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规格与质量,关系到教育的根本与社会的发展.由于近世以来学科的分设与社会变革的影响.人们趋于急功近利。加上“分数论”的推波助澜,使德育工作“高而无位,贵而无民”,成为困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症结所在。本文从对德育的历史考察与现实现照入手。由对有关德育工作的诸方面的论证阐述德育的真正内涵与教育的根本要旨,以发挥德育的作用。促进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理论教育宗旨
德育,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故传统经典《大学》强调:“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近世以来,西学东渐,学科分设,德育由教育的基础与核心转而和其它学科并列,学校虽将其列为教育之首,实则“高而无位,贵而无民”,加上社会风气浮躁,急功近利,分数第一的推波助澜,导致学生知行不一,德育因此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育问题日益彰显。现特撰写此文,以求正道。
一、德育之设与教育之旨
最初的教育起源于人们的生活生产,其本质是德育,德育的核心在于育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养子使作善也”;至于德,《礼记》明确指出,“德者,得也”。先贤所谓“崇德广业”,实为“圣德大业”,二者互为目标,以德为前引先导,不可须臾而分割。
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禁于未发”、“化民成俗”。《内经》所谓“上工治未病”,《老子》有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都发其天性,合乎自然,“君子进德修业”,以竟“内圣外王”之功,以成“修齐治平”之业,故《学记》强调“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大学》更是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育因此而成为教育的基础与核心。
二、德育为首与全面渗透
近世以来,西学东渐,学科分设,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潮纷至沓来,冲击着学校的教学理念,震动了传统文化的结构和观念。今天的教育,在实践中陷入了相当大的困境,这与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究其根底,则与德育工作未能落实彻底直接联系,管理者言为“德育为首”,行则“分数至上”,教师随着“指挥棒”转,弊端深重,德育成效从何而来?
传统的教育,无分科之说,无德育之讲,而德育则无处不在。孔子《论语》强调:“君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切学术都以做人为根本而做人首在立志,“人无志不立,立志当存高远”,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境界恢弘,意象高远,使邻近诸国折服,至今影响深远,仍可借鉴。现在的部分教师,学识浅薄,道德缺失,不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应当反躬自省,奋然上进。以求立德、立言、立功。
三、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
德育目标.应当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个体成长发展相协调,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德育内容也由此设定。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变迁,虽然德育的目标与内容频有变化,但人类追求秩序、追求发展、追求大同、追求和谐的初衷不改,德育的基础要则,也必定随之永恒。
自鸿蒙初开,人世肇造,关于人性善恶的学说,见解纷纭,难见高下,然世所行者,必期于真、善、美,而恶于假、恶、丑。人生的追求,人类的幸福,在于和谐有序。即应当与自然、社会相协调,与身心发展相和谐,故古人设礼乐之教以正天下。“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通伦理者也。……知乐,则几近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终而德尊”,“德盛而教尊”。
以上均引经据典,希望鉴古观今,博采众长,我们应当勤勉力为,化而用之,以益当世。
四、德育途径与德育方法
古人读书,强调“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德育亦然。孔子云:“性相近,习相远也。”古语云:“教妇初门。教子婴孩。”人生开始,无须谆谆之善言,一定要重视环境的熏陶,“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人自有适应性,“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的重要。古人强调胎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也在于此。
随着年龄增长,见识渐长,入泮就学,启蒙受教,读书明理,首在做人。教育成效如何,关键在于方法,德育的方法,一定要切合实际,遵循规律,因材而施,不可好高骛远,生搬硬套,自以为是。《易经》所谓“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论,心理学所谓“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之说,可以借鉴,引为指导。《大学》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之后又辅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条目,都在说明德育的途径。“扫天下者必求一室之洁净,成教化者务究细节以积累”,《老子》有言:“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又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故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当求知行一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细事、小事、身边事、生活事做起,以收累土渐成之功。
五、德育与教师
德育的实施,在于各方的协调,首要在于教师的教育。“成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人才者在教化.成天下教化者在教师”。师者,表率也。作为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应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身先士卒,心怀天下,“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教师,一定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为人师,行为士范”。
师德为根本,辅之以博学。博学应当以博为基,深思慎取,取精用弘,“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师者,怀宏毅之心担千秋之责,任重道远,必求善教,善教以严为先,言传身授,见几而作,循循善诱,润物无声。明白此才能竟教育之功、成教育之业。
六、德育与教育
追寻德育的源流,从教育之始,即与其相融合,成为教育的有机组成。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有赖于教育承载德育的功能。
教育培养的人才,讲求德才兼备,缺一不可,所以教育的过程,必以德育为先决并贯穿其始终。司马温公《资治通鉴》云:“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由此可见,教育,必须重德修身,辅以博雅,否则就会背离教育的要旨.动摇教育的根基。
教育的宏伟大业,有赖于亿兆同心,八方协力,共襄盛举,以社会主导价值观贯穿教育的始终,灌注学生的血液,满足学生的心灵追求,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才能根解教育的时弊,促进教育的和谐,发扬教育的要旨。成就教育的丰功,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
关键词:德育教育理论教育宗旨
德育,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故传统经典《大学》强调:“白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近世以来,西学东渐,学科分设,德育由教育的基础与核心转而和其它学科并列,学校虽将其列为教育之首,实则“高而无位,贵而无民”,加上社会风气浮躁,急功近利,分数第一的推波助澜,导致学生知行不一,德育因此而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育问题日益彰显。现特撰写此文,以求正道。
一、德育之设与教育之旨
最初的教育起源于人们的生活生产,其本质是德育,德育的核心在于育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养子使作善也”;至于德,《礼记》明确指出,“德者,得也”。先贤所谓“崇德广业”,实为“圣德大业”,二者互为目标,以德为前引先导,不可须臾而分割。
德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禁于未发”、“化民成俗”。《内经》所谓“上工治未病”,《老子》有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都发其天性,合乎自然,“君子进德修业”,以竟“内圣外王”之功,以成“修齐治平”之业,故《学记》强调“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大学》更是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育因此而成为教育的基础与核心。
二、德育为首与全面渗透
近世以来,西学东渐,学科分设,形形色色的西方思潮纷至沓来,冲击着学校的教学理念,震动了传统文化的结构和观念。今天的教育,在实践中陷入了相当大的困境,这与社会的变迁密切相关,究其根底,则与德育工作未能落实彻底直接联系,管理者言为“德育为首”,行则“分数至上”,教师随着“指挥棒”转,弊端深重,德育成效从何而来?
传统的教育,无分科之说,无德育之讲,而德育则无处不在。孔子《论语》强调:“君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切学术都以做人为根本而做人首在立志,“人无志不立,立志当存高远”,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境界恢弘,意象高远,使邻近诸国折服,至今影响深远,仍可借鉴。现在的部分教师,学识浅薄,道德缺失,不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应当反躬自省,奋然上进。以求立德、立言、立功。
三、德育目标与德育内容
德育目标.应当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与个体成长发展相协调,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德育内容也由此设定。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变迁,虽然德育的目标与内容频有变化,但人类追求秩序、追求发展、追求大同、追求和谐的初衷不改,德育的基础要则,也必定随之永恒。
自鸿蒙初开,人世肇造,关于人性善恶的学说,见解纷纭,难见高下,然世所行者,必期于真、善、美,而恶于假、恶、丑。人生的追求,人类的幸福,在于和谐有序。即应当与自然、社会相协调,与身心发展相和谐,故古人设礼乐之教以正天下。“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乐者,通伦理者也。……知乐,则几近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终而德尊”,“德盛而教尊”。
以上均引经据典,希望鉴古观今,博采众长,我们应当勤勉力为,化而用之,以益当世。
四、德育途径与德育方法
古人读书,强调“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德育亦然。孔子云:“性相近,习相远也。”古语云:“教妇初门。教子婴孩。”人生开始,无须谆谆之善言,一定要重视环境的熏陶,“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市,久而不闻其臭”,人自有适应性,“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的重要。古人强调胎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也在于此。
随着年龄增长,见识渐长,入泮就学,启蒙受教,读书明理,首在做人。教育成效如何,关键在于方法,德育的方法,一定要切合实际,遵循规律,因材而施,不可好高骛远,生搬硬套,自以为是。《易经》所谓“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之论,心理学所谓“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之说,可以借鉴,引为指导。《大学》中“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领之后又辅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条目,都在说明德育的途径。“扫天下者必求一室之洁净,成教化者务究细节以积累”,《老子》有言:“天下大事必成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又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故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当求知行一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细事、小事、身边事、生活事做起,以收累土渐成之功。
五、德育与教师
德育的实施,在于各方的协调,首要在于教师的教育。“成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人才者在教化.成天下教化者在教师”。师者,表率也。作为教师,首先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应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身先士卒,心怀天下,“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教师,一定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为人师,行为士范”。
师德为根本,辅之以博学。博学应当以博为基,深思慎取,取精用弘,“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师者,怀宏毅之心担千秋之责,任重道远,必求善教,善教以严为先,言传身授,见几而作,循循善诱,润物无声。明白此才能竟教育之功、成教育之业。
六、德育与教育
追寻德育的源流,从教育之始,即与其相融合,成为教育的有机组成。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有赖于教育承载德育的功能。
教育培养的人才,讲求德才兼备,缺一不可,所以教育的过程,必以德育为先决并贯穿其始终。司马温公《资治通鉴》云:“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由此可见,教育,必须重德修身,辅以博雅,否则就会背离教育的要旨.动摇教育的根基。
教育的宏伟大业,有赖于亿兆同心,八方协力,共襄盛举,以社会主导价值观贯穿教育的始终,灌注学生的血液,满足学生的心灵追求,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才能根解教育的时弊,促进教育的和谐,发扬教育的要旨。成就教育的丰功,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