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课堂教学,常常被同行形容为“聊天式”。这种比较稳定的特色,或许也可以称为教学的风格吧。那么,“聊天式”的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想试着用最通俗化、生活化的说法来做些描述。严格来说,“聊天课堂”只是一个生造的词语,理应加上引号才算规范。但是,为了行文的顺畅,为了不干扰阅读,后文中未加引号。
聊天课堂与家乡腊肉
我在湖南农村长大,虽来广东多年,但至今仍然特别留恋家乡的美食。关于聊天课堂的“味道”,我首先用家乡的食材制作来说说吧。
广东人吃东西就特别讲究“鲜”,从原材料到成品上桌的时间越短越好。白切鸡,绝对的广东名菜。我第一次吃时,看到鸡骨头里面红红的血丝,差点呕吐,可广东同事却大赞:“好正!好好食!”然而,但凡边远闭塞的地方,食材制作大都讲究一个“慢”字。例如西藏的酥油茶、内蒙古的奶酪、湖南的腊肉,都是浸润了时间的味道,慢慢入味,于是芳香四溢。
我从小爱吃家乡的烟熏腊肉。记得儿时,家家户户做飯都是烧柴草,过年的时候,把腌了三五天的猪肉挂在灶头上方高高的木梁上,用冷烟慢慢熏,熏上三五个月,甚至要熏到七月半家里祭祖的时候才取下来吃。洗净黑乎乎的烟尘,用刀切开,里面紧实的瘦肉、透亮的肥肉,全都散发着让人垂涎的香!
聊天课堂,正如家乡美味的腊肉制作一般,讲究两个字:一为慢;二为熏。
所谓“慢”,可以理解为聊天课堂的教学心态。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有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然而,纵观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多少教师总是在循着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有力地牵着学生亦步亦趋地接受一个又一个的结论。只要有哪怕一个学生的回答符合预期,教师便会立即抓住,如获至宝地加以肯定或赞扬。就这样,对于某一个知识的学习便就此画上了句号。
李振村先生有一篇文章叫《语文莫学高铁》。文中写道:“在这种浮躁文化影响下,语文教育也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众人一齐呐喊要提高效率,恨不得让孩子一夜之间读书万卷,一夜之间下笔有神。语文犹似高铁,已然踏上了高速奔驰的旅程。我们忘了,生命的成长从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早熟的生命容易早衰,早熟的果子不好吃……”
聊天课堂,还语文学习一个安静的氛围,一份安然的心态。拿起书,咱们慢慢读;面对提问,咱们细细想;有什么看法,咱们尽管说;有不同意见,咱们好好聊。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可以更加优雅淡定,不急不躁。
所谓“熏”,可以理解为聊天课堂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在我国母语教学的传统经验中,有一个非常讲究的方法,叫作涵泳。涵泳指的是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沉潜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其中之味。其实,放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来看,它提倡的就是对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的重视。涵泳的效果,就如家乡腊肉入味的过程。如果把这个古代文论的术语转化为一个最通俗的词语,或许可以借用腊肉制作的关键词——熏。
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我们更多(也更方便)关注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单位时间——某一节课的教学。潜移默化、熏陶感染,这两个词语在今天的语文教学研究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其实,单就一节课的40分钟而言,能“化”到多少,能“熏”出什么呢?我们不知道孔子和苏霍姆林斯基到底有哪一节课是特别精心设计的,我们也不知道曹雪芹和莫言到底是受了哪一节语文课的影响而成功的。
聊天课堂,不片面追求“某一节课”的深刻与完美,它更注重营造一种语文学习的“场”。师生浸润其中,一起找语文的感觉,一起寻语文的味道,一起感悟习得,一起涵泳积淀。
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先生有个形象的比喻,说语文教育就是“熏锅底”:崭新的锅,用火熏上一年半载以后,锅底的黑色就擦不掉了。我倒觉得,把聊天课堂比作“熏腊肉”可能更有意思。有了“熏”的过程,不仅仅是外在的颜色擦不掉了,更重要的是,语文的感觉和味道会渗进学生的细胞,会在他们身上发生奇妙的反应,进而转化成一种叫作“语文素养”的东西。
聊天课堂与自驾游
暑假里,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自驾游五省,行程万里。自带锅灶瓢盆,自带帐篷睡袋。半个多月的旅行,只有大体的路线和时间规划,至于具体的景点、日程,全都“到时候再说”。
我们在几乎没有什么游人的边陲小镇野餐露营,在清凉的河水里畅泳嬉闹;我们在无意中发现的少数民族村寨里喝酒赏月,和纯朴的村民一起舞蹈。有时候,我们全天开车,一个个所谓的“景点”被我们远远地抛在身后;有时候,我们才下午两三点就赖着不走了,只因为发现了一片青绿的菜地。
旅游回家,该收起放逐的“野”心,思考自己的教学了。忽然发现,聊天课堂和我喜欢的自驾游有着惊人的相似。它们的迷人之处,同样表现为两个词:一为自由;二为粗放。
自由,是聊天课堂最真切的追求。
当下的课堂,不像自驾游,倒是更像“跟团一日游”。所有关于时间、地点的权力,全部交给了导游。他拿着个大喇叭,不停地喊着:“各位游客,这里给大家半个小时参观时间……各位游客,时间到了,请大家赶快上车……”那些可怜的游客,像被赶的鸭子一样,一边跑,一边拍两张照,还没来得及细看一下,就被赶往另一个景点了,要是想在哪个喜欢的地方多停留一会儿,那就得“后果自负”了。
比照一下我们有的语文课堂,是不是也有类似之处?课堂上所有的权力都握在教师手上,教师不停地提问,不停地安排活动,不停地发号施令。那些可怜的学生,刚被安排读书,可书还没读完又被安排进行讨论,讨论中还没来得及发言又被安排汇报了。
聊天课堂上,教师应是自由的。特级教师程红兵在其《教育家一定是自由的教师》一文中这样描述教师的“自由”:“在教育的田野里,他们超越了许多羁绊、许多诱惑、许多束缚、许多误导,尽享教育本身的乐趣……他们的心是安静的、目光是向内的、目标是单纯的。”聊天课堂,呈现出来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境界:教师不患得患失,自然从容地和学生侃侃而谈;他们不媚俗、不盲从,以自己认可的方式教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教学中的“自我在场”,所以聊天课堂才能呈现出教师舒展的生命状态。 聊天课堂上,学生应是自由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在聊天式的课堂上,学生的身体是自由的,他们不必正襟危坐。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他们善于彼此倾听,也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知道,课堂是师生相伴前行的旅程,他们可以在课堂的麦田中安然自在地游戏、奔跑。
粗放,是聊天课堂的基本设计理念。
在词典中,“粗放”有两层含义。如果用作形容生产方面,解释为“浅耕粗作”,这或许不是个好事;如果用作形容风格、性情,则解释为“粗犷豪放”,我认为带有一定的褒义色彩。
与“粗放”相对的,是向来被推崇的“精细”。然而,当下的语文课(特别是带有一定展示目的的课)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过度精细了。前不久辅导一节公开课,在教师表扬学生时,我刚好低头看了一下教师提供的详案,详案上有几个字如同针一样地扎到了我的眼睛。教师刚刚表扬学生的话,原来早已经写进了教案,那就是:“把掌声送给他!”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他们的兴趣点、疑难点也是不一样的,教学中太过精细的、不知变通的预设,只会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工厂里生硬死板的流水线。
聊天课堂,讲究课堂教学的粗线条设计。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为了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聊天课堂预设的教学目标,只是基本的目标,而且可以在教学中修正;预设教学的重点,但只是基本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预设教学的流程,但也只是基本流程,可以在实施中变化。
正因为这种粗放的设计,教学方能潇洒大气,不拘小节;正因为这种粗放的设计,师生方能没有压力,真实交流;正因为这种粗放的设计,课堂方能呈现出生命拔节的美好。
聊天课堂与锵锵三人行
我一直很喜欢看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从1998年到2017年,这个节目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几年前,曾有观众给节目送了这样一句话:“一十七载岁月短,半壶清茶功夫长。”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因为我也在这“半壶清茶”的背后,感受到了许多深长的意味。我所追寻的聊天课堂的味道,和这个谈话节目中的种种意味颇为相似。
第一,平等的理念。同是谈话节目,这个节目为什么不和《鲁豫有约》一样,叫作《文涛有约》呢?因为两个节目的定位不一样,《锵锵三人行》没有刻意凸显主持人窦文涛一个人,《锵锵三人行》所追求的,是三个人一起
聊天。
这种感觉,正如我向往的聊天课堂,正如我向往的师生关系:师生一起,平等、友善地交流,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只是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会适时地抛出话题,引发思考;或者偶尔稍作小结,帮助提升。他很少高谈阔论,更多的时候只是微笑地聆听着身旁其他人的观点。
第二,简约的形式。在《锵锵三人行》中,没有热线电话,没有现场观众,在聊天的过程中,甚至连背景音乐也基本不会出现。只有什么呢?只有三个人,三个杯,一张小台,三把椅子。这种极其简约的形式,不只是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没有什么花样可以玩,主持人和嘉宾只能靠着一张嘴,实实在在地聊。
当下的许多语文课,加法做得太多,总想着如何通过多种形式把课上得丰满些。聊天课堂,追求一种经过锤炼的简约的教学。投影呈现的文字,永远没有课本上的白纸黑字具有生命力;电脑播放的声音,永远没有师生自己的读书声和交流声亲切。不管科技将如何改变教学的形式,对于语文课而言,最有价值的永远是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
第三,真实的对话。《锵锵三人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每一期节目结束时,他们从不说“这一期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次节目再见”。电视荧屏上的字幕已经在往上推了,三个人却依然在那里聊着,意犹未尽,旁若无人。正如嘉宾许子东说的:“其他脱口秀都是说给观众听,我们是聊给自己听。”
“聊给自己听”,这是何等真实的对话。反观我们许多的课堂,教师的话其实都不是说给学生听的,而是说给听课的评委和同行听的。在教师的影响下,许多“好学生”也学会了抒假情、说假话。这实在是让人心情复杂的事情。聊天课堂,极力倡导真实的对话。因为只是“聊给自己听”,所以,话语不优美没关系,答案有错误也没关系,只要出自真实的想法就行。即使成百上千的观众围坐,我们也可以忘却他们的存在。
聊天课堂,还可以像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事物。它不像酒,更像茶;它不像奔腾的江河,更像叮咚的山泉;它不像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的训练,更像湖边柳下清风拂面的散步……個中味道,同道中人自能体会。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聊天课堂与家乡腊肉
我在湖南农村长大,虽来广东多年,但至今仍然特别留恋家乡的美食。关于聊天课堂的“味道”,我首先用家乡的食材制作来说说吧。
广东人吃东西就特别讲究“鲜”,从原材料到成品上桌的时间越短越好。白切鸡,绝对的广东名菜。我第一次吃时,看到鸡骨头里面红红的血丝,差点呕吐,可广东同事却大赞:“好正!好好食!”然而,但凡边远闭塞的地方,食材制作大都讲究一个“慢”字。例如西藏的酥油茶、内蒙古的奶酪、湖南的腊肉,都是浸润了时间的味道,慢慢入味,于是芳香四溢。
我从小爱吃家乡的烟熏腊肉。记得儿时,家家户户做飯都是烧柴草,过年的时候,把腌了三五天的猪肉挂在灶头上方高高的木梁上,用冷烟慢慢熏,熏上三五个月,甚至要熏到七月半家里祭祖的时候才取下来吃。洗净黑乎乎的烟尘,用刀切开,里面紧实的瘦肉、透亮的肥肉,全都散发着让人垂涎的香!
聊天课堂,正如家乡美味的腊肉制作一般,讲究两个字:一为慢;二为熏。
所谓“慢”,可以理解为聊天课堂的教学心态。
佐藤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有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
然而,纵观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多少教师总是在循着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程序,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有力地牵着学生亦步亦趋地接受一个又一个的结论。只要有哪怕一个学生的回答符合预期,教师便会立即抓住,如获至宝地加以肯定或赞扬。就这样,对于某一个知识的学习便就此画上了句号。
李振村先生有一篇文章叫《语文莫学高铁》。文中写道:“在这种浮躁文化影响下,语文教育也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众人一齐呐喊要提高效率,恨不得让孩子一夜之间读书万卷,一夜之间下笔有神。语文犹似高铁,已然踏上了高速奔驰的旅程。我们忘了,生命的成长从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早熟的生命容易早衰,早熟的果子不好吃……”
聊天课堂,还语文学习一个安静的氛围,一份安然的心态。拿起书,咱们慢慢读;面对提问,咱们细细想;有什么看法,咱们尽管说;有不同意见,咱们好好聊。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可以更加优雅淡定,不急不躁。
所谓“熏”,可以理解为聊天课堂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在我国母语教学的传统经验中,有一个非常讲究的方法,叫作涵泳。涵泳指的是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应该沉潜其中,反复玩味和推敲,以获得其中之味。其实,放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来看,它提倡的就是对语文学习过程与方法的重视。涵泳的效果,就如家乡腊肉入味的过程。如果把这个古代文论的术语转化为一个最通俗的词语,或许可以借用腊肉制作的关键词——熏。
语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但我们更多(也更方便)关注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单位时间——某一节课的教学。潜移默化、熏陶感染,这两个词语在今天的语文教学研究中使用频率非常高,其实,单就一节课的40分钟而言,能“化”到多少,能“熏”出什么呢?我们不知道孔子和苏霍姆林斯基到底有哪一节课是特别精心设计的,我们也不知道曹雪芹和莫言到底是受了哪一节语文课的影响而成功的。
聊天课堂,不片面追求“某一节课”的深刻与完美,它更注重营造一种语文学习的“场”。师生浸润其中,一起找语文的感觉,一起寻语文的味道,一起感悟习得,一起涵泳积淀。
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先生有个形象的比喻,说语文教育就是“熏锅底”:崭新的锅,用火熏上一年半载以后,锅底的黑色就擦不掉了。我倒觉得,把聊天课堂比作“熏腊肉”可能更有意思。有了“熏”的过程,不仅仅是外在的颜色擦不掉了,更重要的是,语文的感觉和味道会渗进学生的细胞,会在他们身上发生奇妙的反应,进而转化成一种叫作“语文素养”的东西。
聊天课堂与自驾游
暑假里,我和几个朋友一起自驾游五省,行程万里。自带锅灶瓢盆,自带帐篷睡袋。半个多月的旅行,只有大体的路线和时间规划,至于具体的景点、日程,全都“到时候再说”。
我们在几乎没有什么游人的边陲小镇野餐露营,在清凉的河水里畅泳嬉闹;我们在无意中发现的少数民族村寨里喝酒赏月,和纯朴的村民一起舞蹈。有时候,我们全天开车,一个个所谓的“景点”被我们远远地抛在身后;有时候,我们才下午两三点就赖着不走了,只因为发现了一片青绿的菜地。
旅游回家,该收起放逐的“野”心,思考自己的教学了。忽然发现,聊天课堂和我喜欢的自驾游有着惊人的相似。它们的迷人之处,同样表现为两个词:一为自由;二为粗放。
自由,是聊天课堂最真切的追求。
当下的课堂,不像自驾游,倒是更像“跟团一日游”。所有关于时间、地点的权力,全部交给了导游。他拿着个大喇叭,不停地喊着:“各位游客,这里给大家半个小时参观时间……各位游客,时间到了,请大家赶快上车……”那些可怜的游客,像被赶的鸭子一样,一边跑,一边拍两张照,还没来得及细看一下,就被赶往另一个景点了,要是想在哪个喜欢的地方多停留一会儿,那就得“后果自负”了。
比照一下我们有的语文课堂,是不是也有类似之处?课堂上所有的权力都握在教师手上,教师不停地提问,不停地安排活动,不停地发号施令。那些可怜的学生,刚被安排读书,可书还没读完又被安排进行讨论,讨论中还没来得及发言又被安排汇报了。
聊天课堂上,教师应是自由的。特级教师程红兵在其《教育家一定是自由的教师》一文中这样描述教师的“自由”:“在教育的田野里,他们超越了许多羁绊、许多诱惑、许多束缚、许多误导,尽享教育本身的乐趣……他们的心是安静的、目光是向内的、目标是单纯的。”聊天课堂,呈现出来的也正是这样一种境界:教师不患得患失,自然从容地和学生侃侃而谈;他们不媚俗、不盲从,以自己认可的方式教自己喜欢的东西。因为教学中的“自我在场”,所以聊天课堂才能呈现出教师舒展的生命状态。 聊天课堂上,学生应是自由的。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在聊天式的课堂上,学生的身体是自由的,他们不必正襟危坐。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思想是自由的,他们善于彼此倾听,也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知道,课堂是师生相伴前行的旅程,他们可以在课堂的麦田中安然自在地游戏、奔跑。
粗放,是聊天课堂的基本设计理念。
在词典中,“粗放”有两层含义。如果用作形容生产方面,解释为“浅耕粗作”,这或许不是个好事;如果用作形容风格、性情,则解释为“粗犷豪放”,我认为带有一定的褒义色彩。
与“粗放”相对的,是向来被推崇的“精细”。然而,当下的语文课(特别是带有一定展示目的的课)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过度精细了。前不久辅导一节公开课,在教师表扬学生时,我刚好低头看了一下教师提供的详案,详案上有几个字如同针一样地扎到了我的眼睛。教师刚刚表扬学生的话,原来早已经写进了教案,那就是:“把掌声送给他!”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对于教材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他们的兴趣点、疑难点也是不一样的,教学中太过精细的、不知变通的预设,只会把语文教学变成了工厂里生硬死板的流水线。
聊天课堂,讲究课堂教学的粗线条设计。为了学生的自主发展而预备充分的空间,为了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聊天课堂预设的教学目标,只是基本的目标,而且可以在教学中修正;预设教学的重点,但只是基本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预设教学的流程,但也只是基本流程,可以在实施中变化。
正因为这种粗放的设计,教学方能潇洒大气,不拘小节;正因为这种粗放的设计,师生方能没有压力,真实交流;正因为这种粗放的设计,课堂方能呈现出生命拔节的美好。
聊天课堂与锵锵三人行
我一直很喜欢看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从1998年到2017年,这个节目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得到了广泛的赞誉。几年前,曾有观众给节目送了这样一句话:“一十七载岁月短,半壶清茶功夫长。”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因为我也在这“半壶清茶”的背后,感受到了许多深长的意味。我所追寻的聊天课堂的味道,和这个谈话节目中的种种意味颇为相似。
第一,平等的理念。同是谈话节目,这个节目为什么不和《鲁豫有约》一样,叫作《文涛有约》呢?因为两个节目的定位不一样,《锵锵三人行》没有刻意凸显主持人窦文涛一个人,《锵锵三人行》所追求的,是三个人一起
聊天。
这种感觉,正如我向往的聊天课堂,正如我向往的师生关系:师生一起,平等、友善地交流,教师不是绝对的权威,只是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协调者。他会适时地抛出话题,引发思考;或者偶尔稍作小结,帮助提升。他很少高谈阔论,更多的时候只是微笑地聆听着身旁其他人的观点。
第二,简约的形式。在《锵锵三人行》中,没有热线电话,没有现场观众,在聊天的过程中,甚至连背景音乐也基本不会出现。只有什么呢?只有三个人,三个杯,一张小台,三把椅子。这种极其简约的形式,不只是节约了成本,更重要的是,没有什么花样可以玩,主持人和嘉宾只能靠着一张嘴,实实在在地聊。
当下的许多语文课,加法做得太多,总想着如何通过多种形式把课上得丰满些。聊天课堂,追求一种经过锤炼的简约的教学。投影呈现的文字,永远没有课本上的白纸黑字具有生命力;电脑播放的声音,永远没有师生自己的读书声和交流声亲切。不管科技将如何改变教学的形式,对于语文课而言,最有价值的永远是一本书、一支粉笔和一张嘴。
第三,真实的对话。《锵锵三人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每一期节目结束时,他们从不说“这一期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次节目再见”。电视荧屏上的字幕已经在往上推了,三个人却依然在那里聊着,意犹未尽,旁若无人。正如嘉宾许子东说的:“其他脱口秀都是说给观众听,我们是聊给自己听。”
“聊给自己听”,这是何等真实的对话。反观我们许多的课堂,教师的话其实都不是说给学生听的,而是说给听课的评委和同行听的。在教师的影响下,许多“好学生”也学会了抒假情、说假话。这实在是让人心情复杂的事情。聊天课堂,极力倡导真实的对话。因为只是“聊给自己听”,所以,话语不优美没关系,答案有错误也没关系,只要出自真实的想法就行。即使成百上千的观众围坐,我们也可以忘却他们的存在。
聊天课堂,还可以像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事物。它不像酒,更像茶;它不像奔腾的江河,更像叮咚的山泉;它不像健身房里挥汗如雨的训练,更像湖边柳下清风拂面的散步……個中味道,同道中人自能体会。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