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英语教学必须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出发,在教学中贯彻以应用能力为主线的思想原则,积极探索适应高职高专学生就业需要的英语教学方式方法。而如何将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需要更好地结合起来,以便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是高职英语教师需要认真思索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从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困扰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普遍问题
在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质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要求,教师教学墨守成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普遍不足。笔者认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不合理及教材内容不科学
不少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或多或少存在着“重专业,轻公共基础课”的现象,在设置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时,将公共英语教学时数一压再压。由于对专业课程和公共英语课程的厚此薄彼,一些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英语学科建设方面投入偏低,将高职英语当作公共课、形象课,重开设而不重质量,要求不严,缺少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结果在客观上对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导向作用。
2.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大多时候,教师还是利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黑板加粉笔,授课地点是教室,教师主要的讲授方式和学生的接受方式是讲与记。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培养听说技能。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一直存在“三强三弱”现象:学生应试能力强,运用能力弱;笔头能力强,口头能力弱;理论能力强,实践能力弱。由于轻视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学用脱节。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仍不能流畅地、恰当地用英语交流,其英语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层次、水平、专业、种类等方面的实际
需要。
3.英语水平考核方式过于功利,过级是学习的主要目的
当前的学生英语能力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教学常常把考试成绩和等级证书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或升学。事实上,考试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能力评价体系仍然十分陈旧落后,诸多不合理、不科学、不完善的因素仍然存在。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要求与特点
高职英语教育的教学应高于一般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在英语教学内容上,它又不同于一般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其教学内容不一定要求具有系统性和研究性,但要具有地域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国家教委高教司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基本要求:即“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部门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具体来说,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阅读和翻译有关业务资料,并能以英语为听说手段顺利完成业务交际基本任务的应用型人才。
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思路探索
1.构建过硬的英语师资队伍
教师的素质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他们是教材、课堂、学生、教法之间的连接点和教改的直接执行者,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实施者。笔者认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要给教师提供进一步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使教师从思想观念上真正认识到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起点”,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与行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内容,要求提高教师自身的“双师”素质,适应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认识到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了一支素质过硬的英语师资队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繁荣指日可待。
2.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选编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选编应以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接受能力为出发点,课程设置应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实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及评价模式。
(1)加大教材研究及教材建设力度。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它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任何外语教材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一定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体现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目前,教学内容的选材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实用性、典型性和趣味性,较能体现时代感,但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其中有些在实用性、时代感方面有所欠缺。为使教学更具针对性,需要任课教师在教材的研究中根据情况增删,进一步协调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关系,以加强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建设要做到“多纲多本”,根据不同的生源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目标要求来选择,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高职高专院校要成立自己的教材编写小组,根据本校学生的基础特点和专业需求,面向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以打好语言基础、提高语言技能为指导方针,编写校本教材。在基础方面,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材可以《基本要求》中的(交际范围表)所规定的交际主题为依据,选择那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符合实际交际情境的材料。
(2)从学生实际出发,改革课程设置体系。作为高职高专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英语教学目前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既要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又要进行教学改革以突出它本身作为工具的应用性、实用性特点,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考级考试与《基本要求》的“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表面上似乎没有矛盾,但“应试能力”与“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是不能等同起来的,如何协调二者,具体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所以课程体系设置须“全面、协调”。
既然是高职英语,教学就必须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服从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要与职业和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建设具有基础性和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在有条件的院校(如课时充足、实行了分级教学等),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除了基础英语,还可以引入旅游英语、商务英语、饭店英语、文秘英语、计算机英语、装备制造英语等,使英语教学融入职业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学校按不同专业的需要,对“听、说”或者“读、写”能力的培养要有所侧重。比如对于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未来的就业需要学生进行更多的口头交流,那么,教学就应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对于机械、汽车、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更需要他们看懂简单的机械操作英文说明,因而教学应该侧重“读、写”,提高阅读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3)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实行分层教学模式及科学评价。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悬殊,这给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难以确定教学的起点,兼顾不及,使好学生没有学好,差生没有学会。这一点是许多高职学校共有的现象,也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第一障碍。学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贯彻《基本要求》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分级指导”的原则是符合各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实际的。近几年有部分办学理念先进的院校已将分级教学作为教改和教研进行了尝试。即在新生入校后,进行英语水平摸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 参考生源情况将其分入A或B级班;分别制定A、B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选定不同的教材;期末试题按A、B级分别命题。A级教学综合性、实用性更强,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语言应用能力;B级英语教学以打好语言基础为重点,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实用能力。
一门课程的评价与考核从一定程度上也为该课程的教学安排指定了方向,因此构建有特色的评价考核体系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关系重大。英语应用能力是一项综合的实践能力,以一卷定胜负的知识性考核方式很难评价一个学生的真实能力,因此,学校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综合的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应用技能,又要评价其学习态度、兴趣和方法是否
得当。
第二,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使其由被动的受评者变为主动的参评者,以达到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促使其发愤图强的目的。
第三,评价标准要多元化,既要有课程统一标准,又要有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为参照的个人标准,二者互为补充,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的反馈。另外学生英语语言的实习、实训也要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
第四,要开发有权威的能够反映学生应用能力的英语资格证书,作为学生就业时英语应用能力的砝码,以提高其就业能力。
总之,高职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教”与“学”及“学”与“用”之间的矛盾,急需英语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束定芳,莊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张九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应重视的三个问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1).
[4]詹小丽.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思考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5).
[5]刘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J].职业教育研究,2005(7).
(作者单位: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一、困扰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普遍问题
在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学质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要求,教师教学墨守成规,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普遍不足。笔者认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不合理及教材内容不科学
不少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或多或少存在着“重专业,轻公共基础课”的现象,在设置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时,将公共英语教学时数一压再压。由于对专业课程和公共英语课程的厚此薄彼,一些高职院校对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英语学科建设方面投入偏低,将高职英语当作公共课、形象课,重开设而不重质量,要求不严,缺少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结果在客观上对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导向作用。
2.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
大多时候,教师还是利用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黑板加粉笔,授课地点是教室,教师主要的讲授方式和学生的接受方式是讲与记。这种落后的教学手段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培养听说技能。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一直存在“三强三弱”现象:学生应试能力强,运用能力弱;笔头能力强,口头能力弱;理论能力强,实践能力弱。由于轻视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了学生学用脱节。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经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仍不能流畅地、恰当地用英语交流,其英语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层次、水平、专业、种类等方面的实际
需要。
3.英语水平考核方式过于功利,过级是学习的主要目的
当前的学生英语能力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教学常常把考试成绩和等级证书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手段,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或升学。事实上,考试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能力评价体系仍然十分陈旧落后,诸多不合理、不科学、不完善的因素仍然存在。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要求与特点
高职英语教育的教学应高于一般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与中等专业学校,属于高等教育的范畴;在英语教学内容上,它又不同于一般本科院校的英语教学,其教学内容不一定要求具有系统性和研究性,但要具有地域性和职业性的特点。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特点,国家教委高教司在进行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对高职英语教育的基本要求:即“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部门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具体来说,高职英语教育的目标应定位于面向区域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能以英语为工具阅读和翻译有关业务资料,并能以英语为听说手段顺利完成业务交际基本任务的应用型人才。
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思路探索
1.构建过硬的英语师资队伍
教师的素质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为他们是教材、课堂、学生、教法之间的连接点和教改的直接执行者,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实施者。笔者认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要给教师提供进一步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使教师从思想观念上真正认识到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起点”,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地、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与行业相关的英语教学内容,要求提高教师自身的“双师”素质,适应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认识到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有了一支素质过硬的英语师资队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的繁荣指日可待。
2.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选编
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选编应以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接受能力为出发点,课程设置应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实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及评价模式。
(1)加大教材研究及教材建设力度。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它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任何外语教材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一定的教学思想、方法和手段,体现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目前,教学内容的选材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实用性、典型性和趣味性,较能体现时代感,但都不可能面面俱到,其中有些在实用性、时代感方面有所欠缺。为使教学更具针对性,需要任课教师在教材的研究中根据情况增删,进一步协调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关系,以加强学生的语言技能训练。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建设要做到“多纲多本”,根据不同的生源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目标要求来选择,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高职高专院校要成立自己的教材编写小组,根据本校学生的基础特点和专业需求,面向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以打好语言基础、提高语言技能为指导方针,编写校本教材。在基础方面,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材可以《基本要求》中的(交际范围表)所规定的交际主题为依据,选择那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符合实际交际情境的材料。
(2)从学生实际出发,改革课程设置体系。作为高职高专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必修课,英语教学目前处于两难的尴尬境地,既要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又要进行教学改革以突出它本身作为工具的应用性、实用性特点,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考级考试与《基本要求》的“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表面上似乎没有矛盾,但“应试能力”与“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是不能等同起来的,如何协调二者,具体操作起来困难重重,所以课程体系设置须“全面、协调”。
既然是高职英语,教学就必须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服从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要与职业和专业需求紧密结合,建设具有基础性和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笔者认为在有条件的院校(如课时充足、实行了分级教学等),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除了基础英语,还可以引入旅游英语、商务英语、饭店英语、文秘英语、计算机英语、装备制造英语等,使英语教学融入职业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外,学校按不同专业的需要,对“听、说”或者“读、写”能力的培养要有所侧重。比如对于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由于未来的就业需要学生进行更多的口头交流,那么,教学就应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而对于机械、汽车、电子类专业的学生,未来的工作更需要他们看懂简单的机械操作英文说明,因而教学应该侧重“读、写”,提高阅读说明书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3)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实行分层教学模式及科学评价。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基础参差不齐,个体差异悬殊,这给教学带来诸多困难。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难以确定教学的起点,兼顾不及,使好学生没有学好,差生没有学会。这一点是许多高职学校共有的现象,也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第一障碍。学校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贯彻《基本要求》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分级指导”的原则是符合各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实际的。近几年有部分办学理念先进的院校已将分级教学作为教改和教研进行了尝试。即在新生入校后,进行英语水平摸底测试,根据测试结果, 参考生源情况将其分入A或B级班;分别制定A、B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选定不同的教材;期末试题按A、B级分别命题。A级教学综合性、实用性更强,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语言应用能力;B级英语教学以打好语言基础为重点,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培养学生一定的语言实用能力。
一门课程的评价与考核从一定程度上也为该课程的教学安排指定了方向,因此构建有特色的评价考核体系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关系重大。英语应用能力是一项综合的实践能力,以一卷定胜负的知识性考核方式很难评价一个学生的真实能力,因此,学校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综合的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应用技能,又要评价其学习态度、兴趣和方法是否
得当。
第二,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要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使其由被动的受评者变为主动的参评者,以达到正确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促使其发愤图强的目的。
第三,评价标准要多元化,既要有课程统一标准,又要有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为参照的个人标准,二者互为补充,以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全面的反馈。另外学生英语语言的实习、实训也要作为考核的一个方面。
第四,要开发有权威的能够反映学生应用能力的英语资格证书,作为学生就业时英语应用能力的砝码,以提高其就业能力。
总之,高职英语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教”与“学”及“学”与“用”之间的矛盾,急需英语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束定芳,莊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张九明.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应重视的三个问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1).
[4]詹小丽.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思考高职英语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5).
[5]刘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J].职业教育研究,2005(7).
(作者单位: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