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游戏是产生于人民大众之中并在一定区域内广为流传的嬉戏娱乐活动,它们产生的时间久远,历经了时代的变迁,并在人类历史的续写中不断地发展变化着。自近代社会以来,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剥夺了传统游戏开展的时间和空间,瓦解了游戏的自然群体,使传统游戏遭遇了消逝的时代境遇,其开展也从昔日盛行的大街小巷等生活场域转入了幼儿园等专业教育场域。于此背景下,本文通过考察传统游戏在当今幼儿园的在场状态,认为其在场须秉承“幼儿的游戏”的时代坚守,以为其在场纠理。
坚守一:以幼儿为本,树立幼儿本位的核心价值追求
游戏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固有活动,不论成人还是幼儿都有游戏的需要,然而游戏之于二者的生活定位却有着天壤之别。于成人,游戏是其劳动、工作之余的休闲娱乐,是一种消遣;于幼儿,游戏是其生活的基本活动,是一种学习。杜威曾说:“幼儿生活中的最主要事件,是消磨在游戏上的,不是从事他们从大点的幼儿那里学来的游戏活动,就是玩他们自己发明的游戏。”游戏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调查研究发现,幼儿园传统游戏的开展往往是一种成人立场的“决定”,缺少对幼儿视角的关注。具体来说,这种成人立场的“决定”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出于传统游戏消逝的时代境遇和个体儿时的快乐游戏体验开展。传统游戏曾是无数人儿时生活的一种真实体现,并给人们带去无法磨灭的美好记忆。现今每每谈及童年,人们总会忆起儿时的游戏和玩伴,面对传统游戏的消逝,许多教师感慨:“儿时的游戏好玩、有意思,丢了可惜,现在的孩子也应该玩。”
二是出于传统游戏的教育价值与特点开展。传统游戏承载并发展着儿童文化,充盈并浸润着童年世界。对205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93.6%的教师认为传统游戏有较大的价值,他们认为玩此类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另外传统游戏还具有对开展时间、场地、材料要求低的特点,这为其在幼儿园的开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三是出于幼儿园自身发展考虑开展。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近年来社会上幼儿园的数量快速增长,幼儿园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获得长远立足和持续发展,许多幼儿园开展了品牌特色的创建工作。在笔者调查的20所幼儿园中,有4所幼儿园曾开展过传统游戏的课题研究,另有4所幼儿园将传统游戏作为特色课程、园本课程来建设,他们希望借此来提升本园的办园质量,构建起幼儿园的品牌特色。传统游戏因其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及特点被许多幼儿园定为了特色课程或园本课程而开展。
不难看出,上述三种做法都是从成人的角度对传统游戏的“可玩性”和“有用性”权衡之后所做出的“决定”,而作为“游戏者”的幼儿却被剥夺了游戏的自主权,沦为了“被游戏者”,幼儿游戏的主体地位被遮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提出,“幼儿为本”是幼儿园教师必须秉持的一个基本理念。“幼儿为本”即“幼儿本位”,幼儿的存在是幼儿教育的第一要素。幼儿园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都要从幼儿出发,传统游戏开展也要以幼儿为本,尊重并保障幼儿的游戏主体地位。那么,幼儿游戏该如何开展呢?
首先,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来开展。幼儿喜欢游戏,对游戏抱有强烈的愿望和积极性,并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感兴趣的游戏中。在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中他们始终觉得时间太短。传统游戏的产生时间久远,历经了时代的变迁,于今日的幼儿生活难免疏远,其开展更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为此教师需要更多地倾听幼儿的声音,尊重幼儿的态度,关注幼儿的意愿,对传统游戏进行筛选和改编,使其更符合当今幼儿的生活认知和兴趣需要。
其次,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出发来开展。这是传统游戏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构建传统游戏从简单到复杂的梯度体系和丰富多样的层面体系;要考虑幼儿整体发展的需要,提供多种类型的传统游戏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要尊重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给予每一名幼儿游戏的权利和自由,允许他们在游戏中进行自主探索和创造。
第三,要从幼儿的游戏性体验与培养出发来开展。游戏性既是游戏活动的基本特征,也是个体的个性特征。游戏性强的幼儿能以轻松、活泼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他们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挑战而非困难,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及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因此游戏性强的人更容易拥有轻松快乐的童年和健康幸福的成年。传统游戏的开展要摒弃工具主义的认识倾向,要秉持游戏简单、有趣、多变、富于想象的特点,使幼儿积累丰富的游戏性体验,为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积淀幸福和向上的力量。
坚守二:遵循游戏自然性,将游戏精神贯穿始终
传统游戏是无数人儿时的美好记忆,被人们不断地忆起和缅怀。而人们追忆和缅怀的不仅仅是儿时游戏的小伙伴、小玩意,更是儿时游戏的那种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情态。儿时游戏里浓郁的温情、愉悦的情绪、忘我的状态在个体内心中不断地沉淀,积蓄成个体丰盈的游戏性体验,最终使得儿时的游戏成为每一个人都无法返回的“原乡”。儿时所玩的传统游戏已然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心灵鸡汤,就像一位学者所说:“如今,当我在生活里遭遇不顺和失意的时候,我常常怀念起童年时代的游戏,那些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游戏,那些像露珠一样透明、像蓝天一样纯净的美好日子,它们给我力量,给我勇气,让我感叹人生的美好,珍惜着每一寸时光,勉励自己积极向上。”为何小小游戏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儿时所玩的传统游戏是在生活中自主、自发地参与玩耍的,是未能进入教育学视野的,此时的传统游戏体现出一种近乎纯粹的自然性,玩耍中这一自然性的贯穿使得儿时的游戏充盈着丰富的游戏精神。
而如今,传统游戏进入了教育学的视野,它在保有自然性的同时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教育性。以“东南西北”游戏为例:玩耍此类游戏时需要先将一张纸叠成猪蹄状,因此有些地方也称其为“捏猪蹄”游戏。具体玩时需要一人把两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放在纸猪蹄下面,问对方要哪个方位?要几下?然后再把纸猪蹄撑开、合拢相应的次数,最后看对方所得到的结果。儿时玩此游戏时我们会在纸猪蹄上写上不同的称谓,一般好坏、美丑都有,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妖怪等,小伙伴们都希望能选到好的角色,因为选到坏的角色会被同伴们取笑一番。游戏者正是在对游戏结果“是好还是坏”的期待中体验着紧张与放松、高兴与失落。这是一个纯粹而自然的游戏。如今一些幼儿教师结合教育目标对此游戏进行了改编,他们把一些教学活动内容写在了纸猪蹄上,希望借此来丰富、巩固幼儿的知识经验。比如,有教师写“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教幼儿辨别,有教师画“天气符号”教幼儿辨识等。显然,经过如此改编的“东南西北”游戏具有了突出的教育功能,这便是其进入教育学视野后被人们赋予的教育性。
刘焱教授指出:“教育学视野之下的幼儿园游戏活动兼具有自然性和教育性。”自然性即游戏是幼儿的一种自发、自在和自足的活动,它不以任何外在的目的而存在,是以游戏本身而自成目的的;教育性即进入教育视野的游戏,它是经过筛选、改造和再造的,是一种自觉、自为的活动,它在游戏本身之外还具有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外在目的。自然性是幼儿园游戏的根本和存在依据,教育性是游戏进入幼儿教育领域之后的附加特性,是幼儿园游戏的特殊性。传统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的一种类型,自然性是根本的,是先于教育性的,教育性价值的发挥须以自然性的保有为前提。颠倒了两者的关系甚至丢失了游戏的自然性,只能使传统游戏异化为一种单纯的教育工具或手段,再無任何游戏性可言。在具体实践中,遵循游戏的自然性就是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自主权,允许幼儿自主选择玩耍什么样的传统游戏,允许幼儿自主确定如何玩耍此传统游戏,允许幼儿自主决定何时结束这一游戏,使幼儿的自主权体现在传统游戏开展的始终。只有遵循了游戏的自然性,给予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才能保障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才能将自由、愉悦、开放、创造的游戏精神贯穿传统游戏开展的始终,也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性体验与满足,并最终为传统游戏教育性价值的发挥奠定基础。
坚守一:以幼儿为本,树立幼儿本位的核心价值追求
游戏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固有活动,不论成人还是幼儿都有游戏的需要,然而游戏之于二者的生活定位却有着天壤之别。于成人,游戏是其劳动、工作之余的休闲娱乐,是一种消遣;于幼儿,游戏是其生活的基本活动,是一种学习。杜威曾说:“幼儿生活中的最主要事件,是消磨在游戏上的,不是从事他们从大点的幼儿那里学来的游戏活动,就是玩他们自己发明的游戏。”游戏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调查研究发现,幼儿园传统游戏的开展往往是一种成人立场的“决定”,缺少对幼儿视角的关注。具体来说,这种成人立场的“决定”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出于传统游戏消逝的时代境遇和个体儿时的快乐游戏体验开展。传统游戏曾是无数人儿时生活的一种真实体现,并给人们带去无法磨灭的美好记忆。现今每每谈及童年,人们总会忆起儿时的游戏和玩伴,面对传统游戏的消逝,许多教师感慨:“儿时的游戏好玩、有意思,丢了可惜,现在的孩子也应该玩。”
二是出于传统游戏的教育价值与特点开展。传统游戏承载并发展着儿童文化,充盈并浸润着童年世界。对205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93.6%的教师认为传统游戏有较大的价值,他们认为玩此类游戏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丰富幼儿园的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另外传统游戏还具有对开展时间、场地、材料要求低的特点,这为其在幼儿园的开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三是出于幼儿园自身发展考虑开展。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近年来社会上幼儿园的数量快速增长,幼儿园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了获得长远立足和持续发展,许多幼儿园开展了品牌特色的创建工作。在笔者调查的20所幼儿园中,有4所幼儿园曾开展过传统游戏的课题研究,另有4所幼儿园将传统游戏作为特色课程、园本课程来建设,他们希望借此来提升本园的办园质量,构建起幼儿园的品牌特色。传统游戏因其所承载的教育价值及特点被许多幼儿园定为了特色课程或园本课程而开展。
不难看出,上述三种做法都是从成人的角度对传统游戏的“可玩性”和“有用性”权衡之后所做出的“决定”,而作为“游戏者”的幼儿却被剥夺了游戏的自主权,沦为了“被游戏者”,幼儿游戏的主体地位被遮蔽。《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提出,“幼儿为本”是幼儿园教师必须秉持的一个基本理念。“幼儿为本”即“幼儿本位”,幼儿的存在是幼儿教育的第一要素。幼儿园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都要从幼儿出发,传统游戏开展也要以幼儿为本,尊重并保障幼儿的游戏主体地位。那么,幼儿游戏该如何开展呢?
首先,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来开展。幼儿喜欢游戏,对游戏抱有强烈的愿望和积极性,并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感兴趣的游戏中。在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中他们始终觉得时间太短。传统游戏的产生时间久远,历经了时代的变迁,于今日的幼儿生活难免疏远,其开展更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前提。为此教师需要更多地倾听幼儿的声音,尊重幼儿的态度,关注幼儿的意愿,对传统游戏进行筛选和改编,使其更符合当今幼儿的生活认知和兴趣需要。
其次,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出发来开展。这是传统游戏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要考虑幼儿身心发展的普遍性与差异性,构建传统游戏从简单到复杂的梯度体系和丰富多样的层面体系;要考虑幼儿整体发展的需要,提供多种类型的传统游戏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要尊重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给予每一名幼儿游戏的权利和自由,允许他们在游戏中进行自主探索和创造。
第三,要从幼儿的游戏性体验与培养出发来开展。游戏性既是游戏活动的基本特征,也是个体的个性特征。游戏性强的幼儿能以轻松、活泼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他们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挑战而非困难,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及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因此游戏性强的人更容易拥有轻松快乐的童年和健康幸福的成年。传统游戏的开展要摒弃工具主义的认识倾向,要秉持游戏简单、有趣、多变、富于想象的特点,使幼儿积累丰富的游戏性体验,为他们未来的人生之路积淀幸福和向上的力量。
坚守二:遵循游戏自然性,将游戏精神贯穿始终
传统游戏是无数人儿时的美好记忆,被人们不断地忆起和缅怀。而人们追忆和缅怀的不仅仅是儿时游戏的小伙伴、小玩意,更是儿时游戏的那种轻松、自由、无拘无束的情态。儿时游戏里浓郁的温情、愉悦的情绪、忘我的状态在个体内心中不断地沉淀,积蓄成个体丰盈的游戏性体验,最终使得儿时的游戏成为每一个人都无法返回的“原乡”。儿时所玩的传统游戏已然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心灵鸡汤,就像一位学者所说:“如今,当我在生活里遭遇不顺和失意的时候,我常常怀念起童年时代的游戏,那些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游戏,那些像露珠一样透明、像蓝天一样纯净的美好日子,它们给我力量,给我勇气,让我感叹人生的美好,珍惜着每一寸时光,勉励自己积极向上。”为何小小游戏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儿时所玩的传统游戏是在生活中自主、自发地参与玩耍的,是未能进入教育学视野的,此时的传统游戏体现出一种近乎纯粹的自然性,玩耍中这一自然性的贯穿使得儿时的游戏充盈着丰富的游戏精神。
而如今,传统游戏进入了教育学的视野,它在保有自然性的同时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教育性。以“东南西北”游戏为例:玩耍此类游戏时需要先将一张纸叠成猪蹄状,因此有些地方也称其为“捏猪蹄”游戏。具体玩时需要一人把两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别放在纸猪蹄下面,问对方要哪个方位?要几下?然后再把纸猪蹄撑开、合拢相应的次数,最后看对方所得到的结果。儿时玩此游戏时我们会在纸猪蹄上写上不同的称谓,一般好坏、美丑都有,比如孙悟空、猪八戒、妖怪等,小伙伴们都希望能选到好的角色,因为选到坏的角色会被同伴们取笑一番。游戏者正是在对游戏结果“是好还是坏”的期待中体验着紧张与放松、高兴与失落。这是一个纯粹而自然的游戏。如今一些幼儿教师结合教育目标对此游戏进行了改编,他们把一些教学活动内容写在了纸猪蹄上,希望借此来丰富、巩固幼儿的知识经验。比如,有教师写“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教幼儿辨别,有教师画“天气符号”教幼儿辨识等。显然,经过如此改编的“东南西北”游戏具有了突出的教育功能,这便是其进入教育学视野后被人们赋予的教育性。
刘焱教授指出:“教育学视野之下的幼儿园游戏活动兼具有自然性和教育性。”自然性即游戏是幼儿的一种自发、自在和自足的活动,它不以任何外在的目的而存在,是以游戏本身而自成目的的;教育性即进入教育视野的游戏,它是经过筛选、改造和再造的,是一种自觉、自为的活动,它在游戏本身之外还具有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外在目的。自然性是幼儿园游戏的根本和存在依据,教育性是游戏进入幼儿教育领域之后的附加特性,是幼儿园游戏的特殊性。传统游戏作为幼儿园游戏的一种类型,自然性是根本的,是先于教育性的,教育性价值的发挥须以自然性的保有为前提。颠倒了两者的关系甚至丢失了游戏的自然性,只能使传统游戏异化为一种单纯的教育工具或手段,再無任何游戏性可言。在具体实践中,遵循游戏的自然性就是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自主权,允许幼儿自主选择玩耍什么样的传统游戏,允许幼儿自主确定如何玩耍此传统游戏,允许幼儿自主决定何时结束这一游戏,使幼儿的自主权体现在传统游戏开展的始终。只有遵循了游戏的自然性,给予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权,才能保障幼儿在游戏中的积极、主动参与,才能将自由、愉悦、开放、创造的游戏精神贯穿传统游戏开展的始终,也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幼儿充分的游戏性体验与满足,并最终为传统游戏教育性价值的发挥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