵颐的一顿风卷残云,简约而不失味道的品质经常会在不经意的谈笑间乍现在路边发现的市井日常中,一捧咖啡豆的醇香,似乎可以闻到烘焙过程中的浓郁,咖啡的化学反应在米兰的街头似乎随处可见。很多人都说一杯咖啡的时间,是冰点和沸点之间的转换,而一如豆子般沉淀的温度和味道才是风貌与文化吸引人的奥义之一。
  无肉不欢
  在看小说或电影时,画面通常会用古代一条街的商业、集市、贸易片段去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人文风貌似乎滋养在镜头中的各种食材中,情绪随着香气、油脂和色泽融化在烟火气中。每当看到肉贩叫卖,总能让无肉不欢的我们感叹食物可以封存时间的神奇,腊肉的纹理、腊肠的花纹、火腿的切片,当每一刀下去,肉的内里被剥开,每一种被封印的美味似乎就像一发不可收拾的泉眼般,喷薄而出。
  匠心独妙是乍现的惊喜
  夏季雨后,都市高楼间错综的街道,被鲜花和绿植覆盖。湿润的绿色植物气息与玫瑰的香气交融,配合阿尔及利亚应季时节蒸馏萃取的天竺葵精油,浪漫气息于空气中四下散开。器物的魅力在于让我们发现生活的驚喜,手工匠人在香氛味道的调配中打开了无限想象,你也许不知道其中所有的花材都来自全球顶级农场,设计师在胸针的打磨中幻化出意象万千,你也许也不知道金属的坚硬与诗意的灵感能够摩擦出如此灵动的线条。这就是惊喜所在,每一点香气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更加稳定长存,就是飞扬的轻柔气韵;每一条项链、戒指、耳环的灵动,就像群鸟穿过荆棘,将美凝固在眼前。


  日落后出没的夜市,是城市活力的又一个开始。不同地区,夜市的景色也截然不同,这也与不同国家对于夜市的不同管理息息相关,而在管理中夜市形态的演进,也完美地展现了城市职能与城市文明的扩展。这就是判别一个地区发达模式与文化水平的夜市。
其他文献
皮革服装对于男人来说似乎一直代表着某种原始的力量感,从二战时期开始流行的皮衣、皮裤无论在设计、颜色或是装饰的细节上都正確代表了“制服”标准下的现代男性气概。但对皮革服装的想象不止于单品的使用模式,尝试一下全套的皮质服装搭配吧。将看似不搭的dunhill皮质衬衫和dunhill皮质长裤相结合,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时髦惊喜。
雖然餐前面包免费,但如何吃?怎么选?仍是考验食客的问题:取一个还是两个?用刀切还是手撕?直接咬还是蘸料吃?要解开这些谜团,先根据你所处的“地域圈子”,认识下它们吧。德式  据说法国的面包种类比一年的天数还多,可以全年不重样。德国人更直接,据称德式面包有一千两百多种。有餐前扎实沉甸的黑麦面包,以及黑麦面包混合杂粮与坚果、小麦面包。最受欢迎的是碱水面包(Brezel),也被称为扭结面包或者椒盐脆饼,光
你会怎么形容那些人生中的重要时刻?作家保罗-鲍尔斯在《遮蔽的天空》中是这样描述的:“其数寥寥,但搜索记忆,是多少这样的时刻造就了今天的你?或许有四五个?或许都没有那么多。然而它们的意义却未有止境。”是的,可以宏伟壮观,也可以如鲍尔斯列举的那些童年的午后,或某次满月升起时一般发自细微。就像你所经历的,每段人生故事都缘起于某个瞬间。当一次偶然邂逅、一场大胆的冒险、一次检验极限的挑战塑造了你的人格,定义
去年感恩节过后几天  库蒂斯·明德(KurtisMinder)收到了一条信息,发信人在纽约州北部运营的小型建筑工程公司遭到了黑客攻击。明德和他的安全公司GroupSense现在经常收到这类电话和电子邮件,其中不少都带着恐慌。某家酿酒厂、印刷厂或网页设计公司的员工早上上班后发现所有的电脑文档都被锁住,还会有一则通知要求他们用加密货币形式支付赎金以解锁这些文件。  有些通知写得咄咄逼人:“不要把我们当
“我们别总是回头看,觉得那时候有多了不起。更重要的其实是保持自我,然后延续到将来。”艺术总监Kris Van Assche在秀后说的这句话,也许正好诠释了他当下在Dior Homme里的状态——在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带领着他的迪奥男人,走出了鸽灰色的优雅沙龙。  在故事的最初——2008年春夏,初掌DiorHomme创意大旗的VanAssche在他第一个系列里做了个只有白衬衫、黑与灰西装的静态系列。
从无到有  与其说Agehome是一间家 具店,倒不如说它像是一个有 年代感的家:选址在了一栋 三层独立别墅中,每一件家 具都是20世纪30年代到70 年代北欧的中古家具,由创始 人小白和Klas亲自从欧洲的 二手拍卖行中购得,漂洋过海 带到你面前。  小白毕业于家具设计专业,最 大爱好就是寻找好设计的家 具。她认为对于早些年的中 国消费者来说,好的设计并 不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也 没有将设计理念
不是每一季都需要从头到尾的更换衣橱,经典单品的保留穿插本季有特色的新单品就足以完成新一季的形象升级。GQ男人不太会以购置了一件极为昂贵的单品而自傲,反倒是在细节上下足功夫,领口问的一抹粉色,抑或是悄悄变短的裤长,都是费足了心思。  能穿在办公室中的粉色  关键词:点缀配饰局部  男人也可以穿粉色吗?在这一期,《智族GQ》的回答是:当然可以!追溯回19世纪的西方社会,粉色的着装其实是能够凸显出男子气
動静皆宜
期刊
图案丝质外套棉质衬衣羊毛长裤皮靴均为Tom Ford西装外套Ami豹纹高领上衣长裤皮鞋均为Versace外套丝质衬衣牛仔裤均为Saint Laurent图案西装丝质衬衣皮鞋均为Dolce
从里约8月10号夺冠,林跃的日程一直排满到将近10月。  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拍杂志、上节目、访港澳,有时候一天要飞两个地方……而接受形形色色的媒体采访是从比赛结束后就开始的。对林跃来说,这是特别忙碌的两个月。这段时间里,他常会有的一个感想是“这些年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  这是林跃的第三届奥运会。这个舞台上,他上一次让国旗升起来已经是8年前的事情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后,林跃经历了自己的低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