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学生学术科创的现状、机理及其行为培育的研究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高校应用型人才是主导未来社会的坚实力量,人才培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针对应用型院校大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学术科创的现状指出应用型院校大学生科创建设的现实意义,提出通过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宣传、教育和协作机制,开放自主的激励。引导措施以及强化研究、落实的组织力度,着力打造一支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科创团队。应用型高校学生在学术科创方面的科创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落脚点,从学生学术科创创新为出发点,对如何有效提高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学术科创的认知水平、增强学习逻辑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学术科创;行为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81-03
  以应用型高校学生学术科创的现状、机理及其行为培育的研究为观测点,综合应用行为心理学和管理学理论,通过案例比较分析,调查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在学术科创方面的科创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并总结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特征及发展趋势;从学生学术科创创新为出发点,对如何有效提高应用型高校学生的学术科创的认知水平、增强学习逻辑能力及综合素质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对不同高校(应用型与研究型大学)学术科创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了解了高校学生学术科创的现状,聚焦于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更多学生学术科创的现状。
  一、应用型高校学生学术科创发展的现状、困境
  1.大学生学术科创活动意识淡薄。
  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的社会阶层分化对大众意识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了深刻影响,意识形态方面的挑战也日益突显,形成多元社会意识冲突条件下的意识形态建设局面。[1]受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当代高校学生反映出的应用乏力、创新乏味;大学生对校园活动的兴趣较高,但耐心不足,有从众的功利主义色彩,加之考研、就业等压力以及科创活动周期长、最终获奖数量少等原因,能一直坚持几年下来参加或参与科创活动的学生较少。同时,学生对科创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大多时候有功利主义色彩。
  2.教师指导学生学术科创活动有待加强。
  高校的教师激励机制还没有健全,缺乏针对教师自身创新能力培养的机制;物质保障条件的不到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层次与质量的同步提高;由于历史、专业地位和行业背景等原因,拥有的企业资源差异很大,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需要借助更多企业的力量;教师层面上,教师资源不足的情况越发明显,难以满足学生对辅导老师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大学生科创活动的自主性较强,但缺乏有效指导。指导教师在学生科创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指导教师有效的指导能促进学生科创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高校专业教师面临着基金、论文、课题、授课等多重压力,加上各学校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政策不能很好的体现,影响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创活动的积极性。因此,[2]大学生科创活动取得更多突破,综合实力包括:管理体制与投入、师生综合素质、科技活动平台等方面,除了完善竞赛机制,强有力的科技创新团队模式,还需要有一个激发“创造力”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
  3.高校大学生学术科创活动的体制不健全。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模式,高校大学生科创项目化管理机制和实践教育的提升成为目前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3]主要表现在:(1)大学生科创活动激励机制和评价反馈体系不健全。(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阶段性强,长效化不足。(3)现代大学校园内科创活动宣传力度较大,但成效不明显。(4)高校学生学术科创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
  二、应用型高校学生学术科创的机理研究
  (一)基于行为心理学的学术科创的理念模式。
  1.学术科创前瞻性思维能力培养。
  大学生学术科创就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转化到知觉、表象和概念水平,形成一贯的稳定的学习风格。因此,学术科创的有效落实最终落实到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心智技能培育上,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对大学生心智技能的训练,促进其发展,尤为重要。正如学者们的观点“科创团队建设给学生更多了解自我, 充分发挥自我能力的机会。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学生致力于完成目标任务,必将会充分运用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并提出新的举措和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有助于自我创新意识的形成,同时更好的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团队合作意识。”[4]
  2.学术科创操作性实施开展筹划。
  当前大学生科创实际中用“知”“会”来区分知识和技能,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在于理解和记忆事实、概念等,涉及到知道不知道,懂不懂得问题;而操作性技能的学习,在于掌握完成某种活动所要求的动作来解决问题,涉及会不会,熟练不熟练的问题。在心理学中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途径,建设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从培养规律来说,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培养过程来看,如果学习者只能用语言来描述,则仍然处在陈述性知识,学习者必须通过实际的下水游泳活动才能获得经验,掌握技能,形成习惯化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学术科创操作性实施开展筹划,系统性地构建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学术能力相互支撑的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势在必行。
  3.学术科创固化性成效积累储备。
  大学生科创可定义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自己感兴趣的学术研究或者参与教师合作科项目或者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等活动的总称。大学生科创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科技发明创造兴趣、创新合作能力的有效且可行的途径之一,是高等教育中大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和有益补充,对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校尤为重要。但是这个过程的有效落实,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固化型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养成是在一定的程度上逐渐成效的过程,某一知识领域的建树,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并加以实践它的相应条件,知识的储备是一切创新的保证;大学生科学创新的实践证明学科领域的知识结构越完整,社会经验越丰富,其创造的潜力将越大。   (二)高校学生学术科创行为的塑造与管理。
  1.高校学生学术科创行为的聚散与竞合。
  高校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行为培育是构建高校科技创新教育全局性战略与多元耦合协作机制[5]。高校大学生在学术科创活动中,从管理角度,有汇聚与分散等两种方式。首先,汇聚优质资源是促进大学生科创竞争的有效措施,如有组织、有计划地组建科创团队、提供良好的建设平台、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培育成果等都是当前高校落实大学生科创实践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在部分重点高校中,大学生自我形成的学术能力,积极有效的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将知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这种分散的力量对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是积极有效的。
  2.高校学生学术科创行为的塑造与培育。
  (1)以需求为导向[6]。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参与的机会,针对本校特色型活动,巩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刨新活动品牌项目,推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现实动力;积极开发满足不同性格学生需要的专业类、单项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活动;依托项目,依靠校共青团组织,开展面大量广的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从而提高实践创新的能力。
  (2)开展大学生实践竞赛类活动,促进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7]一、建立旨在吸纳学生参与合作的各个领域内学术理论研究,加强实践的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让更多学生走进行业、走入社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二、要积极倡导学校制定鼓励大学生从事动手创新活动的引导政策,使更多的学生到企业,这一科技创新的主战场直接参加与市场高度契合的行业行为实习。三、鼓励大学生走进社区.通过大学生本身专业特色服务社区、科技商店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领域服务、咨询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3)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推进大学生创业发展[8]。搭建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通力合作。设立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创建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绿色通道。在大学生科技创新过程中,一、切实加强政府、共青团、企业、学校、社会的联动.不仅为学生搭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平台,也为大学生提供产品转化的平台。二、与科技创新园区合作,进一步发挥科技创业园区的作用,为大学生创新提供全方面的引导、支持和帮助。
  (4)建立和完善运转高效的大学生学术科创的工作体系[9]整合相关力量,合理配置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构建运转高效的大学生学术科创工作体系,明确职能定位,合力推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重要性的认识,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作为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工作内容。要以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指标。加强管理,明确责任,将大学生学术科创能力作为重要指标纳院级的考核体系;建立大学生学术科创保障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学术科创健康发展,成立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通过拨款、捐助、赞助等形式,设立学生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在大学生竞赛类活动中,加强专业指导教师的配备力量,为每一个创新型大学生社团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通过免试直研、奖金、奖励等形式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
  (三)应用型大学学术科创的发展定位。
  1.学术科创行为建设目标。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建立自信,将专业知识融入科技创新,着力于培养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需要加强科创团队的建立。科创团队建设目标是注重学生务实能力的培养,注重学以致用,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尽其所用。这是应用技术型教育的特色,大学生科创能力的培养以专业为基础,重视实践与应用,培养专业型,复合型的应用技术人才。大学生科创团队建设的管理机制就需要走创新性,人性化道路。科创团队在培养学生的目标上有明确的定位,因此,与普通教育的方式相比,内容和标准上有很大的不同。想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就需要对学生的管理机制进行自主性设计。总之,高校应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人才科技创新素质、改善我国人才素质结构的高度,确立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理念、目标及内容[10]。
  2.学术科创行为培育机制。
  目前很多高校在大学生学术科创的培育机制上,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培育机制,主要集中在重点研究型院校。一、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大学生学术科创能力的培育离不开社会、学校和个体的有效联系,大学生是校园最为活跃的群体,社会热点极大的激发他们对当前经济、社会、政治等关心,提出自我的认识和看法,因此科创资源的有效循环进行需要有一个信息的反馈和利用;二、建立开放自主的管理机制,大学生学术科创实践,在重点院校普遍形成开放自主管理机制,能够发挥好学生主体的积极能动性,构建“学生主体性”自我项目管理、自主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实践管理模式和基本操作体系,使科创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有序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了成果转化的效果。
  3.学术科创行为支撑机制。
  高校“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以本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有组织、有保障、有激励、有支撑、开放式的系列活动和项目。大部分高校内部平台的建设,整合自己独特的各类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学有兴趣,做有项目,掌握方法,锻炼能力,提高水平,取得成果。进入平台的活动和项目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对接,思想政治教育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融合,校内活动和校外参与贯通。平台由培育机制和支撑机制两部分组成。培育机制是平台的核心要素,包括普及提高、能力培养和成果认定三个环节;支撑机制是平台运作的基本要素,包括组织领导、激励考核和保障服务三个部分。
  三、健全应用型高校学生学术科创行为培育的路径研究
  (一)转变观念:科技与人文相结合。   大学生学术科创行为能力的实践培育不是一个独立的能力,科创活动也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一项创新课题的开展,需要具备与专业相关的多门课程的知识以及跨学科的知识。大学生科创活动应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深化科技与人文教育的实质性结合,形成课程教学和科创活动互相渗透的高度,以及互动促进的关系,使创新活动达到高水平开展。转变人才培养的观念,加强综合素质评价是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传统教育教学的模式,实为单向;真正有效落实大学生学术科创的实践,需要学生与教师,科技与人文之间有效的交流沟通,离不开跨学科整合和应用型相关知识,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另一方面积极支持大学生科创活动。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90 后”大学生强于实践,但基础知识短缺,教育理念不足,以他们为科创活动的参与者和管理者,提高其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入心。
  (二)宣传引导: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使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11]。构建高校学术科创教育全局性战略与多元耦合性协作机制。高校应从国家发展战略、提高人才创新素质、改善本校教育教学的结构的高度,确立极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学术科创和社会实践的理念、目标及内容。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组织有力;共青团、学生处部门、二级学院等形成共识,通力合作;明确任务,强化学业、创新教育的指导在学生学术科创工作中的主导职能。在培养其创新能力方面应以建立大学生学术科创团队为载体,形成应用型大学本身特色的科创活动的长效机制,使参加学科知识与动手操作能力在自身身体力行中得到充分的肯定,调动极为活跃的当代大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良性循环。
  (三)协同处置: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内涵式发展机制。高校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阶段积极推进研究型、创新型、实践性教学;在制度上、做积极的改进,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推进大学生科学实践的教学理念,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试点班、学分制改革、选课制改革,建立健全导师制,以此配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机制,营造全新育人、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人文环境和创新氛围。
  2.健全教育理论与实践、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关联机制。应用型大学一方面推进第一课堂的教育;另一方面探索以项目为依托、学生参与科创实践的机制,探寻科技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探寻科技创新理论与实践指导中教育模式、教师资源的整合与角色转变的方法和路径;此外发挥好大学生科创实践活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的成效,以及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促进作用,努力将本校应用型现状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更好地发挥校本特色的反哺教学、以特色带动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3.完善大学生科创活动平台建设及行业导师制。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将创业理念、目标、内容等系统引入到专业教育中。实施系统规划、资源整合、分层覆盖、分类指导。一是培训平台:构建关联性、发展性的培训平台。即以班级、共青团为单位的培训;对兴趣型学生的针对性培训;对参加省级以上科创实践及科创竞赛大学生的专业性培训。二是实践平台:大力培育大学生学术科创工作室;建立健全学术型社团、创新型社团、科技类社团扶持发展机制;开放科研实验室。三是竞赛平台:通过举办参加校、市、片区、国家级各类高水平科创竞赛,如“挑战杯”竞赛、学术论文、数学建模竞赛等学术科创竞赛,培养优秀的拔尖人才。
  (四)建构平台: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有效的学术科创机制,要为学生搭建丰富的创新创业训练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建立起政府与学校、学校与学校、学生与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三级资助体系,让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设计项目方案,自主完成项目,“以兴趣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科学研究和创业的整体过程,还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宣讲会、创新创业大讲堂、学术沙龙、优秀项目经验交流、创新创业年会、学术交流月等活动,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训练提供全程支持。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要求大学生在取得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学分的同时,还需至少取得自主发展计划学分,其中“社会实践”学分不少于2个。为大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了科技类、文化类、体育类、实践类等多种类型的学生社团组织,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大品牌学生活动,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实践研究:共青团组织与人才库建设相结合。
  高校共青团要着眼于青年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需求,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科技创新活动。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既是对传统共青团工作的创新,也是配合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培养大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强化大学生集体荣誉感、拓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必要措施[12]。共青团组织建设是大学生学术科创的基地,要构建和完善一整套选拔、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的人力资本蓄养模式。共青团组织基地建设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人才培养战略,让大学生、教师走进企业,与社会创新需求接轨,认识到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问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实践,让实践成为大学讲堂的科技创新教育领域。
  此外,共青团建设要设置合适的学习目标和难度适中的学习任务。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把长期的、困难的目标分解成具体的、近期的、简单的目标,使大学生看到从事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乐趣和作用,增强其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科创实践的自我效能。积极推进课外实践的人才库建设,注意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注意增加有关社会实践的学习策略知识的指导和帮助,积极引导学生将策略运用到动手能力中。
  参考文献:
  [1]颜广明、王猛,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形势[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2):130—132。
  [2]郑绍春,浅谈如何发展指导教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的作用[J],航海工程,2008.08(4):172—174。
  [3]吴江等,大学生科创项目管理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4):29—30、34。
  [4]陈斌,王晓彤,技术应用型院校大学生科创团队建设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03:153。
  [5]郑晓红,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建设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9):52。
  [6][7][8][9]邵世志上海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11):80—81。
  [10]郑晓红,高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建设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9):52。
  [11]卜军敏等,对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科创工作人才培养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4(78):140。
  [12]李名川等,高校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8):128。
其他文献
摘要:流行语丰富了语言表达方式,使语言增添了趣味性,它源于社会,同时又反映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本文以2015年中日流行语为例,从意思、分类、来源分析中日流行语的异同点。中日流行语的内容来源基本相同,都是与政治、经济、文化相关的词语,并且都对大众传媒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是在出处和感情表现上则不同,日本的流行语来自社会各领域的名人,中国的流行语则来自国家领导人及网友。中国流行语有引申含义,
期刊
摘要:建筑物与公共空间的命名往往与词汇学的知识是分不开的,学校作为一个传播文化、创造文化的地方,它的建筑物及公共空间的命名与词汇学有着密切关联。本文试就河南师范大学范围内的建筑物及道路名称进行分析,以找出其所反映的词汇学现象以及名字中蕴含的语言文化现象。  关键词:河南师范大学(河师大);建筑名称;道路名称;词汇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
期刊
摘要:爱是电影题材中永恒不衰的话题,钮承泽导演的电影《爱》在2012年上映后获得不俗成绩。本文将从主题,视听语言及导演思想等方面对影片做简要分析,并以此探讨钮承泽电影的文化内涵及其个性化特征。  关键词:爱;钮承泽;商业电影;个人抒情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10-01  一、主题:爱  “世人认为,世界充满仇恨与贪婪,在我看来,爱似
期刊
摘要: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根据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成功地运用电影中影视美术的语言对原文本进行了解读。细致的刻画了一对异国恋人跨越重重阻隔的隐秘爱情故事。电影有机地运用了服饰、道具、场景、灯光、色彩等元素对人物性格特征、生活背景、影片氛围进行塑造,从而开掘了影片的深层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关键词:《情人》;影视美术;服饰语言;道具场景;灯光色彩  中图分类号:I13
期刊
摘要:尽管我国影视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熟悉或者接触到弹幕视频的并不多。弹幕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高速分享的交互视频,其魅力并未完全体现出来。没有能够成为主流的视频形式,因而没有能够进入学术的视野被发现和研究。本文主要是基于对弹幕视频基本属性和特性的分析,观照弹幕视频独特传播价值。  关键词:弹幕视频;影视;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
期刊
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进入相对悠闲的大学一时让我们无所适从,作为学习舞台美术专业的学生我们在完成大一的基础课和专业课后,总想能把所学变为所用,恰好得知学校有大学生创业资助计划,所以,课后与专业老师还有几个同学商量成立一间舞台设计工作室。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沈阳师范大学“造梦者”舞台设计工作室顺利成立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相对是丰富多彩的,随着学校各种专业和社团对舞台设计的需求,我们把服务对象主体定为校
期刊
摘要:歧义句是指句子的意思有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解释,造成意思传达困难的语言形式。『言语学事典』定义为深层构造的差异无法在表层构造中表现出来。  文的多义性,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在日语中,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都存在很多的多意文、即歧义句。对于中国人日语学习者来说理解多意文非常困难。  日本持续千百年,都一直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其中汉字和汉语的影响可谓是不可估量的。日本历史文化的土壤正因为至
期刊
摘要:《深夜食堂》作为一部拥有好评无数的小成本电视剧,成功的原因引人深思,每集仅25分钟的时长却能不紧不慢做到漫长人生的缩影,借饮食文化引出的人生哲理不经意间会成为你孤身航行在大海上迷茫时的一盏灯塔,这样更接地气传达的理念又与《舌尖上的中国》是有着本质不同的。  关键词:IP电视剧;推翻立论;戏如人生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16-
期刊
中图分类号:I207.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14-01  “电影场景和色彩极具魅力,是它们给予了影片时代的特征。”  出自好莱坞童话电影导演韦斯·安德森之手的每部电影,都带有其鲜明的个人特点,极具欧洲风情。 2014年斩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评审团大奖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也不例外,电影延续了韦斯·安德森一贯的创作模式,将童话视觉风格色彩运用到了极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更加深厚,国产动画片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阶段。从我国传承下来的四大名著逐渐成为了人们强烈的精神追求,被冠以“中国风”的这四大名著也得到各个时期的导演青睐,从电视剧改编成电影又改编成动画,而如今已然发展成为大型3D动画,并且受到了世界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1961年万籁鸣导演的《大闹天宫》更是“中国学派”中的典范,它在国际上引起的巨大声誉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民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