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院虽然不同于企业,其医疗服务消费缺乏弹性,但由于医疗价格的统一限定,就使降低成本显得更为重要。面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和竞争,医院为增强竞争能力,提高效率和谋求发展,已逐渐引入了企业的经济管理手段,实行成本核算。从医院院级核算到科级核算,从病种、病例的核算至医疗项目的核算,不仅使医院在各种物资的购进、仓储、出库、周转、使用和报废等具体程序和环节上加强了经济管理,也使医院管理者能够更加明确医院经济运营情况和注重投资效益,使医院的各级各类人员能够主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
一、医院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医院长期计划福利性导致经济管理基础工作不到位。我国医院大部分都属于公立医院,以往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体现其社会福利性为主,基本上是一切靠国家计划和政府指令,投入不计成本,产出不计效益,医院处于一种低水平的运转,技术和建设发展缓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医院补偿机制不完备,国家给医院的资助是有限的,补偿金额与医院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为此,就要求医院的管理人员要学会如何在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经济管理,广开筹资渠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也正是由于这,使得个别科室、部分医务人员重经济效益、轻医疗服务。
2.实物管理不规范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医院尚有资产不清楚,实物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虽对经费收支实行了统一管理,但实物资产日常管理相对分散。实物部门会计未能做到分级、分层次核算,没有建立与会计核算制度相适应的实物会计核算制度,使会计核算的循环出现缺口,有重财轻物、重购轻管等现象,科级核算得不到落实。
3.医院对经济管理重视不够,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不强。医院经济管理是合理组织、协调医院经济的一种方法,是全员参与全过程的管理。而目前的状况是,一些医务人员认为经济管理只是医院领导和经济管理部门的事情,作为医务人员只要自己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觉得医院经济管理离自己太遥远,就是这样错误的思想认识,影响了医院的办事效率。
4.医疗服务的长期计划福利性导致医疗成本的基础差 我国医院主要为公立医院,以往由于在计划经济下以体现其社会福利性为主,基本上是一切靠国家计划和政府指令,投入不计成本,产出不计效益,医院处于一种低水平的运转,技术和建设发展缓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医院补偿的逐年减少,使医院学会了不再等、要、靠政府,学会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管理办法,广开筹资渠道,实行成本核算等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医院经济管理的创新模式构想策略
1.强化医院预算管理。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医院预算管理,医院编制预算的过程同时是医院优化资源配置和使用的过程医院通过科室床位数分配,制定相关的支出定额,通过预算强化各部门的成本管理意识,将成本管理的意识深入到医院每一经济事项预算要做到数据准确,对每一个具体项目都有明确的预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规范的流程控制下,医院通过高水平的预算,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医院的运行效益。
2.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医院优质高效低耗。医疗收费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医疗经济效益与医疗费用挂钩,实行成本核算,可以促使核算单位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医院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才更具有竞争力。病人对医院质量的评价是以自身的满意程度来衡量的,这种满意不仅仅是要求诊断快、疗效好,还要环境美和耗费少,合理地耗费已逐渐成为衡量医院质量的要素之一。医疗收费由政府统一定价,因此医院提高效益的重点只能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冗员和仪器设备闲置。
3.加强科室费用管理。能合理使用卫生材料费的支出,如消毒材料的支出费用等,定期购物及领导出差办事也限定日期。在争收节支方面创造了效益,减少了开支,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科室压缩支出提高率的基础上,为住院病人缩短了住院日,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床位使用率,有效地减少了病人个人支出,在经济管理的同时减少了科室水、电及医用材料的浪费。对废旧物品的利用也减少了科室支出。
4.增强资金流转时间价值观念,使资金运动与市场变化相适应,获得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实现预期利润。编制和运用现金流量表,了解医院现金流量净额的构成情况。医院的固定资产投资起点高、金额大、品种多,因此,必须坚持对固定资产实行投资论证,保证采购质量,公开招标,降低采购成本,缩短投资回收期。坚持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核实账簿制度,掌握新增固定资产净值占全部固定资产净值的比例是否不断增长,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比例是否合理。只有医院资产配置合理,才能增强医院的抗风险能力。对于医院流动资产,除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外,每月还必须对库存物资、药品材料的储备量、周转天数、周转率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最大限度地降低储备定额,减少资金占用。
5.适应社会发展,改革分配制度。医院是公益福利性事业单位,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必须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考虑救死扶伤的责任,控制过度医疗消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医院应当把职工的工作岗位性质、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工作数量与质量等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状况,作为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和奖金分配的主要依据,进行奖罚,兼顾患者、医院、职工三者利益,坚持多劳多得、按劳分配,体现效益优先,兼顾公平。使职工的收入按业绩和贡献大小拉开档次,形成激励机制,切实杜绝开单提成、开大方和滥检查的行为。
三、结束语
总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是促进医院向优质、高效、低耗的目标发展。医院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才能具有竞争力。学习借鉴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必须结合行业特点,遵循客观规律,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一、医院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医院长期计划福利性导致经济管理基础工作不到位。我国医院大部分都属于公立医院,以往由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体现其社会福利性为主,基本上是一切靠国家计划和政府指令,投入不计成本,产出不计效益,医院处于一种低水平的运转,技术和建设发展缓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医院补偿机制不完备,国家给医院的资助是有限的,补偿金额与医院实际需求相差甚远。为此,就要求医院的管理人员要学会如何在这种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经济管理,广开筹资渠道,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也正是由于这,使得个别科室、部分医务人员重经济效益、轻医疗服务。
2.实物管理不规范影响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医院尚有资产不清楚,实物管理不规范的问题。虽对经费收支实行了统一管理,但实物资产日常管理相对分散。实物部门会计未能做到分级、分层次核算,没有建立与会计核算制度相适应的实物会计核算制度,使会计核算的循环出现缺口,有重财轻物、重购轻管等现象,科级核算得不到落实。
3.医院对经济管理重视不够,重要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不强。医院经济管理是合理组织、协调医院经济的一种方法,是全员参与全过程的管理。而目前的状况是,一些医务人员认为经济管理只是医院领导和经济管理部门的事情,作为医务人员只要自己干好本职工作就行了,觉得医院经济管理离自己太遥远,就是这样错误的思想认识,影响了医院的办事效率。
4.医疗服务的长期计划福利性导致医疗成本的基础差 我国医院主要为公立医院,以往由于在计划经济下以体现其社会福利性为主,基本上是一切靠国家计划和政府指令,投入不计成本,产出不计效益,医院处于一种低水平的运转,技术和建设发展缓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医院补偿的逐年减少,使医院学会了不再等、要、靠政府,学会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管理办法,广开筹资渠道,实行成本核算等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医院经济管理的创新模式构想策略
1.强化医院预算管理。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医院预算管理,医院编制预算的过程同时是医院优化资源配置和使用的过程医院通过科室床位数分配,制定相关的支出定额,通过预算强化各部门的成本管理意识,将成本管理的意识深入到医院每一经济事项预算要做到数据准确,对每一个具体项目都有明确的预算,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规范的流程控制下,医院通过高水平的预算,提高各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医院的运行效益。
2.有效地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医院优质高效低耗。医疗收费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医疗经济效益与医疗费用挂钩,实行成本核算,可以促使核算单位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医院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才更具有竞争力。病人对医院质量的评价是以自身的满意程度来衡量的,这种满意不仅仅是要求诊断快、疗效好,还要环境美和耗费少,合理地耗费已逐渐成为衡量医院质量的要素之一。医疗收费由政府统一定价,因此医院提高效益的重点只能是减少浪费,降低消耗和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冗员和仪器设备闲置。
3.加强科室费用管理。能合理使用卫生材料费的支出,如消毒材料的支出费用等,定期购物及领导出差办事也限定日期。在争收节支方面创造了效益,减少了开支,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科室压缩支出提高率的基础上,为住院病人缩短了住院日,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床位使用率,有效地减少了病人个人支出,在经济管理的同时减少了科室水、电及医用材料的浪费。对废旧物品的利用也减少了科室支出。
4.增强资金流转时间价值观念,使资金运动与市场变化相适应,获得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实现预期利润。编制和运用现金流量表,了解医院现金流量净额的构成情况。医院的固定资产投资起点高、金额大、品种多,因此,必须坚持对固定资产实行投资论证,保证采购质量,公开招标,降低采购成本,缩短投资回收期。坚持固定资产定期清查盘点、核实账簿制度,掌握新增固定资产净值占全部固定资产净值的比例是否不断增长,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比例是否合理。只有医院资产配置合理,才能增强医院的抗风险能力。对于医院流动资产,除制定合理的消耗定额外,每月还必须对库存物资、药品材料的储备量、周转天数、周转率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价,最大限度地降低储备定额,减少资金占用。
5.适应社会发展,改革分配制度。医院是公益福利性事业单位,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必须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考虑救死扶伤的责任,控制过度医疗消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医院应当把职工的工作岗位性质、技术难度、风险程度、工作数量与质量等工作业绩和医德医风状况,作为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和奖金分配的主要依据,进行奖罚,兼顾患者、医院、职工三者利益,坚持多劳多得、按劳分配,体现效益优先,兼顾公平。使职工的收入按业绩和贡献大小拉开档次,形成激励机制,切实杜绝开单提成、开大方和滥检查的行为。
三、结束语
总之,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是促进医院向优质、高效、低耗的目标发展。医院只有提高质量和效益才能具有竞争力。学习借鉴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必须结合行业特点,遵循客观规律,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