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研制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9876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9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开始时大家对课程标准的研制,真不知道怎么下手,课程标准应该“长成”什么样心里一点儿没数,就边学边干吧。
  在干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问题是:“标准”一词的含义,用在课程上会不会让人产生误解,被误认为是技术标准、食品标准这一类东西?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像预料的那样,在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以后,有不少批评就是沿着这个思路来的。其次,课程标准与过去的教学大纲有什么区别?在咱们国家这种学科的文件从前也曾采用过“课程标准”这个名称,20世纪50年代以后,大概是学习苏联,都叫作“教学大纲”了。再次,语文课程标准应该写些什么内容?标准的结构应该是什么样的?
  研制工作启动之后半年多时间里,我阅读了大量的参考文件,其中主要是外国的课程标准,跟着整个研究团队开了不计其数次会,熬了无数个夜,不断地争论甚至争吵,也不断地被“洗脑”,设法让自己跟上队伍,跟上时代的步伐。
  在课程标准研制之前,我们做了《教学大纲》的修订,我觉得对语文教育的纠偏应该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是,当时语文教材正在依据《大纲》修订,中小学老师们还在学习《大纲》,我们自己脑子里还装着《大纲》的思路,一下子要跳进课程标准的起草,跨学科团队大军在交流时往往会说不到一起去,什么是“学科”,什么是“课程”?什么是“学科教育”“学科教学”?我们这些非教育学科出身的人在起草中感觉十分迷茫。而对于语文学科,我们觉得一定要坚持的内容、操作方法及尺度,别人则认为太保守。有人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所提的要求太模糊,要用“科学”的语言,要有确定性的刚性标准;有人质疑,美国的英语课程标准不要求背诵,为什么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要强调背诵?在研制组内,还为课程标准中要不要用“诵读”一词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老师向研制组推荐某位语文教育专家,这位专家功底扎实,与人也好相处,但我却表示自己的疑虑,理由是,他参与过不久前《语文教学大纲》的修订,后来在北京的语文教育报刊社会议上提出,必须把修订的《大纲》里的“语感”一词删去,认为“什么是语感?说不清楚”。我们认为,“语感”“感悟”“体验”等是语文课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概念。在这次改革中,需要改变前些年语文教育中过于理性的做法,有必要坚持一些千百年来传统语文教育中成功的做法,即使那些做法用现在的“科学理论”还解释不了,我们可以尝试做下去,在做的过程中继续探索其中的道理。组内的老师也认为,如果在讨论语文的基础问题上认识差距太大,将来无法一起工作,还是暂时不邀请这些老师参加为好。至于“诵读”一词,研制组内各人看法不尽相同,古代有“读”和“诵”的说法,“诵+读”一词的出现比较晚,在语文教育中有人是把它当作“朗读”来用的,所以,有的老师认为,课程标准中有了“朗读”的要求,就不必再用“诵读”一词了。有的老师认为,对于白话文可以用“朗读”,对文言文还是要用“诵读”,大多数人坚持保留这一语文教育中的传统说法。在这里说一下我的想法,“诵读”在语文教育中用了很长时间,几乎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说法和做法,值得我们坚持下去。自古以来对于语文,人们习惯于“书声琅琅”地学习,近些年学语文,学生基本不读书了,大部分时间用来刷题。因此,有好多老师呼吁,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要让学生们养成出声读书的习惯。读书,人们有时又叫“看书”,这是默读。出声地读有“朗读”“朗诵”“吟诵”这几个词,含义和做法有差别,我们用“诵读”涵盖“朗读”“朗诵”“吟诵”这几种出声的读法,有时候可以朗读,有时可以学习朗诵,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学习吟诵。总之,学语文除了大量默读外,还必须坚持出声地读。这就是我赞成用“誦读”的理由。
  我当学生的时候,就常听到教育改革之说。但我了解到这一次改革跟以往的改革有所不同,以往的很多改革都是教学层面的改革,基本不动课程。在我印象中,课程似乎是规定不变的,一门学科就是一门单一的课程,全国所有的学校、学生都按教育部统一的计划上同一门课程。而且课程形式也都统一,只有必修课,课型单一,一门课程只有一种教材,各地学校考试也都采用相同的形式。学生如同一条流水线上的同一类型产品,批量生产。课程、教材、考试不能适应千差万别的学生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对多种多样人才的需求。所以,这一次改革是从课程层面切入,要在课程设置和课程形式上,要在教材和考试方式上争取改变过于单一的规定性,开创一个多样性局面,以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和人才成长多样性的需要。
  2000年下半年,各学科课程标准研制组在讨论、争论课程标准的框架和内容的过程中,来通知说,要去向教育部汇报课程标准设计情况。大项目组挑选了几个学科组作为代表去发言,语文学科组被认为是“陈旧落后”的工作组,不在考虑之列。在教育部会议室里,几个学科组代表一一报告,当时的陈至立部长突然问起:“语文呢?语文学科怎么做?”可能是因为前两年各地报刊上对语文教学批评实在激烈的缘故吧,教育部领导特别关注语文的事情。当时的基础教育司李连宁司长在会场上找到我,要我前去汇报。那天,我是只准备做个听客到会的,没有准备在会上汇报,此时只能上去把我们的被认为是“陈旧落后”的课程标准设计思路说了一下。因为前面陈部长在听有的学科组汇报时提了个问题,“为什么现在有许多学生上了音乐课却不会唱歌”?我在汇报语文课程标准编制思路时,顺便说了对于学生上了音乐课却不会唱歌这一现象的看法,我猜测音乐课上老师花了大量时间讲课,讲乐理知识,于是学生可能乐理知识可以说得头头是道。而唱歌是需要乐感的,这乐感首先要在听歌唱歌的过程中来培养,音乐课需要在培养学生的乐感的基础上,必要时讲一些乐理知识,学习识谱。同样道理,学语文也需要首先注重培养语感,所以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还是坚持把诵读放在语文学习的重要位置,加强积累,培养语感。会后朱慕菊司长跟我说,你们可以按在教育部汇报的思路去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比以前的《语文教学大纲》所做的发展,回忆起来大略有这样一些方面:   初步确立了“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的地位。在此之前,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是“语文能力”与“训练”,在课程标准中并非排斥“能力”“训练”,而是它们的核心概念地位被“素养”“养成”取代。
  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系统,来设计和展开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语文素养”,这一概念就是一个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基本指向的包含三个维度目标的概念。过去的大纲主要阐述“能力”或“知识+能力”发展的达成度,这也是我们从教学大纲走出来的一个重要突破。摆脱从前编制《语文教学大纲》的束缚以后,课程目标就有了一些有关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的阐述,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喜欢写作,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等等。还有如“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等过程性目标。
  这次课程改革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往的教学大纲都是用教师如何“教”的视角来叙述学习和教学要求的,这次课程标准开始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来展现教与学的要求。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中国的学生和老师是十分具有挑战性的改革,时至今日,许多学校在这方面的改革仍然艰难地挣扎在行走的路上。
  课程的评价,也是这次改革尝试进行的改变。许多学校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是关键的一步在统一考试,统一评分,这项工作有变化,但也难免走走停停,还在继续探索。
  语文课程的目标中比以往多出一个“综合性学习”,这也曾是语文教育界议论纷纷的一个话题。这个设计,用意在扩大學生学习运用语文的范围,让语文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语言、文学内容的一亩三分地。将来绝大多数学生不是干语文专业类的活儿,他们需要通过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去阅读、表达与他们生活、工作相关的事务和思考;语文学习如果能走出旧有局限,养成时时处处学语文的意识和习惯,比如在生活中,注意到语言文字的运用,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也注意到语文的问题,语文学习的机会就大大增加,学语文的范围也扩大了,这显然可以大大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一所中学在一次高考结束后的总结会上,有一些数学、物理课程的老师说,不少学生高考失分,问题不在数学、物理上,而是因为语文没有学好,题目没读懂。后来,当地教育局就组织了跨学科的课题组,研究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问题。只是这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必须坚守语言文字运用的指向,否则语文课就失去了明确的方向,语文教育就没有了边界。
  在研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过程中,思考的问题当然远远不止这些。日后我们还会就语文教育科学化问题、语文知识的问题、语文教育的特点问题,包括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问题,展开讨论。
  (巢宗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研制与修订工作组负责人)
其他文献
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与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息息相关。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社团在参与社会事务中一直扮演着自身特定的社会角色,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扮演的社会角色也在不断发展与变迁。角色变迁总的趋势是从“集权型政府的管理对象”到“体制依赖下的合作伙伴”再到“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中的自治主体”。体育社团组织改革发展的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与政府机构同构、法制化保障机制不健全以及经费源获取渠道单一。中国体育社团组织应在去官转民、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实现主体独立、专业化发展,并应建立起与政府平等的合作关系,实现双
中国的佛教文化的发展在唐代到达兴盛时期,浙东地区是其中的重镇.与此同时,该地以其独特的山水风貌和文化底蕴所吸引的四百多位诗人所作的千余首诗歌也形成了一条“浙东唐诗
【摘要】广西地域风景绘画的地域资源包括桂北漓江山水、桂中丘陵地貌、桂西喀斯特石山地貌、桂南沿海沿边风光、古城景观、少数民族木楼建筑景观等,丰富的风景资源对广西的国画、风景油画、水彩画的发展以及漓江画派的形成都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地域性;风景资源;广西风景绘画  一个地区独特的风景资源是当地风景绘画风格特征形成的基础和前提。广西风景绘画在学术界获得广泛的认可和肯定,与画家们扎根本土,创作出一
漆宇勤的长篇故事散文《安源娃娃安源红》以安源娃娃玉石为中心,谱写了一代少年革命者成长的故事,再现了1922年前后的安源历史.作品从儿童视角出发来观照这一世界与主题,儿童
当今油画在中国已经发展成为最有影响力,也最被广为接受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并已深深地融入中国当下的文化血脉之中。中国油画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中,生长出自己的筋骨、血肉、肌肤和发须,所以我们今天已无须再强调其作为外来画种这一身份。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的自觉融入,也为油画注入了本土的审美内涵,使当代中国油画焕发出属于自己的风采。目前,学界对于写意油画的理论大多聚焦在写意性用笔的方式上,而对于写意性色彩的理论研究还比较少。笔者认为如果在写意色彩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即是对油画本体语言的回归,这可能会发现另一番天地,因为油画较
画家王玉晓的《高原印象组画》既体现了藏族文化的当代性,又不失其传统特征,这源自作者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和体悟,并且生成了问题意识.其脑海中对藏族文化的既定印象与他在藏族
中国式构成的理论是我在博士期间提出的观点,是观察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新视角,也许有不少值得争议的地方,但我想这也是做学术的出发点。至于如何阐述得出的结论在此就不去赘述了。中国式构成的核心观念是解构自然物象,运用主观的审美进行再次创作,我在创作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践。  首先,提取自然物象的精神属性,进行意象的再组合,比如荷花是我创作中的主要元素,它代表圣洁清高的品格,在创作中我将它置于空中,离开
期刊
宋元之际诗人萧立之现存诗题材内容丰富,诗风受杜甫、黄庭坚、李贺等人影响,出入唐宋诸家,呈现出“以才学为诗”的特点。其论诗尊黄祧杜,求清尚奇,提倡笔力健劲。此外,其对“晚唐体”也持宽容态度,并不排斥“苦吟”“推敲”,体现出开放包容、转益多师的倾向。
茴香枝作为储藏火种的材料,暗含着火的生成与消亡,同时也是故事本身的内涵。普罗米修斯将“盲目的希望”塞入人的胸膛,使其忘却自身消亡。故事本身变得不重要,但是对故事的解读,推演成了真实的漩涡,两者生成且同时在场。人把自身“先知”性人格化的同时,先知作为先知意义的本身,也就变成了承载其意义施动的材料。引发的生成与消亡合于自然的轮回之中。我的作品以“火”为线索,从一团自然之火开始,到启蒙,经过复辟抑或重建
期刊
为了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区A股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对经营绩效影响的区域差异,从股权治理、董事会特征和管理层激励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针对研究结果,分别为东中西三个地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